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立敏 万晨曦
(1,2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武汉 430072)
企业的国际市场进入模式研究*
——基于1986—2016年国际顶级管理学期刊的文献计量分析
● 陈立敏1万晨曦2
(1,2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武汉 430072)
企业的国际市场进入模式主要有哪些?企业根据哪些因素来选择合适的国际市场进入模式?不同的进入模式又会如何影响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绩效?针对这些国际化战略领域的核心问题,本文通过对1986—2016年三十年来国际相关研究的系统回顾,首先从所有权形式、控制程度、资源承诺水平三个角度,对国际市场进入模式进行了分类和比较;然后以管理学顶级期刊UTD24中的239篇进入模式研究论文为样本,应用CiteSpace软件分析了该领域的高频关键词与研究特点和发展趋势;最后探讨了影响国际市场进入模式选择的国家、产业、企业三层面因素,以及企业的进入模式选择对国际化绩效的影响。
国际市场进入模式 CiteSpace 国际化绩效
随着全球经济日益一体化,越来越多的大企业乃至中小企业选择“走出去”,向国际市场进行拓展。通过进入国际市场,企业可以获得更大的经营规模、更好的利润水平,同时也需要投入更多的资源并承担相应的风险。在企业的国际市场进入决策中,首先需要明确进入模式(entry mode)问题。如何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下确定合适的进入模式——合资、独资、出口还是跨国并购等,关系到企业在国际市场能否存活及绩效好坏(Chang等,2013;綦建红和杨丽,2014;洪联英等,2015;陈丽丽,2015)。
企业的国际市场进入模式主要有哪些?企业根据哪些因素来选择合适的国际市场进入模式?不同的进入模式又会如何影响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绩效?针对这些国际化战略领域的核心问题,本文通过对1986—2016年三十年来国际相关研究的系统回顾,首先从所有权形式、控制程度、资源承诺水平三个角度,对企业国际市场进入模式进行了分类和优缺点比较。其次,本文以管理学顶级期刊UTD24中的239篇进入模式研究论文为样本,应用CiteSpace软件分析了该领域的高频关键词与共现频次,以准确了解这些问题的研究重点与发展趋势。通过分析我们发现由于国际化战略从发达经济体企业逐渐扩展到新兴经济体企业,进入模式研究仍然是目前国际化战略的重要内容。最后,本研究还进一步讨论了影响国际市场进入模式选择的国家、产业、企业三层面因素,以及企业进入模式选择对国际化绩效的影响。
2.1 进入模式的概念与界定
关于进入模式,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给出了多种定义和分类方式。作为国际商务顶级期刊JournalofInternationalBusinessStudy(简称JIBS)全部发表论文中引用率第六的文章,Anderson和Gatignon(1986)较早专门讨论了外国市场进入模式,认为企业将生产分销等经营职能推衍至本国市场之外时,必须选择成本最低的国外市场进入方式。Root(1987)在专著中则将进入模式视为企业把产品、工业技术、人员技能、管理或其他资源转移到国外时所采用的制度安排。Hill等(1990)在另一份国际顶尖学术期刊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简称SMJ)发表的论文中指出,跨国公司决定进入外国市场后必须确定组合其外国经营活动的合适方式,此即合适的进入模式。Sharma和Erramilli(2004)则提出,进入模式的选择实际上是企业对制造与营销活动的区位选择及股权模式两方面进行战略决策,进入模式就是企业自己或通过与其他企业合作能在海外目标市场进行产品生产和销售活动的结构性安排。
2.2 进入模式的种类及分类维度
企业的国际市场进入模式有多种选择,需要依据内部资源、需求及外部环境变量来选择最合适的模式。Kogut和Singh(1988)在JIBS引用率第二的论文中,将进入模式分为收购、合资、绿地投资三类。Erramilli(1991)依据控制程度将服务企业的进入模式分为共享控制和完全控制两种。营销大师Kotler等(2003)则将市场进入模式分成五类:间接出口、直接出口、授权、合资、直接投资。
