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国虹
【摘要】 目的 分析探讨小剂量胺碘酮在心律失常临床治疗上的应用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76例心律失常患者,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 各38例。对照组予以大剂量胺碘酮对患者进行治疗, 研究组予以小剂量胺碘酮对患者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4.2%高于对照组57.9%,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3%低于对照组21.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心律失常临床治疗上, 小剂量胺碘酮疗效显著, 安全性好, 具有非常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值得推广。
【关键词】 心律失常;小剂量;胺碘酮;临床疗效;安全性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31.061
心律失常指心脏电位变化时频率、节律等发生异常, 属临床高发心脏疾病, 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的生命。当前, 心律失常发病率高, 已然成为导致人类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临床上, 多以胺碘酮对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治疗。有研究指出, 胺碘酮可通过延缓窦房传导、延长不应期来调节患者心律进而达到相应的治疗效果, 同时该药物还兼具半衰期长的特点, 可有效减少服药次数, 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但在治疗心律失常的过程中, 胺碘酮的所用剂量不同, 临床疗效也不同。为研究小剂量胺碘酮在心律失常临床治疗上的应用效果和安全性, 本次研究采用了对比分析法, 分别以不同剂量的胺碘酮对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治疗, 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以2015年1月~2016年1月来本院接受治疗的76例心律失常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内科学》中阵发性心律过速诊断标准:①每小时发生>30次的室性早搏;②存在阵发性心房颤动(AF);③每分钟发生>100次的AF心室率。所有患者来院后均接受心电图检测, 为心律失常确诊患者。排除标准:排除患有严重肝病、急性心肌梗死、窦性心动过缓等疾病患者;排除妊娠期和哺乳期患者;排除意识障碍者。所有患者均是自愿参加本次研究, 能够有效配合进行治疗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76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 各38例。对照组男22例, 女16例, 年龄53~82岁, 平均年龄(69.7±5.7)岁, 其中有25例冠心病患者, 7例扩张性心肌病患者, 3例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患者以及3例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患者;研究组男23例, 女15例, 年龄54~81岁, 平均年龄(69.3±6.1)岁, 其中有26例冠心病患者, 7例扩张性心肌病患者, 3例风心病患者以及2例先心病患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在入院后, 均接受相应的抗心力衰竭治疗, 同时密切监测患者心功能变化情况, 并予以积极有效的护理, 在确保严格无禁忌证的情况, 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两组均给予胺碘酮(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31021872)治疗:对照组予以患者口服胺碘酮, 600 mg/d, 分3次服用, 连续用药3周;研究组予以患者口服胺碘酮, 150 mg/d, 分3次服用, 连续用药3周。给药后, 护理人员注意密切观察患者心率、血压等指标的变化情况, 一旦发现异常, 则及时上报医生, 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救治处理。连续用药3周后, 观察两组患者的实际情况, 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 统计记录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1. 3 疗效判定标准 连续用药3周后,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療效和药物安全性进行评估。显效:心律失常症状消失, 无复发现象, 心率恢复至60~80次/min;有效:心律失常症状明显缓解, 复发频次明显降低;无效:心律失常症状未得到缓解, 存在复发现象, 或心律失常症状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研究组38例患者中, 有2例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出现便秘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3%, 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 对饮食调整后, 不良反应消失。对照组38例患者中, 有8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1%, 其中3例患者出现心率过缓症状, 遵医嘱相应减少胺碘酮剂量, 心率恢复正常;3例患者出现肺部不良反应, 予以停药处理, 并采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对患者进行治疗, 后恢复正常;2例患者出现便秘不良反应, 对饮食进行调整后恢复。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45, P<0.05)。
3 讨论
