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越+李楠
(齐鲁工业大学 山东 济南 250353)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大学生就业问题层出不穷。盲目的选择职业,最终导致的是企业的需求和大学生就业的需求差异较大,对大量的人力物力造成了浪费。针对这种现象,如何推动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更好的为大学生的就业和企业的用工需求服务,系统的帮助大学生拥有更好的职业规划,掌握全面的就业知识,提高就业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现状的分析,旨在总结出推动高校职业指导工作开展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企业;职业指导;高校
【中图分类号】F249.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4-0038-02
据统计,2016年高校应届毕业生的数量创历史新高,达到了765万,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国家为了帮助大学毕业生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每年都从国家政策方面进行指导,尤其是从2014年开始,国家要求国企也加入到国家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行列里,对大学毕业生进行定向招聘,公开选拔人才;同时鼓励大学毕业生进行创业活动,鼓励大学毕业生到西部就业等等,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学生就业压力。但是,由于毕业生众多,就业压力依然迫在眉睫。于此同时,有些企业招聘不到符合自身要求的毕业生,造成供需矛盾突出。因而,加大对毕业生就业引导,引导他们适应企业的需求,缓解企业需求与高校供应方面的矛盾尤为迫切。
一、职业指导工作的迫切性
随着毕业生供给的增大,人才市场的供求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就给高校的职业指导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严峻的挑战。
首先,企业对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当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走出校门走上各种工作岗位之时,企业关注的是大学生所体现出来的素养和能力与企业的实际需求是否相符。很多的企业,甚至将坚决不招聘应届毕业生作为了招聘的基本原则,究其原因,固然与教育模式有一定关系,但是更主要的,还是与高校的职业指导工作不能做到与时俱进有关。现在的大学生,普遍存在以下特点:1、责任心不强,一遇到困难就知难而退,导致工作无法按时完成;2、期望值过高,因为自己是大学毕业生,高水平人才,应该享受到比其他人更高的待遇;3、稳定性不强,刚刚走上社会,对于各种事物都感觉比较新鲜,极容易跳槽;4、承受能力差,一表扬就尾巴翘上天,一批评就摔桌子走人;5、急功近利,为了尽快把领导安排的工作做完而不至于影响到自己的私人时间,就会不顾及工作质量,单纯追求数量,如果一个工作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学习和重复才能够完成,就会变的极端不适应,没有耐心等等。针对以上大学生在企业当中出现的这些特点,作为用人单位,他们更热衷于寻找那些有工作经验的员工,而非这些刚刚走出校门时间不长的大学生。固然大学生比社会人员的知识水平高,但是对大学生的上岗培训并不比对社会人员的培训来的容易。搞不好,因为大学生知识水平高,做事随性,更有可能对企业造成无法估计的损失。因此针对企业的需求进行针对性的职业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其次,大学生忽视对职业的规划。因为是刚刚进入社会,面对五花八门的职业,很多大学生难免茫然。他们并不知道自己真正想做的工作是什么,什么样的工作是适合自己的,什么样的工作是具有发展潜力的,只是盲目的在进行求职,出现的情况往往就是,一天投出上百份的简历,应聘到哪家算哪家,有时甚至根本不知道自己应聘的企业是什么性质的企业,需要做什么。等到进入企业后,经过一个月的适应,感觉不是自己想要的,就马上辞职,然后再应聘,再辞职,再应聘,往往毕业两三年,不能真正的稳定下来,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到头来只是给自己积累了一点经验,这样的情况比比皆是。因此,通过高校的职业指导工作使大学生在毕业前就有一个清晰职业规划,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有针对性的进行择业。这样既能提高应聘的成功几率,又能够真正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愉快的生活。
二、从不同角度分析目前我国高校职业指导工作普遍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的各个高校都在积极的针对大学生开展职业指导工作。但是,总体来讲,我国高校的职业指导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其一,对职业指导工作认识不到位。目前,我國各高校都已经建立了大学生职业指导机构,也建立了相关的人员和队伍,但是针对职业指导工作的认识还比较浅显,普遍认为职业指导工作就是帮助学生联系企业,找到工作,而对大学生的就业教育方面重视不足。由于高校领导对职业指导工作的不够重视,导致了人力物力和资金的严重不平衡,对于大学生职业指导的人员和队伍的培训也不能按时进行,与时俱进,导致具体实施职业指导的人员和队伍无法掌握最新的动态,使整体的指导工作滞后。职业指导最终变为重服务轻教育的形式主义,学生从入学开始就没有明确的人生观、职业观和价值观等,学习也没有目标,缺乏学习的动力。最终导致高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综合素质不高。
