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课堂教学与考试改革初探

2017-05-27 10:33卢素锦侯传莹周燕平魏俊伟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6年24期
关键词:考试改革环境监测教学模式

卢素锦++侯传莹++周燕平++魏俊伟++谢萌++孙金旭++乔娅

摘 要 环境监测是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环境生态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一门主干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内容体系庞大复杂,实践性较强。其内容涉及多个技术岗位,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与核心技能的掌握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为更好地使学生全面掌握环境监测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对课堂教学模式和考试进行改革。

关键词 环境监测;教学模式;考试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24-0120-02

Preliminary Study on Classroom teaching and Examination Re-form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LU Sujin, HOU Chuanying, ZHOU Yanping, WEI Junwei, XIE Meng, SUN Jinxu, QIAO Ya

Abstract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is the core cours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and environmental engi-

neering, and it is a basic professional courses. The system of curri-culum content is huge and complex, and it is very practical. Its con-

tent involves many technical positions, to play an important suppor-ting role in learning of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mastering core skills. In order to enable students to fully grasp th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theory and basic skills, the classroom teaching model and the examination reform.

Key words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teaching model; examination reform

1 前言

環境监测是国内高校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环境生态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该课程内容涉及多个技术岗位,在专业技能的掌握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它又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因此对环境监测课程的教学而言要求较高[1]。

随着国家对环保工作的重视和加强,对环境监测课程教学的要求也逐步提高。怎样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学生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毕业生在毕业后怎样才能迅速适应工作岗位?学生如何将所学的理论知识用于实践?目前,高校的环境监测课程存在课堂教学形式单一,未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

性;考核形式单一,存在一次考试决定总成绩的现象,这对于学生的素质教育非常不利[2-3],开展环境监测课程的课堂和考试改革势在必行。

2 课堂教学改革

课程内容体系结构改革 近几年,国家不断出台一些新的监测方法标准和规范,对照国家标准,进行了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环境生态工程等专业的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的调整与修订,对环境监测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进行大的调整,及时补充了生态监测、突发性污染事件监测、物理性污染监测(噪声、振动、放射性和辐射、光污染)等内容,在实施环境监测实验课程的同时,增加了“环境监测与污染处理综合性大实验”,增大了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所占比例,体现了教学的实用性和前瞻性。在内容设置上,将国内外研究的最新资料补充到课程内容中,拓宽了学生知识面,并将经典教学内容应用到教学中,体现了系统性和先进性的结合、经典和现代的结合,使之更符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

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环境监测”的位置如图1所示。

教学方法改革

1)在课堂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增加学生文献查阅的内容并进行讨论分析,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思考。在本课程中,教师在实验教学环节应该紧密结合实际,讲解实际操作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现象,而不是让学生机械地按部就班操作。

2)在实验教学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从而加深对知识点的掌握,为这门课程的教学添加新的元素,大大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在针对学生的课件中,充分结合西宁市环境状况介绍,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对西宁市水体、大气、噪声、土壤污染状况有了充分的认识。

4)实习课程建设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提高学生实验水平和应用能力,促进教学相长。

目前,青海大学生态环境工程学院环境科学实验室有大气采样器、大气颗粒物浓度监测仪、水质分析仪、激光粒度分析仪等仪器设备,为环境监测实践教学提供了支持。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环境生态工程等专业的实习基地主要有青海省环境监测站、西宁市环境监测站、青海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青海省渔业环境监测站等,满足了学生实习技能训练的要求。通过几年的开展,学生较好地掌握了该学科要求的实验技能,部分学生能够结合区域实际分析解决问题,体现出较强的应用能力。

教学手段改革

1)加强教学研究,采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定期开展教学观摩、教学研讨、教研室内外相互听课等活动。课堂上教学模式由讲授式转变为启发式和学生参与式。课堂教学中采用提问、制作PPT、座谈、案例设计与分析、辩论、讨论等活动,创建并实践“提问问题,启发学生思考”“组织多样的学习活动,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强教学效果”等教学方法,让学生系统学习环境监测的基本理论与技能。在课程讲解中融入教师科研内容,使学生关注、参与教师的科研,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科研能力。

