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静
摘要:该文研究目标旨在以知沟理论视角来深入剖析中国农村小学在教育信息化硬件接入、技术使用及其对知识获取的影响等三方面的现状,并在深描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全文采用田野观察、深度访谈结合问卷调研的质化研究方法,对河南典型的农村小学——中国完小进行田野调查,从接入沟、使用沟、知识沟三个层面来切入分析。研究发现:教育技术硬件设备和接入并非当前农村教育信息化的短板,而使用过少、不愿使用、不会/不懂使用则成为最大问题。研究建议:未来农村的教育信息化需在教学终端的移动化/智能化、教学内容的交互化/主题化、培育师生对教育技术的使用动机/使用兴趣/使用素养、利用大数据建立教育信息化的精准绩效评估与动态追踪机制以及建设教育信息化的整体社会文化情境等层面加强努力。
关键词:知沟理论;数字鸿沟;教育信息化;农村基础教育;质化研究
一、引言
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带来了无限可能。2016年6月,教育部在推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及《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基础上,制定并印发了《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划》。《规划》指出:一方面,以“三通两平台”为标志的教育信息化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学校网络教学环境大幅改善。另一方面,仍然存在着突出问题:一是目前教育信息化区域发展水平不均衡,东部及沿海地区已经可以深度应用,但中西部贫困地区的教育信息化还仅仅能够满足最低限度的日常教学应用;二是观念落后,对信息技术的认识和应用还停留在“辅助手段”阶段,应用动力不足,巨大资源投入与实际使用率不高形成错位;三是教育信息化体制机制尚需创新,管理层只管硬件、忽视软件,粗放管理模式较普遍。
以此反观当前我国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信息化现况,在硬件设施与网络建设逐步推进的背景下,我们需思考:城乡之间如果存在《规划》所言教育信息化区域发展不均衡的鸿沟,那么这种差距主要体现在哪里?农村地区是否存在信息化技术与教育教学两张皮的现象?农村地区的师生究竟使用着怎样的教育技术和教学内容,以及如何使用的?农村学生对教育信息化是否有足够的兴趣需求和素养,他们是否会通过教育技术来主动获取、选择、整合、创造自己所需的学习内容?我们应如何评估当前农村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绩效?对这些问题的深入探讨,有助于在已有基础上推进农村地区的教育信息化进程。
目前已有不少教育信息化研究成果,体现出对上述问题的思考和推进。比如,熊才平等人通过对浙江台州的考察,发现城乡之间在网络建设、资源配置及数字化信息资源等方面存在巨大差距,并提出建立以县为中心的大型教育信息资源库、保障教育信息化硬软件同步建设等对策;解月光等人从农村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宏观角度,对安徽、贵州等8省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农村学校在信息化发展的整体协调性、可持续性、公平性、人本性等方面还存在较多问题,建议从技术培训、资金投入、软件建设、全面信息素质提升等维度来促进农村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陈恩伦等人从教育精准扶贫的角度发现农村教育信息化存在内生发展乏力的问题,并建议未来的农村教育扶贫应聚焦于师资水平建设,提出教育信息化主导的教育精准扶贫新模式。
这些成果为本文回应前述问题提供了良好的研究基础和逻辑起点,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从研究内容而言,已有文献多是从宏观层面来探讨农村教育信息化存在的问题,而对于微观层面的个体信息化技术使用情况研究较少;二是从研究方法来看,多数研究以定量分析展开,固然精确客观,但缺乏对研究对象的深描,不利于学界深入考察农村师生究竟如何使用着教育信息技术,无法让研究者丰富、切实地把握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现况。因此,本研究拟从微观层面,以质化研究手段专门考察中国农村学校的教育信息化现状,尤其聚焦农村学生在信息技术使用层面存在的差距,以期为本领域贡献更丰富的研究资料和对策建议。
二、知沟理论与教育信息化
