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贵州省面向东盟开放合作战略研究

2017-05-30 03:23黄昊
东南亚纵横 2017年5期
关键词:东盟

黄昊

摘要:文章立足于中国贵州省和东盟实际,对中国贵州省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现状进行客观分析,阐述贵州省面向东盟开放合作所取得的成就,剖析存在的问题。指出贵州省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任务、发展目标预测和战略机遇,并对贵州省面向东盟开放合作提出一些思考。

关键词:中国贵州省;东盟;开放合作

[中图分类号] F114.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2479(2017)05-0079-07

Abstract: This article based on the actual situations of Guizhou province and ASEAN to objectively analy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ASEAN-oriented opening-up cooperation of Guizhou, it illustrates that achievements received from opening-up cooperation, analyzes problems that exited, and points out that targets, development plan, and strategic opportunities of ASEAN-oriented opening-up cooperation of Guizhou, moreover, it also provides several constructive thinking to Guizhou for ASEAN-oriented opening-up cooperation.

Key Words: Guizhou Province in China; ASEAN; Opening-up Cooperation

东南亚是当前亚太地区最具活力、经济发展较快的区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是亚洲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银行重点关注的区域。中国贵州省当前正在实施后发赶超战略,除了要依靠贵州省人民的自身努力,还要加强对外的开放合作,利用国内外一切资源加快发展。贵州省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符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贵州省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要求,有助于明显提升贵州省对外开放水平,发展动力和活力进一步增强。贵州省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提出是基于贵州省的发展实际与需求,契合国家发展战略的同时在借力国家的发展战略、助力国家的发展战略而进行深入思考基础上对贵州省未来发展的蓝图设计或者设想。

一、研究现状述评

中国很多学者从事东盟研究,研究有特色的有四大重镇,分别是云南、广西、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和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李义敢主持的《大西南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开发》(国家软科学研究项目,编号:95028)研究分析了21世纪中国西南省区参与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开发的战略意义、机遇和前景,提出了合作开发的总体构架、重点领域和项目、有关的政策措施及合作开发机制。《中国—东盟绿色产业发展与合作政策与实践》《中国—东盟环保产业合作》等专著从各个产业行业等视角分析与东盟的开放合作。文章《泛北部湾次区域经济合作研究》《中国—陆上东盟复合型合作机制研究》等也聚焦于经济合作,提出了有建设性的建议和思路。厦门大学庄国土教授和广西民族大学东盟学院、中国—东盟研究中心的学者每年编著出版《东盟发展报告》,详细介绍东盟各国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中国—东盟的关系等,从各个侧面研究东盟、中国—东盟、中国与东盟各个国家间的经济、政治、争执、合作等,涉及方方方面。《东南亚研究》《南洋问题研究》《东南亚纵横》发表关于东盟研究的最新成果,影响较大。贵州大学于2013年成立东盟研究院,也进行相关研究。

国外研究东盟的学者多聚焦于东盟内部以及东盟与周边国家、东盟与世界上一些主要国家之间的关系。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关系是其研究的一部分。研究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海洋权益、科技和文化等各个方面,成果显著。

从国内外对东盟的研究看,国内的研究聚焦于东盟内部的变化以及中国与东盟的关系、中国与东盟各个国家之间的关系,其中交流与合作是主流,但是不可避免地有争执,特别是海洋权益的争执,主要是菲律宾、越南等国的不合理诉求。国外对东盟与中国的关系等研究多是从自身的眼光看待并展开的,研究成果頗多。但是以上的研究极少有中国贵州省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内容。

二、中国贵州省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现状

(一)中国贵州省面向东盟开放合作取得的成就

1. 中国贵州省的对外开放、开放合作取得巨大的进步

2003~2014年,贵州省进出口额增长了约11倍,实际利用外资额增长了约36.9倍;2007~2014年,贵州省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营业额增长了约7.7倍;以上数据的年增长率均高于同期贵州省GDP的增长率。

