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亚芳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新课标对低、中、高三个年段的要求中也提到:“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深刻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等。而这一切目标的实施都需要以“品读语言”为核心,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语言强大的表现力,让语文课真正散发它的魅力,学生从中能学到人物的高贵品质呢?平时在教学实践中,我尝试引导学生去研读教材,品读文本,从字里行间中体味语言的无穷魅力,努力使语文课返璞归真,并引导学生从中感受人物的品质。
一、抓课文题眼品味语言 ,感知人物品质
有些课文,课题就是课文的灵魂。教师怎样才能让学生对课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呢?这就需要老师引导学生紧扣题目中的关键词语进行品味,这样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学课文《徐悲鸿励志学画》这篇课文时,我就抓住“励志”一词,引导学生进行品读,为什么作者要用“励志”这个词语,而不用“立志”?这其中有什么差别呢?学生通过查阅资料知道“立志 ”是指自己树立志向;“励志”是他人激励自己树立志向或志气。也就是说课文中的徐悲鸿是在外国学生的侮辱下,立下志愿,要好好学画,为中国人争气。这样一来,徐悲鸿为什么要励志学画?他又是怎样励志学画的?这两个能贯穿课文内容的问题也就随即产生了,学生对徐悲鸿这个人物也就有了初步的了解,知道了他学画的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要为中国人争气,要让外国人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又如《普罗米修斯盗火》这篇课文,在教学时,我也抓住了这个题目中的“盗”字引导学生品读。何为盗?盗即偷,既是偷,那就是不好的行为,但为什么人们还称普罗米修斯为大英雄?这其中有着怎样的关系?普罗米修斯究竟是个怎样的神?课题中这个“盗”字的品读,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他们非常想探个究竟,并且从这个“盗”字中学生已经初步感受到了普罗米修斯身上的为人类甘愿受罚的精神,一心为民的高贵品质。
二、抓重点词句品味语言,理解人物品质
学生在品读文章时,要对文章的语言反复理解、体味、推敲,对语言意蕴进行深入的探究,透过语言文字窥见其思想,领悟其精髓,从而加深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深刻理解,提高学生的敏锐感悟能力。小语教材中的课文很多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不仅浓缩了作者丰富的情感,而且在遣词造句、语言表达上都颇具特色。因此,在教学中我努力捕捉课文的闪光点,抓住课文精妙之处,引领学生悉心品味,从一个个标点,一个个词语,一个个句子中去玩味语言,通过细嚼慢品,激发与作者的情感共鸣,使学生不仅能感受到人文关怀,更能得到语言智慧的启迪,并从中感受到人物身上的高贵品质。
例如在教学《李时珍夜宿古寺》这篇课文时,我就紧紧抓住了课文中“先生是快50岁的人了,都挺得住,我20多岁的人还能叫苦吗?”这句话中的 “挺”字引导学生品读。
师:同学们,轻声读读这句话,这句话中的“挺”字是什么意思?这个“挺”字中你读出了什么?
生1:“挺”字的意思我查过字典了,是“勉强支撑”。从这个“挺”字中,我读出了一个不怕吃苦的李时珍。因为书上说他快50岁了,还在外面奔波,按理50岁的人不应该这样辛苦了,但他为了修订《本草纲目》,心甘情愿吃这苦。
生2:“挺”字中我讀出了李时珍在外察访的艰难。你想呢,称之为“挺”,说明生活很不容易,很难过,但李时珍不放弃,再难他也要坚持,我读出了一个坚持不懈的李时珍。
生3:“挺”字在这里的解释是“勉强支撑”。为什么要“勉强支撑”,说明难啊,难才要勉强支撑。照理勉强支撑可以放弃啊,但李时珍不畏艰难,即使是勉强,他还是支撑着,说明他心里想的是百姓,换作一般的人或许早就放弃修订《本草纲目》的工作了,毕竟这工作太不容易了,太难了!我读出了一个不畏艰难,决不放弃的李时珍。(下面听的学生频频点头,我也不由为这个学生精彩回答而欢呼。)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是啊,这个“挺”字告诉我们,李时珍为了修订《本草纲目》,他不容易啊,他可以放弃,但他没有放弃,还是坚持着,坚持着。让我们从朗读中体会他的艰辛。
(学生有感情朗读这句话。)
师:那么,这个“挺”字的背后,李时珍到底经受了多少的艰辛呢?下面请同学们完成这个说话训练:
一天,当他们俩在外面察访药材时,刮起了呼呼的北风,下起了鹅毛大雪, ;
又一天,他们俩正在赶路,突然电闪雷鸣,狂风大作, ;
还有一天,师徒俩正在一个悬崖边采摘一株药草,突然,捆在李时珍身上的绳子断了, 。
……
学生纷纷举手,用语言描绘着他们想象到的画面,有的说当北风刮,雪花飘的时候,他们俩艰难地行走在茫茫大雪中,几次摔倒,几次爬起;电闪雷鸣时,他们俩没带雨伞,淋得像“落汤鸡”,为此,李时珍还发烧了;当绳子断掉时,李时珍幸亏被悬崖边的一棵小树挡了一下,不然可能连生命都不保了……
师:一幅幅感人的画面,一个个巨大的困难,都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决不畏缩、决不后悔的李时珍;看到了一个咬牙坚持,执著追求的李时珍;看到了一个不怕吃苦,一心为民的李时珍;看到了一个为民造福、乐观积极的李时珍。但如果把这个“挺”字换成“熬”字,你们觉得怎样?