传播学里有一个经典理论一一知沟(KnowledgeGap)理论,探讨的是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的群体在获取信息和知识方面所存在的差距。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知沟延伸到当前便转化成了“数字鸿沟”(Digital Divide),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这个概念在学界和业界都十分流行,研究者们开始聚焦于信息技术富有者与贫乏者之间存在的鸿沟,并较多从信息技术的接入和使用角度切入。由于农村基础教育与城市相比所存在的不均衡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信息技术资源、理念和使用上的差距所造成,因此本文将沿循知沟假说的理论路径,来探寻农村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现况,并尝试提出如何改进的有效策略。
(一)知沟理论渊源与内涵
信息是一种资源。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由于贫富儿童在学习机会和学习能力上的差距引起了广泛社会关注,要求实现教育机会均等的社会呼声不断高涨。1969年,美国政府实施了一项学前启蒙(Head Start)项目——播出电视教育节目《芝麻街》,旨在通过电视媒体帮助贫困家庭的学龄前儿童,以此缩小不同社会阶层儿童之间的知识差距。然而,这种尝试并未如策划者所期望的那样奏效。相反,随着《芝麻街》的不断播出,贫富家庭儿童之间的知识水平差距日益扩大。20世纪70年代,美国传播学者蒂奇纳等人针对这一现象展开了系列实证研究,提出了经典的知沟理论:随着大众传媒向社会传播的信息日益增多,社会经济状况较好的人将比社会经济状况较差的人以更快的速度获取这类信息,因此,这两类人之间的知识沟将呈扩大而非缩小之势。下图呈现了知沟理论的基本含义。
蒂奇纳、库克、卡兹曼等学者在对《芝麻街》的收视效果做了数据检验之后发现,在不同经济收入和文化层次的群体之间,试图以电视教育节目缩小知识沟极为困难,该节目只能起到让孩子们有良好的学前准备的作用。学者们这样解释该发现: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获得信息,因此,媒介技术越发达、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类人群之间的知识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换言之,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传播实际可能会扩大而非缩小不同地区/社会阶层成员之间的知识差距。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由大众传播所导致的知识沟逐渐转向在新媒体技术扩散中所产生的信息沟(Information Gap),即信息技术富有者与贫困者之间存在的不平等。国际电信联盟(ITU)、经合组织(OECD)、英国《时代教育专刊》等组织和不少学者均以“数字鸿沟”来命名这种由新兴信息技术接入、使用的不均衡所造成的信息资源和知识水平方面的两极分化现象。
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了“知沟”和“数字鸿沟”的形成?除了传统的社会分层、贫富分化和地区发展不均,还有哪些因素能够预测、进而有效缩小这种知识和信息鸿沟?已有研究表明,在人口统计学/社会阶层变量f性别、年龄、地区、教育程度、收入等)之外,信息技术的接触机会(Access)、个人的使用动机和兴趣是预测知识沟的核心因素。夏普在研究不同收入的人群在收看电视后的参政知识水平后发现,与市民参政最相关的因素并非社会经济地位,而是是否有切身利害关系,个人动机才是预测知识沟的最有力因子。韦尔、盖纳瓦和格林伯格等人的研究也发现,寻求信息和知识的动机是缩小知识沟的关键因素,当接触信息技术的机会、获取信息的动机和兴趣,与个体的社会经济地位、教育、收入等融合后,将会促使社会成员之间的“知沟”发生变化。因此,本文将着重考察农村地区学生对于当前教育信息技术的接触机会、使用动机和兴趣,以此反观教育信息化城乡不均的深层动因。
(二)数字鸿沟与教育信息化
在传播学、社会学、管理学等领域,既往对数字鸿沟的研究主要聚焦于数字技术的接入(Access)、使用(use)以及由此产生的信息时代的知识沟三个层面,分别被称为第一道、第二道和第三道数字鸿沟。
1.接入沟——信息技术接触机会不均造成的教育信息化不平衡
数字鸿沟在最初的研究阶段,意在考察由于技术接入等硬件因素差异所导致的技术特权。不同地区、不同社会阶层的人群,由于在接触信息技术的条件和机会上存在较大差异,这直接导致他们之间存在信息和知识鸿沟。同理,相比我国东部和沿海地区教育信息化的充分建设与渗透,目前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信息化硬件建设和接入还仅仅只能满足最低限度的日常教学应用,其教育信息化程度与城市和发达地区之间形成了明显的接入沟。
