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思慧
摘 要:在人们的生活中处处存在包装,这些包装帮助人们快速区分商品,保护商品不受损坏,也增加了内在物品的价值,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本文立足于生态理念下包装设计的探索与应用的实际,分析当前存在的生态理念下包装设计的探索与应用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策略,以期为我国生态理念下包装设计的探索与应用提供支持和借鉴。
关键词:产品包装;生态理念;设计
中图分类号:TS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12-0152-01
一、生态理念下的包装理念
1.生态包装的含义。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联合国发展与环境委员会提出了生态包装一词,并进行了解释,生态包装泛指哪些利用可回收资源,对人们的健康不会造成影响的包装材料。在设计包装的过程中,在保持传统包装效果功能不变的前提下,对传统包装进行改良,使用生态材料进行包装,并在提升其视觉效果和使用效果的及出生,进一步实现环境保护功能,使消费者在享受产品功能的同时也能够得到精神上和美的享受①。现阶段,市场上的包装为了获取更大收益大多使用不环保的包装,而生态包装与传统报装相反,其不仅能够带给消费者传统包装中的所有功能,还能够使消费者更加放心的购买使用产品。
2.生态包装使用的材料。生态包装在进行材料的选择的时候大多选用可回收再利用的材料,基本分为以下几方面,首先是塑料包装,这种包装通常选用可回收降解的塑料,即生物和化学降解塑料。生物降解塑料是指在自然环境中能够快速降解为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塑料制品,化学降解塑料是指能够在挥手之后人为进行降解处理甚至再利用的塑料产品。其次是可食用包装,顾名思义,可使用包装大多使用对人体无害的可使用材料进行包装,大多用于食品包装上,以便人们的食用,并且减少包装垃圾的产生。第三是可再生回收的包装,这种包装能够在使用之后进行回收再利用,增加了资源的利用率,保证了资源的不浪费,但是在处理上一定要注意,容易将原包装的有害物质带入新的包装中,对人体造成伤害,所以在进行包装回收的过程中一定要仔细处理之后才可以二次利用。最后是自然包装,我国在很早以前就进行网络自然包装的研究,自然包装就是利用自然材料进行包装,从而达到取之于自然最后还于自然的目的②。
二、包装过程中对生态理念的使用
不同的產品在进行包装的过程中所使用的设计理念也不同,所以要从多方面入手对生态包装进行分析③。
1.规格。现阶段,我国的持续发展过程中包装产生的环境影响越来越严重,对此进行治理在我国势在必行。在包装方面应舍弃传统的大包装,转而采用较为轻便的小包装,能够减少环境污染的造成更能够节省运输空间,节约运输过程中的人力消耗。同时,小包装相比大包装更能够被人们所接受,能够使人们更好的进行购买,提高了产品的购买力。
2.结构。结构过于复杂的包装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所以适用简单结构的包装更能够有利于产品的销售和对环境的保护,能够使消费者更加清晰的理解产品内容和包装含义,同时减少了包装的成本,减少了包装对环境的影响④。
3.材料。很多商家为了实现最小投资最大收益,使用了对环境有害的塑料包装,这种做法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所以我国提倡商家使用生态材料制作的包装,使用成本低的生态环保材料进行包装,同样可以实现更高收益的目的,在制作过程中,生态材料能够使制作工序减少,从而减少制作的成本。在制作过程中凸显绿色环保的理念,使产品更加受消费者的喜爱。
4.外观。产品包装的生态理念应在外观上得到充分的体现,用绿色环保的设计理念带给消费者,将绿色环保的生态理念贯穿于整个产品包装的制作过程之中,将设计师的设计理念完美的展现在包装上,促使消费者在进行产品的使用之时能够理解设计师的理念,从而达到传播绿色环保的生态理念的目的,使绿色环保真正的受到消费者的重视。在新世纪使用的产品包装必须能够使消费者耳目一新,促进我国环境保护的发展和人们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三、生态包装的作用
生态包装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人们的购买离不开包装,通常是在拆开之后就将包装丢弃,这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有了生态包装,这些被丢弃的包装能够自然降解或回收再利用,减少了城市垃圾的产生量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了城市的环境污染治理,为人们的生活环境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四、结语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知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商家选择使用生态包装,为城市环境的改善做出了贡献,也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传播了环境保护的观念,在包装中积极融入生态理念,对我国进一步的环境维护和对人们的身心健康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注释:
①陈伟.生态理念下包装设计的探索与应用[J].大众文艺,2016(08):102.
②蔡歆妍.生态设计理念下包装设计的探索与应用[D].株洲:湖南工业大学,2015.
③张阳.生态理念下包装设计的探索与应用[D].株洲:湖南工业大学,2013.
④赵尹.低碳设计理念下包装设计的探索研究[D].北京:中国美术学院,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