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波+张东兰
摘 要:随着中国综合经济实力的增强以及人民币国际地位的提升,人民币在周边国家和地区使用和流通越来越广泛,人民币区域化逐渐被提上重要议程。基于此,主要分析人民币区域化对区域贸易的影响。
关键词:人民币区域化;贸易;影响
中图分类号:F8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31-0153-02
人民币加入SDR,这标志着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又推进了一步,而人民币要实现国际化首先必须人民币区域化。人民币区域化能够给中国和区域内国家带来了诸多效益,如降低汇率风险和交易成本,增加国民收入,促进经济增长。但与此同时也承担着一定的成本,如人民币区域化使得区域贸易不均衡更加明显。
一、帮助贸易企业规避汇率风险,降低交易和投资成本
在当今国际贸易中,美元仍然是当今国际贸易结算的主流货币选择。但是对于我国贸易投资企业来讲,使用美元结算,大大增加了货币兑换成本和汇率风险。央行在2014年3月17日发布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格浮动由1%扩大至2%,这意味进出口企业到银行购汇或者结汇,将可能面临最大2%的差价。而随着人民币加入SDR,未来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甚至可能扩大至3%。对于有购汇和收汇预期的企业而言,汇率风险将加大,货币兑换成本大幅提升,利润大为减少。而人民币区域化后,区域内国家的生产、采购和销售等贸易环节均以人民币计价和支付,这不仅可以使进出口商规避汇率风险,节约货币兑换成本,简化进出口手续,加快货币结算速度,从而提高资金的周转速度和使用效率,便于企业灵活高效管理资金。
另一方面,大部分企业在进行国际贸易过程中,通常会选择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从而对冲汇率风险,例如选择远期外汇协议、外汇期货等金融衍生产品进行套期保值。尽管这些避险产品交易成本不高,但是衍生产品本身具有高杠杆性,选择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并不意味着完全消除汇率风险,还有可能带来巨额损失。因此,区域内贸易直接以人民币结算,将使企业既可消除汇率风险,又可以避免为对冲汇率风险而产生衍生交易费用,从而减少交易成本。
对于从事跨境投资的企业来讲,利润回报的多与少是其决定境外投资的重要决策依据。如果汇率的变动可能导致其兑换回本币的实际收益低于当初投资决策时的预期水平,那么企业对境外投资的热情可能大为降低。人民币区域化后,企业可以直接以人民币对外投资而不需将本币兑换成美元或其他货币,大大减少投资企业的汇兑风险,降低交易成本,将提高企业的海外竞争优势。
二、加快贸易增长,增加国民收入,带动区域经济增长
人民币区域后,伴随区域之间的货币金融合作将进一步加强,这不仅能加快我国的贸易增长,同时也能带动区域内国家的经济发展,增加国民收入。下面通过凯恩斯开放经济模型当中的贸易乘数原理,来对此进行分析。
凯恩斯开放经济模型将汇率看作是固定的,也就意味着汇率的风险是可控的。而人民币区域化后,可以降低或规避汇率风险,即汇率风险同样是可控的。在传统的凯恩斯开放经济模型中,关于乘数扩张的理论观点是,自发性投资增长会导致收入增加,由于收入倍数的作用将导致该国进口增加。而在实际当中,当某个国家的支出和收入发生变动时,会通过其进口的变动而传导至其他国家,而其他国家一旦对所发生的贸易变化做出反应,那么其所做出的反应又会反馈回给该国。因此,有国外学者对凯恩斯收入模型进行了修正扩展,加入外国反应这一考察因素。其主要观点是:本国进口的增加相当于其他国家出口的增加,当其他国家出口增加时,由于贸易乘数的作用导致其他国家收入发生增长,而收入的增长又会使其他国按其边际进口倾向进口更多的商品,而其他国家新增的进口肯定有部分来源于本国,即带动本国的出口,其结果对两国贸易都是有利的。
以中国与东盟贸易为例,随着人民币区域化不断推进,汇率风险和交易成本逐步降低,中国与东盟的贸易来往更加频繁,贸易额逐年增长,但中国对东盟贸易持续逆差。假若不考虑产品差异、资源禀赋差异和消费者偏好等其他因素,而只考虑收入这一因素,即本国的出口依赖于由他国收入水平决定的购买能力。就中国和东盟两个经济体而言,人民币区域化便利了我国企业的贸易和投资,收入的提高扩大了对东盟的进口需求,中国进口的增加意味着东盟出口的增加,随着东盟出口收入的增长,其进口需求增加,从而带动中国的出口,新增的出口进一步增加中国的收入将又一次增加中国对东盟的进口,依此不断循环下去,那么最后两者的贸易和经济都得到了增长。
三、人民币区域化使得区域化贸易不平衡变得更加明显
貨币的区域化使得经济越来越一体化,但是在区域内各国的经济增长水平却不是一致的,那么在区域两国收入进口弹性相同的情况下,当一国经济增长率超过另一国,那么该国从他国增加的进口要大于对方从该国的进口,从而导致该国贸易逆差,区域贸易不平衡更加明显。在此通过巴拉萨模型理论做一步的分析和阐述。
巴拉萨模型主要是通过区域经济贸易合作或经济一体化前后进口需求收入弹性的变化来分析区域内成员国的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效应,认为区域贸易合作引起了进口需求收入弹性的变化。进口需求收入弹性,是指进口变动率与国民收入变动率之比。当一国国民收入增加,该国进口需求增加,反之进口需求减少。该模型如下:
Mi=aYibu
Mi为i国的进口值,a为常数,Y为国民收入,b为进口需求收入弹性,u为误差项。
以中韩两国贸易为例,C代表中国,K代表韩国。假设两国最初的经济规模相同,中国与韩国的进口需求收入弹性相等,那么中国从韩国增加的进口为Mc=aYcbu,韩国从中国增加的进口为Mk=aYkbu,由于两国经济规模和进口需求收入弹性相同,故一国进口增加的变化关键取决于Y国民收入,即一国的经济增长。中国历年的经济增长率一直高于韩国的经济增长率,因此,Mc>Mk,中国从韩国增加的进口大于韩国从中国的进口,直接导致的结果是中国对韩国的贸易逆差。
人民币区域化后,虽然刺激双边贸易发展,并带动了区域的经济增长,但是由于区域内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差各异,中国经济连续十年保持7%以上的经济增长率,而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却不及7%。经济增长快慢的差异可能导致贸易出现不平衡,从而影响本国的经济决策。一旦人民币真正实现区域化,本国货币政策和外汇政策会受到限制,独立性受到冲击,从而对区域内的进出口供需产生影响,造成国际收支失衡,加剧贸易摩擦,影响国际贸易关系。
参考文献:
[1] 邱兆祥.人民币区域化问题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
[2] 王琛.人民币区域化问题研究[D].北京:中央财经大学,2008.
[3] 许万丰.人民币区域化的成本收益研究[D].昆明:云南财经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