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发英:用真诚凝聚四海爱心

2017-05-30 10:48:04梁剑
雷锋 2017年9期
关键词:英子贫困学生助学

梁剑

她,怀着对教育事业的深情,秉承着对贫困学生的挚爱,在大山深处坚守26年,把全部的爱奉献给了土家山寨的孩子,為他们点燃希望的火把。

在网络公益莫衷一是的当下,她因为一次偶然的机缘干起了网络助学。从她2005 年化“英子姐姐”从事网络助学开始,至今已经 12 个年头。她以诚聚爱,以信取义,用满腔赤诚架起了一座网络助学的爱心之桥,赢得海内外1700多名爱心人士的信赖,募集到1700余万元助学资金,帮助2800多名贫困学生圆了他们的读书梦。

她,就是被网友誉为网络公益“信义天使”的当代“活雷锋”——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龙舟坪镇花坪小学教师刘发英。

心中有爱,她踏上网络助学之路

“刘老师,我今天到清华大学报到啦!感谢您的帮助,我一定珍惜美好的大学时光,学好本领,将来回报社会!”8月23日,在湖北长阳都镇湾城五河村走访困难学生时,刘发英接到了学生方佳豪的喜报,顿时湿了眼眶。

当晚,她在助学日记中这样写道:“10 小 时,300公里。无边苍莽,骄阳小径,险恶环生,心,却无悔!”

刘发英的故事要从26年前说起。1991年6月,刘发英从师范毕业后,主动申请到长阳最边远贫困的黄柏山乡支教。一间小土屋是宿舍,两个板凳搁上几张木板,就是她的床,吃饭要自己生炉子做,吃菜得自己上山去种……最初,她种不好蔬菜,山上又买不到米和肉,她就顿顿靠土豆面条充饥。家长得知后,每次给孩子带菜的时候,总会帮她也多带一点。

山里人的淳朴、孩子们对教育的渴盼,都深深打动着刘发英的心。孩子们的小手脏了帮他们洗,衣服破了帮他们缝,作业错了一遍遍重新讲……尽管学校的环境很艰苦,但刘发英很快与孩子们打成一片。课堂上轻声细语、循循善诱,课余时间与孩子们玩游戏、跳皮筋,孩子们也乐于把藏在心里的悄悄话告诉这个留着“妹妹头”、长着“娃娃脸”的老师。

由于长阳山高人稀、山路崎岖,为了方便孩子们上学,山区学校实行“大周制”,上10天课放4天假。每次放假返校后,孩子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刘老师在不在。学生刘玉泉说 :“到学校看不到刘老师,那种牵挂的感觉,就像回家看不到妈妈!”

每年暑期都是刘发英最忙碌的日子。她每天顶着烈日奔走在大山深处的土家山寨里,走访、回访贫困学生。长阳地处武陵山区,是国家级贫困县。“山区老百姓的贫困程度,让很多城里人难以想象。而这些贫困的家庭,把改变命运的希望全部寄托在孩子身上。”每一个假期里,刘发英都要走访数百户贫困家庭,每次走访都让她倍感责任之重。

有的孩子因交不起学费辍学,还有的孩子因交不起一天 4 元的生活费,每天仅靠一点儿咸菜下饭。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而仅靠自己微薄的工资给孩子们垫付学费、医药费、生活费,购买学习用具、衣物等,完全是杯水车薪。

如何帮助山里的孩子托起读书梦?

一次偶然的机缘,在武汉“心之旅”爱心助学网站志愿者的介绍下,刘发英了解到可以利用网络助学,呼唤大山之外的爱心。第一次接触到网络的她,取名“英子姐姐”,在网上发布了贫困生的信息,很快便收到了第一笔 800元爱心捐款。这笔钱,被用来资助李春丽和田惠蓉两名贫困学生。

从那时起,走访贫困学生家庭、整理资料、上网与资助人沟通、取款、送款几乎成了刘发英业余生活的全部。每天况,接洽新的资助对象。

这一坚持,就是 12 年。

诚意正心,她赢得网络公益人士信赖

“戴先生,您好,今年考取长阳一中和一类本科贫困生的助学金均已送达,我替孩子们感谢您!”8 月 28 日,刘发英给江苏常州的戴先生留言,汇报助学金落实情况。

2015 年国庆节,江苏常州一位退休老人戴先生在“英子姐姐”助学网站上留言:我用了近半年的时间甄别遴选全国助学网站,并试探性地进行了资助,深深地感觉到“英子姐姐”的网站公开透明,捐赠款项一目了然,值得信赖。请为我筛选家庭困难学生的资料,我要资助他们完成学业……

