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那斯台遗址出土棍棒头性质的再讨论

2017-05-25 00:37田广林刘安然周海军
关键词:棍棒红山遗存

田广林, 刘安然, 周海军

(辽宁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旅游学院,辽宁 大连 116081)

关于那斯台遗址出土棍棒头性质的再讨论

田广林, 刘安然, 周海军

(辽宁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旅游学院,辽宁 大连 116081)

在那斯台遗址出土的遗物中,除了以往相关研究成果所确认的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和红山文化遗存外,还应该含有小河沿文化遗存。该遗址出土的瓜棱形棍棒头,与敖汉沙窝遗址、萨里巴遗址出土的齿轮状棍棒头和玉质多头器,核心造型构图要素都是小河沿文化常见的八角星纹或八芒纹。有理由认为那斯台遗址出土的用为权杖构件的棍棒头,其性质属于小河沿文化。

红山系列文化;那斯台遗址;棍棒头;文化属性

所谓棍棒头,是一个流行于考古界的约定俗成概念。顾名思义,这是一种带有装柄圆孔,套接在柄把顶端而成的复合器具。从形态学角度观察,有圆球形、瓜棱形、多芒星形、多瘤形等多种式样。由于较早的发现多为石质,因此又有“石环”“有孔重石”“环状石器”“花冠状石器”“块状多头石器”“环状多头石斧”等各种不同的叫法。

学术界对于这种特殊器物的认识,看法不尽一致。关于其功能用途,吕遵谔先生根据其在内蒙古林西县砂窝子遗址的发现,认为属于日常生产生活中用于敲砸的有柄石锤*吕遵谔.内蒙古林西考古调查[J].考古学报,1960(1):9-23.;安志敏先生则根据陕西扶风西周墓的同类发现,认为属于异形兵器*安志敏.西周的两件异形铜兵[C].文物集刊:2.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151-158.;许玉林先生认为是我国先民制造和使用的一种原始武器*许玉林.试论辽宁出土的环状石器与棍棒头[J].辽宁省考古、博物馆学会成立大会会刊,1981:58-59,66.。关于其年代及原生产地,以日本学者江上波夫、水野清一为代表的学者认为发源于青铜时代的高加索一带④*江上波夫,水野清一.内蒙古长城地带[M].东京:新时代社,1935:57-58.;安志敏先生也认为分布于我国华北、东北一带的棍棒头属于“青铜时代遗存”,但又同时指出:“我国早期的棍棒头都不附管銎,同西亚的遗物截然不同,特别是西周遗物的发现,在年代上并不迟于高加索,甚至它和华北、东北一带广泛分布的石制品有着密切联系。这些都说明它是我国的土著制品,而与西亚无关。”*安志敏.西周的两件异形铜兵[C].文物集刊:2.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151-158.

现在看来,时下国内学术界所说的棍棒头,是一个内涵十分宽泛的概念。其地域分布,跨越西北、华北和东北,与内陆欧亚草原通道东段的走向大体重合;其存在时间,从距今8 000年的新石器时代中期一直延续到辽金之际,前后跨越达7 000年之久;所用材质和种类,包括石质、玉质、铜质乃至陶质等多种情况;至于其具体功能用途,既有制作较糙、用为工具或武器的日常实用器具,也有加工精致、用于礼仪生活中的权杖或仪杖;考其原生产地,用为权杖的早期制品,并不排除来源于遥远的西亚等地的可能。其中20世纪80年代初,内蒙古巴林右旗文化馆(今巴林右旗博物馆)和赤峰市博物馆在巴林右旗那斯台遗址发现的3件,便属于用为标识社会掌控者特殊身份地位的权杖顶端构件。

那斯台遗址坐落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巴林右旗大板镇(原属巴彦汉苏木)那斯台嗄查(相当于村)境内的巴彦汉山东麓毛林达坝山脚高台地之上,东面紧临西拉木伦河北侧支流查干木伦河,南距西辽河上源西拉木伦河约13km,背山面水,地势开阔,景色清丽。1980年秋,原内蒙古昭乌达盟(今赤峰市)巴林右旗文化馆(今巴林右旗博物馆)在考古调查中首次发现该遗址,随即与昭乌达盟文物工作站(今赤峰市博物馆)联合实施了考古调查*巴林右旗博物馆.内蒙古巴林右旗那斯台遗址调查[J].考古,1987(6):507-518.,确认这是一处东西长约1 500m、南北宽约1 000m、总面积为150万m2左右的超大型史前聚落遗址。遗址内采集到大量陶器、玉器、石器和骨、角器标本,为研究西拉木伦河北岸地区的史前文化发展面貌增添了不可多得的重要史料。其中石制品中包含的3件棍棒头,均采用琢制技法成型,再行磨光,造型规整,加工精细,十分罕见。原调查报告的编写者把这3件棍棒头分为三式。

