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外在韵律的配置及当代话剧的尴尬

2017-05-25 02:31郭怀玉安阳师范学院河南安阳455002
名作欣赏 2017年14期
关键词:音乐性右图立秋

⊙郭怀玉[安阳师范学院,河南 安阳 455002]

《立秋》外在韵律的配置及当代话剧的尴尬

⊙郭怀玉[安阳师范学院,河南 安阳 455002]

姚宝瑄、卫中的话剧《立秋》(进京演出本)是新世纪初具有代表性的话剧剧本之一,作者非常注重外在韵律的配置,首先是在话剧剧本中设置了许多音乐场景,而且在舞台演出时在后台直接设置了乐队,随时对场景中的多种情景进行主题演奏;其次,在话剧台词中多运用古语、俗语、歇后语、唱词、歌词等。虽然,作者也运用了少量的偶韵、随韵、抱韵等音乐性手段,但是话剧内在的韵律性还是不足的。当代话剧显出其历史性的尴尬。

《立秋》 韵律 当代话剧 尴尬

田汉曾说:“国际友人曾提出话剧不能与音乐分家,不是指话剧加唱,而是指语言的音乐性,某些话剧念词不下功夫,就拿出日常生活中的那一套上台,既念不响,又念不笑,所谓‘言之不文(艺术),行之不远’。”所以,《立秋》颇有话剧加唱的嫌疑,其台词具有韵律特征的并不多,当代话剧早已显出其历史性的尴尬。

首先,话剧《立秋》外在的韵律设置还是挺强的,它有一个大型的乐队在为其进行音乐伴奏,而且在节奏、旋律和乐器等配置方面还是挺下功夫的。

实际舞台演出在《序》之前,就有一个由弦乐器、管乐器和打击乐器等组成的气势恢弘、统摄全剧的开场音乐。如右图:

音乐在徐徐地展开,喻时间之苍茫、地域之宽阔、历史之沧桑、文化之深远。两次弱拍起65丨6--35丨6--令人心潮澎湃,并感觉到了故事的跌宕起伏。民国初年,国家衰微,人民哀怨,百业凋敝,晋商丰德票号总经理马洪翰经历了一场生死攸关的事业抉择,一方面他的保守意识与副总经理许凌翔的改革思想拉开了距离,另一方面他还得坚守“天地生人,有一人应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勤”的晋商文化理念。与此同时,年轻的一代人也有了更为个性的行为和新的志向,马江涛的出走、马瑶琴与许昌仁的分手也是剧中动人的情节;当然,老太太的宽宏大度、睿智通达也浸透了全剧。

紧接下来《序》中的“金秋时节,山西晋中地区丰收鼓乐过场”,活泼、生动、快速,高昂的唢呐吹奏、锣鼓敲击,使观众压抑而沉重的心情突然明亮起来,因为生活毕竟是美丽的,丰收还是愉快的。如右图:

舞台演出本在此又添加了排箫的演奏。排箫的演奏使整剧又笼罩上了一层忧郁、沉闷、绵长不尽的色彩。排箫一开始吹奏的颤音,使观众感到个人的命运就像这声音一样,飘逸失重,晃荡不已;后面二拍子的节奏感让观众意识到每个家庭的生活还是得一步一步往前走,虽然充满了曲折和波澜,因为,老百姓的命运必然是与国家的兴亡联系在一起的。如右图:

文字剧本在此显示:“乐声远去”。随之马洪翰领着一个小男孩的上场,而且马洪翰还一直在喃喃地说着“立秋啦!立秋啦!”从人物语言、节气变化、社会动荡、音乐氛围等方面烘托出作品的主旨。

接下来讲的是凤鸣和许凌翔之间的一段感情纠葛。凤鸣原来是许凌翔的恋人,因许凌翔在外忙于事业,多年来没有给凤鸣一个明确的答复,凤鸣觉得等待许凌翔是遥遥无期,所以后来嫁给了马洪翰。几十年后许凌翔回来了,凤鸣向他解释了这一切,许凌翔从开始对凤鸣的不理解,最终也明白是自己慢待了凤鸣。此时,这种愁肠百结的情感用二胡的独奏表现出来,真是如泣如诉,令人叹惜。如下图:

第四幕中当许凌翔撤股时,马洪翰生气地警告他从今后不准再踏进马家大院,凤鸣立即劝说马洪翰,但是马洪翰却醋意大发,委屈了凤鸣。这时大提琴开始奏响,旋律基本还是开场音乐的前几个乐句,但是紧接着就变成有升降号的音符:“4”音升了半音,“3”音降了半音,这样的音乐与剧中的情节相结合,使观众心欲碎,泪要坠,情将推……如右图:

