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金峰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入路腹腔镜根治术治疗右半结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120例右半结肠癌的患者, 以手术入路不同分为甲组和乙组, 各60例。甲组采取中间入路, 乙组采取侧方入路, 而后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甲组手术时间(117.4±18.6)min, 术中出血量(52.7±11.4)ml, 肠功能恢复时间(1.8±0.3)d, 均优于乙组的(133.4±20.3)min、(101.4±10.6)ml、(2.4±0.8)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发生切口感染2例、肺部感染2例、尿路感染1例, 并发症的发生率为8.33%;乙组发生切口感染1例、肺部感染2例、尿路感染3例, 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0.00%, 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右半结肠癌的患者采用腹腔镜中间入路效果较好, 利于患者疾病的恢复, 两种方法并发症的发生率无较大差异, 临床治疗当中可酌情选择手术入路。
【关键词】 中间入路;腹腔镜根治术;右半结肠癌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35.031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clinical effect of different approach of laparoscopic radical surgery in treating right-sided colon carcinoma. Methods A total of 120 right-sided colon carcinoma were divided by different approach of surgery into group A and group B, with 60 cases in each group. Group A received middle approach and group B received lateral approach. Comparison were made on every operation indexes and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Results Group A had better operation time as (117.4±18.6)min, introperative blood loss as (52.7±11.4)ml, and recovery time of bowel movement as (1.8±0.3)d than (133.4±20.3)min, (101.4±10.6)ml and (2.4±0.8)d in group B, and their differences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Group A had 2 incision infection cases, 2 lung infection cases and 1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case, with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s 8.33%. Group B had 1 incision infection case, 2 lung infection cases and 3 urinary tract cases, with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s 10.00%,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wo groups had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 Conclusion Laparoscopic middle approach shows good effect in recovery of right-sided colon carcinoma patients.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wo methods and surgical approach should be selected appropriately.
【Key words】 Middle approach; Laparoscopic radical surgery; Right-sided colon carcinoma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腹腔镜逐渐被用于各类外科微创手术当中, 而对于右半结肠癌的根治术, 采取腹腔镜仍然存在很大的难度[1, 2], 而且, 在腹腔镜下进行右半结肠癌根治术时, 不同的入路会有不同的效果, 但具体哪一种入路的效果更好, 临床上还没有相关的定论[3, 4]。此次主要针对不同入路腹腔镜根治术治疗右半结肠癌的临床效果展开研究, 并将研究过程和结果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0月~2016年2月期间的120例右半结肠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以手术入路不同分为甲组和乙组, 各60例。甲组中男38例、女22例, 年龄33~68岁,
平均年龄(51.2±6.7)岁, 病程1~22个月, 平均病程(11.3±
3.6)个月;Duke分期:其中A期13例、B期21例、C期19例、D期7例;按照病灶部位可分为右半横結肠16例、结肠19例、盲肠12例、肝区13例;乙组中男34例、女26例, 年龄34~71岁, 平均年龄(52.6±6.6)岁, 病程1~26个月, 平均病程为(11.6±5.2)个月;Duke分期:其中A期10例、B期19例、C期23例、D期8例;按照病灶部位可分为右半横结肠14例、结肠20例、盲肠15例、肝区1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排除标准:①不能耐受手术者;②妊娠期及处于哺乳期的妇女;③合并心、脑、肾等严重疾病的患者以及造血功能障碍的患者; ④病灶已经发生转移者。
1. 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取经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将人工气腹的压力维持在12~15 mm Hg(1 mm Hg=0.133 kPa)内, 开口位置为脐下1 cm处小心插入trocar管, 并置入腹腔镜, 主操作孔在左侧脐水平的位置腹直肌外缘处戳一小口即可, 而辅助操作孔为脐水平位置腹直肌外缘以及麦氏点戳口进行手术[5, 6]。甲组采取中间入路进行治疗, 患者采取轻度的头高脚低位, 仔细探查腹腔内的情况, 锁定具体的病灶位置并确定准确的切除范围[7]。将网膜往上推向头侧, 在下方位置将小肠牵拉, 而在上方要将横结肠牵拉, 同时将回盲部的肠系膜提起, 以方便结扎周围的血管, 继而扫除附近的淋巴结, 并且游离肝结肠和胃结肠韧带。而后将患者改为平卧位, 切除游离的右半结肠, 采用切口保护器有效的保护脐切口, 并拉出游离的结肠管, 将横结肠以及肠侧端处理好后冲洗干净腹腔并常规放置引流管[8]。乙组采取侧方入路进行手术, 为患者安置头低脚高位, 将肠组织和横网膜推至上腹部, 并将升结肠、回盲部以及末端组织进行彻底的游离, 而后将患者安置为头高脚低位, 将小肠牵拉至左下方, 大网膜尽量推至头端, 在回盲部的根部结扎回结肠和右结肠的血管, 扫除淋巴结后在脐正中切口的位置将游离的肠管拉出并将右半结肠切除, 待处理好回肠、横结肠后对腹腔进行彻底的冲洗, 而后放置引流管[9, 10]。