短短一个月时间,戴先生一口气资助了12名贫困学生,金额达21万余元。来自都镇湾镇龙潭坪、就读于清江中学的初二学生刘浩成就是资助对象之一。小浩成半岁时母亲离家出走,至今杳无音信;父亲在矿上打工受伤,脊柱断裂,被鉴定为五级伤残,基本丧失了劳动能力。戴先生在捐资助学的同时,还资助了刘浩成家2万元,用于改善家庭住房。

2016年3月,戴先生捐赠200万元设立了“英子姐姐”奖助学基金,受资助的学生中考取长阳一中和一类本科的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将会获得一次性基金利息奖励,标准是每生2000元。

戴先生说,他能一次性捐赠200万元,是源于对“英子姐姐”诚心助学的信任。“网络是虚拟的,想要通过网络助学,首先要让资助者信任,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此,刘发英坚持 12年来始终在网上公布自己的真实姓名、单位、电话等信息。

“有人用网络恶搞,有人用网络出名,她用真诚凝聚四海爱心。”这是宜昌十大民选新闻人物组委会写给刘发英的颁奖词中的一句话。是的,“无私奉献网络不虚拟,热心助学人间有真情”是“英子姐姐”助学团队信奉的诚信理念。

为了打消网友的顾虑,刘发英想出了“笨办法”:采取“一对一”资助模式,完全尊重资助人的意愿,不管多繁琐,她都会满足资助人的要求,用行动获得资助人的信任和长期支持。

2010 年 11 月,在网友的帮助下,刘发英建起了“英子姐姐”助学网。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刘发英把实地走访核实过的贫困学生信息,实时发布到网上“待资助信息”版块上,网友只要点击这个版块,就能了解孩子的基本情况,选择自己的资助对象;资助人钱一到账,“英子姐姐”就会把“待资助”学生转到“已资助信息”版块,公布该学生资助人的网名、资助金额等;随后把钱送到受助学生家里时,她会抄下资助人的电话、地址,要求学生必须与资助人联系;团队中的法律顾问则负责电话回访,像“纪委书记”一样抽查资助款是否真正到位。所有资助人和受助学生只要在助学网站上输入他们的名字,就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资助与受助情况。

传递爱心,铸就诚信。2011 年3月,香港道德协会会长霍宗杰不顾80岁高龄,来长阳考查资助的25名学生的家庭情况,得出“资助值得”的结论。临别时,霍老表示要再资助10名学生,并给花坪小学捐赠700套(每套3件)校服、47 台电脑,还留下了“求得金钱行道义,愿为贫困作呼声”的书法作品。

爱无疆域,善越国界。在“英子姐姐”助学工作室里,保存着100多本来自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厚厚的“爱心账本”——分学期建立的助学登记册,详细记录着每一笔捐款的来源、捐款人的地址、电话号码、金额、受捐学生姓名、学校、年级等重要信息,以及全部汇款和转款还有复印件的存档。刘发英说 :“我这 12 年资助的所有学生都有独一无二的编号,绝不会有弄错或重复资助的。”

“刘发英一个人做的档案工作,相当于一个部门的工作量。”团队顾问、长阳县原人大副主任聂德媛由衷地夸赞 :“正是因为她做得如此规范,才能做得这么长久。”

信义无价,她网聚大爱终生无怨

“忘不了那个春节,您带着遥远的牵挂走进我的家门,忘不了您为我募集的一笔笔善款,忘不了您在电话那头的叮咛嘱咐……我这个 9岁时妈妈去世、从此与外婆相伴相依的女孩,幸运地遇见了您……此时此刻,请允许我叫您一声‘妈妈!”

这是受到“英子姐姐”资助、在大学里光荣入党的田琳给刘发英写来的信。类似的信还有很多,张琴、李秀洪、覃雪萍、何江平……他们在字里行间,情深意切地喊刘发英“妈妈”。

一声声“妈妈”的呼唤,让刘发英十分感慨和欣慰。她说 :“12年的网络助学,虽然曾经受到质疑,而且非常艰辛,但我无怨无悔。因为我相信‘信义无价,爱者无畏,我将沿着这条助学之路矢志不渝地走下去!”

为了兑现自己的诺言,刘发英和她的助学团队够拼的!

