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健+冯清胜
【摘要】 目的 研究颈部血管超声与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在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狭窄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51例脑梗死患者作为实验组, 另外选取同一时期的5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 两组人群均进行颈部血管超声与同型半胱氨酸(Hcy)检测, 比较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中无狭窄、Ⅰ度狭窄、Ⅱ度狭窄、Ⅲ度狭窄、完全闭塞的发生例数为6、14、17、11、3例, 血管狭窄发生率为88.2%;对照组受检者中无狭窄、Ⅰ度狭窄、Ⅱ度狭窄、Ⅲ度狭窄、完全闭塞的发生例数为45、5、0、0、0例, 血管狭窄发生率为10.0%;实验组血管狭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完全闭塞患者的颈动静内膜中膜厚度(IMT)值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无狭窄、Ⅰ度狭窄、Ⅱ度狭窄、Ⅲ度狭窄患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狭窄病变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升高, 且随着颈动脉狭窄程度的加重,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呈上升趋势。因此联合应用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和同型半胱氨酸检测, 能够准确的发现是否有狭窄病变存在, 为临床治疗提供了较为准确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 颈部血管超声;同型半胱氨酸检测;脑梗死;颈动脉狭窄病变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11.045
脑梗死是临床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 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脑梗死的深入研究发现, 同型半胱氨酸与脑血管粥样硬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可作为一项新的独立危险因素[1-3]。就此, 作者将51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进行颈动脉超声了解患者的颈动脉狭窄程度, 并对所有的患者进行了同型半胱氨酸检测, 判断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动脉狭窄之间的关系, 以便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2月收治的51例脑梗死患者作为实验组, 所有患者均为缺血性脑梗死患者, 符合其诊断标准, 并经CT或磁共振成像(MRI)确诊, 排除严重肝肾疾病者, 近3个月服用过对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有影响的药物, 复发性脑梗死者;其中男31例, 女20例;年龄48~72岁, 平均年龄(59.3±5.1)岁。另外选取同一时期的5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 男28例, 女22例;年龄46~74岁, 平均年龄(58.7±5.4)岁。两组受检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所有实验参与人员均同意加入实验, 并签署知情同意書。
1. 2 方法 对两组受检者均进行颈部血管超声与同型半胱氨酸检测, 比较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
1. 2. 1 颈部血管超声检查 仪器采用德国西门子生产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设备, 探头功率10~15 MHz。所有受检者均取头后俯卧位, 暴露待检部位, 头偏向对侧45°, 通过横切面或纵切面检查两侧的颈总动脉分叉部位, 测定两侧IMT, 观察是否存在斑块[4-6]。
1. 2. 2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检测 入组后第二天清晨抽取所有研究者空腹静脉血4 ml, 采用日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取2 ml加入适量乙二胺四乙酸抗凝、离心, 分离血清待用。采用循环酶方式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1. 3 判定标准 同型半胱氨酸水平>15 μmol/L, 则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颈动脉狭窄判定标准[7]:狭窄率为0则无狭窄;狭窄率≤30%则为Ⅰ度狭窄;狭窄率31%~70%则为Ⅱ度狭窄;狭窄率71%~99%则为Ⅲ度狭窄;狭窄率为100%则为完全闭塞。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受检者血管狭窄情况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比较 实验组患者中无狭窄、Ⅰ度狭窄、Ⅱ度狭窄、Ⅲ度狭窄、完全闭塞的发生例数为6、14、17、11、3例, 血管狭窄发生率为88.2%;对照组受检者中无狭窄、Ⅰ度狭窄、Ⅱ度狭窄、Ⅲ度狭窄、完全闭塞的发生例数为45、5、0、0、0例, 血管狭窄发生率为10.0%;实验组血管狭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82, P=0.000<0.05)。对照组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为(6.3±1.8) μmol/L, 实验组受检者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为(36.8±8.5) μmol/L, 实验组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83, P=0.000<0.05)。
2. 2 不同颈动脉狭窄程度IMT值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比较 实验组患者中无狭窄、Ⅰ度狭窄、Ⅱ度狭窄、Ⅲ度狭窄、完全闭塞的IMT值分别为(0.7±0.2)、(1.0±0.3)、(1.3±0.4)、(1.7±0.6)、(2.1±0.7)mm;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分别为(8.1±2.6)、(12.6±2.9)、(27.2±4.1)、(32.1±7.6)、(48.4±13.3) μmol/L;颈动脉狭窄完全闭塞患者的IMT值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无狭窄、Ⅰ度狭窄、Ⅱ度狭窄、Ⅲ度狭窄患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脑梗死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 有研究显示:颈部动脉斑块的形成是脑梗死的病理基础, 其血管的狭窄程度与患者的病情及预后密切相关[8]。在本次实验中, 通过颈部血管超声检查显示, 实验组的血管狭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明颈部动脉狭窄与脑梗死的发生有关。另外颈部血管的狭窄程度及IMT值均能够直接影响到脑部血管的血流灌注情况[9]。
