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梅
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要求教师的教学能够将儿童作为主体,这就需要教师从儿童的角度出发,以儿童的视野看待问题,真正的深入了解儿童的学习需求与心理活动,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同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掌握儿童心理需求,制定教学方案
1.了解儿童兴趣。兴趣是儿童探索和学习的驱动力。只要儿童对语文学习感兴趣,才能主动的学习与思考。然而,在很多教师及家长的眼里,总认为儿童的想法都比较幼稚,导致他们有时候的一些突发奇想和看法不被重视。但实际上往往却并非如此。儿童在思考问题时,也有其感知能力,他们看待问题的角度可能正好是成人无法感知到的。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时,教师应该从儿童的思维出发来设计自己的教学方案,采用一些儿童比较感兴趣,如动画、视频、图片、童话故事等等。例如,在教學《嫦娥奔月》、《沉香救母》、《狼和虎》、《九色鹿》等带有比较强故事性的课文时,可以利用儿童对动画片感兴趣的特点,在教学时辅以动画对学生进行课文的讲解,这样可以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教学语言富有感染力。教师的教学语言是向学生传递知识和表达情感的重要手段。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率。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的对象是儿童,其语言要符合儿童的认知能力和心理特征。因此,教师应该努力使自己的教学语言简单化、儿童化,同时要做到准确、科学且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例如,在教学“乌”和“鸟”字两个字时,很多儿童都容易将这两个字混淆不清,为此,笔者从儿童比较感兴趣的动物出发,并说“小鸟的身上长着美丽的羽毛,它的头上是黑黑的眼珠,这样我们一下就能看见了。所以“鸟”字里面有一点;但是乌鸦全身的羽毛都是黑的,这样我们就看不见它的眼珠了,所以“乌”字里面没有一点。这样生动形象的描述,能够让学生从本质上了解两个字的区别,加深学生的记忆。
二、采用多样化教学,符合儿童行为认知
1.采用游戏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由于儿童对新鲜的事物比较好奇,喜欢探索,且比较活泼好动,为此,在教学中游戏教学的方式尤其受到儿童的青睐。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与游戏有效的结合起来,让儿童在愉悦的心情和快乐的游戏中学习语文知识,进一步促进课堂教学的高效实施。
例如,在小学低年级教学拼音时,由于拼音的教学比较枯燥,尤其是对于一年级的儿童而言,这就使得本来单调的教学变得更加困难。笔者结合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发现儿童对于课堂中新奇多变的教具比较感兴趣,为此,在教学前利用彩纸做出摩天轮,并且在摩天轮的右边有一扇门和袋子,袋子里装着声母和韵母,在课堂上时,让学生在袋子里任意的挑选出一个声母和六个韵母,然后在转动摩天轮的过程中,让声母和韵母相遇,这样就能拼出不同的音节,这样让儿童在快乐的游戏中达到快速记忆和学习的目的。
2.采用自由教学,营造民主课堂氛围。自由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能让儿童受到教师的尊重,并能自主的选择学习内容、自主的思考问题和自由的想象,这样有利于改变传统语文教学中学生被动学习的教育模式,有利于儿童敞开心扉,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与意见,勇于尝试具有挑战性的内容,这符合儿童的行为认知。例如,在教学《鹅》一课时,可以让儿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喜欢朗读的儿童可以大声的、有感情的读一读;喜欢画画的儿童可以想象鹅的模样,然后画出心目中的鹅的样子,这样的教学充分的体现出对儿童的尊重,有利于提高儿童对小学语文的兴趣。
3.采用实用教学,提高语文知识实用性。目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其教学目的就是为了做习题和考试,这样枯燥单一的训练方式,完全将儿童的天性和兴趣扼杀在摇篮中。而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教学要能贴近儿童的生活,要能让儿童将所学的语文知识灵活的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例如,在教学《珍珠鸟》一课时,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开放性的作业,如在家里试着养一养小猫、小狗、小兔等动物,用心的观察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并且在课堂上通过演讲的形式表达出来。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儿童对小动物的爱心,而且能训练儿童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促进了儿童思维的发展。
综上所述,基于儿童视野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需要充分尊重儿童的兴趣与认知能力,以儿童作为课堂的主体制定教学方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符合儿童成长心理,调动儿童的思维活跃性,让儿童乐于参与语文教学活动,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