其中Ⅰ式整体造型呈球状,中间对钻成孔,上、下两端平齐,底端平面直径大于上端,腹部最大径约7cm、高约6cm(见原报告图八,3)。这种形制的棍棒头材料,年代偏早的见于20世纪50年代汪宇平先生在克什克腾旗大耗力遗址的采集品。限于当时的认知条件,汪先生在调查报告中称之曰“石环”*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局文物工作组. 内蒙古自治区发现的细石器文化遗址[J].考古学报,1957(1):9-23.。但据原报告所附图二,3观察,实则为棍棒头之属。此器形制规范,制作较精。腹部最大径宽约5.4cm、高约3.6cm。年代略晚的材料见于1974年李恭笃先生在赤峰市敖汉旗小河沿南台地遗址小河沿文化地层中发掘到的3件“圆形有孔石器”。其中编号为T12∶1的一件,中间采用双面对钻成孔,加工精细,通体磨光,直径6.5cm、孔径2~2.5cm、厚4.5cm(见原图三十,5)*辽宁省博物馆,昭乌达盟文物工作站,敖汉旗文化馆.辽宁敖汉旗小河沿三种原始文化的发现[J].文物,1977(12):1-22.。此外,赤峰市博物馆收藏的1件出土于翁牛特旗解放营子的红山文化淡黄色高体玉珠,体量偏大,圆润饱满,整体造型作长圆形球状,中间对钻穿孔,高4.2cm、径3.9cm、孔径0.9cm*刘冰.赤峰博物馆典藏文物[M]. 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2006:010.。根据这样的体量数据分析,这件“玉珠”,其性质应该属于玉质棍棒头。

Ⅱ式整体造型略作上小下大的瘦高体鼓形,高约7.6cm、腹部最大径宽约11.5cm,两端平齐,中间单面钻孔,圆孔断面呈梯形(图1,2)。这种器体偏高、中间穿孔采用单面直钻技法的同类器物,见于年代较晚的沈阳市郑家洼子遗址下层(一期)遗存出土的青铜时代棍棒头。此器磨制精细,中间穿孔采用单面钻法制成,由一端透过,直径7cm、孔径1.1~1.6cm(见原报告图六,1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东北工作队.沈阳肇工街和郑家洼子遗址的发掘[J].考古,1989(10):885-892.。

Ⅲ式最为奇特,整体造型有如上小下大的蒜头,中间双面对钻成孔,上、下两端平齐,器表精工做出8个瓜棱形花瓣,高约5cm、腹部最大径宽约8.5cm(图1,3)。与这种瓜棱状棍棒头形制相近的实物资料,还见于敖汉旗博物馆收藏的康家营子乡沙窝遗址出土品。此器灰白色石质,通体磨光,中间对钻成孔,周边较均匀地刻出16道齿轮状凹槽。径5.1cm、体高2.9cm、孔径1.2~1.5cm。这里的所谓“周边较均匀地刻出16道齿轮状凹槽”,其具体观测形态应与那斯台遗址出土品的“瓜棱形花瓣”本质相同,只是表达形式有别而已。

无独有偶,敖汉旗博物馆还同时收藏有1件出土于萨力巴乡七道湾子遗址的碧玉多头器。在该馆编著的《敖汉文物精华》一书中把这两件器物的时代均定为红山文化遗物。该书关于这件碧玉多头器的具体描述是,整体造型作扁平盘状,中间钻孔,外缘有8个棱形乳突,呈齿轮状*邵国田.敖汉文物精华[M] .呼和浩特: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4:74-75.。细审该书所附彩色图片,不难看出,此器周缘向外展出的8个等距“棱形乳突”,实则为象征太阳光芒的“八角星纹”或“八芒纹”。值得注意的是,在此器周缘的八角星纹与中间圆孔之间的器体部位,还雕有一重与外缘完全相同的八角星纹图案。具体构图方式是内圈的八芒分别与外缘两芒之间的夹角相对,形成错落有致的双重八芒图案。由于未见实物,不能确知雕在内圈的八角星纹是否为双面对雕。如是,则此器乃为一件三重八角星纹玉器,或可称为双面双重八芒星纹玉器。