综合各相关研究的不同分类视角,本文总结出以下三种常见的分类维度与方式,如表1所示:
表1 国际市场进入模式的分类方式
来源:本文作者根据相关文献整理制作。
(1)所有权程度:根据所有权程度将国际市场进入模式分为股权方式和非股权方式两种。股权方式主要包括合资企业和全资子公司,全资子公司又可分为绿地新建和兼并收购两种,合资企业也可分为多数股权、少数股权和对等股权。非股权方式主要包括出口和合同协议,出口可分为企业自营直接出口和代理公司间接出口,合同协议又包括许可/特许经营、交钥匙工程、研发合同/联合营销等。
(2)控制程度:根据控制程度可将海外市场进入模式分为高控制模式、中控制模式、低控制模式(Anderson和Gatignon,1986)。其中高控制模式包括绝对控股和全资子公司;中控制模式包括对等股权合资、较大股权合资、合同管理、特许经营;低控制模式包括分散权益公司、非独占性非限制性合同、小股东公司等方式。
(3)资源承诺:根据资源承诺水平将进入模式分为高资源承诺、中资源承诺、低资源承诺水平模式。根据Hill等(1990)的研究,所谓资源承诺是指专用性资产不能够被挪作他用而不产生任何费用或价值折损。在他们的分类方式中,全资子公司属于高资源承诺水平,合资子公司处于中等资源承诺水平,许可协议则属于低资源承诺水平。
2.3 主要进入模式的特点比较
进一步地,如表2所示,本文对几种主要的国际市场进入模式进行了各自的优缺点比较:
表2 主要进入模式的优缺点比较
来源:本文作者整理制作。
(1)出口。使用出口这种国际市场进入模式可以免除企业在东道国建造生产设施的高额成本,同时有助于企业发挥过剩的生产能力,实现规模经济,也能够避免企业承担太大的风险以及国际经营失误造成的重大损失。但是,仅仅通过出口无法获取区位经济的好处,同时企业可能面临高额的运费和关税,当地出口代理也常常没有企业自己经营得好,大量出口顺差还可能引致和东道国之间的贸易摩擦。
(2)许可和特许经营。在这两种模式下,企业不用承担开拓海外市场的成本和风险,希望进入海外市场时也不必受资源不足或投资政策的制约,还可依靠技术授权获得迅速成长,并在短期内赢得全球声誉。但主要问题是企业对这两种进入模式的控制程度较低,其中许可经营比特许经营的控制程度更低一些,因此无法严密监控生产、销售各环节,也不能应用跨国协调战略应付全球竞争,同时收益较少,并且存在授权后失去核心竞争力的风险。
(3)交钥匙工程。又叫全承包工程,是当企业拥有复杂工序、技术秘诀等无形资产时,使之获得巨大经济回报的一种进入方式,常常应用于炼油厂、炼钢厂、化工厂等需要复杂综合技术的项目,它就相当于“出口”企业(export firms)。这种方式无需长期大量投资,风险也较常规FDI小,并且可以通过该方式利用国际经济合作带动国际劳务输出。但是使用交钥匙工程方式由于在国外只是承包工程,没有永续实体,难以获得长期利益,工程完成后就会撤出该市场,还可能在当地创造出自己的竞争者。
(4)合资企业。相比全资子公司方式,合资企业进入方式对东道国环境的熟悉变得简单,更容易突破投资政策的限制,同时合作伙伴之间可以分摊投资成本、互相学习并利用对方的市场和渠道。但该模式容易造成技术外泄、丧失企业控制权,也不利于跨国公司全球整体战略的实施,同时经营利润会因合资方分享而摊薄,管理协调成本也比较高。
(5)全资子公司。反过来,采用全资子公司的进入模式可以确保技术优势不会因外泄而丧失,同时母公司对子公司拥有完全的控制权,使其活动符合全球整体战略,并能独享国际化经营中的利润,达到企业增值最大化。但该模式必须独自承担大量的开发和投资费用,并不得不独立面对政治、经济等东道国国家风险,对东道国环境的熟悉也比较缓慢,还有可能会面临东道国的歧视和差别待遇。
(6)国际战略联盟。国际战略联盟的进入模式可以为企业进入外国市场提供方便,同时联盟伙伴间可以分担固定成本和研发风险,并共同开发一家企业不容易开发的重点关键技术,还可利用几家主导企业的战略联盟而共同建立对联盟方有利的行业标准。但这种伙伴间的分享性质,也可能会导致竞争对手以低成本获得新技术和市场。
3.1 样本来源及特征
