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舒 马麟
【摘要】 目的 评价序贯应用前列腺素E1类药物治疗X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150例确诊为X综合征的患者, 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及前列腺素E1类药物治疗组, 各75例, 观察两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情况、活动平板试验参数、冠状动脉造影校正的TIMI帧数(CTFC)指标。结果 ①经1年治疗, 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度、发作持续时间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P<0.05), 且前列腺素E1类药物治疗组下降效果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前列腺素E1类药物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4.67%高于常规治疗组84.00%(P<0.05)。②经1年治疗, 两组患者平板运动试验的总运动时间、到达运动终点时间及至心绞痛发作时间、至ST段下移1 mm时间较治疗前均有所增加(P<0.05), 且前列腺素E1类药物治疗组的增加效果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③经1年治疗后, 两组CTFC均明显下降(P<0.05), 且前列腺素E1类药物治疗组的下降效果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 前列腺素E1类药物对于X综合征的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关键词】 前列腺素E1类药物;X综合征;序贯应用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31.057
X综合征通常指患者具有心绞痛或类似于心绞痛症状, 平板运动试验或心电图有ST段下移而冠状动脉造影或冠状动脉CT无异常表现。该病预后较好, 但患者因胸痛反复发作, 影响生活质量, 还需反复住院, 加重患者和社会的医疗负担。本研究主要通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序贯应用前列腺素E1类药物治疗X综合征, 评价其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3月~2014年12月在沈阳维康医院心内科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为X综合征的患者150例, 其中男40例, 女110例, 平均年龄(53.0±8.2)岁。所有患者均有劳累性心绞痛病史至少半年以上, 冠状动脉造影一、二级血管无狭窄, 平板运动试验阳性。排除标准:变异性心绞痛、瓣膜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各种类型的心肌炎、心肌病、心肌桥、主动脉夹层等引起的胸痛;肺、食管等疾病所致的非心源性胸痛。150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及前列腺素E1类药物治疗组, 各75例。
1. 2 方法 兩组均给予规范的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其中前列腺素E1类药物治疗组在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的基础上给予前列地尔注射液(北京泰德)10 μg, 静脉注射, 1次/d, 疗程为14 d, 继之给予贝前列素钠片(日本德纳)40 μg, 口服, 3次/d, 疗程为1年。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行平板运动试验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1. 3 观察指标 对上述两组患者采用电话随访及1年后住院随访的方式, 记录两组患者心绞痛疗效及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频度、发作持续时间;治疗前后运动平板试验总运动时间、到达运动终点时间、至心绞痛发作时间、至ST段下移1 mm时间;冠状动脉造影:CTFC。以及用药前后血、尿、便常规、生化全项、电解质、凝血四项作为安全性观察指标。治疗中同时需要记录患者用药时药物过敏及其他不良反应。
1. 4 评定标准
1. 4. 1 心绞痛症状缓解标准 参照《心血管药物临床试验评价方法的建议》[1]。疗效分为显效、有效、无效3级。显效:1个疗程后心绞痛发作消失或基本消失或发作次数减少≥80%, 或硝酸异山梨酯用量减少≥80%, 或转变为稳定型心绞痛;有效:1个疗程后心绞痛有较大改善, 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50%~80%;无效:1个疗程后心绞痛次数减少≤50%, 或硝酸异山梨酯用量减少≤50%。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4. 2 冠状动脉血流速度评价 通过股动脉或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于不同体位采集完整的图像, 记录造影剂从进入某支冠状动脉至造影剂到达该支冠状动脉远端末梢处的心动周期。由2名有经验的心内科冠状动脉介入医生独立读片, 使用校正的TIMI帧数[2] (corrected TIMI frame count, CTFC)方法评价冠状动脉血流速度。
1. 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心绞痛情况 治疗前两组心绞痛发作频度、发作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1年治疗, 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度、发作持续时间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 且前列腺素E1类药物治疗组下降效果优于常规治疗组, 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前列腺素E1类药物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4.67%高于常规治疗组84.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2 平板运动试验 治疗前两组总运动时间、到达运动终点时间及至心绞痛发作时间、至ST段下移1 mm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1年治疗, 两组患者平板运动试验的总运动时间、到达运动终点时间及至心绞痛发作时间、至ST段下移1 mm时间较治疗前均有所增加, 且前列腺素E1类药物治疗组的增加效果优于常规治疗组, 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在治疗后的平板运动试验中常规治疗组有10例出现心绞痛, 前列腺素E1类药物治疗组有6例患者出现心绞痛。