心律失常主要诱发原因为各种器质性心脏病、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和药物中毒[1]。心律失常为心脏电位变化时频率、节律发生异常, 发作时, 患者会出现胸闷、心脏抽搐、血压降低等症状, 严重者可导致晕厥, 危及患者的生命。近年来, 我国心律失常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且发病人群的年龄也在逐步减小, 开始向青少年群体甚至小儿群体蔓延, 对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均造成了严重威胁[2, 3]。心律失常起病急骤, 发作持续时间长, 致死率高, 一旦发病, 需及时予以积极有效的治疗, 否则将引发严重后果[4]。临床上, 在对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治疗时, 多采用药物治疗, 因此, 为患者选择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的药物是治疗的关键。
临床研究表明, 在心律失常临床治疗上, 相较于其他药物, 胺碘酮具有独特的优势, 且已经在临床上获得了广泛的应用。胺碘酮属于广谱心律失常药物, 是一种肺竞争性α和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 该药物的应用可有效抑制钾离子外流, 适当延长患者动作电位时程和有效不应期;抑制快通道钠离子内流, 使传导速度有效延缓;阻断慢钙通道内向电流, 减缓房室传导速度;抑制钙离子通道, 适当延长Q-T间期, 最终实现治疗心律失常的目标, 使患者逐步恢复健康[5, 6]。同时, 胺碘酮兼具价格相对低廉的优势, 不会给患者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 适宜在临床推广。但在应用胺碘酮对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治疗时, 医疗工作者发现, 当所用剂量不同时, 胺碘酮的临床疗效也会出现较大差异, 因此, 探究胺碘酮的最佳使用剂量对于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治疗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次研究中, 分别以小剂量胺碘酮和大剂量胺碘酮对研究组和对照组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治疗, 由上述结果可知, 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4.2%)明显高于对照组(57.9%), 可见小剂量胺碘酮在心律失常临床治疗上疗效更佳, 与牧坤等[6]的研究结果相符。同时, 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5.3%)明显低于对照组(21.1%), 可见, 应用小剂量胺碘酮对患者进行治疗, 还能够有效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更利于患者的康复, 与冯杰[7]的研究结果相符。郑茜[8]在研究中也指出, 长期应用大剂量的胺碘酮对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治疗, 会给患者身体上带来不适, 导致不良反应, 而不良反应的发生又会引发甲状腺功能亢进、窦性心律过缓等症状, 这些症状往往是突然发作, 若未能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对患者进行救治, 患者可能死亡。另有部分患者会出现便秘症状, 在发现患者出现此症状后, 可指导患者相应调整饮食以缓解症状。同时, 部分患者眼部会有色素沉着现象, 对患者视力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对此可通过降低用药剂量。在过敏反应的作用下, 患者在用药过程中还可能出现肺部病变, 这时需立即停止用药, 并予以患者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有研究表明, 心律失常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肺间质纤维化, 出现肺炎也与胺碘酮的用药剂量之间存在密切关系。由此可见, 以小剂量胺碘酮对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治疗, 可获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同时还能够有效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因此, 更利于患者的康复。这也要求医疗工作者在以胺碘酮对患者进行治疗时, 严格控制好用药剂量, 并在治疗过程中, 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的临床症状的变化情况, 以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异常。同时, 要求医疗工作者熟练掌握用药后各种不良反应的处理办法, 能够予以患者及时有效的救治, 以有效促进临床疗效和治疗安全性的提升, 使患者能够尽快康复。
综上所述, 在心律失常一线治疗过程中, 小剂量胺碘酮疗效显著, 不良反应少, 具有非常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戴仁森.稳心颗粒联合小剂量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50例.中国药业, 2012, 21(20):101-102.
[2] 洪茂华.小剂量胺碘酮片治疗心律失常36例.中国药业, 2013, 22(9):51-52.
[3] 刘利君, 贺集贤, 何元军, 等.小剂量胺碘酮治疗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观察.西部医学, 2011, 23(6):1026-1027.
[4] 柏冬梅.稳心颗粒联合小剂量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有效性评估. 医学信息, 2015, 29(32):90.
[5] 张秉新.稳心颗粒联合小剂量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分析.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5, 3(7):42-43.
[6] 牧坤, 刘敬红, 耿丹, 等.小剂量胺碘酮在心律失常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中国伤残医学, 2014, 22(11):119-120.
[7] 冯杰.小剂量胺碘酮在心律失常治療中的疗效及安全性.中外医疗, 2015, 35(6):127-128, 131.
[8] 郑茜.小剂量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包头医学院学报, 2014, 31(3):48-49.
[收稿日期:2016-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