由于一流学术期刊发表的文献质量较好、信度较高,能准确表征研究状况,本文的样本文献全部来源于公认的24种管理类世界顶级期刊UTD24。我们首先选取其中研究领域为管理(management)的11种期刊,而去除研究领域为会计(accounting)、金融(finance)、信息系统(information system)、营销(markeing)的13种期刊;然后以这11种期刊1986—2016年发表的所有论文为初始样本,在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分别以“entry mode”、“mode of entry”或“foreign entry”作为标题、关键词和摘要进行检索*11种期刊中有3种期刊的检索结果为0,这3种期刊分别是:Operations Research,Manufacturing & Service Operations Management,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最后得到符合条件的研究样本共计239篇文献,具体样本分布如表3所示。从表3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到:
(1)从1986年至今,与进入模式相关的文献发表数量在不同期刊间差异很大,其中,发表数量最多的期刊为JIBS,多达143篇,发表数量第二多的为SMJ,有54篇之多。但也有4种期刊30年间该问题研究文献刊出不超过10篇。
(2)刊登进入模式研究比较早的4种期刊是:JIBS、SMJ、《管理学会杂志》(AMJ)、《管理科学》(MS),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刊登而持续至今,尤其是JIBS和SMJ,几乎每年都会刊登该问题研究文献。刊登进入模式研究比较晚的4种期刊为:《组织科学》(OS)、《管理学会评论》(AMR)、《管理科学季刊》(ASQ)、《运营管理杂志》(JOM),从21世纪才开始刊登。但8种期刊中的大多数直到最近几年仍在持续刊登本问题研究文献。
(3)结合直观的图1和图2可以发现,在第一阶段1986—1995年,顶级管理类期刊中有关进入模式的研究文献数量较少,每年不超过4篇,而且发表年份是断续的,即常有年份为0篇。在第二阶段1996—2005年,文献数量显著上升,每年都有5~10篇研究论文刊出。最近十年的第三阶段2006—2016年,有关进入模式的研究文献数量并未减少,而是进一步大幅增加,不少年份的刊出文献甚至在20篇上下。
表3 文献样本分布
来源:本文作者整理制作。
图1 1986—2016年UTD24发表进入模式研究的文献数量
图2 三个时期中UTD24刊发进入模式研究的文献数量
以上样本文献的期刊分布和时间分布说明了两点初步结论:(1)有关国际市场进入模式的研究30年来一直是管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并方兴未艾,目前尚无热度降低的迹象。(2)不同管理学顶级期刊对于进入模式研究的发表存在明显偏好,JIBS和SMJ是两大主要发表期刊,说明国际市场进入模式问题是国际商务领域和企业战略领域的重要问题。
3.2 CiteSpace文献可视化分析
CiteSpace是“Citation Space”的简称,是在科学计量学和数据可视化背景下逐渐发展起来的一款引文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软件可针对样本文献的标题、关键词、作者、被引文献等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并形成可视化的结果,分析一个知识领域的演进过程并展现为可视化的知识图谱(陈悦等,2015)。Chen(2006)详细介绍了CiteSpace的原理,并将其应用于大规模生物集群灭绝和恐怖主义两个研究领域的分析。在战略管理研究领域,谭力文和丁靖坤(2014)将CiteSpace应用于文献分析,并认为这种文献计量分析能够有效避免主观性和知识盲区。
我们应用CiteSpace软件对239篇进入模式研究的样本文献进行了关键词提取和共现分析,将关键词频次数值归纳于表4中。表4除了列示整个30年间进入模式研究的前十高频关键词之外,还进一步划分1986—1995年、1996—2005年、2006—2016年三个时段来显示高频共现关键词的变化趋势。可视化结果则如图3所示,图3显示了频次大于30的全部关键词,图中节点半径越大代表该关键词的出现频次越高。
(1)我们的分析首先发现30年间的进入模式研究中,存在大量的低频次甚至是一次性关键词,这说明进入模式的研究非常多样化,许多研究在试图拓展不同的研究课题和研究视角。
(2)在出现频次上,“进入模式”(entry mode)最高,接下来为“选择”(choice)、“战略”(strategy)和“合资企业”(joint venture),都达到了100以上的频次。看来在进入模式的研究中,不同模式之间的选择是研究重点,而进入模式的选择正是企业战略的一种体现,在所有进入模式中合资企业的研究又受到特别青睐。
