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创新的涵泳语文课堂教学策略

2017-05-30 17:11袁玲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2017年9期
关键词:涵泳李老师安静

袁玲

“涵泳”一词,古已有之,意为潜游水中。宋代教育家朱熹说:“学者读书,须要敛身正坐,缓视微吟,虚心涵泳,切己省察。”则将“涵泳”作为一种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提出。宋代学者陆九渊在《读书》一诗中写道:“读书切忌在匆忙,涵泳工夫兴味长。”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的语文课堂需要继承传统,更需要反思创新。所谓创新,就是要求我们个性化地选择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教学方案,以充满魅力的课堂吸引学生,以教师个人丰富的涵养感染学生,从而追求涵泳语文课堂教学的“有引力、有个性、有效益”。创新并不是抛弃传统,反之,它是更有效地继承传统,在语文的涵泳中,寻求突破,绽放光彩。

一、在个性解读中求“异”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课堂上,我们注重学生的涵泳,但是这种“涵泳”是在教师指导下的“涵泳”。萨特说过:“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叶圣陶先生也曾强调:“隐藏在字面背后的意义,学生未必能够领会,老师必须在这些场合给学生指点一下。”可见,“涵泳”并非单纯地让学生自读自悟,而是教师用智慧的语言去点亮学生的心智,用巧妙的设计去激发学生的想象,用灵动的才思去唤醒学生的体悟,教师在其中起到了引导、点拨和启发的作用。

在《半截蜡烛》一课的教学中,一位教师着力培养学生阅读感悟的能力,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为了指导学生读好伯诺德夫人说的一句话:“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教师这样引导:“人们常说听话要会听音,听话中的弦外之音。听老师读,你听出了什么?”教师故意重读“瞧”字,引导学生体会到,这是为了吸引德军的注意力。接着让学生自己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去读,并学会听出弦外之音。有的学生强调“先生们”,以此表示礼貌,分散德军注意力;有的学生强调“这盏灯”,是为了将德军的注意力转移到油灯上来;有的学生强调“亮”,这样才有理由用油灯取代蜡烛。这样的设计,很好地培养了学生个性化解读文本的能力。学生兴味盎然地沉浸在对语言的品读、比较和沉思之中。短短的一句话,读出了如此丰厚的内涵,也读出了“涵泳语文”的趣味。接着,教师小结:“同学们体会得非常准确,有不同的朗读体验,但无论强调哪个字眼,目的都只有一个,就是转移德军的注意力,以便成功地换取蜡烛,保住情报。”在教师的点拨和启发之下,学生们个性化的朗读和体验最后殊途同归,共同达成了对文本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可见,这里的求“异”并不是奇思妙想、异想天开,而是基于文本思想和情感的合理解读,在这种个性化的解读中,语言的层次性和丰富的语境得以充分彰显,学生的思维和对语言文字感悟的能力得以提升。涵泳语文课堂就是在这样充满个性的诵读体验中趣读静思,获得“异曲同工”之妙。

二、在多样诵读中求“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诵读是融理解和表达于一体的过程,介于“能说”与“不能说”之间,当无法表达文字的意思时,可以让学生诵读,在诵读中理解,在诵读中表达。诵读时应避免机械重复念经式的没有任何提升的误区,而应当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诵读活动,激发兴趣,以读促悟,在充分读书中思考,感悟,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涵泳品味。

以《秦兵马俑》一课为例。本课介绍了将军俑、武士俑等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兵马俑,语言优美。但是,秦兵马俑无论在时间上还是空间上,都与学生有着较大的距离。怎样缩小甚至消除这样的距离呢?我们知道,形象性是语文思维最显著的基本特征。在涵泳语文课堂,学生借助鲜明生动的语言表征,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来细细品味、感悟,将冰冷静止的秦兵马俑,从历史的尘埃中拉回现实,赋予其温度和情感,让兵马俑的形象在学生的思想和心灵中“活”了起来。

教师采用“导—扶—放”的策略,首先精读将军俑段落,找出将军俑个性鲜明的语句展开诵读,在头脑中形成将军俑威风凛凛、久经沙场的将领风范。然后采用比较诵读的方法,品读细节,找出将军俑和武士俑不同的个性特征,学生抓住两者穿着、兵器、神态等的差别,在头脑中进一步丰富了将军俑和武士俑的形象,并通过同桌对读的方式读出差别,读出个性,充分感受两种俑鲜明的形象特征。接着再放手让学生诵读后面四种兵马俑,采用介绍的方式,可以看图介绍,可以边介绍边做动作,还可以同学合作,一人介绍,其他人做动作。通过这些丰富的诵读形式激活文本语言,树立事物形象,以此来感受不同兵马俑的鲜明个性。整节课,学生冲破时间和空间的阻碍,在兴致盎然的诵读中涵泳文本,理解和内化语言,感悟文字的魅力,感受文化的绚烂。

