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立 谢奉军 祝振兵
摘要: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对161家先进制造业和212家传统制造业研发团队的实证数据对比分析,发现双元文化通过双元技术创新推动企业转型升级,行业间差异的控制变量影响不显著,企业研发投入则存在正向影响。
关键词:双元文化;技术创新;行业;研发投入
DOI:10.13956/j.ss.1001-8409.2017.05.10
中图分类号:F4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17)05-0043-04
Ambidextrous Culture and Innovation Upgrading
——A Comparative Study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and Traditional Manufacturing
XIONG Li1,2, XIE Fengjun3, ZHU Zhenbin4
(1. Nanchang Business School, Jiang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nchang 330044;
2. School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Ji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Economics, Nanchang 330013;
3. Economics&Management School, Nanchang Aviation University, Nanchang 330063;
4. Nanchang Campus, Ji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nchang 330013)
Abstract: Based on data from research teams of 161 advanced and 212 traditional manufacturers, a comparative study is done using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The result shows that ambidextrous culture is positively related to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e, with ambidextrou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s a full mediator. It also indicates that industry difference does not matter, while R&D investment positively controls the relationship.
Key words:ambidextrous cultur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dustry;R&D investment
创新是我国倡导的“一带一路”大战略和深化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力量[1]。创新可概括为工作的新方法和新技巧[2],技术创新是其核心组成部分,又可分为开发式创新和探索式创新,开发式创新涉及对现有技术和工艺的改良,探索式创新涉及对技术的变革[3]。不过,当前我国中大型制造业研发投资率在固定资产总投资中所占不到5%,与总产值相比不到7%,转型升级仍存在严重同质化、分工程度低、缺乏创新支持体系、过分依赖现有网络和缺乏革新意识等问题[3],可见制造业普遍存在探索式创新不足,过分依赖开发式创新,甚至盲目复制的现象。
组织双元性理论[4]旨在解决这种利用现有能力和探索新能力的悖论,这种均衡矛盾思维的创新能力叫双元技术创新。大多数研究均证实了技术创新与转型升级的正向关系[5],然而迄今鲜有直接关联双元技术创新与制造业转型升级绩效的研究。另一方面,双元性机制对创新的影响在不同行业中的应用是否会有差异都值得深入探索。
鉴于此,本文立足组织情境双元性视角,以Wang等[6]对情境双元性的“双元文化”属性定义为基础,以江西省373家制造企业的研发团队为实证样本,尝试检验双元文化与创新升级的关系。另外,考虑到样本产业环境和技术特征,在分析过程中把先进和传统制造业分为两组数据进行对比,检验他们可能产生的影响。得出了相关结论和展望。
1 相关理论与研究假设
1.1 双元文化对双元技术创新的作用
双元技术创新是当前企业用于化解路径依赖和盲目变革两个创新陷阱的关键方法[5~7],一般从结构和情境等机制着手。传统上,企业依靠“双核体制”的组织结构把负责探索和负责开发的单位隔离开,以达到同步双元创新的效果。然而,随着实践检验的拓展,发现结构双元性可能加重分隔单元的组织刚性和单位协调成本[7]。而情境双元性强调一种全员层面上的双元意识,员工能理解和参与到自身开发和探索成本的科学分配上来,是“自下而上”的组织模式[7]。