(3)图3中的高频次关键词,显示了进入模式研究集中在这样几个方面:①“合资企业”(joint venture)、“跨国公司”(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直接投资”(direct investment)、“联盟”(alliance),这是进入模式研究的几个热点研究对象。②“选择”(choice)、“战略”(strategy)、“绩效”(performance),这是进入模式研究的几个热点研究问题。③“美国”(United States)、“日本企业”(Japanese firms)、“新兴经济体”(emerging economy),这是进入模式研究的几个热点研究区域。④“交易成本分析”(transaction cost analysis)、“文化”(culture),这是进入模式研究的几个热点理论视角。
(4)从表4中三个阶段的高频关键词可以发现,初始阶段的进入模式研究关注现象之下的理论成因,如交易成本理论、折中理论等,侧重于建立分析的理论框架。随着研究的发展,确立了明确的研究问题和研究角度:选择、战略、绩效等。研究趋于成熟后,关于具体研究对象如合资企业、跨国公司等更有针对性的研究占据了主体。
(5)热点研究区域30年来也随阶段而变化。早期研究以美国等发达经济体为样本企业的主要来源地理区域,目前中国、中东欧等“新兴经济体”也逐渐成为高频关键词和主要研究区域,同时“美国”这一研究地理区域热度并未降低。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认为,进入模式研究之所以能够历经30年而仍处于管理学研究——尤其是企业战略管理和国际商务研究的中心,其原因正在于研究对象、研究问题、研究重点——特别是地理区域重点的不断发展变化。继发达经济体之后,中国等大量新兴经济体中的企业加入浩浩荡荡的国际化洪流,成为国际化经营的另一主体,使得国际市场进入模式研究不仅热度未减,反而持续升温。
图3 1986—2016年进入模式研究的高频关键词
表4 1986—2016年进入模式研究前十的高频关键词
来源:本文作者整理制作。
由于存在多种国际市场进入模式,而国际市场投资的主体不同、环境不同,影响因素也不同(卢汉林和廖慧,2015),那么应考虑哪些因素,如何在不同模式间做出选择,就成为一个研究重点、难点和分歧点。例如,Anderson和Gatignon(1986)认为应该选择最有效率的进入模式,Kim和Hwang(1992)则提出不应单纯考虑一个子公司单元的效率,而应考虑整个企业在全球的战略目标而决定进入模式。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系统回顾,本文归纳出影响企业进入模式选择的三层面六种因素:
4.1 国家层面
(1)政治风险。政治风险是一项复杂的影响因素,在目前的各研究中,政治风险既包括政局的不稳定性、东道国市场的法律规范变化,还包括东道国和母国之间的制度距离。Brouthers等(2008)认为,政治风险会增加企业进入新市场的投资风险和费用,会限制企业的商业活动及对资源的获取,妨碍企业获得正当性,影响企业提升效率。Kim和Hwang(1992)认为当国家风险比较高的时候,跨国企业为了避免暴露在这种风险中,会限制自身的资源承诺,也就是说,其他因素不变,国家风险越高,跨国企业越愿意选择低资源承诺的进入模式。
(2)文化距离。Anderson和Gatignon(1986)在用交易成本经济学框架分析企业进入模式时,结果显示母国和东道国之间的社会文化距离大时,低控制和高控制程度的进入模式都比中等控制的进入模式更有效率。Kogut和Singh(1988)则认为文化距离的存在会对不同的进入模式产生不同的影响,导致不同的费用。实证结果表明,两国间文化距离越大,企业越容易选择全资或合资方式而非收购。Brouthers(2002)的做法又有所不同,他以投资风险和市场潜力等来度量文化环境,认为当投资风险较低时企业应该选择全资子公司的进入方式,反之则选择合资企业的进入方式;对于高速增长的市场企业应该选择全资子公司方式,对于低速发展的市场则应选择合资企业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不同研究对于文化距离的表述也存在差异,Anderson和Gatignon(1986)使用“社会文化距离”(sociocultural distance)来进行表述;Kogut和Singh(1988)则同时度量“文化距离”(cultural distance)和“不确定性回避”(uncertain avoidance);而Brouthers(2002)认为“文化背景”(cultural context)内容非常广泛,是由经济、政治、法律和文化体系组合形成的综合环境,甚至包括投资风险和市场潜力。
