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勇
编者按: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质量工作,十八大提出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历次中央经济工作会都强调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质量提升”是今年两会的一个热词,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中国制造因质量而强盛,中华民族因质量而强盛。以下文章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质量强国课题研究的一些成果,希望把“质量时代”这个词在全社会喊响,让重视质量、创造质量成为一个社会风尚,推动我国进入质量时代。
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要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和经济工作的主线,着力优化现有生产要素配置和组合,着力优化现有供给结构,着力优化现有产品和服务功能,切实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打造新引擎、构建新支撑。在质量领域,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当务之急就是要加强质量品牌建设,发挥质量品牌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关键作用,充分释放消费潜力,大力激发经济活力,全面推动实现“两个中高”目标,即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
一、质量和品牌建设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
李克强总理在《2017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实体经济从来都是我国发展的根基,当务之急是加快转型升级。”必须努力推动实体经济增长模式从速度规模扩张型转向质量效益型,也就是“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一)有效供给不足首先体现为产品质量整体水平亟待提升
经济运行进入新常态以来的新变化有力地折射出中国产品质量不高,已经成为制约有效供给、迫使大量购买力外流的“卡脖子”因素。据统计,境外购物消费 60% 以上是普通日用消费品,包括德国的剃须刀,日本的电饭煲、马桶盖、感冒药等等。原因其实就是质量问题,消费者对于国产产品并不是价格不满意,而是对其质量信心不足,再便宜也没有人买。因此,加快转型升级,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牢牢扭住质量这个牛鼻子,以求降低无效和低端供给、提高有效高端供给。
(二)质量发展水平对宏观经济增长构成抑制
与德国、日本等国家相比,中国质量效益对提升出口和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尚不明显。这不仅体现在工业制成品领域,也体现在农产品国际贸易中。此外,节能降耗也受到质量水平不高的制约。从宏观层面看, 一个产业、区域或国家的能源消费量,与其产业结构、生产资料质量、工艺技术、能源存量及国内外市场的能源价格、能源开发与使用政策等因素相关。我国单位 GDP 能耗总体上呈现下降态势,但最近几年出现了波动上行的走势,反映我国节能降耗进程受到宏观质量效益的影响,难度仍然很大,转型升级与节能减排任重道远。
(三)品牌缺失凸显了中国产业的“大而不强”
品牌作为一种新的战略资源,集成了质量、技术、服务、管理、文化及诚信等各种综合能力,是连接需求侧与供给侧的有效桥梁,是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和第一出口大国,但“大”并没有带来“强”,中国仍然是一个品牌弱国,缺少一批世界顶级品牌,品牌溢价能力弱。一些发达国家在全球品牌500强中不仅上榜企业多、排名前,且上榜企业的品牌总价值也远高于中国企业。以每万亿美元GDP的全球500强品牌数量计算,2015年中国的数值为2.99,即每1万亿美元增加值对应2.99项世界500强名牌,而日本为7.68,德国为7.41,美国为14.08,英国和法国分别为17.38和16.37,瑞士更是达到了35.69。品牌影响力匮乏是制约中国成为制造强国的重要原因。据全球统计调查,有62%的海外受访者担心中国品牌的质量不过关,60%的受访者担心假冒伪劣太多,43%的受访者担心食品安全问题,42%的受访者担心售后服务不佳。
二、加强质量品牌建设、推进实体经济优化升级的主要路径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在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实体经济优化升级的过程中,着重发挥质量和品牌建设的作用,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注重发挥企业家在质量提升和品牌建设中的引领作用
企业家是企业创新发展的核心。要引导企业家充分认识质量和品牌在创新发展中的重要性,发挥其引领作用。鼓励企业采用卓越绩效模式、六西格玛管理、精益生产、现场管理等质量管理方法,推广9000系列质量管理标准及GMP和HACCP管理体系标准。大力提高劳动者技能。推动建立新的质量工程技术人员人才评价制度,实施卓越工程师计划、企业质量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促进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此外,大力推动企业质量技术创新,加大制造业企业质量技术改造支持、引导力度,支持企业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
