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秀芳
摘要:计算机已成为现代中职教育中重要的课程之一。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社会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的应用已经深入广大群众的生活和工作中。中职计算机教育的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具有综合能力和优秀素质的人才,能够在学习结束之时,立刻投入到工作、生活中,成为应用型、技能型的高素质人才。本文从中职计算机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出发,对中职计算机教学进行计算机教学改革。
关键词: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4-0137-01
计算机已成为现代中职教育中重要的课程之一,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社会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的应用已经深入广大群众的生活和工作中。中职计算机教育的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具有综合能力和优秀素质的人才,能够在学习结束之时,立刻投入到工作、生活中,成为应用型、技能型的高素质人才。
1.教学目标的改革
纵观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及其应用正朝着网络化、多功能化、行业化方向发展。从就业市场看,如,计算机网络管理员、计算机图形图像、计算机广告设计制作、计算机辅助设计操作等中级计算机技术人才十分看好。因此,中职计算机专业教育教学应适应社会需求,在打好专业基础的前提下,更应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学目标可确定以下几个培养方向:
1.1 办公自动化培养办公自动化管理和操作技术人员。
1.2 站点建设与站点维护设置以站点建设与维护的常用应用软件为主的课程,培养能从事网页设计与维护的人才。
1.3 计算机网络以学习网络操作系统为主,组网搭建局域网为辅的相关课程,培养计算机网络管理员。
1.4 多媒体技术通过培养能从事计算机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电影电视等多媒体制作。
1.5 平面设计与图像处理通过培养能从事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广告的设计。
2.精心导入,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学习的基础和前提,是诱发学生学习动机,集中注意力的重要因素。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精心导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兹介绍二种导入方法:
2.1 问题式。带着问题去学习,使学生目标明确。问题式导入可以分为两种形式。第一种是直接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疑惑学习新课内容,在老师的讲解和学生的讨论中解决问题,从面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比如在学习《计算机基本原理》这一篇课文时,在导入中首先向学生提出问题:①计算机有哪些本领?②计算机的特点有哪些?③计算机是怎样工作的?④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计算机?通过这些问题的提出,让学生带着问题,在老师的指引下,通过书本介绍的内容,逐个解决问题,从而很好地掌握本课内容。问题式导入的第二种形式是在新授内容之前,直接向学生提出本堂课需要学习的内容,突出重点。
2.2 演示式。演示式的导入也就是能过课件的演示或作品演示进行导入课堂内容,起到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例如,在教授Powerpoint新课时,可以先通过多媒体演示用ppt制作出来的作品,如《司马光砸缸》,作品中诙谐无厘头似的提问思路与职高学生的思维习惯比较接近,容易产生情感上的亲近并激发出强烈的学习的兴趣。
3.实现计算机教学的对策
3.1 建立以多媒体技术为教学环境的教学模式。采用先进的现代教具,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室,利用大屏幕投影、网络等进行直观教学,为学生创造一个能听、能看、能动手操作以及进行讨论、交流的环境,可提供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而学生在上机操作时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学习的内容和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有了主动参与的可能,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形成学习动机。
3.2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过:"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 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对教学的总目标进行分解,把任务落实到具体的几个项目上,学生通过对这几个项目要求的实践和探索,来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在解决问题时不在于寻求答案的一致性,而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3.3 案例教学把教学变成了一种特殊的探究活动。师生共同对案例进行讨论分析,完成探究内容的确定、解决问题、相互交流的过程。整个过程是学生敏锐发现问题,主动提出问题,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探求结论的学习过程。学生在操作时发现、提出的问题远比讲理论时要多得多,这说明实践操作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思考,而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已在积极主动地思考。我在回答学生上机过程中提出的问题时,注重引导和组织学生,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并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做出不同的反应。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归纳和总结,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找出自己理解不够深刻、掌握不够熟练的知识点,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欲望,也达到了使学生做到举一反三、拓展知识的目的。
综上所述,信息时代的到来,要求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切实推进教学改革,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才能培养出技术型和技能型的实用人才。必须积极探索网络环境下计算机应用类课程教学的新模式,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勇于创新,探索让学校、教师、学生都满意的"三赢"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