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光会,杨玮
(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贵州遵义563002)
新鲜蒲公英加血竭、冰片外敷治疗静脉炎疗效观察
杨光会,杨玮
(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贵州遵义563002)
目的 观察新鲜蒲公英加血竭、冰片外敷治疗静脉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因化疗药物、静脉留置针发生静脉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与对照组38例。观察组采用新鲜蒲公英加血竭、冰片湿敷治疗,对照组采用硫酸镁湿敷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3天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记录两组静脉炎痊愈时间、红肿消退时间、疼痛消失时间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于治疗第3天评价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第1~3天VAS均低于同组治疗前及对照组同时点(P均<0.05),痊愈时间、红肿消退时间及疼痛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第3天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62%,高于对照组的68.42%(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新鲜蒲公英加血蝎、冰片外敷治疗静脉炎可快速缓解疼痛,疗效满意,且无不良反应。
新鲜蒲公英;血竭;冰片;外敷治疗;静脉炎;疼痛程度
静脉炎是由于长期静脉留置针、刺激性药物或高浓度药物等引发的静脉化学炎性反应。其中化疗患者静脉炎发生率约80%以上,可对输入侧血管造成损伤,导致患侧疼痛,增加患者痛苦,甚至有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1]。中医药是祖国医学瑰宝,已受到全世界认可。2015年1月~2016年6月。我院采用新鲜蒲公英加血竭、冰片外敷治疗静脉炎患者42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择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治疗及住院期间发生的静脉炎患者80例,男49例、女31例,年龄(56.2±2.6)岁;致病原因为静脉留置针(PICC置管)55例,化疗药物15例,其他药物(甘露醇、胺碘酮等)10例;根据严重程度分为Ⅰ级56例,Ⅱ级18例,Ⅲ级6例。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静脉炎,以及对本研究药物过敏或反应强烈者。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与对照组38例,两组年龄、性别、致病原因、严重程度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采用中药外敷治疗,组方为新鲜蒲公英、血竭、冰片。将血蝎、冰片研磨成粉状,与蒲公英按10∶1∶1比例混合后捣烂成糊状;根据患侧静脉走行及病变区域取适量药糊均匀涂抹,涂抹范围为病变血管周围5~10 cm;早晚各1次,每次5 h。每次换药时以生理盐水彻底清洗皮肤,直至无药物残留。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取纱布块适量,以50%硫酸镁浸润后敷于患侧静脉血管上,范围同观察组,待干燥后自行脱落,1次/d。次日再次湿敷前,以生理盐水清洗湿敷范围皮肤。
1.3 疗效观察 两组湿敷前及湿敷后第1~3天以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定[2]疼痛情况,VAS为10分制,0分为无任何疼痛,10分为疼痛严重、难以忍受。观察两组痊愈时间、红肿消退时间、疼痛消失时间,记录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于治疗第3天参照相关标准进行疗效评定[3]:治疗后病患静脉血管变软、血管弹性恢复,患肢及患处无压痛、红肿为痊愈;治疗后病患血管变软,有轻微压痛及红肿为显效;治疗后病患血管较治疗前稍变软,红肿及疼痛稍减轻或无变化,病患血管仍呈条索状为微效;治疗后病患血管无变化或加重,疼痛程度无变化或加重为无效。总有效率=(痊愈+有效+微效)例数/总例数×100%。
2.1 两组治疗前后VAS比较 两组治疗前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第1、2、3天均较治疗前降低(P均<0.05),对照组治疗后第2、3天较治疗前降低(P均<0.05);两组治疗后不同时点比较,P均<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VAS比较(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同时点比较,#P<0.05。
2.2 两组痊愈时间及红肿消退、疼痛消失时间比较 观察组痊愈时间、红肿消退、疼痛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2。
