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信军民融合的几点思考

2017-05-26 07:14邬江兴院士
网信军民融合 2017年2期
关键词:网信军民网络安全

◎邬江兴院士

一、网信军民融合面临的形势和问题

去年7月,中央深改组提出将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出台了加快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融合发展的意见,将统筹基础领域、产业领域、科技领域、教育资源、社会服务、应急和公共安全等领域的军民深度融合内容,网信军民融合也成为社会上的“热词”、“流行语”。虽然网信军民融合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但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存在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需要引起关注和重视。

(一)发展之痛

去年4月19日,我参加中央网信工作座谈会。习总书记在会上指出,“我国曾经是世界上的经济强国,后来在欧洲发生工业革命、世界发生深刻变革的时期,丧失了与世界同进步的历史机遇,逐渐落到了被动挨打的境地”。想起这一段历史,我们心中都有刻骨铭心的痛。同时指出,“网信事业代表着新的生产力、新的发展方向,是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的新动力”。这些重要论述都聚焦于同一个命题,即网信领域是我们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发力点,党和国家对这一领域的创新发展寄予厚望,希望能够先行一步。因此,必须实现跨越、敢于领跑,这是我们的责任和担当。

(二)定位之惑

网信军民融合,实际上是三个矛盾体、六个执行体之间的统合问题,就是要统筹好网络安全与信息化两个业务体、军事科技和民用技术两个需求体、国有大型军工企业、科研院所和民营中小微高科技企业两支力量、两类资源的综合利用关系。事实上,能够促进其中一个矛盾体的协调发展已经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现在要推动三个矛盾体的融合,特别是要解决不对称合作、动别人奶酪等问题,可谓难上加难。

(三)机制之难

摊开来说就是网信工作的作用域问题,即网信领域到底如何界定?如果说网络安全还有边界的话,信息化就没有十分清晰的业务边界,它渗透在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具体说就是什么样的单位、机构、企业能够划在网信这个圈子里。同时,指导网信工作的领导单位很多,国家部委的工作大多和网信领域相关,纵向很深,横向缺少统筹,每个部门网络安全、信息化都是一大片,都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如何有效地协同运行,这是个难题。

(四)创新之痒

当前,网信领域出现了一个群众性、革命性创新的大好势头,整个行业和领域所有的从业者都在谋创新、谈创新,各种创新概念、黑科技漫天飞舞,有时感觉一夜之间我国好像已经成为世界信息技术强国。可是,清醒回来看,我们面临的网络安全问题不但没有得到有效缓解,而“穿马甲”的情况却越趋严重,我们在信息领域的核心技术创新依然乏善可陈,产业生态坏境并未发生根本好转。我国整体的企业竞争力依然在中低端徘徊,8千多万科技人员数量世界第一,但是创新能力或综合竞争力却排在瑞典、以色列、新加坡等数百万人口的小国之后。论文数量世界第一,原创性东西乏善可陈,“别人不领路,自己不会走路”的模仿跟踪文化,严重制约了民族的创新活力。

二、抓紧建强网信军民融合的“四梁八柱”

加快建设网信军民融合必须要统筹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两件大事。以网络安全保证信息化,以信息化推进网络安全,筑起军民融合的“四梁八柱”。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

(一)统筹“四支力量”,架起网信军民融合之“梁”

第一支力量——网信行政力量,也就是掌握在政府机关的各类网信领域的社会治理、行政管理、决策规划的组织机构,他们掌握着网信发展的话语权和决策权。

第二支力量——网信军事力量,是在军队部门中负责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的职能部队。目前还是一支神秘力量,国家尚未赋予其捍卫网络主权的职能。

第三支力量——网信科技力量,就是分散在全国各大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中,为推进网信领域创新不懈工作的科技工作团队,这是一支强大的中坚力量。

第四支力量——网信社会力量,主体是网信骨干企业、网信领域的中小微企业,这中间有的已经成为一方霸主,更多还处在星星之火,有待燎原的阶段。

(二)突出“八大要素”,建强网信军民融合之“柱”

其一是技术,这是我们最大的安全“命门”,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我们最大的隐患。没有技术创新就解决不了发展之痛。

