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占林
唐诗作为中国文化的一个显著代表,众多的诗人用不同的文笔和文风写出了大唐帝国由盛转衰的过程,诗人们或表达对盛世的赞美,或发泄对现实的不满,但纵观唐代边塞诗人的诗篇,无不流露出对安定和平的追求和向往。
其实,和西方人的对抗性相比,中华民族历来都不是一个“尚武”的民族。在中国传统的文化中,人们喜欢平淡、平和,也因此讲究中庸,守成,力求找到一种较为平和的方法来解决争端和纠纷。
就像中华民族虽然并不崇尚武力,但也从不害怕战争一样,面对外敌犯境,很多唐代诗人都表达了无所畏惧的信心: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出塞》
自秦汉以来,冷月边关,一切似乎都没有变化。而停在月下关口的征战也从未停止。在辽远的时空里,战争似乎成了明月、关隘唯一的主题。万里征途,将士们此去还没有归来。假使镇守龙城的卫青还在,抗击匈奴的飞将李广还在,便再也不会有外敌入侵边境。实际上,在诗人的笔下,龙城和飞将都不是指代某个人,而是暗含了对良臣名将的呼唤。只要有这样勇猛的将军,便可以让人们过上和平的生活。其实不仅是秦、汉,世世代代的人们所渴望的都不过是安居乐业的生活。
这首唐诗看似平常,写的是古代常见的边塞战争,但实际上暗含了一个主题:和平。这首诗既没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胆魄,也没有“直捣黄龙府”的野心。它所反映的只是广大官兵守住边疆的平安祥和,并未体现挥师抢占别国领土的意图,这种“点到即止”的战争观,其实就来自于传统文化的平和之气。所以中国古人的战争,绝少是为了征服,而更多的是希望短暂的战争换取长久的和平。
再看杜甫的《前出塞》: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豈在多杀伤?
杜甫说,挽弓一定要挽强弓,用箭一定要用长箭,这是说在战争前一定要准备好锐利的武器,有助于战争的胜利。而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不但对战局有利,因为那样的话还可以少杀人,快速结束战争。所以杜甫接着说,杀人是有限度的,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疆域,如果能制服他们,不再忍受他们的欺凌和侵略,又何必多杀无辜的人呢?这首诗明显的表达了中国人传统的“和为贵”思想。
纵观唐诗中的边塞诗,多数的诗人表达的就是良将镇守边关,国君能有容人的肚量和气量;不去触犯别国边境,也不许别国触犯我国边境的尊严底线,就是容人的让步。毕竟战争只是一时之事,装在老百姓心里的还是对和平和安宁的渴望。作为中学的语文老师,在给学生讲唐诗时,除了欣赏唐诗中的意境之外,还应该给学生讲清唐诗中的“和平和安宁”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