双元文化的提出是基于情境双元性视角的。情境双元性描绘了其特征体系“规则,伸展,支持,信任”,赐予了它一种文化内涵[7];另有研究提到了“探索式文化”和“开发式文化”这样的概念,实证检验其权变调节对组织双元性的影響[8]。Rink和Ellemers指出组织文化既塑造了员工的稳定性和目标导向,又解释了员工的应变能力[10],面对着解决“规则与变化”的双重问题,暗示了组织共享价值可以和各人异质知识技能在同一空间下并存。比如集体主义文化特征[9]就有相近内涵。回顾Simsek对“已实现双元性”的定义[5],双元文化应表现为一种动态能力,使组织成员能达到长期双元思维融合。直接将这种组织情境机制命名为“双元文化”的则是Wang等[6],他们立足前人观点,进一步提出双元文化是由共同愿景和组织多样性两种价值变量融合构建而成的“高阶因子”,是两种变量交互促进的结果。共同愿景变量描述了组织成员的共同使命感、目标和凝聚信念;组织多样性变量代表着组织成员知识和技能上存在的差异性程度。
依照上述对双元文化价值合成的解释,一个研发团队里,首先组织多样性可使研发人员各自钻研独有技能,丰富团队知识体系,进而在团队内部产生良好的求知氛围,减少本位主义,有利于团队探索行为,推进探索式技术创新;同时有些新思想是完善改良式的,也可推进开发式创新。然后团队共同愿景又将丰富多样的创新知识汇聚成形,促使员工把集体目标放在首位,彼此信任、促进共同成果的开发[11]。所以作为团队及资源粘合剂,共同愿景把多样创新成果的运用改善到了最佳水平,促进双元创新提升。总之,组织多样性率先解决了创新突破难题,再通过共同愿景整合成企业长期技术知识资本,由此提出如下假设:
H1:双元文化对双元技术创新有正向推动作用。
1.2 双元技术创新对转型升级的作用
国内主流研究已表明技术创新是企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助推器[1,12],同时大量研究也表明双元技术创新对企业绩效呈正向作用[5,7]。但企业绩效一般是指利润、销售额、投资回报等经济指标,至于双元技术创新对转型升级的影响,赵付春和焦豪从理论上认为双元创新是产业升级的微观实现机制[13]。另外,企业转型意味着技术革新、机器更新、开拓新市场、生产模式优化等,升级则需要企业跨入高附加值产业,不断提升生产效率和质量,全面机械化和智能化[14]。要做到这两点,离不开企业对效率和创新的高度关注。张继良和赵崇生[15]的企业转型升级测量指标就包含了创新绩效、节能减排、劳动生产率等方面,和两种技术创新广义评价指标十分吻合。由此可知,不能忽视企业转型升级的双元本质,既要技术更新,也要价值突破。由此提出如下假设:
H2:双元技术创新对企业转型升级有正向推动作用。
1.3 双元技术创新的中介作用
尽管双元文化是一种动态能力来源,它需要以团队双元能力作为介质来实现企业转型升级绩效,这也是资源基础理论的“资源—能力—绩效”基本框架。另外从学习视角看,双元的企业知识吸收是由个体知识建立起的心智模式经过融合、过滤和诠释所延伸出来的,其结果是双元技术创新绩效的产生[16],那么双元文化就扮演组织资本的角色。换言之,“知识—行为—绩效”框架决定了双元文化必须通过相应的技术创新行为来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由此提出如下假设:
H3:双元技术创新完全中介双元文化对企业转型升级的推动作用。
1.4 行业的控制影响
Gort和Klepper曾提出企业对探索式和开发式创新的重视程度应随行业生命周期演进而调整[18]。本文认为中国制造企业普遍处于高技术和体制不确定性的转型升级大环境下,创新战略的选择自然会倾向于多样化。基于高新科技的先进制造业竞争以变化为主旋律,一般更加注重技术突破,双元文化在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中就可能更容易激励探索式创新。反之,传统制造业往往历史更悠久,现有产品(技术)系列更完整,双元文化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或许更有助于开发式创新。由此提出如下假设:
H4:先进制造业在转型升级中的探索式技术创新成效更高,传统制造业在转型升级中的开发式技术创新成效更高。
2 实证检验
2.1 样本与数据
研究样本是江西省的制造企业。对象均为转型升级期的传统和先进制造业的研发(技术)团队,来源于南昌及各地市的工业园区和经济开发区,260家传统制造企业和240家先进制造企业。行业分布和特征均以一定比率涵盖,详见表1。团队先致电受访企业,再邮寄调查问卷。调研期为2016年1月至5月,共发了428份问卷给样本企业的研发或企业负责人,最终回收392份,剔除19份无效问卷,剩下有效问卷373份,212份传统制造业,161份先进制造业,有效率为95.2%。
2.2 测量量表
自变量双元文化仍使用Wang等[7]的问卷,把共同愿景和组织多样性独立看作一阶因子,7个题项组成,双元文化是他们交互效应下产生的高阶因子;中介变量双元技术创新包含了探索式和开发式创新两个变量的交互效应[8],参考的是Gima的问卷,8个题项[20];因变量转型升级绩效测量一般较为复杂,本文选择借鉴张继良和赵崇生[15]的量表进行修改,分为突破、效率和环保指标三方面,有6项指标:新产品开发数量、质量和创新销售占总额比重(突破),投资回报率和劳动生产率涨幅(效率),亿元单位能耗(环保)。这样可以相对准确地表达企业转型升级的综合效果。以上变量均采纳10点李克特量表测量。
