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丰
摘要:在以提高教育质量为中心的教育内涵发展阶段,学校教学管理正面临着从“控制性管理”到“指导性管理”的转型挑战。如何发挥教学管理的指导功能?如何将教学常规管理转化为教师的研修提高活动?如何帮助学校建立有持续意义的、科学发展的管理策略?浙江校本研修项目就此展开探索。
关键词:控制性管理;指导性管理;转型;校本研修
近十年来,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十分活跃,各种理论的泊入,各种实践的创新丰富多彩、琳琅满目。但学校教育的核心在于保障教育教学过程的规范与质量,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此中的关键是教师的专业素养、执教能力与学生意识。所以,校本研修是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的基础。我们在策动校本研修时,强调其与教育教学工作的紧密结合,指向教育教学常规的理解和落实,使校本研修与学校教学管理建立起机制性的联系,从而实现校本研修从“锦上添花”向“雪中送炭”的转变。
一、学校教学管理的指导功能
在人们通常的理解中,校本研修活动主要包括校内的教研活动、培训讲座、课题研究等等。但我们却强调教师研修的基础层次是帮助教师理解并落实教学常规的教学过程管理。这是促进“教师心中有规则”的重要环节。因为,在教师的职前教育中,备课、课堂教学、作业、学习指导、考试评价、班级管理等教学常规要求,并未真正过关,学校必须重视教师职初三年间的执教能力的培养,在实践的过程中,帮助教师真正“入行”。这一层次的研修不能仅靠培训来达成,重要的是挖掘学校教学过程管理中的教师研修要素,发挥教学管理的指导功能。
在教师基本达到教学常规要求后,他的研修重点渐会转向把握教育教学现场的能力。这一层次的研修目标是“让教师手上有技术”。主要途径是各类有策划的教研活动。当教师的教学技艺有了明显提高之后,他就会去琢磨教学行为背后的道理,就会去学习理论并运用理论改进实践。这是教师研修的第三个层次,是关注教师专业素养的积淀与提升的各类培训与课题研究,其目标是“让教师脑中有智慧”。教师真正投身于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是最重要且最有效的教师研修。
基于这样的教师研修的层次化模型,学校必须重视教学过程管理环节,通过改进教学管理,发挥教学管理的指导功能。譬如备课管理应重在帮助教师学会备课,而非督促教师书写教案;作業管理应重在提高教师作业设计与布置的能力、作业分析与反馈的能力,而非检查每天的作业量,以及是否全批全改。这种管理取向是由教育教学活动的专业特点决定的,它是针对传统的“控制性管理”风格的挑战。
没有指导的管理,是不完整的、低效的管理。在以提高教育质量为中心的教育内涵发展阶段,学校教学管理正面临着从“控制性管理”到“指导性管理”的转型挑战。如何发挥教学管理的指导功能?如何将教学常规管理转化为教师的研修提高活动?如何帮助学校建立有持续意义的、科学发展的管理策略?浙江校本研修项目就此展开探索。
二、重建学校教学管理规范
可能是体制原因,学校教学管理往往是研究与管理的“中间地带”。教育行政部门认为这是业务工作,教学业务部门认为这是管理工作。所以在很多地方,两方面都没有主动去研究这个问题,因而出现许多我们已习以为常的错误做法。譬如像月考、成绩排名、“两张课表”现象、“拿来主义”的教案与作业等。这些错误做法对于教师们的引导显然是消极的。
我们将学校教学管理视作一个专业领域。2008年,开展学校教学管理现状与经验的调研,通过自下而上的问题征集与梳理和针对主要问题的对策讨论,形成学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基本框架与具体要求。最后以《义务教育阶段教学管理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的形式下发。
《指南》将学校教学管理分成课程管理、教学常规管理和教师专业发展管理等三部分。教学常规管理包括备课管理、课堂常规、作业管理、学习指导和学业评价管理等方面。备课管理强调了教师独立备课能力的重要性,明确了教师备课的要点,并对改进集体备课和备课检查提出具体的要求;课堂常规管理则从有效学习的评价的角度梳理课堂教学要求,并要求学校常态化的指导性的教学调研制度;作业管理的重点在作业的布置、批改与反馈三方面,并特别强调了布置作业须有明确的意图、须事先试做、须考虑学情、戒成册拿来,关注教师设计作业的能力;学习指导则要求教师重视学情诊断与针对性指导,重视学习体验与学习方法指导,并针对学困生与学有余力的学生的特点,分别提出对应的教育策略;学业评价管理则从评价内容、方法和评价结果的运用等三方面提出规范要求,主张推广体现课程性质的过程性评价,建立命题规范和提高命题质量的工作制度,制止惟分数与滥用相对评价的错误做法。
