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2017-05-26 09:04
湖北教育·综合资讯 2017年5期
关键词:普通人差生学霸

朋友开了一间小服装店。店面不大,但很清爽。他抽烟斗,用的是丹麦烟丝,店里总有一股淡淡的烟草香,有时也会隐隐有现磨咖啡的香味。看得出,朋友的小日子过得很闲适。闲来到店里聊天,他便饶有兴致地聊起了自己小时候读书的情形。

上学那会儿,他是班上出了名的“差生”,尤其是数学,到现在都整不明白“一个水龙头进水,一个水龙頭出水,什么时候才能灌满水池”这样的数学问题。用现在孩子们自嘲的话说就是“学渣”。但他绝对是班上最热心的同学,班上一有什么东西坏了,他就会带来自家的锤子、起子、扳手马上修理好。所以,他书包里的书是褶皱的,经常和各种小工具混杂在一起。后来,朋友上了一所职业学院,毕业后在一家国企当了一名电焊工。由于超乎常人的动手能力,在全厂职工技能比赛中连年稳居榜首。后来,他不满足于做一名“朝九晚五”的国企工人,就下海倒腾起来,先后干过医药代理、洗衣店、网店,现在又开了服装店。用他的话说,就是喜欢折腾,喜欢尝试新鲜事物,他觉得这样的人生挺好玩,挺有意思。

朋友当时的同桌是位女生,用当下的时髦词来形容就是“学霸”。上课时总好像漫不经心,听讲时手脚从未消停过,各种小动作不断,但每次考试成绩从来就没落下,尤其是数学,一直稳居班级第一名。我朋友虽然与她同桌,但一遇到数学就头痛,数学考试从没及格过。到了高中,这位女生更是随性,晚上都是按时休息,从不加班加点,但成绩却一直很优异,轻轻松松就考上了国内一所名牌大学,后来出国读研读博,“得来全不费工夫”,学校似乎就是为她而开。

像朋友这样的学生不在少数,虽然在传统教育观念中,在现行教育体制下,他们是考场上的“差生”、“分数”面前的后进生,但他们各有特长,是某一方面的人才。他们可能具有超乎常人的动手能力,却未必擅长逻辑推理;他们有很强的社会交往能力,却未必写的出一手好文章……但这绝不意味着他们的人生就注定是暗淡无光的。学校教育的关键作用就在于帮助每一个孩子发现自己的长处,并教会每一名学生充分发展好自己的天赋。疯狂地上补习班、拼命学“奥数”,不是这类学生获得成功的正确路径,他们需要另辟蹊径。

同样地,每所学校、每个班级也都会有和朋友同桌一样的“学霸”存在。他们天资聪颖,似乎天生就是读书的料,无论学习还是考试,都能轻松过关。不过,这样的学生毕竟只是少数,他们取得学业成功的主要原因大致有两个:一是遗传因素使他们恰恰适应现行体制下的学习和考试;二是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掌握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朋友还谈到自己的一位发小。这名男生从小学习就很勤奋,上课认认真真听讲,回家老老实实做作业,虽然成绩并不十分优异,但他从不气馁,属于“屡考屡败,屡败屡考”的人。高中阶段更是拼命,几乎从来没有在晚上一点之前睡觉。尽管如此,高考表现依旧平平,最后上了一所二类本科院校。毕业之后,这位男生进了一家效益不算太好的工厂,但他始终保持着读书时那股子顽强拼搏的劲头和精神,在这家改制为公司的厂里越做越好,现在已跻身高管行列。

其实,大多数学生都是智力相差无几的普通人。普通人与普通人之间在学业、事业和人生拉开的差距,关键在于后天努力和终身学习。朋友那位发小的成功就应验了“勤能补拙”的古训。他对学习和工作乃至身边的事物始终保持着浓厚兴趣和钻研精神,“先天不足后天可补”,这样的人自然也能获得成功。

三个不同的学习者,是学生中的典型代表,不妨把三个人归类为先天优异型、勤能补拙型、另辟蹊径型。孰优孰劣?没有可比性。只有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之路和发展之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更优秀的自己。

人与人的确不同。教育的作用就是尊重差异,发掘个体的优势智能,从而因材施教,人尽其才,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差异性发展,不可用一个统一的标准去要求所有学生,更不能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的人。如若不然,则恐“误人子弟”。

猜你喜欢
普通人差生学霸
向这些普通人致敬
普通人的“美好生活”
惊呆了 真正的学霸竟然都是“玩”出来的
我是『学霸』
“学霸”进行时
读《一个普通人》有感
学霸的幸福生活
让“差生”在你眼里美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