2.3 控制变量
本文认为制造业的行业性质会影响双元文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偏向性,因此把行业分为先进和传统制造业两种,分类详见表1。另外,尝试测量另一个内部变量影响(不分行业):研发投入。要求每个调查对象自评相对大多数竞争者的研发投入(各种资源),基于统计结果的分布将高于平均水平的研发团队算入高研发投入组(n=194),低于平均水平的算入低研发投入组(n=179)。这些指标也是用10点李克特量表测出,平均得分为5.70。
2.4 可靠性检验
本文对模型进行了验证性分析,本文的量表均为国内外较成熟并被前人多次使用过的量表,其内容效度较高;再对各变量的AVE平方根与他们之间的相关系数进行比较,相关系数值均小于平方根,区分效度也较好。所有变量的Cronbachs α值都在0.70以上,大都在0.8以上,AVE几乎也都在0.50以上,说明每个变量测量指标的内部一致性很高,通過信度测试(见表2)。
2.5 检验结果分析
本文采用AMOS20.0软件做结构方程(SEM)来检验H1和H2,通过计算各变量乘积交互效应,建立了双元文化、双元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绩效三个高阶潜变量模型。结果模型重要的拟合指标均在推荐值内,拟合度良好:χ2=44.39,df=24,χ2/df=1.85,GFI=0.97,CFI=0.98,RMSEA=0.05,RMR=0.12。双元文化到双元技术创新的标准化路径系数传统制造业为0.85(p<0.001)、先进制造业为0.92(p<0.001);双元技术创新到转型升级绩效传统制造业为0.57(p<0.001)、先进制造业为0.75(p<0.001)。H1和H2得到了支持(见图1)。
同樣采用结构方程法来检验完全中介作用。增加了自变量到因变量的直接关系测量,发现其路径相关系数不显著:传统制造业为-0.01(p=0.982),先进制造业为-0.43(p=0.312,见图1)。此结果肯定地验证了双元文化通过双元技术创新的完全中介作用来推动转型升级。H3得到了支持。
为了进一步检验组织多样性和共同愿景是否有效构建了双元文化这个高阶因子,设计了嵌套模型进行竞争比较。模型中组织多样性和共同愿景均直接与双元技术创新关联,而非作为双元文化的构成存在。结果显示尽管两个因子与双元技术创新的标准化路径系数都很显著(传统为0.34和0.53,p<0.001;先进为0.43和0.53,p<0.001),拟合模型指标却为χ2=156.11,df=26,χ2/df=6.00,GFI=0.91,CFI=0.89,RMSEA=0.11,RMR=0.32,比预设模型(图1)显著弱化了(Δχ2=111.72,Δdf=2,p<0.001)。这再次佐证了双元文化作为一个整体的高阶交互效应。
本文对控制变量进行了结构方程模型多组分析。如表3所示,两个控制变量都做了非限制与限制模型的比较。行业对比时,限制模型A和B的χ2均未显著高于非限制模型的χ2,意味着行业技术含量对主变量关系的影响甚微,H4被否定了。研发投入对比时,意外地发现限制模型B的Δχ2达到4.40,具体说,双元技术创新到转型升级的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41(低研发组)和0.62(高研发组)。这暗示了研发投入高低直接影响双元技术创新水平及转型升级绩效。关于这点,尽管研发投入高不意味着创新产出就高,但双元文化作为一个高效知识吸收载体,或许能更好地将所投入资源吸收和转化为成果,这应该是研发投入在本研究模型中发挥显著作用的原因。
3 结论与展望
本文以江西161家先进制造企业和212家传统制造企业为对象,检验了双元文化、技术创新与转型升级之间的正向内生关系。研究表明颠覆组织群体心智对于企业可持续发展有重要作用,同时发现行业差别对三者关系的控制影响并不显著,研发投入的影响却十分显著。从理论意义上看,本文是首个针对中国制造企业转型升级绩效的双元性实证研究,传统制造业与先进制造业的数据对比也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另外,企业管理投入比行业性质更能显著地影响这个过程,与双元文化可能呈现融合效应。今后可以把双元文化当作调节变量,尝试探索研发投入与创新绩效的关系。从实践意义上看,本文为当前我国非常重视的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借鉴。同时,双元文化也可能发生在产业层面,企业就像异质的研发团队,政策应鼓励企业间形成适度多样的网络关系,把“术业专攻”和“同舟共济”相结合,整体推动产业升级发展。
本文还有以下局限性。首先,双元文化的衡量标准兴许还不够精确,期待对其进一步开发适应中国情境的量表。其次就是研究样本较为区域性集中,未来可用纵向数据和多区域实证来展开比较,得出更有价值的结论。
参考文献:
[1]蔡瑞林,陈万明,陈圻.低成本创新驱动制造业高端化的路径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4,32(3):384-399.
[2]Grant R M. Comtemporary Strategic Analysis 4th ed[M]. Blackwell Oxford Publishing, 2002.