这些教学常规的要求看似平常,但在现实的学校中,很多都已走形。改进教学管理迫在眉睫,但具体行动还是要注意轻重缓急,量力而行。学校应根据本校实际,从经验梳理和问题分析两方面切入,选择阶段性的重点,小切口地循序渐进。粗读《指南》,仅是三十六条要求,但每一条目都包含多个操作性的行动项目,都可以转化为基层教学管理的实践。例如关于备课检查的第十六条,就可以分解成“结合备课检查的课堂教学调研”、“体现学科特点的备课管理”、“差异性备课检查制度”、“简化教案形式要求的有效备课行动”、“面向新教师的备课规范研修”、“骨干教师备课研究的汇报展示制度”和“备课检查的指导性反馈”等小项目。这些小项目的实施往往就会伴生有校本研修活动。
区域性的规章与学校的操作性制度是有区别的。学校制度建设不能简单地视为“文本条例”的起草,热衷于兄弟学校的成功制度的拷贝。“制度建设”的关键是“建设”的生成过程。它强调从本校实际出发,按照“行动在先,再定规约”的策略,在自己的活动实践中“生成”一些共同笃守的工作规则。以《指南》为例,共涉及课程计戈0执行与管理制度、课程教学资源的建设管理制度、教学调研制度、备课管理制度、作业管理制度、学习指导制度、评价分析制度、教师研修的组织制度、研修活动管理制度、教师评价制度等多方面的二级制度。学校应从更小切口的、三级制度(做法)入手,在教学过程改进及教学管理改进的实践中,形成操作性的制度。endprint
三、以《指南》为教师研修的纲领
《指南》的意义并不在条文规定。让《指南》成为广大教师的研修纲领,成為校长改进管理、教师改进教学的指导,才是关键。这也就是教学管理与校本研修的契合之处。我们在实践中积累了备课管理、作业改革、教学测验改进等方面的许多校本研修案例,推广旨在理解和落实教学常规的校本研修。在这些积极有效的活动的支持下,规章文本才能转化为教师的常态行为与学校的自觉实践。
(一)提高教师的独立备课能力
引导教师形成良好的备课习惯,克服对教学参考资料的过度依赖……集体备课要以教师独立备课为前提,重在提高每位教师的独立备课能力。独立备课能力是教师的基本功。但在现代教育技术普遍应用的今天,不少教师在接到教学任务后,首先不是独立构思,而是查找资料。如果这成为教师备课的常态的话,教师对课标与教材的解读能力和教学设计能力就会随之退化。特别是年轻教师,尤其要加强独立备课能力的锻炼。
[案例1]
独立备课
选择一篇课文,组织教师学员按以下流程进行独立备课和研修讨论。
第一天上午,封闭备课。要求学员们先用90分钟,独立构思,形成一次教案;随后讨论交流60分钟,导师参与研讨,即时点评;然后趁中饭前的几十分钟,要求学员们结合讨论情况,分别修改完善自己的教案,形成二次教案。
第一天下午,开放备课。开放网络,允许搜索,并提供相关资源,供学员钻研浏览。要求学员根据资源学习的收获,分别完善教案,形成三次教案,并撰写当天独立备课、资源学习及教案改进活动的体会。
次日下午,体验交流。组织学员交流一天来独立备课与资源学习的体会与收获,最后由导师进行小结与辅导,谈谈本学科备课的关键问题(单元整体、课标理解、文本解读、学习环节设计、学习过程的预期等)。
(二)集体备课的关键在于形成研究
《指南》指出:“备课检查重点关注教师的单元整体备课能力、学科课程标准的研究能力、学习活动的设计能力、学生学习基础和需求的诊断分析能力、课堂练习和反馈的设计能力和对教学设计的反思能力。”上述六方面能力是在基层备课现状调查中总结出来的,是需要关注和加强的重点。每一方面都可以是一个阶段的校本研修的主题。学校的集体备课可以有重点地帮助教师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与提高。
[案例2]
变一次复习课的教学比赛为集体备课
学校组织了一次数学教师的教学技能比赛。切入点选在一次单元复习课上,重点考察教师在学情分析与学习活动设计上的能力。
先向参赛选手提供10张学生作答过的测验卷(各选手拿到的是一样的),要求大家在规定时间内,对学生本单元的学习情况进行诊断分析,形成简要的分析报告;然后设计复习课的教学流程,包括例题、随堂练习等;再编制一份有针对性的课后练习(既有面对普通学生的巩固性练习,又有面向学有余力的学生的挑战性的任务),并写下自己的编制思路。
规定时间到后,先将各位教师撰写的学情分析报告、复习课设计、针对性练习及设计思路复印给评委,然后请他们每人花10分钟进行阐述,解释自己的分析与设计。在大家点评议论后,再请评委代表作深入分析。
目前,很多学校的集体备课停留在分工完成教案集。但分工完成教案只是课改之初,教材大更换的背景下的权宜之计。但当这一做法成为惯例后,不少年轻教师误以为拿别人的教案上课是合理的、天经地义的。这是当前学校教学常规管理中的较为严重的问题。《指南》指出,“集体备课要以教师独立备课为前提”,其关键是研究是否形成,而非形成教案。