4.2 产业层面
(1)产业结构。产业的结构和种类决定了企业的竞争形式和竞争战略,不同产业中的竞争强度不同、资产专用性不同,最终产品的形态和特点也不同,这些不同特性决定了不同产业的国际企业在进入国际市场时会选择不同的进入模式。多数研究认为,企业在进入国际市场时更倾向于进入和母国文化距离小的国家,以减小适应费用,同时,企业的跨国经验丰富会促使企业选择和母公司整合度更高的进入模式。然而Erramailli(1991)以服务型企业为样本的研究表明,服务型企业更愿意选择文化距离大的国家投资,而且国际化经验与进入模式的控制程度成U形关系,显示了产业不同会导致进入模式的选择差异。
Blomstermo等(2006)专门研究了进入模式在制造业的研究结果是否适用于服务业。该研究基于140家瑞典服务公司的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对比可从制造业企业进行关联学习的硬服务企业,需要与东道国客户进行更多交流的软服务企业更倾向于选择高控制的进入模式,更具有个体独特性。Slangen和Hennart(2007)通过对已有实证研究文献进行综述,探讨跨国企业进入模式中绿地方式和收购方式的选择,结论是进入模式选择还会受到东道国该产业状况的影响,在进入集中度较高的产业时,跨国企业更倾向于选择收购方式。
(2)产品市场潜力。Agarwal和Ramaswami(1992)提出市场潜力是决定海外投资的重要元素,高潜力市场能给企业带来长久的市场份额和更持久的盈利。他们的分析结果显示,具有国际经验的大规模企业在进入低潜力的产品市场时,趋于选择独资模式;而跨国经验少的小规模企业在进入高潜力市场时,趋于选择合资形式。
Brouthers(2002)的研究也认为企业进入高增长市场趋向于选择全资企业,进入低速市场时趋于选择合资企业。Chen和Hu(2002)则从另一个分类角度进行了此项研究,认为当企业进入的市场或产业部门有高潜力时,企业会选择高控制的进入模式。
4.3 企业层面
(1)资产专用性。在国际市场进入模式研究中,企业的资产专用性一直是一项主要影响因素,资产专用性强度会显著影响企业进入模式的选择。Williamson(1975)将资产专用性定义为用来完成特定任务的、换作他用会失去价值的实物资源和人力资源。Anderson和Gatignon(1986)从产品或过程的私有化程度、结构化程度、定制化程度以及产品成熟度四个方面,对资产专用性与进入模式选择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认为在市场有效且竞争较强的情况下,低所有权程度的进入模式更有效率;但当存在交易专用性资产时,为避免机会主义的产生,企业需要通过所有权来进行控制,因此交易专用性资产程度越高,高控制程度的进入模式越有效率。
Kim和Hwang(1992)则将专用性变量分为企业特有技能和隐形技能两类,发现企业特有技能并不显著影响进入模式选择,隐形技能则与全资企业的进入方式高度相关。Brouthers和Nakos(2004)认为,当中小企业拥有较大的资产专用性投资时,更愿意选择股权形式的进入模式;当中小企业拥有较少的资产专用性投资时,更愿意选择非股权形式的进入模式。Erramilli和Rao(1993)通过研究服务企业的进入模式得出结论,当内部组织费用高即整合程度低时,低资产专用性的企业比高资产专用性的企业更倾向于共同控制的进入模式;但当内部组织费用低即整合程度高时,低资产专用性企业和高资产专用性企业都回避共同控制的进入模式。同时他们注意到,资产专用性和进入模式的关系受很多其他因素调节,文化距离、国家风险、企业大小、资本强度等都会降低或增强该关系的显著性。
(2)扩张动机。促进企业走向国际化道路的因素很多,如企业意图充分发挥独特的产品或技术优势、实现利润最大化、实现规模经济、回避竞争压力、管理者对外国市场扩张的期望等,或是了解国外消费者特点、考虑税收优惠等,因此国际市场扩张动机也对进入模式具有重要影响。Kim和Hwang(1992)认为跨国企业是否采用全球化战略会影响进入模式的选择。该研究从全球集中度、全球协同度、全球战略动机三个层面测量全球化战略变量,应用国际生产折中理论研究进入模式选择,结果表明这三者均与进入模式的控制程度成正比,也就是说强的全球战略动机促使企业选择高控制的进入模式。