2.使用沟——对信息技术的使用不同造成的教育信息化鸿沟
2000年后,诺瑞斯、梵蒂克等学者开始将信息技术的使用纳入“数字鸿沟”研究范畴。研究者们指出,在接入之外,人们对于数字技术的使用也存在明显差距。一些人能够将信息技术用于工作和教育,并从中获益;而另一些人则只能使用基本、简单的应用,并主要以娱乐为目的。这种研究视角致力于探讨用户由于使用媒体技术的不同而导致的知识沟。韦路和张明新指出,相比接入沟,信息技术的使用情况能更好地预测人们在知识获取上存在的差异。反观我国的教育信息化区域不均,这种数字技术使用沟同样存在于城乡之间。农村地区的师生信息素养相对较低,他们对于教育技术的使用方式、使用内容、使用动机等都与发达地区存在显著差距,有的甚至还不能掌握基本的计算机知识及操作技能,更不用说利用教育技术来获取优质教育资源进行混合学习。使用沟亦是教育信息化发展不均的重要维度。
3.知识沟一一由接入沟和使用沟所导致的教育信息化时代的知识获取差距
研究者发现,当不同人群在信息技术的接入和使用上存在差距時,那么他们的知识获取、知识存储以至社会政治生活态度都会发生显著分化。在实际教育信息化过程中,这种差距便体现在城乡不同地区的师生,由于硬件接入和技术使用不同,他们在知识获取、学习建构和信息素养层面存在显著鸿沟,以至今后的社会政治生活和继续学习能力也存在显著差距,这也是教育信息化不平衡的重要特征。
三、研究问题与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标与问题
在知沟理论的启示下,本文将从数字鸿沟的三个层面来考察农村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实际状态,以此获知其在教育技术的接入、使用和由此带来的知识获取方面是否与城市和发达地区存在差距。本文的研究问题包括:
从接入教育信息化的终端设备来看,农村基础教育的信息化硬件接入现况如何?使用着哪些教育信息技术?(接入沟)
从使用层面来看,农村学校在课内、课外怎样使用教育信息技术?使用什么样的教学资源?学生如何获知教育和学习相关信息?他们使用信息技术来学习的过程和步骤如何?农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使用动机、兴趣和需求如何?他们的媒介使用素养如何?接受信息技术培训的情况如何?若他们不使用教育信息技术,原因是什么?(使用沟)
从知识沟效果层面来看,教育信息化给农村学生获取知识带去了怎样的影响?对他们的学习能力、信息素养、社会化产生了怎样的效果?在获取知识和社会化层面,农村学生是否与城市学生存在知识沟?(知识沟)
针对上述问题,在已有基础上应如何建议改进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现况?
(二)研究方法与设计
以往有关教育信息化的多数研究均采用量化方法(如问卷调查法)进行,量化研究的优点是规模大、数据客观精准且结构化设计便于比较,但并不适合对研究对象进行深描。对一些需要获取丰富、深入解释的问题,采用质化方法更为合宜。由于研究目标是为了挖掘深层问题和寻找对策,本文设计了质化研究方案。为回答前述四个研究问题,研究者于2016年7月到8月在河南省修武县七贤镇申国村完全小学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田野调查,通过深度访谈结合问卷调查和直接观察的质化方法采集了本文的原始研究数据。
修武县位于河南省西北部,与山西省接壤,属于焦作市。申国完小位处该县七贤镇申国村村口,学校由五排小平房和一个水泥铺成的活动场组成,其中四排小平房是各个年级的教室和一间远程多媒体教室以及一间电脑机房,居于校园末排的是校长室、会议室、体育器材室和一个小型图书馆,属于比较典型的农村基础教育学校。目前该校在读学生总数为247人,教师14人,师资整体比较薄弱,大多数教师为当地的初中毕业生,并且人员流动性较大。
针对研究问题1,本文使用田野观察结合深度访谈来获知该校的教育信息化接入情况;针对问题2-4,本文采用深度访谈结合问卷调研来获知申国完小师生对教育信息技术的具体使用及知识沟情况,以此描述该校教育信息化的现况,并据此提出相关建议。表1呈现了本研究的访谈纲要。
本文的研究样本由该校3-6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的30名小学生构成,此外本文还访问了该校的3位在职教师作为补充。表2为学生样本结构。
四、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现况分析
从田野观察所获知的该校教育信息化硬件接入(接入沟)情况来看,目前修武申国完小的教育技术硬件配备基本能满足日常教学应用。学校共有6个年级12间教室,每个年级配1套班班通设备(电脑+投影),全校共6套。每间教室均接入联通100M光纤互联网,教师都配有笔记本电脑,电脑机房配备了30台学生电脑,此外学校还配有一台打印机、一台相机和一部DV。学校有一间远程多媒体教室,属于河南省农村中小学远程多媒体工程,教室内配有一台电脑、两台电视机,但由于学校懂得操作的老师不多,加之校方担心先进设备被破坏,教室总是锁住,极少启用。在本研究观察期间,校方没有使用过此远程教室。据访谈教师反映,该教室平均1到2个月使用1次。
