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科学探究意识

2017-05-24 16:45张艳举
魅力中国 2016年37期
关键词:解决问题科学探究

张艳举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教学中学生的探究活动只是科学探究的一种模拟活动或是科学探究活动的“简约复演”,无论从结果还是从过程看,都不必要也不可能是真正的科学探究本身。因此,开展探究活动时不能机械套用科学探究的程序与技能。

一、问题凸显得过程

在科学教学中,学生的探究活动是以解决问题的形式出现,整个探究活动围绕问题而展开,也因问题得出结论而结束。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学生在听了很多声音后,教师问:“你们有什么问题?”学生不断地提出问题,教师不断地问……直到有一位学生提出: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师显得非常兴奋!“好!那么我们今天就来研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对教学而言,问题是有了,但这个问题是教师逼学生提出的,是教材规定的,是教师主观提出的,是教师仅仅为提问而提出的问题。这个问题对学生而言,不是学生自己产生的,因而缺少真实,缺少意义,探究活动从开始学生就被动投入,其教与学的效果可想而知。究其原因,是学生探究的问题缺少一个凸显得过程。

创设问题情境,首先要求教师熟悉教材,掌握教材的基本结构,了解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同时,教师还应了解学生的现有认知结构状况,学生的智力水平。在了解学生上述情况,就可以确立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新的学习内容能够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相联系,学生通过努力能够解决新内容所提出的问题。学生先前的知识经验是学生在头脑中形成问题意识的基础。

二、猜想、假设生成的过程

猜想、假设是解决问题的侦察兵。猜想、假设无论被证实,还是被伪证,都具有推动认识发展的作用。在探究活动中,要求学生就探究问题形成有根据的假设,并在假设的指导下进行探究,限于学生的智能水平,是不会取得理想效果的。但凭此,我们就该忽视猜想、假设生成的过程吗?很多的科学课中,当探究问题出现后,教师仅要求学生把假设、设计实验填入实验报告单中,直接进行验证,致使很多的猜想、假设其实就是一种臆测,如果我们仅仅靠盲目的臆测或毫无目的的尝试错误去进行探究活动、解决问题,那么,探究活动的过程就显得毫无意义。

三、设计实验、验证的过程

实验设计、验证的方案可由学生自己提出,教师适当的指导,学生的方案有对有错,对了要给予鼓励,错了鉴别、分析原因,以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在操作过程中,如发现违反操作要求的,教师要及时予以纠正。其设计实验、验证的过程中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在学生进行验证时,教师应让学生明确观察目的,并充分利用提问指导学生观察,而且应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区分什么是观察结果,什么是根据观察结果所做的推理,必要时可让学生重复试验。学生表达看法时,教师可及时提问:这是你的推测,还是你的观察结果,并要学生及时记录观察结果和推理。

作为教师,对探究活动的反思是教师的角色观念问题。教师提供的指导和帮助应使学生成功地进行探究活动,以免他们遭受太大的挫折与失败。另一方面教师提供指导与帮助是应尽量采用提问的方式,要有利于学生思考可能的活动程序,也就是以教师的提问起着指明方向的作用。探究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是寻求问题情境的意义的过程,这种过程朝向一定的目的即问题解决,而不是一种散漫的、徒耗精力的活动。恰当的时候提出恰当的问题,能促使学生积极地、创造性地进行探究活动,反之,告诉学生怎么做,则是剥夺了学生动脑思考和創造性活动的机会。

猜你喜欢
解决问题科学探究
浅谈列方程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教学实录与反思
设问引导探究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两只想打架的熊
科学拔牙
智珠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