2. 3 冠状动脉血流速度评价 治疗前两组CTF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1年治疗后, 两组CTFC均明显下降, 且前列腺素E1类药物治疗组的下降效果优于常规治疗组, 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两组患者均无心血管事件发生。
3 討论
随着目前询证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 越来越多的医生发现对于稳定型心绞痛, 常规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均可以改善心肌细胞的血供, 但并非全部患者能够从血运重建中获益, 这就要求医生在注重冠状动脉通畅的情况下, 更要重视微循环的治疗。2013年ESC更新了《稳定性冠状动脉疾病管理指南》, 更加注重了微循环心绞痛的治疗[3]。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包括冠状动脉无复流现象、冠状动脉造影或冠状动脉CT检查未见冠状动脉大血管狭窄或狭窄<50%, 而运动负荷实验阳性的慢血流及X综合征, 且发病率逐年增加[4]。
X综合征的主要病理机制通过微血管功能不良、内皮功能障碍[5]、炎症反应[6, 7]等引发, 冠状动脉微血管床结构异常、前小动脉收缩、雌激素缺乏、冠状动脉微血管病变、交感神经反应性增强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而“心脏疼痛”敏感性增高、抑郁等心理因素是更年期女性X综合征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
本研究所用的药物前列地尔及贝前列素钠均属前列腺素E1类药物, 目前研究认为前列腺素E1类药物能够扩张冠状动脉、抑制血栓素A2的合成、保护内皮细胞、抗氧化应激及清除氧自由基、降低血小板聚集等效应, 可改善心肌微循环, 降低心肌缺血程度[8]。同时有研究也证实前列腺素E1类药物能改善患者血液高凝状态, 降低血液粘滞度以及增加红细胞变形, 使得血液的流动性增加[9]。
本研究提示前列腺素E1类药物能有效改善X综合征所致的心绞痛症状, 明显提高X综合征患者运动耐量, 可有效改善X综合征的微循环血流。
综上所述, 前列腺素E1类药物对于X综合征的治疗是安全、有效的。不足之处:本研究仅为单中心随机研究, 样本量较小, 且未设盲法对照, 故本研究的结论还需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双盲的研究进一步验证。
参考文献
[1] 刘国仗, 吴宁, 胡大一, 等, 心血管药物临床试验评价方法的建议.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1998, 26(6):405.
[2] Gibson CM, Cannon CP, Daley WL, et al. TIMI fhme count: a quantative method of assessing coronary artery flow. Circulation, 1996, 93(5):879-888.
[3] Task Force Members, Montalescot G, Sechtem U, et al. 2013 ESC guidelines on themanagementof stabl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The Task Force on the management of stabl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Eur Heart J, 2013, 34(38):2949-3003.
[4] 吴国玲.冠脉微循环障碍的研究进展.微循环学杂志, 2013, 23(4):60-61, 65.
[5] Reiner AP, Carty CL, Jenny NS, et al. PROC, PROCR and PROS1 polymorphisms, plasma anticoagulan phenotypes, and mortality in older adults: The Cardiovascular Health Study. J Thromb Haemost, 2008, 6(10):1625-1632.
[6] Chen XD, Tian L, Li M, et al. Relationship between endothelial cell protein C receptor gene 6936A/G polymorphisms and deep venous thrombosis. Chen Med J(Engl), 2011, 124(1):72-75.
[7] Tregouet DA, Heath S, Saut N, et al. Common susceptibility alleles are unlikely to contribute as strongly as the FV and ABO loci to VTE risk: results from a GWAS approach. Blood, 2009, 113(21):5298-5303.
[8] Dong MF, Ma ZS, Ma SJ, et al. Effect of prostaglandin E1 on 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following corrective surgery for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J Cardiovasc Pharmacol Ther, 2012, 17(3):303-307.
[9] Gao Y, Xu P, Chen L, et al. Prostaglandin E1 encapsulated into lipid nanoparticles improves its anti-inflammatory effect with low side effect. Int J Pharm, 2010, 387(1-2):263-271.
[收稿日期:2016-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