在教育信息技术的具体使用(使用沟)和知识获取(知识沟)方面,本文结合深度访谈和问卷调研发现:(1)从师生使用的教育信息技术设备来看,课内教学以台式电脑联网和投影展示为主,而在平板电脑、手机等移动智能端上开展的课内外教育和学习活动很少。修武申国完小采用的课堂教学设备是修武县教育局统一采购安装的,在课内教学中,教师以台式电脑和投影方式呈现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但在移动智能端层面的课内外教育应用上(如智慧电子书包、教育云平台、交互白板、智能测评、VR/AR学习等),当地师生均表示未曾听说过。(2)从师生使用的具体教学/学习内容来看,修武申国完小目前采用东方中原触屏软件系统,学校没有购买和使用专门的成品教学资源,基本使用教师自制的课程相关PPT,没有配套的课内外教学资源和软件,学生在课后使用的学习类信息资源也较有限和同质化。授课PPT基本是书本内容的再现,缺乏启发性思维元素和信息化设计。尽管如此,学生们在访谈中依然表示,“喜欢老师用PPT和音频/视频的形式展示上课内容,因为很直观、很方便,也很好玩”。学生在课后作业和学习中,偶有使用趋同类的应试型APP,如速算盒子、作业帮等(均是广告强推或老师要求所下载),其余拓展性或思维性学习资源并不涉及,绝大多数学生课后不曾使用电脑或手机进行学习。(3)从师生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学习的方式来看,信息技术主要被用于授课环节(尤其是课堂多媒体展示),但在课堂互动环节并未被使用,在课后的支持学习和拓展学习环节(如布置/提交作业、课外辅导、课余师生互动、课余学生自主学习),信息化几近为零。受访学生表示,“上课时从未参与操作电脑和多媒体技术,只能观看老师操作,课后也不使用电脑和网络提交作业或进行师生互动”。(4)从学生使用教育信息技术的动机和兴趣来看,学生使用手机、电脑等新媒体技术主要是为了游戏、社交和娱乐。受访者表示,除了课堂和老师,并不知道通过什么信息渠道来解决自己的学习困难;手机、电脑对自己而言就是社交和娱乐,鲜被用于辅助学习;除了作业之外,并不知道自己还需要和应该获知什么信息,也不知道什么样的新媒体技术能满足自己的学习需求;学习信息来源基本囿于有限的課堂传授,对网络中轻易可得的教学资源基本不用,或者说也不认为自己需要其它信息,很少浏览课外学习网站或使用拓展学习类APP。(5)从师生对教育信息技术的使用素养来看,仅停留在低水平电脑操作层面,教师信息技术知识贫乏,以照搬和重复现有内容为主,信息整合能力偏低,不具备利用信息技术设计课程和解决问题的素养,也未参与信息化教学的培训课;学生的相关课程也开设得很少。访谈发现,申国完小的学生在一到三年级没开设信息技术课,四到六年级的学生每周两节计算机课,教授电脑基本常识。此外,教师队伍中缺乏专职信息技术人才,教师们在实际教学中只能对电脑进行简单操作,鲜有人能通过之与学生展开互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6)从知识沟层面来看,信息技术对农村学生的影响更多是在生活与社交层面,而在知识获取、视野拓展、观念建构、社会参与等方面的效果很有限。申国完小的学生感到互联网等新技术更像“一个新鲜的小伙伴”,可以用它聊天、打游戏、课堂学习,但没有它生活可以很好地继续,并不觉得网络改变了自己的想法和观念、或极大拓展了自己的认知视野。这与同龄城市学生会使用新技术进行智慧学习/混合学习等拓展知识面、参与社会活动、表达观念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二)改进建议
对河南修武申国完小的田野调查,深入反映了我国农村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现状,尤其是农村师生在信息技术使用层面的现况。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改进建议。
1.教育技术终端方面,在农村地区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已基本完善的背景下,应加快推进基于“三通两平台”的移动智慧教育应用。如同美国中小学的信息化建设,我们应积极利用移动互联网、云平台、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推动农村地区的智慧校园建设,探索新型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借助智慧学习平台实现随时随地自主学习、自适应学习、交互学习、混合学习等,让投票器、电子书包、VR/AR沉浸式设备、教学云平台等智能技术应用走进农村,而不仅仅停留在用台式电脑进行课堂展示的层面。