1. 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手术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包括: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尿路感染。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 χ2 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比较 甲组手术时间(117.4±
18.6)min, 术中出血量(52.7±11.4)ml, 肠功能恢复时间(1.8±
0.3)d;乙组手术时间(133.4±20.3)min, 术中出血量(101.4±
10.6)ml, 肠功能恢复时间(2.4±0.8)d。甲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功能恢复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 甲组发生切口感染2例、肺部感染2例、尿路感染1例, 并发症的发生率为8.33%;乙组发生切口感染1例、肺部感染2例、尿路感染3例, 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0.00%。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24, P>0.05)。
3 讨论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各种不良的饮食习惯而造成的各类疾病也在逐年上升, 其中右半结肠癌是较为常见的消化系统的恶性肿瘤, 临床表现有腹部不适或偶有隐痛、大便形状的改变以及贫血[11, 12]。目前来讲腹腔镜根治术是治疗该病的主要手段, 但右半结肠癌的治疗仍存在很大的困难, 其原因是右半结肠的解剖位置较为复杂, 右半结肠的上端为横结肠, 两侧以及前端均有腹膜遮挡, 右半结肠常被固定于腹后壁的位置, 而且上有右肾、下有腰背筋膜, 内侧又受到十二指肠降部和右输尿管的干扰, 对手术的分离造成了很大的困难[13, 14]。同时, 还受到患者自身因素的干扰, 如患者腹部脂肪等不利于手术操作。对于右半结肠癌的手术其最关键的因素是有效的结扎根部的血管和彻底的切除病灶以及淋巴结的清扫[15]。在手术过程中, 从中间入路可充分的暴露回结肠和肠系膜的血管, 而且腹腔镜下的手术视野比较清晰, 可降低手术带来的损伤, 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 而侧方入路不能充分的将肠系膜的动静脉暴露出来, 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手术时间, 使得术中出血量增加, 也不利于术后肠道功能的恢复。此次研究结果显示, 采用中间入路的甲组手术时间(117.4±18.6)min, 术中出血量(52.7±11.4)ml,
肠功能恢复时间(1.8±0.3)d, 均优于乙组的(133.4±20.3)min、(101.4±10.6)ml、(2.4±0.8)d,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8.33%, 乙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0.00%,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相关文献结果一致[16-18]。
综上所述, 通过腹腔镜中间入路根治术治疗右半结肠癌的效果较好, 而手术入路的选择则要通过评估患者的具体情况, 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
参考文献
[1] 邢专, 谢永灿. 中间入路腹腔镜辅助D3淋巴结廓清术治疗右半结肠癌的临床效果观察.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15):76-78.
[2] 连彦军, 王元杰, 徐宁, 等. 腹腔镜辅助右半结肠全系膜切除术16例体会. 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3, 6(2):42-44.
[3] 刘剑. 腹腔镜全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右半结肠癌的临床疗效. 中国内镜杂志, 2015, 21(5):475-478.
[4] 王大广, 所剑, 张洋, 等. 腹腔镜下完整结肠系膜切除在右半结肠癌手术中的应用.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12, 15(9):971-973.
[5] 申志成. 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 16(78):184-185.
[6] 郑建勇, 李世森, 李前进, 等. 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 2014(2):74.
[7] 雷曉东, 邓伟均, 李苏明, 等. 入路位置对手助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效果影响.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3, 19(18):2846-2849.
[8] 张广坛, 宋玉成, 袁远, 等. 手助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中间入路与外侧入路的对照研究.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12, 27(12):
1027-1028.
[9] 黄新全, 张奕文, 邓玉军, 等. 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不同手术入路的效果对比. 今日健康, 2016, 15(4):38.
[10] 韩亮, 刘磊, 王辉. 腹腔镜根治性右半结肠癌切除术不同手术入路的比较.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4):464-467.
[11] 王峰, 李正平. 不同入路腹腔镜根治术治疗右半结肠癌的临床效果. 中国医药导报, 2016, 13(25):80-83.
[12] 刘广宝. 手助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不同手术入路的临床疗效对比.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2014, 17(6):462-464.
[13] 陈炜. 腹腔镜下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不同手术入路的疗效比较.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4, 8(14):50-53.
[14] 郝云鹤, 王连臣, 候本新, 等. 腹腔镜下不同入路行右半结肠癌根治术临床疗效观察. 海南医学, 2015(17):2598-2600.
[15] 韩伟峰, 费伯健, 曹华祥, 等.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在中间入路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 临床外科杂志, 2013, 21(5):
360-362.
[16] 李国新, 赵丽瑛. 腹腔镜中间入路扩大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2012, 11(3):200-203.
[17] 刘祖定, 伍家发, 刘中宁, 等. 腹腔镜中间入路逆行法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的手术要点与难点分析.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4(8):741-743.
[18] 张尚文, 许托, 彭雪秀. 腹腔镜下中间入路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的临床应用. 中国医药科学, 2016, 20(3):67-68.
[收稿日期:2016-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