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中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7-05-24 11:52管小花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6年34期
关键词:定势一题思路

管小花

(丰城市实验小学 江西 丰城 331100)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4-0118-02

小学数学大纲指出“数学教学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智力得到发展,能力得到提高。”而能力包括多方面,创造能力是其中一个方面。所谓创造能力,就是人本身各种心理的总和,是智力发展的高级表现形式。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与传授学生必备的知识一样,都是教学活动所需要实现的目的,特别是现代社会的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不仅使学生继承前人已有的知识,而且应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小学生往往分析问题的能力较差,思路狭窄,方法单一,常出现定势思维。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开拓思路,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是十分必要的。下面就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谈一点做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学生对所学材料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激发学生积极探索的动机。要想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积极思考的动机,使他们沉浸在积极思考的探究中,教学时必须精心设疑、激疑、质疑,使学生达到思维活跃、兴趣浓厚,这样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就可调动起来,思路就可畅通、灵活,思维方法新颖、独特,就能以前所未有的新角度、新观点去观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例如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为激发学生去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的兴趣,教学时先出示一组长和宽一定的长方形图形,师生开展竞赛,看谁先算出它们的面积,当学生用数方格的方法,教师利用口算,学生发现不如老师算得快时,就产生疑问,将会激起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这时教师启发诱导,让学生观察长方形的长和宽与面积大小之间的关系,学生就会投入到知识的探究中,这样就促进许文胜创造性思维的发挥。

二、多变活用,求异思维

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培养和发展小学生的求异思维,不仅可以克服由于例题、文字表达等造成的思维定势,而且能使其思路敏捷、灵活,思考问题能够随机应变,不局限于某一个方面,因而常常能够产生新颖的独特的构想,从而提出不同凡俗的见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1.变换叙述方式。主要是概念教学中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概念是一类事物本质属性的概括反映,形成概念的过程就是掌握概念内涵和外延的过程,教学中不仅要求掌握理解概念,而且要灵活地运用概念。在学生初步掌握了某一概念后,教师要引导他们在不改变原意的情况下,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概念,变换概念的叙述方式或表达形式,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例如,让学生用不同的表达方式,说出8÷2这个式子的含义,学生至少可以说出下列几种不同的叙述方式:a、8除以2是多少?b、被除数是8,除数是2,商是多少?c、把8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d、2除8是多少?e、8里面包含几个2?f、8是2的多少倍?

学生如果对上述各种不同的叙述方式都能理解就说明他对除法这个概念的掌握是深刻的、靈活的,运用这个要领解决问题时,就会得心应手,举一反三。

2.一题多解。对于同一类题目,由于思考的角度、方式或解题的方法不同,就会产生多种解法。采用一题多解的方法进行教学,可以扩展学生的思路,发展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发挥。

让学生从多角度进行思维发散训练,学生解题的灵活性、敏捷性将会提高,坚持下去,将会使学生思路更开阔,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将会得到加强。

再如,计划教学。计划教学首先要求学生能正确地计算,但又不满足于正确,还要有一定的速度,简便算法尤其强调计算的敏捷性和灵活性,是进行发散思维的好材料。例如计算:88.8×1.25,假如用竖式计算,过程相当繁琐,教学此题时,教师可启发学生用简便算法,结果出现了许多特殊的解题方法。

在教学中,采用一题多解和简便运算,能扩展学生的思路,开发学生的智力,促进创造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当学生用多种方法去解类用简便计算省力,而用常规计算费时的题目,通过解法对比,体验到简便方法的甜头,有利于激发学生打破常规,寻求新解法的动机,从而培养了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

应当注意的是,教师在列举学生多种解题思路之后,要进行评讲,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启发、相互解疑,并力求找出最合理的解题方法。有些学生的解题方法可能并不十分简便,但思路新颖、独特,教师仍应给予鼓励、支持。

3.一题多变。一题多变就是在原题的基础上,改变部分条件和问题,而成为新的题目。在解应用题时,学生经常受文字表达的影响,造成思维定势。如一看到题目中有“多多少”就用加法,看到“少多少”就用减法,运用比较,一题多变,是消除学生思维定势,培养学生具体分析数量关系的习惯、训练学生思维变通性的好方法。如用下面一组题进行比较练习:

a、梨有10个,比桃多2个,桃有几个?(用减法)

b、梨有10个,桃比梨多2个,桃有几个?(用加法)

c、梨有10个,桃比梨少2个,桃有几个?(用减法)

d、梨有10个,比桃少2个,桃有几个?(用加法)

通过以上训练,学生消除了思维定势的惰性,懂得了比较多少要看比较对象的次序的道理。

总之,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老师要有目的地、巧妙地、灵活地提供给学生创造思维的材料和机会,创设问题的情境,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大胆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让学生充分展开思维的翅膀,在团体的作用下,使创造思维收到最佳效果。

猜你喜欢
定势一题思路
试论中学数学学习中思维定势与求异思维的关系
文化定势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研究
基于一题多解构建知识体系
一道练习题中的一题多解
以处理“圆周运动问题”为例谈思维定势的形成与对策分析お
我的思路我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