黄智锋
【摘 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需要不断地加强对企业质量技术的监督和检测,充分发挥技术标准对实现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基础支撑作用,以及对技术性贸易措施的技术依据作用。确立一个高瞻远瞩而又切实可行的技术标准发展战略,已成为全国各地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而要想制定出正确的战略和政策,就必须从战略高度重视和加强技术标准工作。文章首先对质量技术的监督状况进行了概述;其次对企业在运行质量监督模式当中出现的问题做了分析;最后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对应的措施和对策。
【关键词】企业质量技术;监督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F42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7)06-0116-03
随着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其经济活动的开放程度也越来越大,在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上,需要对企业当中的技术质量做出全面的分析和监督,保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人身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谐发展。因此,相关的监管部门需要利用行之有效的方式和手段对企业的技术质量、标准化工作做出全面的分析和维护,实现企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提升。
1 质量技术监督概述
质量技术监督工作,实际上是一项综合性的管理工作,在企业进行生产的过程中,需要对其产品质量和技术进行监督和管理,具体分为质量监督和技术监督2个部分。质量监督工作包括质量监督、质量认证、质量管理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等;技术监督工作主要是指对计量的监督和对标准化的监督。
2 质量监督模式存在的问题
企业在运行过程中,其质量监督体系也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对企业在质量技术方面出现的问题做出及时的分析,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帮助企业完善质量技术监督体系。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企业的技术质量监督制度不科学、不合理,或者其执行的过程被弱化。在企业当中,对于质量监督的技术所制定出的技术质量监督制度、机制不适应企业自身发展的要求,从而对企业造成了相当大的影响。并且,由于其制度机制本身存在缺陷,模式实际运行的过程当中也受到了相当大的制约,最终导致了企业对质量技术的监督不到位,引起了员工和技术人员对制度的反感。
其次,企业的质量监督执行主体出现了事物越权管辖的现象。比如,将原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监督管理的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工作划归到其他部门后,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还存在着管辖的行为。因此,企业要对产品的质量技术监督的范围进行分析和合理划分,避免由于外界的因素而造成越权的现象,最终在生产领域与流通领域产生质量技术监督方面问题。如果没有明确的、可操作的划分标准,则难以进行监督范围的准确区分,导致各部门的争议不断。
3 创新优化质量技术监督模式的对策
上文对企业进行质量技术监督的必要性及在监督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做出了简单的分析。在此基础上,还需要針对问题提出改善措施,最终帮助企业提高产品的质量,提高企业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质量监督的模式及机制,并且在模式实际的运行中组织人员对模式和机制的有效性进行及时的分析。在平时的生产活动当中,认真按照检查标准、检查细则、检查记录、检查报告、检查纪律等开展检查工作。例如,制药企业需要定期对员工进行药品质量技术监督的培训,而且要对企业当中的每一个岗位的药监及行政管理人员进行全面的培训。培训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对检查工作的程序、检查细则等做出有效的分析。在药品的质量技术监督过程中,需要对药品理化检测、抗生素效价测定、无菌和微生物限度检查、药品内毒素检查等相关的技术实行统一的检查方法和检查标准。
其次,企业还要做好生产现场的检查及指导,在进行质量技术监督的过程中,需要组织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组成技术监督小组,对企业的质量技术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对其中发现问题的部门及其现象做出及时的分析和管理。在检查和管理当中,主要可以采取现场提问、查阅资料、现场实验等多种方式,对生产企业和企业制剂室的质量管理与检验能力进行全面的检查。检查内容包括质检部门组织机构与人员、技术文件与记录、仪器设备、环境、质量管理、物料及成品检验、产品审核放行、空气洁净度监测等。通过全面的检查,可以对企业的实际生产情况做出最全面的分析,进一步地增强了企业人员对于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在检查结束后,还要进行专题检查报告的编写,以加强对生产企业的监督与管理,并为企业的质量技术改进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再次,还要对企业的生产质检人员进行不断的培训,从而为企业的质量检查工作提供保证。企业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地完善质检人员培训工作方案,每年都要对上岗培训讲义进行修订,统一培训内容,统一培训标准,统一考核标准。除此之外,还要进行实践操作的培训。企业要规定所有的质检人员都要参加产品检验所统一组织的专业考试,对成绩合格者颁发上岗证,并对上岗人员实行动态管理,每3年组织一次换证考试,从而不断地提升企业质量检测人员的业务素质。
最后,在企业中构建质量监督的良性运行机制,通过下发质量技术监督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和运行程序等管理制度,明确各个监督岗位和相关职能部门的责任,理顺各部门的协调配合关系,定期召开质量技术监督工作讨论会和质量分析会,加强信息沟通与交流,充分依托外部监理,帮助企业建立良性的质量监督机制。形成厂监督小组、专业监督部门(外雇监督、监理公司)、基层监督员及全体员工共同参与、相互协作的分级监督运行网络体系。并且,要强化监督过程,委托有资质的外部检测公司对企业的产品质量进行抽检,对施工质量和工程质量实施质量督查单、质量问题处理单、质量问题整改结果回执单的“三单”制度,使质量问题的处理系统化、程序化、规范化。之后,对典型的质量问题,应建立质量信誉档案,完善各种质量监督规章制度,充分发挥监督技术优势,为监督过程中涉及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查询提供方便,对监督中发现的质量问题和查处结果进行及时通报,及时反映监督情况,促进监督工作的公开、公正、及时、准确,进一步提高监督水平。对施工企业的作业情况进行监督时,要强化现场工序质量监督和加大施工质量问题处理力度。突出监督重点,大力开展“质量月”活动,促进质量监督工作上台阶。持续推行不良信誉记录制度,实行动态考核、优胜劣汰。对于产品质量监督要养成主动出击的习惯,深入现场,根据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制度和抽查计划,对物资产品的“三证”是否齐全进行监督与检查,对企业的产品检验程序进行监督与抽查,了解产品在使用过程中有无质量问题,对发现的质量问题应及时进行调查和处理。强化标准的实施与监督。就算标准订得好,但没有执行、没有监督、恶意解读,那么标准是一纸空文。所以,一定要抓好标准实施的监督,重点是实施质量安全标准、节能减排标准、“五水”共治标准、公共服务标准的监督。对于国家的强制性标准,企业必须执行;对于国家的推荐性标准,鼓励企业自愿采用;鼓励行业协会、产业联盟制定高于国家标准的团体标准或联盟标准。企业标准必须有一定的先进性,杜绝无标生产。在经过检查和抽查之后,还要根据得到的数据编制年度重点宣贯和标准目录,建设标准网络查询系统,实现标准查询的网络化,确保标准的配备率和覆盖率。
4 结语
综上所述,质量技术监督的地位在我国的企业管理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它能保障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同时具有促进社会进步的作用。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其技术质量做出创新,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对其质量监督当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分析,通过客观的分析找出其中的原因所在,并制定相关的质量控制措施,此外还要加强对企业质量技术监督的模式的全面创新和实践。
参 考 文 献
[1]丁思国,刘永利.创新技术监督模式 加强质量监督检查[J].中国药事,2011(9):853-855.
[2]谢龙.对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模式的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31):2299.
[3]梁宝建,张要岭.新形势下我国政府质量监督模式探讨
[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7(3):201-202.
[4]李发宏,李东海,王辉,等.采油厂油维地面工程质量监督模式探讨[J].石油工业技术监督,2009,25(3):
42-44.
[5]李发宏,李建华.石油企业质量技术监督模式创新与实践[J].石油工业技术监督,2011,27(2):21-22,27.
[责任编辑:高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