其二是人才,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的竞争是最终的竞争,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才是治本之道。

其三是产业,培育“大而强”的抓手级龙头企业,支持中小微企业走“小而专”的众创之路。动员全社会力量打造协同协力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生态。

其四是法律,切实明确网信军民融合的政策边界、制度边界、法律边界,把能干的事情规定清楚,把不能干的事情也要划分明确。

其五是标准,加强军地网信各类标准的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通过标准的融合打通军地信息系统建设上的壁垒和藩篱。

其六是管理,打破“交通警察各管一段”的传统思维定式,尤其是要切分好军地在网络空间安全的管理界面和任务分工,让“九龙治网”变成“一盘棋”。

其七是资金,完善产业、财税、金融、科技、教育等领域综合投入政策,支持网信领域关键性、基础性、公共性、军地合作性信息化建设和网络安全保障。

其八是机制,完善军民融合领导管理体系和国防信息动员体系,提升军民融合效率。

三、激发网信军民融合的“内生动力”

网信军民融合的“四梁八柱”是一个概念性的设计,如何让这些静态的概念变成一个有机融合、有序推动的运动体系,并且使这个体系形成良性的工作体制,需要抓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工作。

(一)培育堪当大任的牵动力

网信军民融合需要劲吹供给侧改革之风,以前瞻性、战略性的新需求为动力、以重大专项工程为引领,尤其是需要能够创造性地培育实现领跑的标杆技术。目前,我们看好的领域有三个方面,一个是网络空间安全领域,这是当前国家建设、国防建设最迫切的需求之一,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而在网络空间安全领域尤其以发展改变游戏规则的革命性防御技术为先导,带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我国成为相关产业的新高地。目前我们在这方面业已取得全球瞩目的新突破。第二个是太空网络技术,美国人依托遍布全球的地面控制点优势,实现了基于天星地网的一体化网络空间技术体系和服务体系,而我们作为正在崛起的全球性大国尚不具备这个条件。为此,国家提出了发展基于本土控制点的天地一体化网络体系,并将设立新的重大专项工程,以创新的技术路线获得天基网络全球可接入的信息服务,补齐信息化、网络化发展短板,迅速形成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能力。第三个就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特别是目前正在筹划建设的上海大数据试验场,是一个全球首创、能够为大数据可持续发展创造一个公益化、综合化的科学技术试验环境。这三个方面,都有强烈的军事需求,都可成为军地共建、融合的先发项目,同时可以通过需求带动形成行业性的技术群体的突破。

(二)培育可学可复制的示范力

目前,我国军民融合的领域大部分都比较“硬”,在装备制造、交通运输、水利设施等方面推进得比较迅速,但是在网信这样一个比较“软”的领域却相对缓慢。为此,需要进一步更新思想观念,要在网信领域打造一个国防科技创新特区,依托相对宽松的政策机制、多元灵活的进入退出机制,区域或城市群的支撑优势以及能够包容失败、甚至是有较大容错能力的文化环境,打造一个网信军民融合领域的“深圳特区”,为推动网信领域科学技术实现超越“杀出一条制度化设计的血路”。通过特区的建设,形成可以看得见、可以学习借鉴、可以大规模复制的经验成果,以点带面推动军民融合向深度发展。

(三)培育蕴含于民众之间的创造力

毛主席讲过,兵民是胜利之本,战争之伟力蕴含于民众之中。目前,我国已经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网络信息系统,拥有8亿网民和数以百万计的互联网企业,这中间蕴含着强大的动员能力和创新能力,如果加以引导和运用,必将创造出巨大的融合效益。作为政府部门和军队机构,既需要提出需求,更需要创造需求。当前,亟待建立一种“揭榜挂帅”的竞争模式,以后不一定都要等到策划出什么大项目后才让大家来申报,可以让有思想者来提问题、让前瞻性军事需求来出难题,通过发“皇榜”,让千千万万的民间企业来登台打擂,谁能真正解决问题就给谁支持,不论过往资历地位只看有无发展新思路。通过创造新需求、不断引导和吸纳更多的社会力量,特别是要充分吸引具有强大创新活力的中小微企业,实现“民参军”、“民支军”,为网信领域国防科技创新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四)培育有利于发展的制度力