[3]Abernathy W J, Clark K B. Innovation: Mapping the Winds of Creative Destruction [J].Research Policy, 1985, 14(2):3-22.
[4]Tushman M L, OReilly C A. Ambidextrous Organizations: Managing Evolutionary and Revolutionary Change [J].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1996, 38(4): 8-30.
[5]Simsek Z, et al. A Typology for Aligning Organizational Ambidexteritys Conceptualization, Antecedents, and Outcomes [J].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2009, 46(5):864-894.
[6]Wang C L, Rafiq M. Ambidextrous Organizational Culture, Contextual Ambidexterity and New Product Innovation: A Comparative Study of UK and Chinese High-Tech Firms [J]. British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14, 25(1):58-76.
[7]Gibson C B, Birkinshaw J. The Antecedents, Consequences, and Mediating Role of Organizational Ambidexterity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04, 47(2):209-226.
[8]Moren Luzon M D, Gil Marques M, Arteaga F. Driving Organizational Ambidexterity through Process Management: The Key Role of Cultural Change [J].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2014, 25(9):1026-1038.
[9]Zhi Yang, Xuemin Zhou, Pengcheng Zhang.Discipline versus Passion: Collectivism, Centralization, and Ambidextrous Innovation [J].Asia Pacific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15, 32(3):745-769.
[10]Rink F, Ellemers N. Diversity as a Basis for Shared Organizational Identity: The Norm Congruity Principle [J]. British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07, 18(Supplement): 17-27.
[11]Leana C R, Van Buren H J III. Organizational Social Capital and Employment Practices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99, 24(3): 538-555.
[12]陳劲.创新管理及未来展望[J].技术经济,2013,32(6):1-9.
[13]赵付春,焦豪.产业升级的微观实现机制研究:基于双元性理论的视角[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32(5):79-85.
[14]孔伟杰.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浙江省制造业企业大样本问卷调查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12(9):120-131.
[15]张继良,赵崇生.我国工业转型升级、绩效、问题与对策[J].调研世界,2015(12):3-7.
[16]孙婧, 沈志渔.企业知识吸收与技术创新二元性:基于认知视角的多层次研究[J].学术研究, 2014(5):58-64.
[17]Gort M, Klepper S. Time Paths in the Diffusion of Product Innovations [J]. Economic Journal, 1982, 92: 630-653.
[18]Gima A K. Resolving the Capabilityrigidity Paradox in New Product Innovation [J]. Journal of Marketing, 2005, 69: 61-83.
(责任编辑:李映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