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包牧仁 刘永旭 孙洪岩(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家畜繁育指导站)
库伦驴的保有现状与开发利用
文│包牧仁 刘永旭 孙洪岩(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家畜繁育指导站)
通辽市在20世纪90年代培育出库伦驴,并被内蒙古自治区政府验收命名,库伦驴中心产区主要在通辽市库伦旗,因其产地而得名。库伦驴是蒙古驴经过长期选育和驯化形成的具有地方特色的蒙古驴品系,除了具有国内地方驴的基本特性外,以繁殖力好、抗病力强、耐粗饲等优良特点而著称,是内蒙古自治区及我国东北地区少有的地方良种。21世纪初开始,库伦驴存栏头数急剧减少,这一地方良种级品种资源濒临灭绝。近年来,通辽市政府重视发展肉驴产业,把库伦驴生产作为农牧业优势特色产业来抓,种群得到保护,规模趋于稳定,开发利用发展肉驴产业前景向好。
1.存栏数量与品种结构。2016年全市驴存栏227544头,适龄母驴79215头,其中库伦驴良种登记15006头,存栏头数仅占全市驴头数的6.59%。库伦驴主要分布在库伦旗,其他旗县市所剩无几。在品种方面,20世纪80~90年代,全市驴品种主要以库伦驴为主,具有较鲜明的地方特色。到21世纪初,养驴户自发从外地引进多个地方品种驴,如山东德州驴、山西关中驴等体型较大的地方良种来杂交改良当地驴,形成了库伦驴为母本,公驴为外来引种为主,血统来源乱而杂,杂种驴头数居多的生产局面,驴群由多个地方品种杂交后代组成。并且,随着经济市场化的日益推进和人们膳食结构的不断改善以及畜牧业转型发展,驴群结构由农业辅助动力向产肉、产皮方向转变。
2.饲养及经营。养驴户配种季节对种公驴补饲补料,加强饲养,精心管理,保证配种数量及质量。母驴饲养大多以放牧和圈养为主,饲喂青干草和玉米秸秆等农作物副产品,规模饲养户配种季节和产后进行少量补饲补料,每头每天饲喂0.3~0.5千克以玉米面为主的精料。养驴户重视肉驴生产,积极从外地购进优良品种杂交改良本地驴,杂交后代进行育肥生产育肥出栏,开始呈现出以优良品种为主导,以规模化、专业化生产为重点,以补饲补料、加强饲养管理和育肥出栏为内容的肉驴生产雏形。库伦旗优良品种杂交改良的后代驴,体重比过去增加70~80千克;杂交改良后的1岁驴出售价格达到4000元,成年驴平均每头产肉75千克,出售驴肉平均每头收入6500~7000元,加之驴皮收购价格每张1000元,饲养肉驴出栏每头收入可达7500元以上,比本地驴多出售2000元,养驴户得到了实惠。
3.繁殖及人工授精。库伦母驴繁殖配种从每年3~4月份开始,4~6月份为旺盛期,7~8月份酷热时减弱,至立秋季节结束。配种方式以自然本交为主,常温人工授精较少,冷冻精液配种极少。自然本交使用种驴大多来自当地体型较大的杂交后代,或外地引进大型地方品种,如德州驴、关中驴等。自然本交驴群公驴与母驴比例1﹕(20~30)为宜。公驴一般从40月龄开始配种,能够种用到10岁。母驴从30月龄发情配种,发情时间7~14天,发情周期平均21天,妊娠期平均360天。
常温人工授精,用显微镜观察精子活力,其活力低于0.4,密度低于1.5亿个∕毫升不能使用。然后用稀释液稀释2~3倍,在母驴发情开始后3~5天,发情停止前1天进行适时输精。输精至子宫体或子宫角基部,一般以输精胶管插入子宫颈口5~7厘米为宜。输精剂量以15~20毫升。
4.基础设施。库伦驴主产区的库伦旗筹措资金,加大投入,积极建设标准驴舍、配种室,加大建设养驴小区和养驴专业村,已建设养驴专业村30个、养驴小区10个。其中先进苏木赵怀子村投资200万元经营一处养驴小区,占地2万平方米,建设6栋6000平方米驴舍,现有驴70头,最高存栏120多头;库伦镇建设养驴小区,现有驴舍6栋4200平方米,饲草料棚舍6栋1400平方米,现有驴210头,已出栏304头。
5.市场与流通。随着人们对驴肉的日渐青睐以及国内驴饲养数量减少,驴肉及其产品市场活跃,价格不断攀升,为肉驴产业带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库伦旗建设驴交易市场1处,目前每集日交易量50~200头。科尔沁区每日屠宰肉驴上市饭店5头左右。据不完全统计,全市现有牲畜交易市场16处,2015年驴交易量达到88596头。活驴主要销往通辽市和周边省市,驴皮主要销往山东等省市。库伦旗政府已引进山东东阿阿胶集团,投资建设养殖基地和加工企业,计划年产中药阿胶500吨、保健品阿胶补血口服液1000吨、阿胶颗粒5000吨,名牌企业的引入必将带动通辽市肉驴产业的快速发展。