推进军民融合既需要靠体制,更需要靠机制,体制上能够解决的问题,如果没有好的机制作为保障,就会产生叠加性的新问题。目前在机制设计上不但军民融合的“最后一公里”没有打通,有的方面甚至连“第一公里”都没有疏通。为此,急需对当前的制度机制设计进行分析梳理,尤其是如何推动中小微企业进入国家和军队壁垒化比较严重的领域,进入一些以安全保密为理由而保护落后的特殊行业,把强大的社会创新力量和旺盛的军事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同时,也需要研究如何让军事领域的先进技术更好服务于国家网信建设的问题,成果如何进行有效的、合乎规范的转化,如何让科技人员得到与创新能力相匹配的待遇水平,这都需要有可操作的政策制度作为支持。

四、网信军民融合发展联盟的责任与担当

有机遇就有基础,也就有希望,有困难、有挑战,也就为创新提供了基点。我认为,网信军民融合发展联盟的基本立足点是在网络安全、信息化、军和民四者的交集上,纯粹的网络安全、一般意义的信息化,或者传统的军民融合领域都不是本联盟的工作重点。好在这个交集目前还是一片足够大的蓝海或者是一个尚待开发的新大陆,还没形成利益藩篱或垄断格局,可以满足众多的垦荒者和淘金者的利益诉求,这也是本联盟能够有所作为的基础条件。我和很多单位就联盟的工作做过一些沟通,觉得联盟建设要有四个目标。

(一)举起网信融合的一面旗帜

要按照习主席指出的“网信工作要在践行新发展理念上先行一步”的要求,在落实五大发展理念的融合发展上先行先试。重点要按照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一体之两翼、双轮之驱动”的要求来聚合联盟建设目标,打破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两张皮”问题,不能让网络安全成为信息化的“绊脚石”,也不能让信息化成为网络安全的“缺失项”。联盟就是要抓住网络安全与信息化的结合点,把先进性需求和安全性要求统合起来,以发展促安全,以安全促保障,促进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协调发展。

(二)架起军民融合的一道桥梁

事实上,网信领域军民融合的主要问题是结构性问题,有的方面融合的比较好,比如在网络基础设施的融合上,军队和地方共用光纤、共享卫星信道等方面都做的比较好。但是在应用层的融合不好,军用软件、应用系统都是自我定制、自成体系,有的还十分落后,有实力、高水平的社会力量还没有进来。联盟就是要在推进网信领域军地深层次、全要素、实体化融合上多做工作,让军事需求和社会优质力量能够对接起来,形成效益。

(三)搭起政企融合的一个平台

目前,我们在网信领域军民融合中,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是,没有很好地动员企业的力量深度参与。企业是国家创新的主体,网信领域要实现大的跨越、大的进步,没有企业的参与是不行的,尤其是要有一些有创意、有活力、有颠覆性想法的中小微企业参与,形成全社会、全行业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局面。为此,联盟要能够协调政府、军队的力量,通过政策引导、金融支持、创新投入等方式,搭建一个众创、共赢的发展平台。

(四)立起架构融合的样板

联盟现在的组织架构是一个矩阵式的状态,横向按照业务属性分为智库、投融资、国际合作、人才培养等工作委员会,纵向按照技术属性分为网络空间、信息装备、网络舆情等专门委员会,这些分支机构在功能上是有交叉的。事实上,矩阵式管理是管理结构的一次创新,是架构融合,有利于要素的快速整合、资源的高速流动。实际上这次军队改革也是这个思路,指挥线和管理线相对分离。这种矩阵式结构,对于社会组织的建设是一个全新的思路和探索,我们能不能把这种结构运用好本身就是一个创新,需要大家共同探讨,切实让新结构、新体制更好地服务于网信军民融合这个新领域。

猜你喜欢
网信军民网络安全
北京国泰网信科技有限公司
我刊编辑参加网信工作培训会
浅谈推进网信军民一体化发展
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人才培养应“实战化”
上网时如何注意网络安全?
军民融合 新引擎
以太行之力 促军民共赢
让军民融合之花绚丽绽放
高屋建瓴 构建网信安全大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