Meyer和Estrin(2001)则从新兴市场中的一种新进入现象——“褐地”投资进行研究,其结果表明不同的资源需求会导致不同的进入模式。有内部增长需求的企业会选择绿地模式,但当该过程的关键资源无法免费获取时会采用“褐地”进入模式——即企业通过并购进入外国市场,并将被并购企业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都迅速替换更新。有外部扩张需求的企业会选择并购,但当被并购的企业无法提供必需的资源时,也会选择“褐地”进入模式。
企业进行国际化的一个重要目标即为获取更大规模和更好利润。由于国际市场进入模式决定了企业进入海外市场后的股权控制权、资源承诺度、战略灵活性等,而这些特性会对企业绩效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本部分专门讨论这一问题。目前研究大致从以下两方面讨论了进入模式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5.1 进入模式类型与国际化绩效的关系
Woodcock等(1994)研究了三种进入模式——收购、新建、合资与企业绩效间的关系。他们认为由于资源承诺程度不同,企业在三种不同进入模式下面临的成本不同,收购方式将面临较高的资源获取费用和较大的风险,出现文化差异时还会产生一系列管理问题,这些都导致收购比其他两种模式效率更低。321个进入北美市场的日本企业数据表明,在进入国际市场时新建和合资都比收购绩效更好,新建方式又比合资方式好。
Nitsch等(1996)进一步应用日本企业在西欧的直接投资检验进入模式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新建企业的绩效普遍比较好,合资企业次之,而收购模式的企业绩效最差,验证了上文的研究结果。但该文也指出,这种关系并不代表企业在选择进入模式时一定要选择新建,现实情况也发现并非所有跨国企业都会选择新建,进入模式的选择还要考虑绩效外其他影响因素。
Hennart和Park(1993)采用日本企业进入美国市场的财务数据,分析比较了绿地新建和兼并收购这两种国际市场进入模式的效果,结果显示采用收购方式的企业竞争优势较弱,而采用新建方式的企业拥有较强的竞争优势。Shaver(1998)也认为在不考虑个体选择时,新建比收购方式更有生存优势,但同时研究也表明这种影响还要考虑企业的特性和产业的状况。
5.2 进入模式匹配性与国际化绩效的关系
从上述研究已经可以看出,虽然也有研究认为进入模式与企业绩效为确定的单一关系,但更多研究者认为企业绩效与进入模式之间的关系并不确定,而是符合特定条件的进入模式才会给企业带来更好的绩效。Anderson和Gatignon(1986)建立了基于交易成本经济学的进入模式分析框架之后,将17种进入模式按照控制程度的强弱分为高中低三类,认为应用了该框架分析和选择进入模式的企业更能保持效率和获得长期回报。Chen和Hu(2002)对1979—1992年中国市场上外国投资的实证分析,也证明了根据交易成本经济学选择进入模式的企业更容易获得成功。
Brouthers(2002)在交易成本经济学的基础上增加制度环境和文化环境变量,以这三个因素建立了一个更加综合的理论框架,来研究企业的进入模式选择。他应用该框架对欧盟企业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使用该模型预测的进入模式能够获得更好的企业绩效,企业的财务和非财务指标都显著提升。Brouthers和Nakos(2004)则研究了中小企业的进入模式选择及绩效,通过对荷兰和希腊中小企业进入中东欧市场的数据进行分析,证明当这些企业采用与交易成本理论预测一致的进入模式时,能够获得更好的绩效。Brouthers等(2008)还进一步将实物期权理论与交易成本经济学结合,来改进之前的决策模型,这一研究也以希腊和荷兰进入中东欧市场的企业为样本,分析结果显示使用该框架预测进入模式的企业会比不使用该框架的企业拥有更好的子公司满意度,而且这一改善的决策模型比原模型提升了完备性。
我们将进入模式与企业绩效关系的研究结果归纳成表5。由以上综述可见,目前文献中既有研究探讨进入模式对企业绩效的单一影响,也有更多研究进一步深入探讨模式选择是否与理论预测相一致及其与绩效的关系。当企业所采用的国际市场进入模式与理论分析模型预测得出的结论一致时,企业能够获得更好的经营绩效,成为大多数研究的基本共识。
表5 国际市场进入模式与企业国际化绩效的关系