(二)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夯实品牌建设的质量基础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品牌是企业的灵魂。推动一大批传统的中小企业转向质量效益型道路,必须下大力气扶持帮助其完善质量基础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严格企业质量主体责任,建立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严格执行重大质量事故报告及应急处理制度,健全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切实履行产品“三包”、缺陷产品强制召回等质量安全责任,依法承担质量损害赔偿责任,建立消费品质量安全事故强制报告制度。鼓励企业参与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制修订,引导企业广泛开展QC小组(质量管理小组)、“五小(小建议、小革新、小功关、小发明、小创造)”、岗位练兵、技能竞赛等群众性质量活动。
(三)加强质量安全监管和品牌保护,营造有利于品牌成长的市场环境
良好的竞争秩序,能使质优价高成为市场竞争常态,形成质量品牌优胜劣汰效应,也有利于提振消费信心,增强消费欲望,扩大消费需求。反之,则会极大抑制企业依靠质量和品牌取胜的动力。必须加强质量安全风险研判和防范,建立产品伤害监测体系。加强农产品、食品药品、食品相关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和日用消费品质量监督抽查。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质量安全违法行为,包括制售假劣食品药品农资、网络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行为。加快质量诚信体系建设,推进企业质量信用信息公開和企业质量信用分级分类管理,加快建立质量失信“黑名单”制度。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完善品牌保护的法律法规,强化品牌维权机制,健全品牌创新的激励机制。对恶性严重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从法律上规定其承担“加重民事责任”或“惩罚性民事责任”,明确加重或惩罚赔偿的幅度。积极保护和传承老字号,提升传统产业产品质量和品牌化水平。
(四)推进品牌培育能力建设,创建一批知名品牌
品牌培育是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体现,既需要企业有“十年磨一剑”的专注,也离不开外部的引导与扶持。应积极研究品牌培育管理标准体系,组织制定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推进农业、制造业、服务业企业品牌培育能力建设。引导企业完善品牌管理体系、创新管理模式、增强培育能力。构建品牌培育能力评价长效机制,指导企业科学评价并持续改进品牌培育绩效。将品牌建设情况纳入中央企业工作考核,提升中央企业品牌价值和效应。开展知名品牌创建工作,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知名品牌。建立区域性品牌培育公共服务平台,深化区域品牌建设,支持重点地区制定规划、完善制度、协调资源、组织推进,实现品牌群体创新发展,提升区域品牌价值。加强品牌建设领域的教育和培训。鼓励高等院校成立品牌研究机构,设立品牌学科和专业,完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适当增加扩大招生规模。推动建立品牌从业人员职业资格认定制度、职业道德准则和后续教育制度,完善从业人员培训体系,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赋予品牌企业以更多发展动力
当前,企业在品牌经营中遇到的一个突出问题是无形资产估值难、融资难。可以考虑设立专门引导资金(基金),用于对影响大、带动作用强、具有示范效应的质量型品牌型企业的贴息或补助。制定品牌评价国际标准,推动建立国际互认的品牌评价体系。推动建立专门的品牌资产融资担保机构和品牌资产评估机构,专门从事品牌企业无形资产评估,研究品牌资产的质押方式,为银行信贷、无形资产入股、转让等提供专业咨询。对达到一定规模和影响的品牌经营企业可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对那些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且带有显著中国特色的自主品牌,直接给予研发、宣传和推广补贴,帮助其成为国际品牌。建立政府部门间协调机制,加强政府政策的协调配合,完善针对质量提升和品牌建设的相关政策体系,进一步发挥政策的引导和激励作用。◆
调整质量管理思路 促进质量强国建设
邓 洲
传统质量管理工作的重点是质量监管,即通过加强对出厂产品的质量控制,对生产优质产品企业的表彰,对生产假冒伪劣产品企业的惩罚,使得低质产品退出市场,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严管”实现了国内产品质量的整体提高。