蒋定国、骆洁琼、李晓红、陈柱会、李军、张琴等6位考取大学的孩子不会忘记,2015年8月20日,刘发英带领助学团队顶着炎炎烈日,走进大山深处的都镇湾镇璞岭村,走进这些孩子的家,送来北京企业家李新和非洲纳米比亚颜绯资助的善款。

程方杰永远记得,2011年1月21日,鄂西山区寒风割面。“英子姐姐”和助学团队成员踏着积雪,向龙舟坪镇两河口村半山腰的程方杰家走去,将“英子姐姐助学团队”获得“长阳十大新闻人物”的1000元奖金资助给她。

刘发英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把业余时间全都用在助学事业上。隆冬盛夏,奔走在助学的乡间小道上,夜深人静,遨游在助学的爱心平台上,即使病倒了也从未停歇。

2009年4月,刘发英因患胆结石,做了胆囊摘除手术。恰在此时,一位日本网友表示愿意再资助3个贫困学生,但要求与被救助者视频通话。刘发英高兴得忘了伤痛,提前一天出院赶回学校,请同事把3个就读于不同学校的贫困孩子接到自己所在学校办公室,依次接听了这位日本网友的电话。3天后,2250元生活费越洋而来。刘发英把爱都献给了贫困孩子们,这些年,自己对家人却十分亏欠。她含泪说,2007年 5月,年迈的父亲突然中风偏瘫 ;5个月后哥哥遭遇车祸,导致高位截瘫,至今仍然瘫痪在床;次年9月,公爹被诊断为肝癌,公婆又腿有残疾 ;爱人远在 100多公里外工作……她多么想回到亲人身边,尽一尽做女儿、媳妇的孝道啊!

但这時正是网络助学最繁忙的阶段:许多救助款集中在这个时期汇至县城各银行,她要往返200公里到县城取款,有的外汇还要找银行兑换,要给资助者回复,要整理资料,要送达资助的款物……这些事几乎占用了她大半的业余时间。她无暇顾及病痛中的亲人,心中难免有些愧疚,但当她看到受助的孩子们脸上绽放的笑容,看到一批批贫困孩子由中学进入大学,毕业

后又加入助学团队时,她的心里便获得了一分慰藉。

刘发英感概地说 :“我真的愧对家人啊,没有他们的全力支持,‘英子姐姐网络助学走不到今天!”是的,她的丈夫覃守龙、儿子覃飞鸥已是助学团队的重要成员,就连网络助学的交通费、电话费、文印费、银行手续费也是他们毫无怨言地自掏腰包……

值得高兴的是,“英子姐姐”网络助学已不再是她一人的孤军奋战。在“英子姐姐”精神的感召下,由在职教师、著名作家、退休干部、全国劳模、企业家、摄影师及刘发英家人等各界人士组成的“英子姐姐助学团队”,如今活跃在网络助学的第一线。

连绵无际的大山、奔流不息的清江,见证了刘发英26年的从教生涯和爱心历程。这位行走在大山里的土家族农村小学教师,曾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少先队辅导员”“中国好人”“全国十大美德人物”“全国社会扶贫先进个人”“中国消除贫困奖提名奖”“全国希望工程园丁奖”“湖北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当选为党的十八大代表,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2015年被中共中央、国务院表彰为“全国先进工作者”。

县委书记赵吉雄评价说 :“‘英子姐姐网络助学是精准扶贫的最好典范。”从自愿支援贫困山区教育到成立助学团队,刘发英与雷锋奉献于两个不同的时代,但她和雷锋一样,在平凡中诠释了伟大。在她身上,体现出了勇于担当、乐于奉献、大爱无疆的雷锋精神。这是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的生动再现和丰富延伸。

猜你喜欢
英子贫困学生助学
钻石妙贼
巧计得绵羊
军旅书法家李洪海捐助兰考县贫困学生
雷锋(2015年9期)2015-12-14 06:29:13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中国火炬(2015年2期)2015-07-25 10:45:24
关爱·帮扶·助学
中国火炬(2015年10期)2015-07-25 09:51:18
为助学一诺千金
中国火炬(2014年7期)2014-07-24 14:21:14
郭万里“三帮”助学子
中国火炬(2014年2期)2014-07-24 14:17:00
筹资百万救助贫困学生
中国火炬(2013年11期)2013-07-25 09:50:23
扎实帮困助学造福贫困少年
中国火炬(2012年3期)2012-07-25 10:34:01
鲜花好看
文学港(2009年2期)2009-04-14 04:3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