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波 文静
【摘要】目的 本次主要对中医治疗中风后遗症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治疗的中风后遗症患者11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入院的编号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8例,实验组给予中医治疗,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6.55%,对照组为82.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治疗中风后遗症具有显著效果,对于患者的疾病具有良好的价值,应当积极采用。
【关键词】中医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
【中图分类号】R24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6.30..01
目前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中风患者的几率不断增加,一般多见于45~70岁的中老年人,由于患者中风后可能存在不同程度后遗症,如偏瘫、语言障碍等,因此不但增加了患者家庭的负担,同时也为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1]。根据相关研究表示,早期的治疗有利于患者病情的康复。因此,本次主要对中醫治疗中风后遗症的效果进行观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治疗的中风后遗症患者116例作为研究对象,男72例,女44例,年龄44~76岁,平均年龄(67.29±2.23)岁。病程28~90天,平均病程(45.54±3.68)天。将其依照其入院编号的方法分为两组,各58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肠溶阿司匹林(国药准字H20103712,沈阳康芝制药有限公司生产)50 mg/d,1次/d,一个疗程为14天,治疗2个疗程。
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治疗,药方为:红花10 g、当归15 g、赤芍15 g、桃仁10 g、地龙10 g、黄芪30 g。加减法:对于小便失禁的患者加用山萸肉10 g;对于口角或者舌尖歪斜的患者加用僵蚕5 g、全蝎5 g、白附子5 g;对于下肢行走有障碍的患者加用天麻10 g;对于便秘的患者加用肉苁蓉10 g;对于上肢瘫痪的患者加用桂枝10 g;对于语言表达有障碍的患者加用石菖蒲10 g;清水煎服,1剂/d,2次/d,治疗两个疗程;对于伴有其他疾病的患者给予对症治疗。
1.3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患者可以独自抬动瘫痪肢体、并且可以独自坐起、站立、能够缓慢行走和与人交流;有效:患者可以独自抬动瘫痪肢体、并且可以独自坐起,但需要有人搀扶才能够站立或者缓慢行走,能够简单进行交流;无效:患者无法抬起瘫痪肢体、依旧只能卧床、不能进行任何运动,无法与人交流。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55%,对照组为82.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目前,我国已经慢慢逐步老龄化社会,随着老年人群的增加,中风患者的比率也不断增加,由于中风的患者多为45~70岁中老年人群,该年龄段的身体抵抗能力和身体免疫能力均不如年轻人,因此发病后患者更加容易出现瘫痪或致残,不但使得患者自身十分痛苦,同时也为患者的家庭带来了极大的负担[2]。故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能够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其治疗的效果。根据相关研究表示,中医对于治疗中风后遗症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因此本次实验组给予中医医治疗,对照组给予中医治疗。在对照组的用药方案中,阿司匹林为常规基础治疗药物,其属于溶解血栓的药物,对于前期的动脉粥样硬化有一定的作用,有利于预防血管的堵塞。而实验组给予中医治疗,本次药方中红花主治活血通径、散瘀止痛;当归活血化瘀;赤芍祛风利痹,消肿止痛;桃仁活血祛瘀;地龙清热平肝、熄风止痉、平喘、利尿、通络除痹;黄芪益气固表、敛汗固脱、托疮生肌、利水消肿[3]。同时针对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加减治疗,诸药并用,具有抗凝血、抗血栓形成、改善血液变性以及微循环,增加脑血流量,从而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升其生活质量。从本次研究数据显示,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6.55%,对照组为82.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对于脑中风后遗症的患者采用中医的方法进行治疗,有利于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降低其家庭压力,该方法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瑞雯,万文蓉.中风后遗症的诊疗进展[J].中国医药指南,2014,(4):45-46,47.
[2] 刘艳阳,刘佩军,郑艳华,等.脑中风后遗症中医治疗的研究概述[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6,38(6):569-572.
[3] 陶友娟,李渝萍,宋智慧,等.中老年中风后遗症的中医治疗与护理[J].中国处方药,2014,(6):141-141.
本文编辑:刘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