同型半胱氨酸是一种含硫氨基酸, 是由甲硫氨基酸脱甲基后形成的[10]。有研究显示, 其与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11]。这是由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能够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凋亡, 促进氧自由基生成, 导致血管内皮损伤;还能够抑制内皮细胞的增生, 促进炎性因子生成, 使得机体出现慢性炎症反应[12-15]。在上述多種原因的作用下, 可发生血管动脉粥样硬化, 加速血管狭窄。在本次研究中, 通过进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检测发现, 实验组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对实验组患者不同颈动脉狭窄程度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分析, 发现随着颈动脉狭窄程度的增加, 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呈上升趋势, 这一结果表明, 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动脉的狭窄程度密切相关[16]。经过本次实验分析证明, 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是脑梗死疾病的病理基础。
综上所述, 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狭窄病变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有明显升高, 且随着颈动脉狭窄程度的加重,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呈上升趋势。因此联合应用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和同型半胱氨酸检测, 能够准确的发现是否有狭窄病变存在, 为临床治疗提供了较为准确的参考意见。
参考文献
[1] 张岩, 陈立杰, 靳京美, 等. 同型半胱氨酸对脑血管疾病的始动因素-EPCs作用的研究进展.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3, 17(11):2111-2113.
[2] 陈卓坚. 16层螺旋CT对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6, 25(3):539-540.
[3] 杜金明, 王新平. 血尿酸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脑梗死患者头颈血管狭窄和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分析.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 17(23):113-114.
[4] 贺亚龙.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 18(19):18-20.
[5] 沈卉君, 陈晓鹏, 江忠文. 颈部血管超声与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在脑梗塞合并颈动脉狭窄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 中国循环杂志, 2015(1):30-33.
[6] 高晓梅, 郭玉兰, 刘丽.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测定与颈动脉狭窄相关性研究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8, 40(5):540-542.
[7] 马文巧, 濮孟久, 李佳坤. 老年脑梗死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6, 14(1):18-20.
[8] 许红. 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山东医药, 2010, 50(9):43-44.
[9] 胡晓丹, 张永全.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动脉斑块及脑动脉狭窄的相关性分析. 现代医药卫生, 2014(18):2721-2723.
[10] 余细平, 赵慈余, 夏骏, 等. 脑卒中高危人群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斑块性质相关性研究.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6(7):981-983.
[11] 关坚红, 余仲苟, 马玉姗, 等. 高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进展性脑梗死的相关性分析.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2, 15(24):22-23.
[12] 张淑梅, 刘太珍.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颈动脉斑块性质与进展性脑梗死的相关性分析. 临床荟萃, 2013, 28(6):655-656.
[13] 宁世金, 杨开杰, 彭富.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脑梗死及颈动脉狭窄的关系研究. 中国医疗前沿, 2013(16):29, 57.
[14] 李大军, 张兰青, 耿仁政. 老年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动脉硬化的关系. 中国实用医刊, 2013, 40(3):110-111.
[15] 贾红惠. 颈部血管超声与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在脑梗塞合并颈动脉狭窄病变的临床研究. 医药前沿, 2016(3):149-150.
[16] 何国祥. 颈部血管超声与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在脑梗塞合并颈动脉狭窄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6, 27(4):463-465.
[收稿日期:2017-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