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康隆
“本土知识”和“生态建设”都是生态民族学研究的重大领域,而这两大研究领域又必然要与我国的“三农问题”紧密关联。由于有关“三农问题”的争议长期难以达成共识,因而此前本栏目的相关讨论,不得不停留于就事论事,也不得不更多的关注传统和纯理论的探讨。
2017年,中央出台的1号文件中,明确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到了议事日程,并着手付诸实践。这对我国“三农问题”和“生态文明建设”来说,都是一道福音。本栏目对此欢欣鼓舞,热切希望为此项政策的落实贡献出微薄之力。为此,本期推出的文章,很自然的包括了两个方面。其一是,立足于时代的要求,对此前已发表的论文做一个全面的总结;其二是,刊登一些此前难以深入探讨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对于前者,本期刊发了耿中耀的《本土知识与生态建设研究述评》,目的是希望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以便寻求新的发展。其间的得失利弊,借此公诸于众,恭请海内外贤达不吝赐教。对于后者,本期推出了3篇论文,不仅探讨的对象各不相同,分析的思路和结论也各有千秋。
吾甫尔·努尔丁·托仑布克的《吐鲁番绿洲农业:坎儿井浇灌出来的文化生态辉煌》一文,有别于此前的相关研究。该文没有着力于传统的探讨,而是探讨在现代化背景下,作为优秀农业文化遗产的坎儿井所面临的传承、保护与挑战,并借此揭示了坎儿井的生态价值。在某些关键问题上,直接触及到了一些根本性的实质问题。该文借助扎实的数据资料,对比了现代水利工程与坎儿井之间的消涨关系,从而破除了此前诸多偏颇的习惯性认识。因为,其间的冲突最终都会表现为对当地有限水资源的争夺,当地建设现代水利工程,只具备取水、用水的优势,而不具备造水的功能。而且,现代水利工程需要支付的投资和维持费用,也居高不下。与此同时,传统的坎儿井虽然面临严峻的挑战,但传承和效用并没有消失,而且还能表现出现代水利工程所不具备的优势。如果将该文的结论放到“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天平上,去做出優劣判断,那么坎儿井的优势将越显突出。在这样的政策下,现代水利工程在吐鲁番的特殊干旱区,其间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同样可以得到极大的凸显。举例说,将一个1平方公里的现代水库,修置于年蒸发量将近3 000毫米的吐鲁番地区,这将意味着为储集水资源而修建的水库,每年就要无效耗损300万吨水资源。传统的坎儿井却不可能出现这样的损失。相比之下,正确的做法必然表现为,毋需在吐鲁番大修水库,应当把投资用到坎儿井创新利用上,而不是抄袭水资源丰富地区的习惯性做法。另外,应当利用现代技术,实施地下回灌富余的水资源,不仅有利于当地的生态维护,更有利于坎儿井这项优秀农业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总之,这篇论文提到的问题,不仅与当下的国家大政相合拍,而且还有助于世人开阔眼界,能够从实质上领悟“三农问题”根本性改革的紧迫性和可行性。
刘光阳的《传统的山地渔业在当代生态维护中的参考价值探析》,探讨的是一个人们长期忽视的边缘性问题。云贵高原自古以来就被局外人视为山多地峭的偏远地区,很难想象在这样的环境下,也会拥有历史悠久的传统渔业。而且这样的渔业,具有极高的自然与生态适应能力。更重要的还在于,该文明确指出,这里的传统渔业其实是当地复合农业的有机构成部分,以至于该文提供的生动资料以及所形成的独到见解,同样可以对“农业供给侧改革”发挥参考和借鉴作用。原因在于,即令排除这种山地渔业的其他经济价值,单就这种传统的山地渔业所包含的特殊本土生态知识和技术,本身就可以成为休闲农业的生态旅游资源。在“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助推下,处于濒危状态的传统山地渔业,也可以迎来属于当地各族人民的发展良机。
张辉的《地方性生态知识与生态保护——以滇西北藏区奔子栏镇神山崇拜为例》一文,以神山崇拜为研究对象,但研究的侧重点并不在于宗教信仰本身,而是将重点聚焦于其间所隐含的本土生态知识和生态维护的实践上,从而赋予了相关研究的新的内涵,使人们可以透过神山崇拜,关注到相关民众的精神世界对生态环境维护的积极作用。然而,这种积极作用的获得,又是来自于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建构。因而该文的探讨,至少可以帮助大家注意到,本土知识的创新利用显然不是一个纯粹的工程技术问题,而是一场关系到精神生活的社会行动。在“技术至上”的观念下,该文讨论的问题具有十分难得的借鉴价值。
[责任编辑:罗康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