2.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不仅要借助新媒体技术呈现课本教学内容,而且应积极探索以教材多媒体化、教学资源网络化/系统化、教学内容交互化/主题化、教学环境虚拟化/情境化为特征的信息化教学内容模式;应开发适应当地社会文化和学生潜质的个性化、创造性课程体系,创新育人模式,例如主题式课程、研究性学习、科学实践、创客教育、STEM综合课程等,对于发展学生的高水平学习理解能力、应用实践能力和迁移创新能力具有特别重要的促进作用。比如可让农村学生也成为当地教学内容的参与者和创造者,设计出互动多元、创新启发型的课程体系,让学生能够借助教育信息技术实现课堂师生互动和课后自主学习。
3.学生层面,应致力于培养和提升学生对教育信息技术的使用动机、使用兴趣和能力,帮助他们运用新媒体获取学习资源、满足学习需求,而不只是用其娱乐。知沟研究表明,用户的动机和兴趣被证实是除社会经济状况外,与知识沟存在最强烈关联的变量。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内在使用动机和兴趣不足,便导致新兴技术使用率低下,信息化难以真正推进。假如有足够的兴趣,动机因素能概念化为行动参与,那么它与知识获取的关联将变得很强,有助于缩小城乡知识沟。未来农村的教育信息化应高度重视培育学生对新媒体技术的使用动机和兴趣,提高学生在技术层面的自我效能感。比如,可以将教学内容(如数学中的分数概念)与学生使用媒体的社会情境(用多媒体触屏切分蛋糕)结合设计,使学习任务趣味化、形象化,并在新媒体中建立与不同情境的关联,进而提升学生对教育技术的兴趣和学习效果。
4.教师层面,应当加强教师的信息技术技能培训以及相关师资建设,提升教师的技术素养。技术接入是容易的、廉价的,而培训和支持系统是昂贵和更为必要的。在农村教育信息化硬件设施已基本配备的情况下,知识沟的缩小取决于信息技术被如何使用、用来做什么,这要求教师具备相应的媒介素养,培训过程必不可少。如同前人研究所建议,培训应全方位提升教师在信息环境下教育方式的探索与实践能力、信息技术与课程主题的整合和评价能力、网络信息资源的获取与共享能力、课堂师生互动的软件制作和应用能力、教育信息环境的管理和服务能力等,帮助其获得和发展上述技能和信息化素养。最终能让农村教师应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创设情景化学习环境、实施教学活动、组织和开展教学评价等,以真正实现教育信息化的目标。
5.在教学效果反馈层面,可利用大数据建立教育信息化的精准绩效评估与动态追踪机制,以推动其科学快速发展。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效果不理想,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乏对教育信息化目标和愿景的明确阐释,也缺乏精确有效的评估机制。为此,可结合大数据引入多视角的、多阶段的教育信息化评估体系框架,从学生视角、教师视角、管理视角以及变革视角对教育信息化的阶段效果进行评估,以此促进其有效、持續的发展。比如,可将农村学校的各项教育信息化工作逐一量化打分,包括结合大数据来评估和追踪学校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课率、教师信息技术使用及培训合格率、教育信息化建设投入增长率、学生信息技术的使用行为及考核合格率等。通过建立精准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包括对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类学校和教师的具有针对性的评价标准和激励机制,发挥教育信息化的引导与激励作用,推动其持续、稳定的发展。
6.在教育环境建设层面,应创造充分使用新媒体技术来学习的整体社会文化情境。目前农村地区对信息技术的认识和应用还停留在“辅助手段”阶段,应用动力不足。我们应当从教育管理、教师到学生层面,强化认知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让信息技术在教学、管理中为广大师生和管理者深度使用,积极推广信息文化,培养浓厚的教育信息技术应用氛围,为参与主体提供多元的信息化实践平台,让师生在实践中体会到新媒介技术对于学习和教育所带来的革命。比如,可以在农村地区全面推进学科教学的信息化,将信息技术与课程结构、内容、资源以及课程实施有机融合,鼓励当地教师全面建设信息化教案和专题网站,建立标准的、开放性的教育资源建设机制,再通过政府号召和政策引导,整合打造信息化技术氛围中的教学环境等”。
总之,通过对河南修武申国完小的质化研究,本文建议:未来我们更需要在教学终端的移动化/智能化、教学内容的交互化/主题化、培育师生对教育技术的使用动机/兴趣/素养、利用大数据建立教育信息化的精准绩效评估机制、以及建设教育信息化的整体社会文化情境等使用沟和知识沟层面加强努力,以创新促发展,形成有针对性的农村教育信息化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