2. 中国贵州省面向东盟的开放合作成效显著,在贵州省对外贸易中的比重逐步增大

目前,东盟已经成为贵州省对外贸易的最大伙伴。2005~2014年贵州省与东盟双边贸易额增长了约11倍,高于贵州省同期对外贸易的进出口总额增长的7.7倍,高于同期中国对东盟进出口总额增长的3.69倍。

3. 中国贵州省与东盟各国的科技与文化交流日渐频繁

贵州省与东盟国家的交流平台目前主要有国家层面的广交会、中国—东盟博览会、昆交会等,也有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等,在以上平台进行科技与文化交流是其中必不可少的内容,通过交流可以加深合作、避免误解以及结成更紧密的关系。

(二)中国贵州省面向东盟开放合作存在的问题

1. 东盟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层次参差不齐,产业结构不尽相同

经济结构的差异使东盟具有较大的实施差异化贸易的空间。在贵州省与东盟的经济合作中,贵州省的比较优势和实施差异化经贸合作的优势没有发挥好,潜能没有完全挖掘出来。

2. 中国贵州省—东盟双边贸易中初级产品所占比率大

贵州省与大部分东盟国家主要发展零部件加工业和矿产资源开采业,这种单纯依靠进出口技术含量低的农产品和初级工品附加值较低,生产规模较小,生产质量也尚未达到国际标准。随着贵州省经济的发展,贸易中工业制成品进出口增速加快,但是依然没有能整体改变贵州省出口产品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的趋势。

3. 中国贵州省对外开放程度较低

在经济学中,一般将一个区域进出口总额和该区域GDP的比值叫作对外贸易依存度,它也是反映一个地区开放程度的主要指标。2003~2014年中国贵州省的对外贸易依存度逐步提高,但最高数据没有超过10%。有学者认为,对外贸易依存度低于10%基本上可以视为未开放地区或者是开放程度较低的地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全国开放的度平均值为19.23%,贵州省从未超过2%。

4.中国贵州省—东盟科技与文化合作呈现出不均衡现象

出现这样的结果是东盟各国发展上的不平衡反映在科技与文化交流上的逻辑必然。由于东盟各国与中国合作关系时的侧重点不同,加之受国家关系、历史因素及领导人因素的影响,中国与东盟文化交流合作中的不均衡现象明显。

三、中国贵州省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主要任务、发展目标预测和战略机遇

(一)中国贵州省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主要任务

贵州省面向东盟开放合作是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实践。贵州省面向东盟开放合作可以扩大对外贸易规模和拓展对外贸易市场,进一步促进贵州省对外开放;可以更好地利用国外资源促进精准扶贫、生态文明建设和后发赶超战略的实施,加速经济社会发展,为2020年实现全国同步小康铸就更坚实的基础等。

(二)中国贵州省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主要发展目标预测

2015~2020年间贵州省与东盟双边贸易额、贵州省进出口总额年增长率预计将达到20%;来自东盟的实际投资年增长率不低于15%;贵州省与东盟的经济技术合作总额的年增长率不低于15%;来源于东盟的入境旅游人数年增长率不低于6.5%;贵州省对东盟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营业额年增长率不低于10%。以上预测是对贵州省近十年相关项目数据的跟踪分析,结合贵州省当下发展的实际需求和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参考东盟发展实际,相关的预测目标通过贵州省的努力是可以达到的。

(三)中国贵州省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战略机遇

在打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一带一路”建设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积极推进的背景下,贵州省与东盟的合作空间更加广大,双边贸易合作和人文交流等都会迎来发展的巨大机遇。当下要用好机遇、抓住机遇,淬炼把机遇变成实际的经济成果能力,要主动融入区域合作,培育自身的新优势,促进贵州省的大发展。

四、对中国贵州省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思考

(一)升华开放合作的发展理念,夯实中国贵州省融入区域发展的思想基础

中国贵州省成为“一带一路”建设、构建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推进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等多战略合作的交汇点,拥有巨大的发展机遇,蕴含巨大的商机。面对新的形势,贵州省有必要进一步更新、澄清和明确对外开放、对外开放合作的思想观念,拓展视野,实现开放合作的发展理念升华。