其二,对企业需求认识不到位。高校的职业指导机构仅仅是简单的做到了联系企业和学生的桥梁作用,而没有真正沉下心去了解企业真正的需求。与企业的联系一年中往往只有到毕业生快需要就业的时候才会进行联系,或者是在办公室里坐等企业上门,至于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没有深入进行了解,缺乏与用人单位的沟通,企业真正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对于后期与企业的持续合作也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对学校的毕业生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
其三,职业指导工作的方式方法单一、内容简单。目前,高校的职业指导工作随意性较大,没有成熟的模式体系进行参考,一个学校一个样子,指导形式很单一,一般是针对学生在就业中出现的具体问题进行解决,而以其他形式,例如名人讲座、虚拟招聘会等针对性较强的形式几乎不涉及。而且指导内容比较简单,一般就是强调国家的相关就业政策,分析就业形式,收集就业信息等,而对提升毕业生综合素质的职业生涯规划、诚实守信、自主创业等方面涉及很少。
其四,职业指导人员的培训有待加强。由于领导们对职业指导工作不重视,因此就出现了高校普遍存在的重视基础课程教育,轻视职业指导课程教育的情况。人员分配也不平衡,一般是由新入职的教工负责职业指导工作,但是经过两三年的锻炼,当他们熟悉这项工作后,又会进行岗位调整,这就导致了整个职业指导人员无法稳定,工作没有延续性,一直处于初步的摸索阶段。同时,针对职业指导老师的培训较少。本来这部分老师就没有经历过很多的应聘,对社会企业的需求不了解,由“外行指导外行”,只能在具体工作中照本宣科,无法有针对性,不被学生接受,也没有课程吸引力。
三、如何实现大学生就业与企业需要的无缝对接
为改变大学生就业难现状,我国各高校需要真正做到“走出去”,才能保证時刻了解企业需求,实现大学生就业与企业需要的无缝对接。
第一,依据企业需求调整课程设置。现在高校培养的学生,与企业的需求脱节,有些课程设置已经落后西方发达国家半个世纪之久,例如国际经济与贸易。这种类型的人才培养,在真正与外国进行贸易的时候,从理论层面上就处于了弱者地位;而且培养出的人才,在应用方面根本无法做到独挡一面。这就要求了我们需要根据企业的需求,对大学生进行应用方面的培养,理论方面则进行升级,力求缩小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理论差距。
第二,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走出去是深入企业中,了解企业真正需求,而不是简简单单的“闭门造车”,按照简单的传统思路进行培养,与时俱进,跟对市场变化和企业需求的变化而进行培养计划的调整。请进来指邀请企业进行加入到人才培养过程,参与人才培养计划,锻炼应用能力,真正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
第三,订单培养模式,为企业量身打造需要的人才。根据不同企业的实际需求,针对学生文化、技术和能力等方面的素质,有针对性的进行提升,这种做法对于解决社会普遍存在的学生就业难问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对于响应国家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号召,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缩短人才培养时间,加快人才供应,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订单培养模式完全按照企业需求,与企业共同培养适合用人单位需求的人才,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相结合,专业技能培养与实际岗位需求相结合,培养方案与企业用人需求相结合,实现了学校人才培养和企业人才需求之间的对接,增加了毕业生的就业机会。同时,因为该培养模式具体实施方式灵活,理论学习和实习方式等由具体的用人单位和学校进行协商,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减少了企业对新入职人员的培训周期,同时也增强了企业人才的稳定,真正做到了企业、学校、学生三者之间的“共赢”。
第四,依托校企合作专业优势,促使大学生主动将自身就业与企业需求相结合。对大学生人才的培养,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培养出真正符合企业需求的高水平人才。随着院校与企业合作的加深,学生获得了更多接触社会的机会,不仅提高了学生实践能力,同时也帮助学生解决了“重理论轻实践、理论脱离实践”的问题;让学生在企业实习实训过程中,感悟职业氛围,体会企业真正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培养学生学会与人交往、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使他们形成较高职业能力并初步培养他们的职业习惯,养成不怕累不怕苦的工作作风,提高了学生的组织环境适应能力,从而促使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为成功就业打下基础。
四、新时期如何提升高校职业指导工作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面临着前所为有的机遇和挑战,对高校而言,切合市场需要的人才输出,就成了重中之重。职业指导工作就成了高校工作的一个支点,用它撬动高等教育和大学生就业。因此,如何做到“坚持以学生为本”,成为了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的重中之重。
第一,建立健全的职业指导体系。职业指导工作应该是一个系统性、长期性的工作,它贯穿了学生的整个大学期间,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等各个方面应该同时为职业指导工作服务;根据学生在校的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培训内容的调整,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之间得到教育。为规范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杜绝不同学校工作的随意性,应该建立我国高校就业指导体系,从大一学生一进校门就开始,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和培训,有目标的帮助学生接触到就业信息和应聘技巧,让学生慢慢感受就业压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水平,督促学习和能力的全面发展。