图1 那斯台遗址出土棍棒头1.Ⅰ式;2.Ⅱ式;3.Ⅲ式

如果我们把对这种排列极有规律的多重八角星纹器物的观察角度作一调整,即不是俯视或仰视,而是由外缘向里侧视,则所见“芒”的形态,便不再是尖形的“乳突”状,而是花式的瓜棱状了。而其数目也不再是8个,而是16个了。同样道理,如果对一件单层八芒器进行周边侧位平视观察,则会产生8 瓣瓜棱形的视觉。如此说来,那斯台出土的瓜棱形棍棒头、沙窝出土的齿轮状棍棒头以及萨里巴出土的碧玉多头器,其核心造型构图要素都是八角星纹或八芒纹。

关于那斯台遗址出土棍棒头,学术界鲜有专文研究。2011年,李水城先生著《赤峰及周边地区考古所见权杖头及潜在意义源》*李水城.赤峰及周边地区考古所见权杖头及潜在意义源[J].赤峰学院学报·第五届红山文化高峰论坛专辑,2011(2):7-12.一文,就赤峰及周边地区考古发现的包括这3件器物在内的同类器物的功能用途、文化属性、文化源流、传播路径及其历史影响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全面论证。文中把这3件器物的性质定为红山文化权杖头,认为这种类型的权杖最早起源于今西亚北部土耳其一带的安纳托利亚高原,其后沿不同的路线向西南传入古代埃及,向西北传入东南欧乃至欧洲大陆,向北传入高加索一带,向东经伊朗进入中亚,继而经中国西北沿长城地带东进,于距今约5 500前后经河套地区传入内蒙古东南的赤峰地区。同时指出,权杖作为近东先民率先创造的文化要素进入东亚以后,主要是在长城地带沿线传播,从未被中原文化所接受。以往学术界在讨论内蒙古东南部的考古学文化时,过多地关注它与中原内地的文化互动,对其向北沿大兴安岭南麓与北亚草原地带的文化交往则关注不够。而内蒙古东南部通过河套与中国大西北、进而通过河西走廊与西域发生的间接文化交往,应该引起充分注意。

上述这种系统的学术观点,集中代表了这一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受到这种深刻见解的直接影响,笔者也曾把包括这3件棍棒头在内的相关遗物,作为红山文化时期内陆欧亚草原地带中西双方人群互动和文化交往的实物例证来加以论证。不过,随着认识的逐渐深化,始觉有必要对这类史前遗物的性质和来源进行再讨论。

那斯台遗址出土的3件棍棒头,均属没有地层依据的采集品。以往学术界所以认定其为红山文化晚期遗物,应该与这3件器物本身所显现出的工艺水准以及该遗址被确认为主要属于红山文化遗存不无关系。

当年的调查者在1987 年发表的考古调查报告中指出,该遗址采集的陶器,含有丰富的夹砂“之”字纹陶和泥质彩陶,其形制特征及器表纹饰,与发现于赤峰红山后遗址的陶器十分接近。这里出土的三联玉璧、勾云纹玉饰、玉鸮等玉器,与发现于辽宁省朝阳市喀左县东山嘴、凌源市三官甸子城子山的红山文化遗址同类玉器所用材质相同,雕制风格相近。此外,那斯台出土的鞋底形石耜、桂叶形石刀以及石磨盘、石磨棒等石器,也都属于发现于赤峰红山后等地点的典型红山文化石器。尽管缺乏确切的地层材料直接证明其年代,但据数量丰富、品类多样的红山文化遗物共存于该地点这一特征,那斯台遗址的性质应为红山文化遗存。与此同时,调查报告的编写者还注意到,该遗址除了发现有大量红山文化遗物外,还同时发现有胎体较厚、器表饰以凹弦纹、“之”字形纹的筒形罐、饰以“回”字形纹、网格纹以及细附加堆纹的陶片,而这类陶器均不见于红山文化器物群。这就是说,原调查报告在把该遗址的主体确认为红山文化型遗址的同时,也注意到了该遗址同时包括分属于不同年代、不同性质的文化遗存。

