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光+乔志勇+王尧葵
(中国矿业大学 北京 100000)
摘要:本科生导师制是贯彻以人为本理念,发挥教师教书育人作用,有利于学生个性成长和综合发展,培养高素质创新性人才的重要培养制度,是本科生班主任、辅导员制度的重要补充,是高校加强学风建设的有效方式和重要抓手。本文介绍本科生导师制的内涵及其对高校学风建设的重要意义,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构建和创新本科生导师制的具体措施,将会发挥本科生导师制的重要作用,更加有效地推进高校学风建设。
关键词:本科生导师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4-0020-02
学风是大学精神的集中体现,是教书育人的本质要求,是高等学校的立校之本、发展之魂。《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实行导师制、小班教学,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这要求高校必须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兴趣,指导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成长,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成效,促进教学相长,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高素质人才。因此,本科生导师制是高校加强学风建设的有效方式和重要抓手。
一、本科生导师制的内涵和意义
本科生导师制的含义是指教师直接参与对本科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等进行辅导和指导,以互动式教学为特点,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可以作为辅导员、班主任工作的重要补充力量。本科生导师制是贯彻以人为本理念,发挥教师教书育人作用,有利于学生个性成长和综合发展,培养高素质创新性人才的重要培养制度。本科生导师制对于高校学风建设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个性教育。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过程中,指导教师是为本科生专门配备的,工作形式一般以个别交流为主,通过对学生性格、兴趣、爱好、特长等方面的深入了解,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发展潜能,第一时间观察到学生遇到的问题,因此能够有的放矢的指导学生明确个性化的发展目标,帮助学生规避和克服在自身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从而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二)素质教育。导师一方面可以通过思想教育、职业规划、心理辅导来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高尚人格、真挚情感、渊博知识、严谨态度等,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影响学生,克服传统应试教育所积累的弊端,更有效的开展素质教育,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三)互动教育。导师在对学生进行指导的过程中,师生关系是民主平等的,通过协商式的沟通和交流,来讨论和解决学生在学业和发展等方面遇到的问题。作为导师制的重要特征,师生双方的协作和互动是必不可少的。这样的指导方式既有利于师生之间形成融洽的关系,也有利于导师的教学和辅导更具有针对性,在互动中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和育人效果。
二、本科生导师制存在的问题
相对于英美的一些著名大学,我国开展本科生导师制的时间不长,目前还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立足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在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时,高校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也有较大差异。因此,无论是从实施的广度、深度,还是程度来讲,我国高校的本科生导师制具有不成熟、不规范和不定型的特点。具体来说,面临的困境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重视程度不够
在传统教育管理模式的影响下,部分高校领导不能正确认识本科生导师制,很难保证本科生导师制实施方案的科学性,由此产生的不良后果就是二级院系对本科生导师的重视程度不够。部分高校教师认为学生成绩好坏是自身的事情,与教师没有关系,把教书和育人分割开来。
(二)师生比偏低
为了师生之间可以充分交流,更容易搭建起平等、自由、亲切的关系,既有利于导师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引导,也方便学生加深专业了解,合理选择导师,相对较高的师生比对于实施本科生导师制至关重要。在现实中,师生比严重偏低的情况在我国高校普遍存在,非常不利于在指导学生过程中导师作用的发挥。在美国常春藤盟校中,斯坦福师生比是1:3,普林斯顿师生比为1∶6,布朗大学和达特茅斯学院均为1:9。这些久负盛名的高校都视质量为生命,严格控制学生规模,使师生比保持在理想状态。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高校的师生比普遍较高,平均为1:17,部分高校的热门专业师生比更低,甚至超过1:20。此外,本科生导师要跟学生面对面交流,要想胜任这项工作,必须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强烈的责任心,否则是很难做好的。因此,要在师生比较低的情况下,再选拔合格的本科生导师,肯定会面临资源短缺的困境。
(三)部分导师积极性欠缺
高校中很多担任本科生导师的教师承担着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虽然很愿意指导和帮助学生,但是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总会感觉到力不从心。有的导师虽然业务素质很高,但是对于本科生导师制的认识和态度参差不齐,既不清楚工作性质,也不了解工作目标,对学生的学习成绩重视不够,对思想教育和职业规划也投入很少,导致本科生导师制的效果不尽如人意。
(四)师生互动意识淡薄
双向互动是本科生导师制的重要特点。牛津大学的一位教授曾经说,“最好的学生就是能教给我一些东西的学生。”当前,在很多高校中存在师道尊严、师教生学的传统观念。即使实施了本科生导师制,仍然能够看到师生互动意识淡漠,教师习惯于谆谆教诲,学生习惯于洗耳恭听的现象。如果只是教师重复性灌输,学生被动地听,无法构建双向互动关系,相互之间也很难产生思想碰撞和灵感迸发。
(五)考核与激励机制不完善
在实践中,本科生导师制还存在随意性强、制度不规范的现象。一方面,由于导师对学生的指导和影响需要长期的过程,很难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在考核时工作内容和成效难以量化,评估结果具有相对性,可能出现有失公允的情况,影响部分导师的工作熱情。另一方面,也存在激励措施不到位的情况,相对于教学科研工作,本科生导师所得到的报酬很少,主要体现出奉献精神。缺少科学规范的考核办法与奖励措施,不利于导师积极性的调动和发挥。