表2 两组痊愈时间及红肿、疼痛消失时间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第3天,观察组治愈32例、显效9例、微效1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治愈9例、显效11例、微效6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68.4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
2.4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 治疗期间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药物、置管引发静脉炎的原因为刺激性、高渗性药物及置管刺激血管壁,使局部血管壁产生炎性反应,且沿静脉血管走行呈上延趋势,使静脉血管呈条索状改变,周围出现明显红肿、胀痛感觉,严重患者甚至出现发热、畏寒等全身反应,对患者心理及继续治疗影响严重[4]。特别是老年患者,其机体反应能力差、药物代谢慢、修复功能低下,往往在Ⅱ级甚至Ⅱ级以上静脉炎时才会出现症状,治疗难度增加[5]。目前,临床用于静脉炎治疗的方法较多,如水胶体敷料、硫酸镁、土豆片及单剂中药外敷等,均有一定疗效,但满意度差[6]。常规治疗方法为硫酸镁外敷,可解除小动脉痉挛状态,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发挥镇痛作用。其作用机制为镁离子通过皮肤进入皮下组织,对蛋白激活酶和腺苷三磷酸进行激活,使细胞膜电位、稳定膜电位发生改变,从而使局部血管扩张,改善其内皮功能及通透性,以达到消除水肿、缓解疼痛等目的[7]。但是,高浓度硫酸镁易析出结晶,影响吸收量,且可造成局部皮肤不适,增加患者痛苦,降低治疗效果[8]。
祖国医学认为,药物性、置管性静脉炎归属于脉痹、恶脉范畴,认为其病机为血瘀不畅,津液疏布受阻引发。中医素有“通则不痛,痛则不通”说法,输液针或药物损伤局部脉络,血行受阻,津液疏布不畅,继而引发疼痛、肿胀;肿胀挤压经络,加重经络受阻,形成恶性循环。经络受阻、津液疏布不畅,瘀于局部,加重经络损伤;血溢于皮下,且瘀血蕴久化热,局部产生发红、发热感。治当散热化瘀、消肿通脉[9~11]。蒲公英为临床及生活中最常见药物,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具有清热、解毒、散结等功效,口服外用皆可。经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蒲公英具有抗菌、通乳、抗肿瘤、利胆等多重功效,且富含维生素、微量元素,药食兼可用之[12]。血蝎具有“活血圣药”之美称,是良好的活血散瘀、生肌定痛药物。现代医学分析发现,血蝎具有强抗氧化作用,可减少自由基产生,促进自由基清除。其主要药物成分为血蝎皂甙、防卫素,血蝎皂甙具有抗真菌、抗血栓、改善循环、镇痛等作用,防卫素具有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创面愈合作用[13]。冰片具有散热、通窍、解毒、止痛、生肌作用,皮肤、黏膜吸收良好,且具有引药作用,是临床外用药中常用药物。现代医学发现,冰片同样具有抗菌、抗炎、防腐功效,但作用轻微。冰片特有的芳香及药性,可对局部神经造成一定影响,产生明显的镇痛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第1、2、3天VAS均低于同组治疗前及对照组同期,痊愈时间、红肿消退时间及疼痛消失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可见,本方具有良好的止痛效果,作用迅速;较硫酸镁而言,可缩短治疗时间、促进疼痛消失及红肿快速消退。其原因[14,15]可能为:①营养血管,促进修复。冰片引蒲公英进入皮下,使局部富含营养物质含量增高,有助于促进自身修复功能,修复血管损伤。②镇痛。冰片及血蝎均具有镇痛作用,多重镇痛作用可解除患者疼痛不适,对内分泌及植物神经均具有改善效果,从而改善免疫功能,提高自我修复能力。③改善循环,促进修复。血蝎具有良好活血化瘀作用,可改善局部微循环及血管通透性,促进局部有害物质代谢,避免水肿加重;可促进蒲公英营养物质吸收,共同达到促进受损血管修复目的。④散热、消肿。将药物制成糊剂敷于患处,糊剂自身的挥发作用可带走大量热量,降低局部温度,达到改善微循环作用;其次内含冰片,具有清凉、散热作用,可加强散热、消肿作用。⑤抗菌、抗炎。诸药均具有抗菌、抗炎作用,局部外敷可促进局部炎性因子代谢,改善局部免疫功能,降低炎性因子过度刺激造成的局部损害,有助于受损血管修复。相关研究显示,植物疗法安全有效。本研究也证实此说法,所有患者未见不良反应,治疗总有效率达100%,优于传统硫酸镁湿敷治疗。另外,其最大优点为取材方便,药物价格低廉,操作简单易行。但本研究样本较少,未与目前成品药剂如复脉膏、护脉膏及中药洋甘菊、芦荟等进行疗效对比,有待扩大研究样本、进行多药物对比。
综上所述,新鲜蒲公英加血蝎、冰皮外敷治疗各种程度的药物性及置管性静脉炎,可快速缓解临床症状,疗效满意,且无不良反应、易于操作、药物价格低廉,适用于各级医院,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1] Ray-Barruel G, Polit DF, Murfield JE, et al. Infusion phlebitis assessment measures:a systematic review[J]. J Eval Clin Pract, 2014,20(2):191-202.
