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希
摘要:自信心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性心理品质,是幼儿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期是自信心发展的关键期,游戏是幼儿关键期的主要活动。本文拟从亲子游戏着手,探讨亲子游戏中幼儿自信心的培养问题,试图通过亲子游戏的积极互动干预,来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关键词:幼儿;亲子游戏;自信心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5-0008-01
自信心或称自信感,是指个体对自身行为能力与价值的客观认识和充分估价的一种体验,是一种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幼儿期是自信心发展的关键期。《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把培养幼儿的自信心作为学前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促进每个幼儿附有个性的发展。亲子游戏是家庭内父母与孩子之间,以亲子感情为基础而进行的一种活动,是亲子之间交往的重要形式。家长的合理干预以及家长的示范作用都可以促进幼儿自信心的发展。
1.在亲子游戏中蕴含培养幼儿自信心的潜在因素
亲子游戏是家庭内部父母与孩子之间,以亲子感情为基础,以家长与婴幼儿的互动游戏为核心内容,以全方位开发孩子运动、语言、认知、情感、创造力、社交等多种能力为目的,能够帮助孩子由一个"自然人"向一个"社会人"过渡的一种亲子互动活动。亲子游戏是在血缘关系的基础上,以家长和孩子共同游戏为形式的一项活动。除了具有游戏的基本特征之外,还有自身的独特性:情感性、发展性、互动性、随机性。自信心结构包括自我效能感、成就感和自我表现3纬度,其中自我效能感是儿童自信心结构的核心因素。亲子游戏的互动性、情感性、发展性和随机性特点,对提高幼儿自我效能感有积极作用。
1.1亲子游戏的互动性。家长参与幼儿园的亲子活动能够让幼儿更容易产生安全感、自由感、也乐于与同伴互动,进行合作学习,同时能够产生较强的成就动机。国外研究者发现,3.5岁儿童的竞争能力和胜任能力会因母亲积极参与他们的游戏而有较大的提高,儿童在父母的参与(如安排游戏机会、监督儿童游戏中的互动行为)过程中学到了很多东西。通过大量实验与研究还认为亲子活动也能促进儿童社交能力以及良好情绪情感的发展。社交能力的发展和情绪情感的合理表达,对于幼儿的自我效能感有积极的影响。
1.2亲子游戏的情感性。亲子游戏可以帮助父母与孩子沟通,并促进安全型亲子依恋的产生。亲子依恋是双向的情感联结,是积极的亲子交往的产物。亲子游戏一方面可以使婴儿感受到父母的关注与爱,与父母形成密切的情感联系;另一方面,婴儿在游戏中的表现以及在游戏中获得的快乐又可以强化父母与婴儿的情感联系,进一步推动父母与婴儿游戏。当父母看到孩子能回应自己的游戏信号,能与自己游戏时,会感到莫大的喜悦与欣慰。这种快乐是对育儿辛劳的最好回报,也是抚育幼儿的情感动力。亲子游戏与亲子依恋之间可以形成相互作用的良性循环。良性循环的亲子依恋关系,能够支持幼儿勇敢探索未知,随着认知的发展幼儿的自我效能感,自我表现欲也均有显著提高,帮助幼儿提升自信品质。
1.3亲子游戏的发展性。家长通过参与幼儿园的亲子活动,对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内容、方式方法将会有更准确的把握,更有的放矢地进行家园合作。同时在亲子活动中家长能够直接地了解自己的孩子在集体中的表现,正确评价孩子的发展水平。对幼儿积极的反馈以及合理的指导干预,帮助幼儿习得新知识,养成良好行为习惯,能够促进幼儿自信品质的发展。
1.4亲子游戏的随机性。幼儿的自主选择和游戏情节的随机发展使得幼儿在亲子游戏中能够看到自的努力及其成果,从而充分认识自我、肯定自我、提高自我效能感、建立起对自己的自信心。
2.在亲子游戏中培养幼儿自信心的思考
2.1创造良好的物质环境。良好的物质环境能够保证亲子游戏的进行,让幼儿有机会感受成功,获得自信。由此,创造良好的物质环境需要:(1)保证幼儿充分的游戏时间;(2)提供幼儿充足的游戏场景;(3)丰富亲子游戏内容及形式。
2.2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良好的心理环境能够让幼儿和家长大胆的进行游戏活动,获得成功体验,逐漸拥有自信。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需要:(1)尊重幼儿的意愿;(2)尊重幼儿的游戏水平;(3)尊重幼儿和家长的个性差异。
2.3创造良好的游戏环境。教师适时介入,及时指导,能够把亲子游戏推向高潮。同时,抓住契机、正向评价,能够充分发挥亲子游戏的作用,这是提高幼儿的自信心水平的重要途径。
亲子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游戏活动。在亲子游戏中,采取积极、适宜的教育方法和措施,利于培养幼儿乐观向上,积极向前的人格品质。当然,通过亲子游戏来培养幼儿的自信心,是一个长期的教育过程,需要长期的教育强化来促进幼儿自信心的发展。因此,幼儿教师要不懈地努力,努力给幼儿创造亲子游戏的机会,保障幼儿亲子游戏的权利,给每个幼儿提供表现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幼儿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
[1]我国亲子游戏研究综述【J】.陈喆,曾彬.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