来源:本文作者整理制作。
30年来,关于企业国际市场进入模式的国内外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成为国际化战略领域的研究重点。本文通过系统梳理分析现有文献而取得以下进展:
(1)了解各种进入模式的特性与优缺点。从进入模式的概念和界定开始,根据所有权程度、控制程度、资源承诺水平三种主要维度,本文将进入模式进行分类,以从不同侧面了解各模式的特性,并对出口、许可/特许经营、交钥匙工程、合资企业、全资子公司、国际战略联盟等常用进入模式进行了优缺点比较。
(2)应用CiteSpace进行高频共现关键词分析,结果显示进入模式研究有这样几个主要特点和趋势:以“合资企业”、“跨国公司”、“直接投资”、“联盟”等为热点研究对象,以“选择”、“战略”、“绩效”等为热点研究问题,以“美国”、“日本”、“新兴经济体”为热点研究区域,以“交易成本分析”、“文化”等为热点理论视角。
(3)探究影响进入模式选择的因素。本文根据国内外众多研究结果,梳理了影响进入模式选择的各种因素,并从国家、产业、企业三个层面分析了六种最常见和重要的影响因素:政治风险、文化距离、产业结构、市场潜力、资产专用性、扩张动机。
(4)明确进入模式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可能出于多种目的,但所有经营活动的根本指向是提升企业绩效。本文通过整理现有研究而理清了进入模式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尽管不同具体企业应该选择的进入模式不同,不同进入模式下的企业绩效水平也不同,但多数研究中相同的观点是,选择更符合理论框架预测的进入模式能获取更高的绩效,而对具体企业不适合、与预测模式不匹配的进入模式绩效水平较低。
[1]陈丽丽. 国际投资模式与中国“走出去”企业绩效异质性:基于KS检验及分位数估计[J]. 国际贸易问题,2015(7).
[2]陈悦,陈超美,刘则渊,胡志刚,王贤文. CiteSpace知识图谱的方法论功能[J]. 科学学研究,2015(2).
[3]洪联英,陈思,韩峰. 海外并购、组织控制与投资方式选择——基于中国的经验证据[J]. 管理世界,2015(10).
[4]卢汉林,廖慧. 国企与私企对外直接投资影响因素对比分析——来自跨国并购的经验证据[J]. 珞珈管理评论,2015(1).
[5]綦建红,杨丽. 文化距离与我国企业OFDI的进入模式选择——基于大型企业的微观数据检验[J]. 世界经济研究,2014(6).
[6]谭力文,丁靖坤. 21世纪以来战略管理理论的前沿与演进——基于SMJ(2001—2012)文献的科学计量分析[J]. 南开管理评论,2014(2) .
[7]Agarwal,S.,Ramaswami,S. N. Choice of foreign market entry mode: Impact of ownership, location and internalization factors[J].JournalofInternationalBusinessStudies,1992,23 (1) .
[8]Anderson,E.,Gatignon,H. Modes of foreign entry: A transaction cost analysis and propositions[J].JournalofInternationalBusinessStudies,1986,17 (3).
[9]Brouthers,K. D. Institutional, cultural and transaction cost influences on entry mode choice and performance[J].JournalofInternationalBusinessStudies,2002,33(2).
[10]Brouthers,K. D.,Brouthers,L. E.,Werner,S. Real options, international entry mode choice and performance[J].JournalofManagementStudies,2008,45 (5).
[11]Brouthers,K. D.,Nakos,G. SME entry mode choice and performance: A transaction cost perspective[J].EntrepreneurshipTheoryandPractice,2004,28(3).