(二)打通中國贵州省—东盟的开放通道

打通中国贵州省—东盟的开放通道涵盖陆海空。陆地通道要与云南、广西的边境口岸连接陆上东盟国家。公路运输连接没有问题,但是成本高、效率低。铁路连接目前不可能, 很多路段无铁路, 有的路段铁路设施标准不同。中国贵州省—东盟的陆海联运,该通道路线从中国贵州省—北部湾出海口—海上东盟国家,该通道已经可以实现无障碍联通。贵州省—东盟的空中航线已经开通,可满足一些人员的往来需求。网络方面与东盟国家的连接早已开通。

(三)积极推进中国贵州省—东盟的产业合作

中国贵州省当前以大数据为代表的信息产业发展迅猛,贵州省面向东盟的开放合作可以发挥这方面的优势,尝试建立中国贵州省—东盟信息港或者是信息交流合作平台。如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对发展电商很感兴趣,非常欢迎中国的电商去投资。

贵州省当前正在发展大健康产业,可以将中医药、养生等大健康产业积极推介给东盟相关国家。如医疗保健领域是文莱政府界定的先锋服务业,欢迎外资投入,贵州省在文莱发展大健康产业有较大空间。

在煤矿、有色金属的开采、冶炼、电力建设、煤化工等方面贵州省相对于东盟各国的比较优势很明显。如老挝在采矿项目上实施的是特许经营管理方式,主要是锌矿、铜矿和铁矿。老挝计划在湄公河上再建设9座水坝同时进行水力发电,这对于贵州省的采矿业、水电建设队伍是一个巨大的机会。

中国贵州省可在航空、能矿产业装备、汽车零部件等制造业领域开展与东盟的合作。如泰国、马来西亚、缅甸、文莱和柬埔寨分别对制造业方面有不同的需求,机会多,潜在市场规模大。贵州省优势产能应把握机会,实现合作双赢。

贵州省可在生态粮食、生态蔬菜、精品水果、生态绿色茶产业、生态畜禽等方面与东盟有关国家合作,为其提供优质农产品,扩大农产品的出口,并建立相关的生产基地。如文莱对符合清真食品要求的农产品和肉类有巨大的需求,但是食品进口检验严格,贵州省在此有着农产品出口的巨大空间。

中国贵州省将民族文化与自然风光结合起来,打造特色文化旅游产业。东盟各国也在积极发展旅游产业,但是各国和中国贵州省比较旅游要素资源不同,可尝试中国贵州省—东盟联合开发跨国旅游线路。实现在旅游业上资源互补与合作双赢。

贵州省当前进行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节能环保产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相对于东盟部分成员国还是有着巨大的比较优势。中国贵州省与东盟可在节能环保产业上进行合作,优势互补。

(四)促进中国贵州省—东盟贸易合作

中国贵州省—东盟双边贸易有着巨大的合作空间。东盟的对外贸易依存度超过100%(详见表6)。东盟近些年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东盟开放程度高密切相关。可立足于中国贵州省与东盟对外贸易实际,调整贵州省对东盟出口产品的结构、提升出口产品的质量、科技含量、附加值和竞争力,发挥贵州省的特色产业优势。贵州省对东盟的进口应该聚焦于必需资源的进口、所需高科技装备的进口等。

以2014年为例,东盟对外投资7800.5亿美元,中国贵州省若选好切入点是完全可能引入大量的东盟投资落地的。中国贵州省也可结合“走出去”和“走进去”战略,将贵州省的优势产业、产能落户东盟,实现互利双赢。

