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筱懿
让一个15年前对自己毫不感冒的人为现在的自己动心,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我在女友Q和男性友人K的经历中看到了这么一出反转。
Q是我的大学校友和邻居,读工艺美术专业,标准文艺女青年的模样,皮肤是长久不见阳光的白皙,公开场合话比画少,内心却潜藏了被艺术浇灌起的热烈。她爱上了我们系各种光环加持的K。他是班长、系学生会会长、辩论队最佳辩手、老师的宠儿,再加上身高和外貌都超过了大学男生平均水准,所以各项优点都被放大。但不起眼的Q被K拒绝了。
我不得不开导心碎的Q:你究竟是喜欢K,还是喜欢他身上的各种附加值——班长、系学生会会长、最佳辩手、优等生,来满足虚荣心?Q被我问得一震。
后来,Q便被家人送到北京学法语,然后飞去巴黎。
Q再次出现在我面前已经是15年后,而且,一见面就把我惊艳了——原本的苍白变成了健康的白皙,气质优雅,谈吐动人,是个小有名气的设计师,拥有自己的工作室,原本含蓄的“勿忘我”在15年的时光中长成了热烈的“玫瑰”。
我喜欢看到她这样的转变,当然,我也猜到了她必然会说一句话:K现在好吗?
Q说得很淡,语气只是想见见故人的释然,态度也是完全的放松,于是我答应试着联系K吃一顿饭。
3个人就这么隔着15年的光景坐上同一张餐桌,当“我们”在岁月中的差距变成了“我和门”的时候,一切都不同了。
学校和社会是两码事,K保送研究生,毕业后被女友的父母安排在省直機关。可是比他机智优秀勤勉并且全力以赴的人挺多,被照顾惯了的人注定弯不下腰,他的发展并不平顺,职位与年龄刚好匹配,却多了个不常运动常应酬的肚腩。
K看到Q眼神一亮,表情也因为紧张而生硬,反倒是Q,自然妥帖,热情得恰到好处。
我看着眼前局促不安生怕说错话的K,对比15年前他果断的拒绝和高傲,想象着其中反转的力量。
你的爱情有没有价值,你的付出有没有意义,对于另外一个人而言,取决于你这个人有没有价值,你这个人对Ta来说有没有意义。
27岁的扬·安德烈爱上66岁的玛格丽特·杜拉斯,一定不是因为她是巴黎街头酗酒暴躁的老太太,而是,她是龚古尔文学奖得主,暴烈的脾气匹配着暴烈的才华;戴笠解散了所有相好过的女人,一心一意要娶胡蝶,一定不是因为她是拖着两个孩子结过两次婚的中年妇女,而是,她是电影皇后,是横扫当时所有排行榜的票房冠军,代表了那个年代的审美取向;号称“童贞女王”的伊丽莎白一世,花甲之龄依旧有年轻的埃塞克斯伯爵狂热追求,谁都知道,她的魅力来源于她是一位真正的女王,缔造了一个日不落帝国的女王。
所以,那个爱上你的人,爱的还有你的附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