当他们大人们还在激烈争执之时,年轻人之间也产生了感情纠葛。一是许昌仁已经有了心上人,二是马瑶琴被蒙在鼓里正准备婚嫁。所以,此时呈现了多乐器合奏的欢快而喜悦的背景音乐。如右图:

当然,许昌仁已经与文菲恋爱,他受了新思想的影响,不能接受在绣楼上等了他八年的马瑶琴;许凌翔也与马洪翰分道扬镳。所以,这些欢快的音乐衬托得气氛更加悲壮。

其次,《立秋》剧本场景设置的音乐元素也是很多的。如第一场里就有“绣楼上传来哀怨凄楚的琴声”“晋中民歌响起”,然后有马洪翰请郝班主来唱戏的对话,以及马洪翰自己唱《清风亭》中的叫板。第二场一开始就是凤鸣与老太太关于马江涛喜欢唱戏的对话,然后是许昌仁出现时“挂灯的鼓乐声”,以及结束时“激越的琴声,与佣人们的吆喝声、车马嘶鸣声、锣鼓敲击声混成一片”。第三场是马洪翰与许凌翔的辩论,中间许凌翔提起在北京的大街上听过艺人唱《走西口》,结尾时“鼓号齐鸣,呜呜如泣”。第四场中有“法号声、鼓声”“喜乐声”“吹打鼓乐”“琴声”等。第五场主要是“晋剧锣鼓音乐”和“唱戏声、叫好声”,以戏代唱,以戏写实。第六场是整个剧本中外在音乐最少却内在音乐最强的一幕。第七场与前面呼应,但音乐性并不强劲。

上面说到,虽然《立秋》文字剧本中缺少了内在韵律元素,但是剧本语言内在音乐性手段的运用上还是有可取之处的。

(一)抱韵

马洪翰固执己见,在许凌翔安慰马洪翰时,语言上也是斟酌再三,采用抱韵的形式,内环外抱,回响阵阵,表现出弟弟对哥哥的一片忠诚。

(二)多种押韵形式的综合运用

老太太 堂堂山西商家称雄华夏几百年,哪个像你,不能审时度势,顺流而动,盛败兴亡之际,你既无支撑大局的良策,又不听忠言,独断专行,大事临头,生死关口,你镇静自若在表面,六神无主于内心……

这个时候老太太对马洪翰的数落比前文中要激烈得多。老太太深知如果她再不仗义执言,那就失去了自己做母亲的基本责任。因此,她的语气显得千回百转,既有偶韵(“势”“际”),又有随韵(“头”“口”),还有宽泛意义上的单抱韵、双抱韵(“年”“言”“面”“动”“行”“心”),温文尔雅,尽显老者风度。

作者在话剧台词中运用了不少古语、俗语、歇后语、唱词、歌词等,在一定程度增加了剧本的音乐性。如,“乱象纷呈,此起彼伏”“早上立了秋,晚上凉飕飕”“屋漏更遭连阴雨”“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娃娃亲,从小亲,打断骨头连着筋”“大风起兮云飞扬”“弯弯的月儿挂夜空,小妹妹(我)在绣楼上数星星……”

另外,戏词使用更增强了剧中的音乐性。如:

马江涛 (感慨地)好哇!

世态纷纭,朱颜老;

傀儡闹罢,哄堂笑。

都休了,万古愁人少。

作者把马洪翰家里的事用古戏的形式唱出,更有一番情趣。即使是谈话中的俗语,读者也会感到有一种激越流畅的音乐清流注入了心中。如:

马洪翰 郝班主,四盛班……“四盛班真好戏,秃红、秃丑盖山西,人参娃娃、棒槌红,后面插的一杆旗……”

总之,不论是话剧剧本,还是话剧舞台演出,都不应当缺少音乐的因子,否则,我国的当代话剧在此方面还是会越来越弱。

② 田汉:《话剧要有鲜明的民族风格》,《田汉论创作》,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第444页。

③④⑤⑥ 中国话剧艺术研究会:《中国话剧百年剧作选》(19),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7年版,第474页,第474页,第471页,第444页。

作 者:郭怀玉,安阳师范学院文学院教授、硕导,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

编 辑:赵红玉 E-mail:zhaohongyu69@126.com

本文系作者主持的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百年话剧中的音乐元素研究”(2013BWX017)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音乐性右图立秋
关于立秋你知道吗
农事 立秋
立秋吃什么
格里格《索尔维格之歌》的赏析
格里格《索尔维格之歌》的赏析
贴近大众·从古典诗词形式美中吸取营养
我会猜
快速记忆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