随着发展阶段和发展环境的变化,以事后和离散监管为特点的传统质量管理局限性开始显现。申报、备案、抽样等方式受企业和质量监管部门主观意愿影响大,且周期长、时效性差,抽样难以代表全部产品质量、在产品出厂前的一次性检验也难以代表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特别是随着产品种类越来越多,个性化、定制化、服务化产品比重增大,传统质量监管方式的成本越来越高、效果却越来越差。同时,通过“严管”提升质量的效果减弱,“中国制造”的质量提升已经进入必须依靠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的阶段。跳出三鹿奶粉等个别因质量监管不到位造成的恶性质量案件,作为绝大多数消费者在选购国产产品和服务时,最大的顾虑是对其本身质量的不确定而非对假冒伪劣的担忧。面对新的情况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的新要求,需要深刻调整我国质量管理的思路。
首先,优化质量管理体系,实现质量监管与质量提升并举。我国传统质量管理部门职责聚焦于质量监管,而质量提升需要行业管理部门、科技管理部门等的协同。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政府质量管理框架应当突破原有格局进行重新设计,更好地发挥相关政府机构、企业、协会、消费者、科研机构、宣传部门的积极作用,共同促进“质量强国”战略目标的实现。
其次,依靠创新驱动质量管理升级。无论对于整个国家、某个行业还是一个企业,都只有通过不断加强创新才可能获得质量提升的。质量管理应当强化前沿跟踪能力,对质量标准、质量控制手段、质量监管方式的研究要与科技革命的步伐同步,改变以往质量管理相关规章制度滞后于新事物发展的局面,由被动管理向主动引导转变,规范新产品、新行业、新业态市场,促进真正满足市场需要和符合科技发展方向产业和企业的发展。依靠技术创新促进质量提升的同时,也需要制度创新和工具创新来提升政府和企业质量管理能力,例如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对产品的“可追溯”查询,使得产品生产的各个环节质量得到更好的保障。
第三,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形成高质产品和服务的“赚钱效益”。一方面,通过更加透明的市场信息、更加严格的质量法规,使得不满足质量标准产品和服务不能进入市场。另一方面,形成对高质产品和服务认可的市场环境,通过教育、宣传手段,让消费者和用户了解和认识高质产品和服务的好处,愿意为其支付更高的价格。当然,利用市场机制并不妨碍政府采取相机决策和实施相关政策,政府对于质量管理的作为和地位仍然是不可缺少的,一方面要不断完善和优化质量监管相关法律法规,保护合法企业和消费者的权益;另一方面组织力量对质量问题和质量提升已经出现或可能出现的普遍性问题、规律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为企业质量提升提供帮助和指导。
第四,以供给侧管理为主导,需求侧监管为基础。要真正意义上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丰富消费者维权渠道,降低消费者维权的成本,政府部门、消费者协会要在其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在需求侧监管基础上,将监管的重点放在供给侧,能够降低交易成本,使得提供高质产品的企业获得更高收益也使得消费者购买到满意的产品。同时,供给侧质量管理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一环,质量管理能够促进落后产能的淘汰,为生产高质产品、提供高质服务的企业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
第五,实现全面质量监管。过去,质量监管聚焦于产品出厂和交易的环节,“三包”等质量控制手段时效性也非常有限,这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产品和服务高质量的要求。产品整个使用周期内的质量都必须得到保障,在出厂之前的生产过程是否满足工艺要求、是否符合环保法规;在产品的使用过程中,是否安全可靠;在产品报废阶段,废弃物处置是否得当都应当纳入到质量监管的范畴。除了对制造产品的监管,也要加强对农产品和服务产品的质量监管。相对于制造产品,我国农产品、服务产品的质量标准更加缺失,即便是有标准,执行的情况也不容乐观。当前各个产业间边界逐渐模糊,多个行业部门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才能够满足最终消费需要,这也对跳出传统的行业范畴,以满足用户需求为最终目标,实现全面质量管理提出了迫切要求。
第六,推进质量管理的国际接轨。一方面,通过质量管理的国际接轨促进我国产品和服务出口。我国自主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往往需要经过严苛的质量审查,近年来不断收到来自主要进口国家的贸易调查,主要原因是这些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但理由往往是产品的质量问题。实现国内质量管理与国际接轨,并被国际市场所认可能够大大降低我国出口企业的交易成本,同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贸易摩擦。另一方面,质量管理的国际接轨有助于我國消费者和用户购买到优质进口产品。相对于出口产品需要满足严格的国外质量审查,我国对进口产品的质量管理体系还非常不完善,现行规章制度已经非常陈旧,不能适应大量进口国外生产设备和消费品的要求。质量管理的国际接轨不仅要实现对本国生产产品质量管理的接轨,同样也要实现对进口产品管理的国际接轨。◆
(作者单位:中国社科院工经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