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更加
【摘 要】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人文性等特点,提醒我们要使学生在学习语文基础知识、形成语文基本能力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并获得这门学科的正确价值观。因此,老师的中心任务不再是让学生“学会”,而是要让学生“会学”,教给学生在信息社会获取加工、分析处理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便于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在这一先进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在信息技术突飞猛进、教育软件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的今天,信息技术作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信息素养的载体,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小学语文课程教学。
【关键词】信息技术;语文教学
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正在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學习和工作方式。在这信息化的社会里,信息成为社会一切领域的基础。实践证明信息技术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将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以其他学科知识的认知过程作为载体,其他教育的整合,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这已是教育改革中不可忽视的一个课题。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发挥其优势;同时又照顾到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注意理想教育的渗透,这是摆在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本文就信息技术在与语文教学整合过程中的如何突显语文课堂的人文性,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1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指个人经常倾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力求参与该种活动的心理特征。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也指出:“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本身的内部兴趣。”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能够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促进人充分发挥智力作用,能增强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b,激发人工作、学习和生活的热情。但多年来,由于计划经济的束缚和教育体制、育人观念拘滞后,以知识灌输为主的口耳相传的传统教学模式一统天下。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材、一张嘴,教学内容陈旧,敦学方法单一。这样的现状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日新月异发展变化的要求,更不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下会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势必会影响学生对知识技能的学习和掌握。
将多媒体信息技术引入课堂,无疑给课堂注入了新的生机。多媒体信息技术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强大的交互性.具有集图像、声音、动画、文字于一体的功能。它能化远为近、化虚为实、化难为易、化零为整,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大大拓展了教学的空间。用它能创设丰富多彩的艺术化的教学情境,深深吸引住学生,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大为提高。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如教学《春潮》一文,教师借助多媒体播放MTV——《长江之歌》,“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优美动听的旋律,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到了歌曲的情境之中。学生欣赏着波澜壮阔的长江,伴着音乐放声歌唱,充分感受到了长江恢弘壮观的气势,学习兴趣被极大地调动起来,为课文的深入学习起到了良好的铺垫。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谈感受、质疑,大大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2 合作交流,提高能力
网络信息平台的建立,为学生合作交流,提高动口动手能力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教师可以依照学生的认知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性别、年龄等特点,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进行网络环境下的合作学习。合作学习以小组分工合作、讨论协商的形式开展学习活动。学生充分利用网络环境下收集资料和信息交流的优势,把个别学习环境下学生个体间的竞争关系转变为“组内合作”、“组际竞争”的关系,把传统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单向或双向交流转变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使学生们在相互交流中不断增长知识技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动手能力,同时促进学生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的形成。
比如教学《谁说没有规则》这一课,我先安排学生在网上收集有关”环保”的信息。再让学生利用网络彼此交流信息,实现信息的共享。接着学生对信息进行小组的研究整理,共同讨论解决遇到的问题。然后学生在小组内归纳总结,形成书面报告,在课堂上展示小组的研究成果。最后学生一起设计环保宣传口号,合作撰写环保小论文。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主动参与,大胆交流,分工协作共同完成了学习任务。
3 营造氛围,丰富情感
在教学活动中,情感是学生对学习态度的体验,是行动的精神支柱,是沟通教师、教材、学生的纽带。积极的情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非智力因素,它对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创设优良的教学情境,促进学习者的认知和人格的健康发展都能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我国的传统教育是在科学主义的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教师过分注重学生对学科知识的记忆、理解和掌握,而不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而人的情感发展离不开教育。正如前苏联心理学家布鲁克所说:“高水平的情感不是遗传下来的,而是对每个儿童加以培养的结果,如果轻视这方面的教育,就会使整个一代全部生活中的相应的情感、道德回到原始状态中去”。
信息技术具有重放、模拟、仿真的功能、具有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功能。它能充分利用音乐、图画、动画、影视等手段强化感知,生动地再现特定的环境和场景,营造特定的氛围,使一些普通条件下无法实现或无法观察到的过程和现象生动而形象地显示出来,加深学生对真实情景的情感体验。当学生完全沉浸在这样的氛围中,激起内心的共鸣与感动时,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就轻而易举地被解决了。
如教学《草原》这一课,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把内蒙古大草原风景秀美的视频影像编入教学软件,进行情感导入:伴随着优美的《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的歌声,学生们仿佛身临其境:一望无际的草原、清澈透明的蓝天、线条柔美的小丘、安静详和的大牛骏马图……令人陶醉。这样就让学生心中充满了诗意,朗读起课文来,也会更加动情,情感在信息技术营造的氛围下得到了真实的体验。
总之,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在提倡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理念下,我们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整合的优势,充分展现语文教育的人文特质,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情感得到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