2002年,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与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联合开展对于西拉木伦河流域先秦时期遗址的调查过程中,对那斯台遗址再次进行了复查,所见到的情况是“该遗址文化内涵单纯,所出遗物均可认定属红山文化”*朱永刚,王立新,塔拉.西拉木伦河流域先秦时期遗址调查与试掘[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86.。

2013年,索秀芬、李少兵先生对那斯台遗址出土的陶器、玉器、石器进行了重新分析,将该遗址出土遗物区分为甲、乙、丙、丁四种遗存。其中甲类遗存为兴隆洼文化白音长汗类型;乙类遗存属于赵宝沟文化;丙类遗存属于红山文化;丁类遗存分为两种情况:其一是与多种文化并存的细石器、骨角器、蚌器等,难以确定其文化属性;其二是缺乏可资比较资料的石人、石兽、石杯等遗物,有待于进一步识别*索秀芬,李少兵.那斯台遗址再认识[J].草原文物,2013(2):72-78.。

近期笔者注意到,在那斯台遗址出土的陶器中,除了此前识别出来的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和红山文化遗存之外,还包含有小河沿文化遗存。

首先,据原调查报告,那斯台遗址出土的彩陶“有泥质红陶和夹细砂红陶,以及少量的泥质灰陶”,“多施黑色,间或也有紫红色彩”。又据李恭笃先生研究,“红山文化的彩陶质地均系泥质陶,质地非常细腻”*李恭笃,高美璇.寻觅与探索:中国东北原始文化考古论文集[C] .北京:文物出版社,2014:220.,而小河沿文化的“彩陶皆为夹砂陶,它与红山文化的泥质彩陶有着质地和工艺的双重区别”*李恭笃,高美璇.寻觅与探索:中国东北原始文化考古论文集[C] .北京:文物出版社,2014:5.。基于这样的认知基础和界定标准,则那斯台遗址出土的“夹细砂红陶”胎质的彩陶,其性质应该属于小河沿文化。

其次,在原调查报告所发表的41件其他陶器中,包含有一件带鋬耳的夹砂陶鼓腹筒形罐口沿残片,在内敛的口沿下侧,施有一道横向附加堆纹条带,器表施有点状纹(图2,1)。据现有的考古学研究成果,在辽西地区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遗存中,带耳器最早见于红山文化的双环耳筒形罐,其施耳的位置是在器体中间的腹部。而年代偏早的兴隆洼文化和赵宝沟文化筒形罐,均未见有耳。到了后红山文化的小河沿文化时期,带耳筒形陶器始在辽西一带盛行(图2,2)。有关研究者注意到,“小河沿文化筒形罐较红山文化和赵宝沟文化时期相比,最突出的变化就是几乎所有的筒形罐都带对称的鋬耳、环耳”*徐廷.试析小河沿文化两种带耳筒形罐[J].赤峰学院学报,2010(4):7-11.。综合上述各种信息,有理由认为,那斯台遗存出土的近口沿带有鋬耳的夹砂陶筒形罐,其性质也不排除为小河沿文化遗物的可能。要之,那斯台遗址是一处先后为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红山文化和小河沿文化长期顺序沿用的重要史前遗址。其中,红山文化所代表的古代居民在这里生产生活的时间最长,所留下的遗存最为丰富。

