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利
摘 要:石墨资源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是重要的工业基础能源之一,在国民经济中占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对矿区地质概况、构造进行了分析,指出了该石墨矿赋存规律及矿体特征。
关键词:银灰石墨矿;地质构造;矿体特征
一、矿区地质概况
核实区石墨矿区出露的地层主要有下侏罗统红旗组(J1h)、和第四系现分述如下:
1)中二叠统寿山沟组(P2S)。分布于白音宝力稿一带,岩性为深灰色泥质板岩、砂岩、粉砂岩互层夹泥灰岩薄层。
2)中二叠统大石寨组(P2d)。出露于板子庙西,岩性为灰色变质安山岩、安山质火山碎屑岩、砂岩、板岩、灰岩。
3)上二叠统林西组(P2L)。主要分布于敖包艾勒——新立屯一带,分两个岩性段。上段岩性以黄绿、灰黄、黑灰色变质细纱岩与灰黑色、黑色斑点板岩、绢云母黑云母板岩、堇青石板岩互层组成。下段为黄褐色黄绿色的薄板状变质砂岩与灰色硅质板岩,夹有薄层结晶灰岩。上下段为连续沉积,横向上岩相有一定变化。与上覆下侏罗统红旗组(J1h)以一层砂砾岩覆盖其上,两者呈微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其大部分被侏罗纪火山岩不整合覆盖。
4)下侏罗统红旗组(J1h)。仅在塔拉营子、新立屯一带有小面积出露,该地层岩性为一套粉砂岩——砂岩——粗砂岩,以及板岩、页岩、砂质岩夹薄层石墨等组成。并见有少量底砾岩。与上覆上侏罗统满克头鄂博组(J3m)呈角度不整合接触。据1/20万区调资料在西沙拉见中侏罗统新民组(J2x)平行不整合覆盖其上。总体产状为总体走向44-48°之间,倾向南东,倾角20-25°。
该套地层为本次核实工作的主要含矿目的地层。
5)上侏罗统:
a.满克头鄂博组(J3m)。散布于区内大部分地区,岩性为灰白色,紫灰色火山角砾岩、流纹质熔结凝灰岩、流纹岩、英安质晶屑凝灰岩夹凝灰质砂岩。其角度不整合于中侏罗统新民组(J2x)之上,与玛尼吐组(J3mn)整合或喷发不整合接触。
b.玛尼吐组(J3mn)。散布于区内大部分地区,岩性为灰绿色、灰紫色、灰色安山岩、安山质——英安质火山碎屑岩夹正常沉积岩,整合或喷发不整合覆于满克头鄂博组(J3m)之上,被白音高老组(J3b)整合覆盖。
c.白音高老组(J3b)。零星出露于乙旦架拉嘎北部,岩性为灰黄色、灰白色酸性火山碎屑岩,流纹岩夹正常沉积岩、其整合或喷发不整合于玛尼吐(J3mn)之上。
6)第四系(Q)。分布于区内山麓、沟谷中,主要由腐植土、粘土、黄土、残坡积碎石,坡积亚砂土、风成砂及冲洪积砂砾石等组成。成分复杂,结构松散,厚度变化较大。
7)侵入体:区内侵入岩体不发育,多呈岩珠状,脉状产出,主要为早白垩世二长班岩,花岗闪长岩,花岗岩、闪长玢岩等。此外,尚有晚侏罗世次火山岩零星出露。石墨矿的形成与该区域的岩浆活动有密切联系。
a.华力西晚期花岗岩(r43):分布于联合屯以北,呈独立侵入体产出,被燕山二长班岩(ηπ53)侵入。
b.燕山早期闪长岩(δ52):分布于巴格贝以北,呈小岩珠产出,其侵入上侏罗统满克头鄂博组(J3m)火山岩。
c.燕山晚期花岗岩闪长岩(rδ53):分布于区域东北部,呈小岩珠产出,侵入中二迭统哲斯组及晚侏罗世火山岩中。
d.燕山晚期花岗岩(r53):分布于联合屯北东部呈零星小岩珠产出其侵入上侏罗统满克头鄂博组及火山岩,并被燕山晚期二长斑岩(hл53)侵入。
e.燕山晚期二长斑岩(ηπ53):分布于塔步呼都格郭勒两岸,呈不规则岩珠或岩基状产出,侵入晚侏罗世火山岩。
f.燕山晚期花岗岩(rл53):分布于本矿区南部,呈小岩珠状产出,其侵入上侏罗统满克头鄂博组地层。
另外在西沙拉以北及本矿区北西部产出次火山岩,主要岩性为次流纹岩,为火山颈相产物,在敖包艾勒北东出露的次火山岩中,见有隐爆的流纹质角砾熔岩,呈岩筒状产出。
8)构造:本区位于内蒙古中部地槽褶皱系苏尼特右旗——乌兰浩特晚华力西地槽褶皱带中东段南部,区内以东西向构造为主,如汗玛拉——布敦花东西向断裂带,北西向,北东向,南北向构造次之。早侏罗世褶皱隆起形成联合屯——西沙拉小型山间凹陷盆地,该向斜盆地中的早侏罗世红旗组(J1h)发育可采石墨矿层。
二、矿体特征
新增石墨矿体为B层矿体,一般距离地表为>6m,倾向为南东倾,倾角较缓,在20-27°之间,一般赋矿高程为300m-460m左右,厚度在2.55m-2.85m左右。本层位厚度不大,但比较稳定,化学成分相对变化较小,B层矿体为本次资源储量核实储量估算主要层位,为新增资源储量。
B层石墨矿体(层)顶板岩性主要为灰色凝灰质砾岩、次为强片理化泥岩,底板主要为变质砂岩,次为片理化炭质泥岩,夹石主要为灰色粉砂岩、砂岩等。呈小透镜体状,延长一般20-90米,对矿石质量基本没有影响。
新增石墨矿体顶底板围岩为中细粒砂岩,长石碎屑含量约占岩石的25左右,石英碎屑含量约占岩石的75%左右,中细粒结构,层状构造。
三、矿石质量、类型及品级
B层矿石类型以隐晶质石墨为主,属区域变质矿床,石墨矿固定碳含量A区B区为71.16-77.64%,最高79.93,挥发分1.7-2.3%,水分0.56-1.59%,灰分10.59-17.16%。二矿区固定碳含量72.48-86.32%,挥发份为1.33%,水分3.12%,灰分为15.23%,基本分析結果见巨日合矿区附表1及保安矿区附表1。
分析型高分辨电子显微镜观测结果:A区、B区以隐晶质石墨为主,其次为绿泥石、方解石、高岭石、石英、偶见伊利石;粒级特征为;小于100目15-30%;80-100目10-15%;50-80目20-25%;大于50目35-50%,呈微晶致密集合体。
C区石墨矿粒级为小于100目为85-95%,100-80目为5%,大于85目为5%,石墨晶体小于1μm呈微晶致密集合体。与A、B、C区B层石墨矿体及其他矿物特征基本一致。
B层石墨矿体X射线矿物衍射分析测试报告结果:以大量隐晶质石墨为主体,含少量石英、绿泥石、高岭石、方解石、伊利水云母等。
矿石自然类型以原生隐晶质石墨为主,可选性差。
新增石墨矿的矿石质量类型由于与原报告矿体的比较,其地质特征与原报告B层矿体基本一致,均为隐晶质石墨矿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