(三)布置作业须意图明确且教师试做
《指南》指出:“根据教学目标与学生实际布置作业……作业难度和题量要适当,意图要明确。慎重选择成册的作业,宁少勿多。”最近的十多年里,教师选择成册的作业,论页布置,或者翻印兄弟学校的试卷作为作业相当普遍。不少要求学生完成的作业,教师事先未曾试过,对其作业意图也未曾分析过。于是,学生面对大量盲目、重复、甚至超纲的练习。反思这种作业布置习惯,重建作业常规迫在眉睫。
[案例3]
对“拿来主义”的作业的反思
针对教师中广泛存在的不加筛选地布置“拿来作业”的现象,必须引导教师学会分析作业的设计意图,学会鉴别有效作业与无效作业,从而提高作业择配的能力,形成分析作业的良好习惯。为此,我们策划了一次研修活动。具体包括分别研究与集中研讨两环节:
在集中研讨前两星期,选定三种不同版本的同步练习册,请老师们分工研究这些练习册的同单元的作业。具体任务有:(1)结合课程标准,逐题分析作业意图;(2)从有效性的角度逐题分析评点作业;(3)选择修正部分不太理想的题目,并简要说明修改的理由;(4)基于逐题分析,梳理有效作业的特点,形成判断作业有效性的判据;(5)提出该单元的作业方案及设计思路。
集中研讨那天,请每位研究者分别报告自己的研究发现与典型分析,发表关于作业布置与改进的观点建议。从分析作业意图,评析作业的质量,到分析篇章作业与单元测验的功能与布置思路等等……
(四)作业批改须分析错误原因
《指南》指出:“提高教师分析学生作业错误原因的能力,养成以作业分析结果为依据改进教学的良好习惯。”关于作业批改的重要性是众所周知的。不少学校还提出“全批全改”的要求。但作业批改不仅仅是判断与改正,更重要的它是教师诊断学情的载体。
[案例4]
面对学生错误的智慧与方法
针对教师中普遍存在的“作业有批改却无分析”的现象。数学教研组策划了一次教研活动。首先请两位老师分别讲述自己在分析学生错误的基础上改进教学的故事(活动的引子);然后请其他老师即兴讲述自己的类似故事(热身);在现场渐渐活跃起来后,主持人提供一个学生答题错误的案例。让大家独立思考15分钟,并将自己对学生思维过程的分析、错误原因的分析和教学启示写下来(人人参与的现场作业);随后,与会老师分别发言,交流讨论,记录员将发言中的关键词记在白板上(促进生成的一种方法);在讨论结束之际,主持人根据记录进行小结.他现场概括了学生错误思维的常见类型与分析学生错误的思路方法。
如何帮助老师们意识到作业批改中的分析的重要性,如何指导老师进行学生错误的分析。光靠文件规定是不够的,老师必须在经历的过程中,体会并掌握相应的方法。
(五)基于教师自主命题的校本研修
《指南》指出:“建立学科考试的评价分析制度。严格命题规范,提高命题质量,遵照课程标准,倡导‘能力立意”。最近的十多年来,学校普遍实施文化课统考制度,以便于横向比较,加强教学督促。但是,“不会命题的老师是无法成为优秀教师的”。过度的教考分离导致教师的教学行为总是处于迎合的状态,无法真正体现其学科理解与教学思想,于是学习中训练的成份越来越大。
[案例5]
让教师在命题实践中提高教学能力
最近这些年,学校为了“教考分离”,借考试评价教师,基本采用校外试卷。于是,教师的教学便被这些考试牵着走,处于迎合与应付的状态。从长远意义上看,这样的做法是消极的,它剥夺了教师的命题权,也抑制了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把握能力。于是,在一次期中考试中,我们尝试让教师自主命题,并组织关于命题的教研活动。
首先是命题培训。在离期中考还有4周时,学校教务处组织命题培训和任务布置会。指导教师明确考试范围,做好试卷框架规划,以及如何选材、设计、推敲、成卷的要领等。虽然允许教师从学生平时的作业中选择或改编试题,但要求全卷须保证一定量的原创题,要有关于综合性学习的考查。同时要求教师保留每道试题的命题意图和预估难度。
期中考试完成后,老师就开始进行试后分析与命题反思。对比预估难度和实测难度的比较,分析命题意图的实现情况。
然后组织备课组的试卷评议会。先将试卷遮掉班级及命题者信息,再复制起来人手一套。然后大家对试卷框架与具体试题展开分析与研讨,一方面研究命题,另一方面分析学情,从而探索“教——学——评”的一致性。
这样的自主命题,将命题权还给老师,促使老师对知识点和具体要求进行梳理和分类,提高对教学内容的把握能力。命题能力的提升,还能迁移到教师平时的作业编制。
[责任编辑 韩四清]endprint
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2017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