[12]Blomstermo,A.,Sharma,D. D.,Sallis,J. Choice of foreign market entry mode in service firms[J].InternationalMarketingReview,2006,23(2).
[13]Chang,S. J.,Chung,J.,Moon,J. J. When do wholly owned subsidiaries perform better than joint ventures?[J].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2013,34(3).
[14]Chen,C. CiteSpace II: Detecting and visualizing emerging trends and transient patterns in scientific literature[J].JournaloftheAmericanSocietyforInformationScienceandTechnology,2006,57 (3).
[15]Chen,H.,Hu,M. Y. An analysis of determinants of entry mode and its impact on performance[J].InternationalBusinessReview,2002,11 (2).
[16]Erramilli,M. K. The experience factor in foreign market entry behavior of service firms[J].JournalofInternationalBusinessStudies,1991,22 (3).
[17]Erramilli,M. K.,Rao,C. P. Service firms’ international entry mode choice: A modified transaction cost analysis approach[J].JournalofMarketing,1993,57(3).
[18]Hennart,J. F.,Park,Y. R. Greenfield vs. acquisition: The strategy of Japanese investors in the United States[J].ManagementScience,1993,39(9).
[20]Hill,C. W.L.,Hwang,P.,Kim,W. C. An eclectic theory of the choice of international entry mode[J].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1990,11 (2).
[21]Kim,W. C.,Hwang, P. Global strategy and multinationals’ entry mode choice[J].JournalofInternationalBusinessStudies,1992,23 (1).
[22]Kogut,B.,Singh,H. The effect of national culture on the choice of entry mode[J].JournalofInternationalBusinessStudies,1988,19 (3).
[23]Kotler,P.,Ang,S. H.,Leong,S. M.,Tan,C. T.Marketingmanagement:AnAsianperspective[M]. Upper Saddle River:Pearson Prentice Hall,2003.
[24]Meyer,K. E.,Estrin,S. Brownfield entry in emerging markets[J].JournalofInternationalBusinessStudies,2001,32(3).
[25]Nitsch,D.,Beamish,P.,Makino,S. Entry mode and performance of Japanese FDI in western Europe[J].ManagementInternationalReview,1996,36(1).
[26]Root,F. R. .Entrystrategiesforinternationalmarkets[M]. Lexington,MA:Lexington Books,1987.
[27]Sharma,V. M.,Erramilli,M. K. Resource-based explanation of entry mode choice[J].JournalofMarketingTheoryandPractice,2004,12 (1).
[28]Shaver,J. M. . Accounting for endogeneity when assessing strategy performance: Does entry mode choice affect FDI survival[J].ManagementScience,1998,44(4).
[29]Slangen,A.,Hennart,J. F. Greenfield or acquisition entry: A review of the empirical foreign establishment mode literature[J].JournalofInternationalManagement,2007,13(4).
[30]Williamson,O. E.Marketsandhierarchies:Analysisandantitrustimplications[M]. New York:Free Press,1975.
[31]Woodcock,C. P.,Beamish,P. W.,Makino,S. Ownership-based entry mode strategies and international performance[J].JournalofInternationalBusinessStudies,1994,25 (2).
责任编辑:路小静
A Quantitative Literature Analysis of International Market Entry Mode by Sample of UTD24 Journal Articles From 1986-2016
Chen Limin1Wan Chenxi2
(1, 2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chool of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2)
What are the main entry modes when firms enter international market? How should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choose the appropriate entry modes? Will different entry modes affect firms’ international performance? Regarding this key issue about global strategy,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analyzes covering literatures from 1986-2016. First of all, we sort out the taxonomy and categories of various entry modes. Next, we take 239 articles published by first-class management journals in UTD24 as sample, analyze the high frequency key words by CiteSpace software, and try to find the characteristic and trend of this issue. Finally, we discuss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choosing of entry modes from country level, industry level and corporate level, and the impact on international performance by entry mode choice.
Entry mode; Choice; CiteSpace; International performance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化发展战略研究(14JZD017);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管理学的发展研究(10&ZD136);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全球产业链转移新趋势下的中国出口价值链提升举措研究”(15ZDA06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际化战略是否有助于企业提高绩效?基于资源和制度的双重调节模型构建”(71372123)。
万晨曦,E-mail:676408514@qq.com。
C93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