第二,把握市场需求,特别是企业需求。职业指导工作在进行的时候应该时刻与人力资源市场需求保持一致,这就要求职业指导人员和队伍,应该经常性的与企业进行互动,深入了解用人单位对招聘人员的需求,有针对性的推荐符合企业需求的学生。同时,在与企业接触的过程中,感受企业文化,熟悉企业情况,为学生在择业时选择正确的自己感兴趣的企业,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咨询。
第三,善于利用新媒介。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手机、电脑的大范围应用,我们应该善用利用新兴的媒介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例如建立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方式,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就业平台。定期对网络平台上的就业信息进行更新,确保应届毕业学生能够及时了解到用人单位的用工需求,低年级学生能够随时了解就业形式。为了切实把握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动向,我们应该通过越来越多的市场调研活动进行整体把握,适时调整和完善学校的专业和学科设置;同时应该建立和完善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跟踪调查体系,通过他们及时将社会需求反馈给学校等等。
第四,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增加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是职业指导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借助于各种社会教育资源,拓宽学生实践教育的渠道,建立起互利多赢的社会实践模式,对大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教育,实现高校教育资源与社会教育资源的有机整合。通过校企合作模式和建立“产学研”实践教育基地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走入社会的机会,使学生设身处地的感受竞争压力,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和服务社会的能力,在实践中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第五,完善职业指导方案。大学生职业指导需要遵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规律,根据学生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选择不同的指导内容。新生从入学开始,就有针对性的开展入学教育,后期开始跟进与就业相关的职业道德教育和就业观念教育,突出职业规划的重要性,将职业指导工作贯穿于学生大学四年求学期间的全过程。一二年级主要侧重于使学生了解学专业的就业情况、行业发展趋势以及相关的就业政策,同时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综合能力;三四年级通过开设各类有针对性的职业指导课程,让学生们做好就业前的各项准备工作。通过掌握一定的就业技巧和面试技巧,解除学生面临的就业困惑,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等;同时通过相关的政策宣传,创业项目分析等,对有创业意向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综上所述,高校职业指导工作对于高校毕业生就业起到了重要作用,一方面是对毕业生的直接影响,包括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帮助大学生提升综合素质;另一方面是对人才市场的发展其到直接作用,包括使大学生能够完成正确的择业就业,使企业找到自己需要的人才的中介作用、促进职业信息有效传递的桥梁作用等。在推动高校职业指导工作发展的过程中,只有正确认识职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将大学生的就业需求同企业的用工需求有效的结合起来,才能将职业指导工作落实到位,充分发挥职业指导工作在学生就业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只有将职业指导工作的理念与方法始终贯穿于大学生整个大学期间,才能更有利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实现充分就业,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参考文献:
[1]杜文忠、吴贺珍 试论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与推动[J].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4)
[2]单晨茜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2)
[3]蔡妮娜 试论职业指导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重要作用[J].职业,2012(8)
[4]蒋志臻“订单式”人才培养是职业教育发展必由之路[N].人民政协报,2007(12)
[5]白如雪 在校企合作中培养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