生1:老师,我觉得虽然“熬”字中也能感受到生活的艰辛,但“熬”字不能体现出李时珍的那种坚持不懈的精神。
生2:我感觉不好。因为“熬”字中有种无奈的感觉,李时珍生活如此艰辛他还坚持着,他是心甘情愿的。
生3:老师,我觉得“熬”字有种度日如年的感觉,但“挺”字就不一样,说明再难也要坚持下去。
师:说得好。一个“挺”字,饱含了李时珍多少高贵的品质啊,他的让我们再次读好这句话,表达我们对这位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深深的敬意。
(学生再次深情朗读。)
这样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有了自己深刻的体会,也让语言文字有了强大的表现力,让学生读到了文字的背后,真切感受到了李时珍身上的那份坚持,那份辛劳,那种为老百姓着想的精神,效果很好。
三、抓多元解读品味语言,体悟人物的品质
读书是需要动脑思考的,只有潜心会文,才能真正走进文本的深处。因此,教学中我非常重视学生与文本的深入对话,紧紧依靠语言文字的土壤,引导孩子透过语言文字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领悟语言文字表情达意之精妙。《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在一些课文中,老师就不应该以标准的要求来规范学生的思维,而应该让学生尽情阅读,用自己的语言来解读文本,并从中感受人物身上的高贵品质。例如在教学《船长》这篇课文时,在教学即将结束时,我和学生探讨这样的一个话题,在当时情况下,哈尔威船长应该是有机会逃走的,他为什么不逃?你觉得,哈尔威船长选择与船共存亡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这样的一个多元解读,“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一下子就活跃了,他们有的认为值得,因为船长的职责就是船在人在,船毁人亡,在船长的心目中,船就是生命,船没有了,人活着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有的认为不值得,“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与一艘船相比,人的生命比船更重要,船毁了可以再造的,但生命沒有了,也就什么都没有了……这样的语言训练,不仅让学生对船长这个人物的品质有了进一步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语言文字训练落到了实处,语言的魅力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绽放。
四、抓留白联想品味语言,延伸人物品质
语文教材中入选的文章,多属言简意赅的上乘之作。作者在斟字酌句、谋篇布局的写作过程中,往往不喜欢把什么都写出来,而希望留下一些艺术上的“空白”,让读者用丰富的想象去填补,使作品达到“余音绕梁”的境界。这样的课文往往让学生有想象的空间,让他们对人物的思想和品质有更高一层次的认识。例如在教学《天游峰的扫路人》时,课文最后作者对扫路的老人说:“30年后,我再来看您!”30年后,他们真的还会再见面吗?为什么?这是课文留给学生的一个空白之处,当我抛出这个问题后,班级中的学生无一例外选择的是真的会再见面,因为这位老人喝的是雪花泉的水,吃的是自己种的大米和蔬菜,呼吸的是清爽的空气,还有花鸟作伴,他的身体肯定是最健康的,另外,老人还一直义务扫天游峰的石阶,每天一个来回,身体上和精神上都得到了锻炼,再活30年是不成问题的……此时,这位老人身上乐观、豁达、开朗的品质已深深印在学生脑海中。
语文教学的境界应该是真实、朴实、扎实。语文老师应该充分利用文质兼美的课文,引领学生抓住课文的题眼,重点词句,空白之处等,引导学生品读语言文字,让学生对课文中的字、词、句进行揣摩和感悟,最终得到人文的关怀,受到语言的熏陶,语文素养得到提高。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熟市张桥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