1.饲养标准低,养殖效益不高。一部分农牧民看好肉驴产业,盲目大批量高价购买母驴发展肉驴生产,但只进行简单饲养管理,部分地区出现了养驴效益不高,甚至有的养驴户大搞基础设施建设,盲目购进肉驴出现亏损的局面;有的养驴户只注重饲养数量而忽视驴群质量,不管是土种驴还是改良驴,为追求存栏头数而饲养,没有计算养殖效益;部分养驴户习惯于传统的饲养方式,只喂草不添料,即使饲喂一些精料也远远达不到饲养标准,没有达到科学化、标准化养驴目标。
2.技术支撑和技术服务滞后。缺少肉驴方面的专家和技术人员;人工授精站点不多,绝大多数本交配种;缺乏优良种公驴引进及品种定向,引进种驴大多是民间自发行为,没有确立父本种公驴;库伦驴存栏数量减少,品种退化,地方良种特质和潜力得不到很好开发利用。
3.肉驴产业处在初级发展阶段,没有形成规模经营和专业生产。主要表现在:一是养驴生产经营方式由“一家一户小规模”向重点户、专业户方向发展,而且小规模饲养户减少,重点户和专业户还处在小范围、小规模。二是活驴及驴皮价格上涨,促使活驴和良种驴源大量外销,很多养驴户不注重育肥出栏,没有走良种养殖-育肥出栏-增产增值的路子。三是产业链短,龙头企业带动弱。
1.实行选种选配,建立肉驴生产基地。一是加强种源建设。要抓好库伦驴地方优势品种保种场户和扩繁场户及引进优良种驴繁育场户建设,恢复和建立库伦驴地方良种品种群,通过品种保护、选种选配和提纯复壮,扩大优良驴种数量。力争利用5年左右时间基本实现种驴自给。二要确立肉驴定向培育改良路线。选定以德州驴为父本、库伦驴为母本进行杂交改良育种路线和实施方案。三要做好驴改良配种工作,大力推广驴常温人工授精技术,2017年建设驴人工授精站点10个,配种改良1万头以上。加强肉驴良种繁育和良种推广工作,合理调配种公驴,推广应用人工授精技术,确保适龄母驴全配满怀。四要加强饲养管理。做好怀孕母驴的保育工作,提高繁殖成活率。按照选优劣汰的原则选留母驴,保证基础母驴数量稳定增加,质量等级继续提高,为养驴生产打好基础。五要加大遗传资源保护力度。建立库伦驴育种核心群,加大库伦驴种公驴和确保基础母驴核心群头数稳定,扶持种驴场户、人工授精站点、生产性能测定站点建设。
2.建立肉驴养殖新型模式。要主推“规模饲养、区域生产”经营方式,转变农牧民养驴单一、副业经营、养殖补充的生产方式,全力构建种源建设、良种推广、优质母驴扩繁、标准规模育肥、龙头企业和市场带动等肉驴产业体系,稳步提高养驴生产力,进一步提高驴肉驴皮品质。要着力推广“养殖小区、养殖场、专业户、合作社、基地+龙头企业”发展模式,有力促进肉驴产业发展,延长产业链条,稳定市场价格,确保农牧民增收。要努力推进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专业化产业化发展格局,促进养驴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3.加强政策引导,财政扶持,技术支持。养驴重点旗县要出台可操作的优惠扶持政策,对肉驴生产提供金融贷款、政府扶持、整合项目资金等多种形式鼓励农牧民发展养驴业。购进种公驴、基础母驴的养殖户和专业户棚舍建设提供金融贷款,降低银行贷款门槛,延长贷款周期,增加贷款额度,简化信贷程序。市和养驴重点旗县财政设立养驴基金,规模养殖户、购进种公驴和基础母驴养殖户进行资金补贴。加强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土地整理复垦开发等项目资金整合力度,向养驴小区、规模养驴、购进种公驴和基础母驴养殖户倾斜。加强养驴生产的技术指导,每年举办驴繁育、配种改良、科学饲养等方面的培训班,通过驴良种改良、人工授精、种公驴和母驴饲养技术以及肉驴育肥技术,加大对养驴户科技服务和科技指导。
4.培植发展龙头企业,拉动绿色有机驴肉生产。发挥好库伦驴及草原畜产品绿色、有机、无污染的优势,加大实施品牌战略,培植发展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发展和带动、政策扶持和信贷支持,稳步提升库伦驴产业。充分发挥草原畜产品的品牌效应,建设一批标准化养驴示范基地,推动对库伦驴优势畜种原产地标识认证和绿色、有机产品认证,建立养殖、加工、流通、销售等各环节追溯体系,实现畜产品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证、责任可追究,保障驴肉产品的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