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凯
现代社会,身份证作为个人信息的一种外用“标识”,用途越来越广泛,尤其对于那些经常外出的人来说,不带身份证几乎寸步难行。
其實非但今人注重身份证,古人也极其看重“身份证”,只是那时的“身份证”与现在的身份证有着很大的区别。当时“身份证”只针对有地位者而言,实质是一种“官员证”,写有姓名的,在卸职后要交出来,作废中止;未刻姓名的,则传给继任者,轮流使用。如果持有者有兼职的,则要在上面写清楚。这种身份证叫做“符”——这可不是江湖术士画的那种驱鬼逐怪的“神符”,而是一种用木头或金属做成的小物件。
符中最有名的是 “虎符” ,一般由军队统帅使用。大家都听过春秋战国期间盗符救赵的故事,盗的就是这种虎符。不过那时候的符还是调动军队需要,并不是每个官员都有。而官员的身份证最早出现在隋唐时期,唐代特别重视“身份证制度”的推广,但并不用虎形符。原来这是为了避讳祖宗李虎之“虎”字。所以唐代,高祖李渊化虎为鱼,创立出“鱼符”这种身份证。
“鱼符” 状如鱼,分左右两片,一般长约6厘米、宽约2厘米,中间有“同”字形榫卯可相契合。上面有孔,用来系挂。有些鱼符还在底侧中缝加刻“合同”2字,以资合符时查验之用,这也是现代“合同”两字的最早词源。《新唐书·车服志》(卷二十四)上所谓:“以明贵贱,应召命。”鱼符的材质因官阶的高低而不同:皇亲贵族、三品以上的高官用的鱼符是金子做的;五品以上的官员用的是银质鱼符;六品以下的官员用的是铜质鱼符。到唐中宗的景云年间则改为:凡着紫衣者用金饰,凡着红衣者用银饰。因为这些身份证是地位的象征,所以有的使用终身,即便退休了仍能享受。
鱼符的左右两片使用方法是左符放在内廷,作为身份证的“存底”;右符由持有人随身带着,作为身份的证明来使用。左右符的数量多少根据使用者的人数和实际需要来定,不一定对等。
除了官员,当时的外国使者统统发给不同样式的符,这些符以雌雄来分,雄符留在朝廷,雌符(有12块之多)交给外国来使带回去。再有来使,则以雌雄符相合来证明其真实身份,可以说相当于现在的外交护照。
后来武则天当政时,一度废鱼符为 “龟符” 。但这也只是形式改变了,本质没有改变,不过虽然龟符随武则天的逝去而消失,但却留下了一个特流行的词汇——金龟婿。金龟婿是过去民间优质女婿的意思。想想啊,女儿找到了一个佩带了金质龟符的人当丈夫,最低也得是三品大员,那可是光耀门第的大喜事儿。所以,唐朝诗人李商隐留下了一首诗《为有》:“为有云屏无限娇,凤城寒尽怕春宵。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
古代身份证的防伪标记,也没有现在这么复杂,唐高宗李治当
皇帝时是给鱼符配一个相对应等级的袋子,即所谓 “鱼袋” 。这种袋子当然是用来装符的,皇帝召见时,你有符还得有袋子。
有意思的是到了宋代,官员的身份证竟然只用当年的“防伪标记”来识别,即只用“鱼袋”,而把身份证的核心凭证——“鱼符”废弃了。
到了明朝,大概嫌金属符太重,携带不方便,也为了体现改朝换代的新气象,官员们手中的金
属符统统换成了 “牙牌” 。牙牌的质地有象牙、兽骨、木材等。牙牌像笏板一样细长,上面刻有持牌人的姓名、职务、履历、单位,其详细程度类似于今天的超大号名片。“牙牌”上有孔,
还可以用来挂系腰间,所以也称 “腰牌” 。牙牌上边还标明了伪造、出借、冒用的严重后果,如“借者与借与者同罪”。没有相应的身份证而去了不该去的地方(如混进后宫)、做了不该做的事情(如谎称当大官),则要“依律论罪”。可见当时已经有伪造、冒用身份证明的事情出现了。
明代“身份证”的另外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牙牌”、“腰牌”已经由官场向社会扩散,社会上的一些显贵也开始持有,成为他们身份的一个象征。
由明入清,牙牌少了,腰牌多了,而且腰牌上的个人信息更全面:姓名、年龄、职业、官衔等,高级点的腰牌还刻有持牌人的面部特征!——即使腰牌丢失被他人捡到,也无法冒用!其“防伪手段”之高可见一斑。到了晚清,因为照相的传入,开始出现了贴有本人大头照片的身份证明,主要用于宫闱重地的出入。这些证明除了本人照片和个人简介外,还用火漆压印在照片和底牌上,类似现在的照片骑缝章,以免让人更换照片冒名使用。
古代的身份证,除了符、牌等官职身份证外,还有职业身份证和临时身份证。职业身份证是根据从事职业的不
同来制定的,如僧人的身份证叫 “戒牒”、“度牒”
,凭此牒可化缘、借住其他佛寺;至于妓女也挂一种特殊腰牌,它是身份的合法证明。职业身份证更像现代的工作证、名片。而明代如果出远门,则要靠衙门签发的“路引”,这则属于临时身份证,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古代临时身份证与现代临时身份证区别很大,它更像中国八十年代之前的介绍信。
真正现代意义的身份证制度,只有短短的八十多年时间。从史料上看,始于民国
二十五年(1936年),当年的宁夏省政府制定了 “居民证制度” ,这是中国现代身份证的雏形。而现在的身份证应用更是广泛,除了证明自己身份外,还赋予了多种功能,包括铁路取票、酒店入住登记、图书馆借书等等,是每个居民不能或缺的重要生活助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