三、本科生导师制构建与创新
充分发挥本科生导师制的重要作用,是高校开展学风建设的重要抓手。根据本科生导师制的发展现状,结合目前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构建和创新本科生导师制。
(一)加强宣传引导
大力宣传实施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的目的和意义,使落实本科生全程导师制成为教师教学、学生求学的理性认知与行动自觉。及时总结推广好经验、好做法,选树师生典型,丰富宣传形式,努力营造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氛围环境。学生入校后,召开年级大会,对学生进行入学专业教育的同时,向学生介绍导师制实施背景、目的意义等,并引导学生主动与导师联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意在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成长、自我管理的能力,
(二)合理选聘导师
选聘的本科生导师既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工作责任心强,师德高尚,严于律己,为人师表,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的成长和成才,也要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优良,熟悉本专业培养方案以及教学管理方面的规定,具有一定的专业指导能力和较强的科研能力。在创新创业、学科竞赛、社会实践等环节,可以选聘专门教师,采用双导师制、导师组等形式进行专题指导。同时聘任身体健康、热心教育事业的离退休教师和有责任心的优秀博、硕士生做助理导师,协助指导本科生(不能独立指导);逐步探索企业导师参与本科生指导的运行机制和运行模式,形成校内为主、校外为辅,教师为主、博硕士生为辅的指导教师梯队。为保证良好效果,导师指导本科生数原则上每年级2-3人。
(三)明确导师职责
本科生导师是任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等多种角色的有益补充,本科生导师应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指导学生了解专业的基本情况、发展动态、社会需求等,帮助学生正确和全面认识所学专业,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当好学生深造就业和职业发展的参谋。
低年級导师的职责是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和成才目标,端正专业思想和学习态度,帮助、关心和引导学生更好地安排大学学习,顺利实现学习阶段的过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参加校内外各种文化科技讲座、学术科技活动等,指导学生实施专业相关的社会调研活动,并形成规范的调研报告。
高年级导师的职责是依托科研选题训练和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等环节,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鼓励和主动接纳学生参加自己的科研项目。指导学生发表科研论文、申请专利等。同时结合自己的科研项目为学生进行毕业论文选题。在承担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过程中,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综合运用能力和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
(四)善用交流平台
高校要统筹安排教学、实验和行政用房等资源,尽可能开辟专门场地,满足经常性的师生会面需求。交流可以采取多种渠道,要善于运用新媒体。主题班会、小组讨论、学术沙龙、学习汇报、个别指导、单独谈心等都是本科生导师和学生交流的渠道,但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本科生导师也应跟上形势,主动借助QQ、微博、微信等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沟通,了解学生的信息,及时解决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困难。
(五)优化工作机制
按照“学校引导、院系探索、导师落实、班主任和辅导员辅助、研究生协助、高年级本科生参与”的工作模式,学校负责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的顶层设计,通过开展教育思想讨论和经验交流研讨工作,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同时下移管理重心,发挥学院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学院负责本科生全程导师制的具体实施,探索实现形式,创新工作模式,细化导师工作要求,完善导师选聘、考核、评价等制度,加强师生管理;导师按照工作职责指导学生,根据学生特点和自身情况确定指导方式,明确指导计划,开展创造性指导;班主任、辅导员与导师从不同角度、采取多种方式开展学生工作;研究生协助导师参与辅导,发挥助研、助教、助管作用。各方共同作用于学生的成长、成才,相互结合、相辅相成,形成全员育人的合力。
(六)完善考核制度
低年级阶段导师的考核注重学生满意率、学生学习成绩优秀率与及格率、调研报告或论文发表数量、其它各类学科比赛和竞赛获奖等。高年级阶段导师的考核注重论文发表、申请专利、各类学术和学科比赛参加及获奖情况、毕业论文合格率及优秀率等。
强化激励机制,按指导学生数及指导学时数计工作量,享受导师津贴;对指导成效显著、学生满意度高的优秀本科生全程导师进行表彰和奖励,并在岗位聘用、评优评先、在职进修、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倾斜;对指导学生在创新创业、学科竞赛、论文发表、课题获奖、社会实践等活动中取得突出成果的,学校给予导师一定的奖励。
总之,本科生导师制是深化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是加强和改进高校学风建设的重要抓手。随着体制的不断完善和创新,本科生导师制将对我国未来的高校教育综合水平的提高和创新人才的培养起到积极作用,为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发挥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1]聂迎庆.本科生导师制的现状、意义和困惑.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学[J],2006 年第1 期
[2]罗国基等.近年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研究综述.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第26卷第4期2007年12月
[3]王丽萍等.推行本科生导师制存在的问题、原因与对策.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第9卷第1期2008 年3 月
[4]杨晓玲.我国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行与思考.高教论坛[J],2010年9月第9期
作者简介:徐春光(出生年—1979年),性别:男,民族:汉,籍贯(安徽省宿州市),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