三、在经验分享中求“新”

长期以来,我们以书定教,兢兢业业地带领学生在一篇篇文学作品中阅读、感悟、品析、鉴赏。然而,语文学习绝不仅仅局限于此。特级教师、作家汪政曾指出:“作为经验的语文教育的本质就是分享经验。”他主张,真實的语文课堂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帮助学生意识到自己拥有语文经验,二是学习就是语文经验的分享,三是教给学生如何分享经验。

台湾名师李玉贵的课堂教学《好安静的书》,就是对以上观点的极好印证和实践。李老师把这一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1.关联自身经验的阅读。2.分享经验的阅读。3.书写自己的经验。这正对应了汪政老师提出的语文课堂的三个层次。教学中,李老师带领学生从静心阅读绘本入手,滤出纷杂,返回自身,回到自己、回到内心,静静感受自己的“心理历程”。在一页页绘本中,学生在李老师安静如水的循循善诱中,体会到快乐的安静,伤心的安静,生气的安静……她借助绘本,通过对“安静”的一步步解读,试图带领学生去理解和感受一种“安静”,这与我们通常理解的“安静”有所不同。李老师接着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经历,体会洗澡时玩泡泡的安静,试穿新校服的安静,犯错时的安静,理完发要看新发型的安静……她实际上是让学生定下神来去观照自己的内心体验,去静心聚焦自己生命历程中某一刻心潮的波澜,捕捉它、感受它,并且学会表达它。那一刻的安静是自己心中产生波澜或震动而荡漾出的也许是惊喜、激动、惊愕、难堪、内疚、难受、后悔、尴尬等情绪,一时难以言说,所以李老师努力营造安静的情境带领学生去感受,用“安静”的生命状态去抚摸自己的内心,最后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表达出这种“安静”,以此来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经验。在李老师看来,只有看得到自己,感受自己内心的小孩,才能敏锐有据地往外看,看别人、看世间、看世界。这种对语言文字别样的“涵泳”,呼唤和培养出的一定是有着丰富内心体验,懂得分享并且会分享经验的人,也是新时代所需要的有创新能力的人。

我们的涵泳语文何尝不是一种求“新”的经验分享?我们可以用一种创新的姿态和形式去理解、表达“安静”,赋予其更加丰厚的内涵,我们同样也可以用自己富有创意的经验分享去表达我们对于文字、对于文化、对于生活的独特理解。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钱文忠在他的《钱文忠漫谈人生》一书中提到过一个有趣的现象。“囧”这个字本义是光明的,就是目光炯炯的“炯”,可是“目光炯炯”现在一直用“炯炯”,“囧”这个字慢慢退出了历史舞台。但现在人们把“囧”字联想成一个人郁闷、无奈、悲伤的一张脸,于是,“囧”在今天的意思就不是光明,而是郁闷。随着时代的发展,“人在囧途”“洪荒之力”,诸如此类的新词层出不穷。这些有趣的联想,把一些成百上千年没人理会的汉字又揪了出来,重见光明。虽然意思有所变化了,但仍然是关联着我们生活经验的有趣的联想,并且在一定的范围内产生了共识,这样的语言现象不也是我们的“涵泳”课堂需要与时俱进地关注的内容吗?

总之,涵泳语文从历史的文化积淀中走来,从传统的读书感悟中走来,更应当在探索创新中,让其富有更加鲜活灵动的生命力,让学生的视野得以开阔,个性得以彰显,心灵得以丰富,能力得以提升,这是涵泳语文的课堂所要追求的。

(作者单位:江苏扬州市东关小学)

责任编辑 田 晟

猜你喜欢
涵泳李老师安静
听,安静会说话
深入敌后,保持安静
涵泳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具象思维”的实践探索
该得奖的李老师
楼上请安静
坐拥安静
舍不得您,李老师
“李老师是坏人”——对5+2=0教育的思考
传统阅读方式“涵泳”的历时衍化及现代运用
李老师的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