2)开展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不断补充、完善、更新多媒体课件,制作中文教学课件和中英文混合版课件,包括课件内容、影音资料、拓展知识、精品课链接、监测热点和监测实例6个方面;借助网络教学平台,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与互动不局限于课堂。借助于学院动态网站,将部分课件、大纲、进程计划、实验指导书、习题、试卷上传,实现教学与管理的网络化,使各种教学资料上网开放。

3)开设课外讨论课程。开设本科生讨论课,4~5名学生为一组,结合教学内容,由教师指定一个题目让学生展开讨论;或根据讲课内容,让学生查阅文献,自行设定题目开展讨论。要求学生课后阅读环境类英文文献(20篇以上),撰写综述,制作PPT并讲述(5分钟),并接受教师和同学的提问,使学生及时掌握专业的前沿知识,提高学生的英文水平及综合素质。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开拓了学生思维,又极大地增加了教学信息量,增强了教学效果。

4)增加实验实习机会。将实验课程的组成定为基本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科学小实践等,形成从低到高、从基础到前沿、从接受知识到培养综合能力的逐级提高的环境监测实验新体系。设置3~4个基础实验、3~4个综合性实验、4~5个设计性实验及1~2个科学小实践。同时增加为期4周的“环境监测与污染处理综合性大实验”,进一步强化实验教学,逐步增加开放性实验的比例,深化培养学生实验技能,使学生牢固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并拥有熟练的实验技能,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注重实习基地建设,新增加西宁市第二污水处理厂、西宁市第三污水处理厂、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等实习基地,满足学生实习技能训练的要求和科研素养的培养。

3 考试方法改革

对学生学习成效的考核一方面是评价教师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另一方面是评价激励学生学习主动性和正确引导、监督和检查学生学习效果不可或缺的方法[4]。本课程不是“一考定成绩”,而是根据多方面的情况决定学生的课程成绩。本课程的教学效果考核根据考勤、课外作业、课堂提问、实验、制作课程PPT、期末考试等形式来确定。期末综合成绩评定由平时成绩、实验成绩、期末笔试成绩组成,其中平时成绩占10%,实验成绩占30%,期末笔试成绩占60%,即:

期末总成绩=平时成绩(10%)+实验成绩(30%)+期末考试(60%)

平時成绩=课堂提问+作业成绩+制作课程PPT成绩+平时考勤。实验成绩评定:每次实验由口述、实验过程、实验报告三部分综合评定。

综合考核方式具有系统性和全面性的特点,避免了课堂一次考试的片面性、学生注重应试考试等问题,使学生不仅重视平时课堂知识的掌握,更重视平时学习的过程和学习质量,教学效果显著。

4 展望

环境监测既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同时是一门不断发展和更新的学科,因而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理论和实践功底[5]。青海大学生态环境工程学院开展环境监测课堂教学改革,开展环境监测考试改革,开展环境监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试模式等方面的改革,形成自己鲜明的风格与特色,使环境监测课程成为培养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使毕业生一毕业即能独当一面,成为一名优秀的环境监测人员。

参考文献

[1]严文瑶,柴育红,李英柳.“环境监测”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2(20):116-117.

[2]赵永军,徐劼,葛志刚.环境工程专业《环境监测》课堂教学改革探讨[J].广州化工,2015(18):174-177.

[3]王志华,龙安厚.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有效促进教学的实践与认识[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09(4):74-76.

[4]梁金禄,蔡成翔,石海信,等.环境监测教学改革初探[J].钦州学院学报,2013,28(2):61-64.

[5]赵长容,马美萍,曹建明,等.环境监测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考试周刊,2009(7):24-25.

猜你喜欢
考试改革环境监测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环境监测系统的数据分析与处理
大气污染问题的环境监测
文学理论课程教学中的建构意识
对环境监测数据造假必须零容忍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便携式GC-MS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