(五)加强中国贵州省—东盟开放合作经济贸易方面的体制机制创新

中国贵州省面向东盟开放合作实施国际上通用的负面清单和准入前的国民待遇管理模式,结合当前简政放权的大趋势,在外资企业的立项、审批或者备案实施一个窗口受理、审批并限时办结。其次要加快推进贸易自由化,结合当前贵州省的大数据建设,推动贵州省口岸通关检查、税收和汇率等横向全省实时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达到一站式作业,畅通贸易通道,真正提升贸易自由化的质量和水平。

从中国、东盟商营环境报告可以看出,商营环境越好,企业开业所需要办理的手续步骤就越少、企业办理开业所需时间就越短、企业缴纳的税款就越多,经济社会就越发展。贵州省的商营环境从宏观上看与国内省份基本一致。商营环境要进一步优化,形成真正公开、 公正、 公平、 透明、 有序、法治的营商环境。

(六)中国贵州省面向东盟开放合作要全面提升现有对外开放平台水平

贵州省目前较大规模、较大影响的对外开放平台有:其一是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贵州省可利用该平台深化与东盟在生态建设方面的开放合作。其二是中国—东盟教育周,推动双方青少年交流,让中国与东盟友好的薪火代代传承。其三是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将贵州省的白酒积极推向东盟,也借酒类博览会将更多的外资引进来。四是国际民族民间工艺品文化产品博览会。东盟各国民族文化丰富多彩,通过这一窗口可以加深中国贵州省—东盟间的开放合作。

(七)中国贵州省面向东盟开放合作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可以深化合作互利双赢

菲律宾、越南、老挝、柬埔寨和缅甸的基础设施指数低于或接近于世界平均水平,制约经济发展。基础设施严重滞后的国家在电力、通讯、公路、铁路、港口和机场建设方面有着巨大需求。中国贵州省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较高的技术水准和施工队伍,若能找到契合點,这方面的合作空间巨大。

(八)中国贵州省面向东盟开放合作要注重人才引进与培养

贵州省面向东盟开放合作成功的关键是人才。当下贵州省面向东盟开放合作急需熟知东盟各国具体商贸范式的人才。这方面的人才极度匮乏,急需培养和引进。

(九)中国贵州省面向东盟开放合作要注重引进和学习东盟先进的科技与管理经验

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经济发展较好,拥有大量适合中国贵州省发展需要的科技成果、科技产品和较为先进的管理经验。要把适合贵州省发展需求的高科技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引进来”。

(十)中国贵州省面向东盟开放合作要加强双边人文交流

贵州省多彩民族文化与传统文化资源丰富,东盟也以文化多样性著称,在文化的差异性方面有着巨大合作潜能。在中国贵州省与东盟的文化交流中应该更关注差异性,为此在文化交流中要注重“和而不同”。贵州省与东盟的文化交流还要注重双方的智库交流。双方的人文交流要积极发挥华侨华人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岑剑、陈佳湘:《新时期贵州省与东盟经贸合作发展对策》,《现代商贸工业》2014年第16期。

2. 杨华:《中国—东盟文化交流“钻石十年”的建构研究》,《广西社会科学》2014年第5期。

3. 中国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信息中心、国家统计局广西调查总队:《中国—东盟国家统计手册 2015》,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年。

4. 吕余生等主编: 《中国—东盟年鉴2014》, 北京:线装书局,2015年。

注:本文为2015年贵州省社会科学院招标课题《贵州面向东盟开发合作战略研究》(项目编号:2015QS011),2016年贵州省社会科学院招标课题《贵州瑞士:山地文化之路径比较研究》(项目编号:QSYB2016011)的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张 磊)

猜你喜欢
东盟
中国的海外能源战略差异化研究
中国和东盟经贸关系前景展望
中国—东盟物流便利化研究综述
中国与东盟纺织品出口竞争力比较分析
中国—东盟背景下广西地区大学英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的问题和对策
“一带一路”战略对东盟旅游业带来的机遇探讨
“一带一路”背景下广西面向东盟开展文化传播的思考
印尼与中国能源进出口贸易市场研究
中国—东盟服务贸易市场的开放对云南省服务贸易的影响
汇率变动、增长差异对中国与东盟进出口贸易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