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华
未来的课堂是什么样的?未来的学习者又是什么样的?在重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今天,课堂作为育人的主阵地,最重要的路径就是借力各种资源,营造条件和氛围,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者,从而进入深度学习。
改良物理空间,让学习空间无边界
对学校建筑的物理空间进行了专题研讨,根据未来教学的需求,采取大空间教室的设计方法,每间教室达120平米左右,班级学生人数控制在40人以内。将教室按照功能进行区域划分,设小组合作区、活动区、信息技术区、图书区、休息区、生活区等。各种学习工具随手可取,教室内的桌椅根据需求摆成“U”字、“非”字等不同的小组合作形式,方便学生讨论交流。
学生对于某知识点感兴趣,可以在信息技术区上网查阅;学习速度较快的部分同学可以到交流区切磋对话,体验高手过招的感觉。多样区域的划分,让教室空间的作用无限延伸,尽量满足学生的大部分需求。
“今天的教育,明天的未来。”教育也势必会因为互联网的促进而改变,至少目前,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让学习空间进入了无边界状态。
作为“未来学校”的项目基地学校,我们的实验年级与科技公司合作,引入了相关的电子设施用于课堂教学。例如,将其用于检测学生的知识掌握状况,学生在终端设备提交答题结果,后台便快速反馈全班答题情况,可以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情,采取措施给予干预,并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提高效率。
目前,学校和科技公司进行深度合作,通过共同观课议课后,由教师提出设想,科技公司提供技术支撑,合力进行课堂技术手段的深度开发。很多艰涩难懂、抽象的内容都可以制作成可观看的动画或者是可操作的课件,还原知识发生的现场,让学生有更深层次的体验和感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
由科技公司和学校共同开发的网络平台也成为了巨大的资源库,学生只要登陆帐号,便可以随时随地观看微课视频,试做练习,自我学习,自我评估。学习效果诊断直接发送到后台,家长和教师能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思维现状。这样的学习,学生可以自我掌控,根据自己的状况确定学习内容、学习时长、学习方式。教师再根据学生自学情况,寻找适切点,引领学生通过对话、质疑相互启发,促进学生思考,实现高阶层的学习。
重组教学内容,“人人成为创客”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未来学校的导向,要努力“把每个孩子培养成创客”。首先,教师要有创客思维,也要先成为创客。深入研究教材,对所有学科教材内容研究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生活经验对内容进行整合、重构;教材内容重组,重新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用恰当的情境贯穿并呈现;邀请信息技术介入,制作相应的微课,微课时间只有5-8分钟,教师要将最核心的内容呈现出来。
三月,一年级以《认识春天》为主题开展融合学习。学生通过寻春天、看春天、画春天 、唱春天、诵春天等一系列学习和实践活动,将学习与生活、自然紧密融合。植入情景、融入生活,有利于调动学生全部的感官体验,使学习走向深刻。
学生提出,希望自己能设计和制作风筝,到郊外体验“忙趁东风放纸鸢”的快乐。教师应允,孩子们纷纷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将风筝设计成三角形、圆形、动物的形状等,在老师的帮助和同伴的影响下,每个孩子开始制作自己想要的风筝,边做边修改,边做边完善,邀请科学、美术老师参与,讲力学、尝试风筝画,制作风筝与绘画结合的绘画创作。
这样的主题学习,既能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又能鼓励实践操作,是培养“创客”的有效方式。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将设计、科学、艺术等融合在一起,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使学习更有意义、有温度和深度。因为“全科背景”下的学习,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潜能。
倡導分享式学习,让学习真实发生
无论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如翻转课堂、慕课、微课等),其首要任务是要解决学生的学习动机问题。分享式学习是从顺应学生“好奇、好探究、好讲理、好分享”的四大天性出发,顺势而为,通过分享让学生获得成功感,从而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学生将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和看法,用各种各样的方式(语言、动作、声音、色彩、作品等)分享出来,这个过程本身就是知识深度加工和内化的过程。在相互的分享中互相影响、互相启发,形成同伴间的互学,激发对自身价值的认同,增强自信。
未来学校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而创新、创造的重要标志是好奇心、想象力、批判性思维。分享式学习能培养和发展学生此方面的素养。以往的课堂以解决问题为课堂目标,忽视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分享式学习积极呵护学生好奇的天性,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只有学生提出的问题,才是课堂中的“真问题”。如何帮助学生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呢?首先课堂要有宽松的氛围,让学生敢提出问题;其次是在一次一次的提问中,和学生一起梳理和体会好问题的要素;问题提出后,又要回到学生中去,由学生来解决。
分享式学习试图通过学生分享观点碰撞产生。用开放的心态接受质疑,接受同伴帮助。分享式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因为只有认真倾听他人的分享,才能相互碰撞、相互鼓励、相互促进,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生发自己的观点,大胆表达出来,这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养成的重要过程。
建设课堂规则,让课堂“社会化”
学生学习是为未来进入社会做准备,不能人为的将学校变成真空状态,与社会割裂。学校除了教授学生习得知识和培养学生能力之外,还需要培养学生的社会技能。努力将学校生活与社会主动链接,应该是未来学校的追求和责任。所以,我们在课堂上尽量模拟社会场景,让学生在课堂习得知识的过程中学会与人交流、同伴合作、质疑对话、建立规则、相互合作与妥协等。
提倡学生在课堂中表达观点时可以不用举手,站起来自由表达。这给了学生极大的自主,但同时也会造成课堂秩序的混乱。怎么办?最后定下这样几条规则:“男生让女生,发言多的让发言少的,坐在前面的让坐在后面的同学。”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的社会化得以发展。我们在课堂、在学校,尽量模拟出社会的场景,促进学生的“社会化”进程。
为保障合作有效,我们在引导学生建立小组时,集体协商制定了基本规则:各小组要有共同愿景;有基本的小组合作标准,比如不互相指责,及时提醒同伴等;组内分工明确,各种角色任务清晰,每个人都要履行自己的职责;组内有自己的评价方式,有对应的奖励与惩罚;小组交流时要有秩序,围绕核心问题听、说、记,不急于否定他人,吸纳有价值的信息,整合成小组共同的思考成果……这样的过程,其实是整合了集体的智慧,更有价值,思维含量更高。
运用思维工具,让高阶思维成为课堂主旋律
未来学校要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如创新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决策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这些将成为学校重点培养目标。除了整合教学内容、改良学习方式之外,还需要通过学习和应用一些学习工具和思维工具,来促进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
引入六何法、流程图、六顶思考帽、思维导图、金字塔图、鱼骨图、批注工具等学习和思维的工具进入课堂内外的学习。学生在使用这些思维工具的过程中,改变自身的思维方式,同时通过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反思修正,重新建构学生的元认知。
以思维导图为例,数学每个单元学习结束时,学生通过对知识的回顾及整理,将各个知识点模块化,绘制个性化的思维导图。在课堂上每个人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独立绘制的思维导图,分享的过程即将知识重新温顾的过程;在听取同伴的分享,及同伴彼此建议的基础上,再从各个角度完善改良自己的思维导图。这个过程其实就是思考—学习—反思—修正的深度学习过程。
随着时间的推移,思考方式的变化,思维深度与广度逐渐提升。一般三年级学生学习一年之后,能熟练将思维导图应用到记录笔记、分析课文、设计方案、总结反思等各个方面,思维过程走向可视化、操作化。
(作者系王昌胜“我们”工作室核心成员,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未来学校研究中心骨干成员,现任北师大郑州市创新实验学校执行校长)
(责任编辑 周小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