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下的初中语文教学变革

2017-05-27 19:12刘斌文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7年5期
关键词:变革背景特征

刘斌文

“大数据”时代,有价值数据量之大、新生速度之快,都是以往无可料及的。资料证明,2006年,全球新生数据约180EB,到2011年,全球新生数据1.8ZB。某研究机构预测:未来十年内,全球数据总量将会再增长四十四倍,达到或超过35.2ZB(1ZB=10TB)。这些新生的超大数据量,研究家们称之为“大数据”。“大数据”概念便由此而生,又被广泛应用。在我国,“大数据”技术正从大城市、高校向农村、中小学迅速发展,为农村学校教改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技术、资源支撑。

一、大数据背景的基本内涵

“大数据”本身是指静态数据对象的采集。一般意義上的“大数据”,既是指大型数据、大规模数据集合本身,又包含数据对象的采集、管理、储存和应用等。

1.从数据对象方面研究。“大数据”是超大型数据库软件的采集、存储、管理、分析等技术的数据集合。这些大数据之间存在着相关性,通过研究,从中可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2.从技术方面研究。大数据技术是指从各种数据群中快速提取有价值信息技术的技术集成。“大数据”是一个灵活的、多学科综合分析方法,是对各种技术、硬、软件的应用集成,是使数据中包含的价值得以充分应用的重要集合性工具。

3.从应用方面研究。“大数据”是采集具体数据,是从大量数据中提取有用信息技术和行为的集合应用。“应用”是大数据基本内涵中不可缺少的成分。

二、“大数据”的特征

数据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渐走向成熟,形成了自身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更多”、“更杂”和“更好”。

1.数据的“更多”性特征。“更多”是指在大数据背景下,我们能获得过去所不能获得的足够的有效数据,并有能力处理全体数据,实现传统条件下所不能达到的预期目标。

2.数据的“更杂”性特征。“更杂”是指数据的混杂性而言。放弃过去对数据精确性的执迷,让有关对象全体数据“发声”,纷繁的数据越多越好。混杂性不再是竭力避免,而是标准化途径。大数据的简单算法比小数据的复杂算法更有效。

3.数据的“更好”性特征。数据的“更好”性特征是指数据“相关性”而言。大数据的“相关性”使人类思维方式由因果关系向相关关系变革。在大数据背景下,因果索因不再是人们追求的唯一终极目标,在很多情况下,找到结果即达目标。

三、大数据时代促使山区教学变革

大数据时代,思维方式多元化了,信息量也是空前丰富了,那么,变革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就显得刻不容缓。

1.实现由传统的思维方式向大数据时代的新型思维方式的转变。大数据时代,人们不再只探究事物间的因果关系,而是更加注重其间的相关性。这一新的思维方式将极大地拓宽学生学习的视野和处理问题的思维空间,提高学生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变“被动学习”方式为“主动学习”方式。传统学习方式主要靠老师传授。在课堂上,老师讲、,学生听、记,十分被动。在大数据背景下,随着网校、网络课堂的快速兴起,各所国内外名校优质网络资源的共享,偏远山区学生也可以自由选择汲取其精华,主动学习。

3.从“共性化”学习方式向“个性化”学习方式转变。传统学习方式是共性化的:统一标准,统编教材;统一要求、统一方式。在这种雷同方式下,个性被扼杀、特长被埋没。而在大数据背景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知识储备在网络环境中选择学习,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个性化学习。

4.由“封闭课堂”学习方式向“多元网络媒体开放世界”学习方式变革。传统学习方式主要是课堂学习。交流对象受限,活动范围受限,学习内容受限。在大数据背景下,学生通过网络可以向世界各地优生名师提出质疑并请求指点,走进与他人、与小组交互协作的学习中来,实现真正的自主学习。

5.从单纯“继承型”学习方式向“创新型”学习方式变革。在大数据时代之前,山区初一学生的语文学习方式主要是接受式。记结果、用结果。这种墨守成规的学习方式,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相反,在大数据背景下,利用网络多维可用空间学习,情景互动,学生感受新鲜,思想活跃,智慧得以启迪,创造力得以培养,创新欲望得以激发。

猜你喜欢
变革背景特征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如何表达“特征”
不忠诚的四个特征
抓住特征巧观察
变革开始了
晚清外语翻译人才培养的背景
线性代数的应用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