图2 那斯台与大南沟出土双鋬耳筒形罐对比图1.那斯台遗址出土;2.大南沟出土

如前文所言,那斯台遗址出土的瓜棱形棍棒头与敖汉旗沙窝遗址、萨里巴遗址出土的齿轮状棍棒头以及碧玉多头器的核心造型要素都是八角星纹或八芒纹,而八角星纹则是小河沿文化彩陶中常见的纹样。这种八角星纹图案,同时还是山东半岛大汶口文化彩陶以及江淮地区凌家滩文化玉器上盛行的纹样,但却不见于地域分布与小河沿文化大体重合的红山文化遗存。所以,那斯台遗址出土的Ⅲ式瓜棱形或蒜头状棍棒头,其文化性质应该属于小河沿文化。至于敖汉境内出土的沙窝棍棒头及萨里巴多头玉器,在没有确切的证据证明为红山文化遗存之前,也有考虑其属性为小河沿文化遗物的余地。有关那斯台遗址发现的另外两式棍棒头的归属,则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据考,不论是大汶口文化彩陶还是凌家滩文化玉器,都属新石器时代晚期流行的礼仪用器。而其上所施八角星纹,均与太阳崇拜有关。因此可以认定,施有这种八角星纹的陶器和玉器,都具有礼仪重器性质。同样道理,赤峰境内出土的带有八角星纹基因的小河沿文化棍棒头,也应具有太阳崇拜的文化内涵。结合那斯台遗址出土的棍棒头都普遍制作精致的特点,愈觉李水城先生直接认定其为权杖头的合理性。在这样的认识基础上,我们或可把以那斯台、沙窝、萨里巴等地出土的瓜棱形、齿轮状、多头形棍棒头为代表的同类器物,统一整合,称之曰多芒星式权杖头。

2006~2007年,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鲁北镇南宝力皋吐墓地曾出土一件以煤精为料,精工制作的“骨朵”*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科尔沁文明——南堡力皋吐墓地[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186.。此器的整体造型呈现扁体菱状五角星形,中间两面对钻成孔,在中间圆孔与五角星芒之间的器体两面,又分别雕出对称的菱状五角星纹台面,每个星芒均与外侧两个相邻星芒之间形成的夹角相对,形成双面双重五角星纹的构图结构。这种造型设计,与赤峰市敖汉旗萨力巴遗址出土的八角星纹玉器的表现风格完全相同,所不同者,只是星芒的数量有别而已。这种风格的同类器,还见于日本侵占旅顺时所编《旅顺博物馆图录》著录的一件出土于内蒙古通辽市库伦旗境内的双面双重六角星纹器*安志敏.西周的两件异形铜兵[C].文物集刊:2.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151-158.。据报道,南宝力皋吐墓地出土遗物的文化面貌,既有与小河沿文化相似的器形,又有偏堡子类型的陶器,还有自身特点鲜明的陶器群*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2006年扎鲁特旗南宝力皋吐墓地的发掘[J] .内蒙古考古文物,2007(1):15-20.。迹象表明,南宝力皋吐墓地及库伦出土的双面多芒星纹器物,也应属于小河沿文化遗物。

〔责任编辑:徐昭峰〕

The reconsideration of the stick head’s use from Nasitai Site

Tian Guanglin, Liu anran, Zhou haijun

(SchoolofHistoricalCultureandTourism,LiaoningNormalUniversity,Dalian116081,China)

Except those relics from Xinglongwa Culture, Zhaobaogou Culture and Hongshan Culture that already confirmed in former related research results,the relics from Nasitai Site should contain Xiaoheyan Culture remains. The melon prismatic stick head from this site,gear shape stick head and multiplehead jade artifact from Shawo Site and Saliba Site in Aohan, all these composition elements of main sculpt are all Anise star stripe,which are familiar with Xiaoheyan Culture.There’s a reason to consider that the stick head to be used as one of the truncheon’s components, which belongs to Xiaoheyan Culture.

Hongshan series culture; Nasitai Site; stick head; culture attribute

10.16216/j.cnki.lsxbwk.201703123

2016-12-29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古代的‘中国认同’与中华民族形成研究”(15ZDB027);辽宁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辽海考古实践教育基地(10165201502);辽宁省研究生联合培养项目“联合培养‘江山文化研究’研究生项目”(2016[70]号)

田广林(1955- ),男,内蒙古林西人,辽宁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辽海文明史研究。

K871.13

A

1000-1751(2017)03-0123-05

猜你喜欢
棍棒红山遗存
从佛教文化遗存看天水在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性
红山荞麦看木森
燧石和棍棒
西夏棍棒类兵器及其相关问题考论
举世瞩目的红山文化玉器(四十九)
辽代契丹贵族墓地守冢人居住遗存和祭祀遗存初探
贵州有的唐代遗存
浙江安吉汉代土墩遗存
红山文化“玉龙”中的“猿”
5000年前红山文化庙、坛、冢新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