[2] Kogure A, Kotani K, Katada S, et al. A randomized, single-blind, placebo-controlled study on the efficacy of the arthrokinematic approach-hakata method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nonspecific low backpain[J]. PLoS One, 2015,10(12):e0144325.
[3] 江丽萍,张福英,陈小丽,等.艾灸联合中药四黄散外敷治疗PICC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3):367-369.
[4] Marsh N, Mihala G, Ray-Barruel G, et al. Inter-rater agreement on PIVC-associated phlebitis signs, symptoms and scales[J]. J Eval Clin Pract, 2015,21(5):893-899.
[5] Nekuzad N, Ashke Torab T, Mojab F, et al. Effect of external use of sesame oil in the prevention of chemotherapy-induced phlebitis[J]. Iran J Pharm Res, 2012,11(4):1065-1071.
[6] Kalny J, Tomásková L, Pazin J. Superficial thrombophlebitis of the lower limbs from the surgeons point of view[J]. Rozhl Chir, 2014,93(5):260-262.
[7] Nakauchi K, Kawazoe H, Miyajima R, et al. Risk factors for oxaliplatin-induced phlebitis and venous pain, and evaluation of the preventive effect of preheating with a hot compress foradministration ofoxaliplatin[J]. Gan To Kagaku Ryoho, 2015,42(11):1397-1400.
[8] Germano Filho PA. Magnesium sulphate effects on sugammadex reversal time - a reply[J]. Anaesthesia, 2015,70(12):1457-1458.
[9] 彭雅君,范中农,林丽玲,等.双柏散外敷治疗静脉炎疗效观察[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35(8):1139-1141.
[10] 谢华灵,宋莉,郝娜.早期应用黄马酊联合复方芦荟乳预防胺碘酮注射液所致静脉炎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5,24(12):2250-2252.
[11] 孙海霞,李红霞.如意金黄散糊剂外敷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的效果观察[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3):4039-4040.
[12] Kenny OP, Brunton N, Walsh D, et al. Characterisation of antimicrobial extracts from dandelion root (Taraxacum officinale) using LC-SPE-NMR[J]. Phytother Res, 2015,29(4):526-532.
[13] 白雪,姜美霞.地塞米松联合地榆血竭油治疗化疗后静脉炎70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3,20(4):411.
[14] Zhou Y, Li W, Chen L, et al. Enhancement of intestinal absorption of akebia saponin D by borneol and probenecid in situ and in vitro[J]. Environmen Toxicol Pharmacol, 2010,29(3):229-234.
[15] Huang L, Bai J, Yang H, et al. Combined use of borneol or menthol with labrasol promotes penetration of baicalin through rabbit cornea in vitro[J]. Pak J Pharm Sci, 2015,28(1):1-7.
贵州省中医药管理局计划项目(QZYY-2014-070)。
10.3969/j.issn.1002-266X.2017.06.033
R472
B
1002-266X(2017)06-0092-03
2016-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