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对歌起源考

2017-05-24 09:15李国栋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6年2期

摘 要:借助汉语文献,并佐以考古学研究成果及苗族民俗事象,考证出对歌习俗起源于苗族“东门祭祀”。苗族的“东门祭祀”可以追溯到6000年前湖南西北部澧水下游的城头山遗址,后随“九黎”集团传至山东及河南东部,以至于在《诗经》陈风和郑风中仍然可以看到东门对歌的作品。

关键词:苗族对歌;尚东意识;上巳

中图分类号:I20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21X(2016)02-0092-05

苗族自古就有对歌习俗,但因没有文字,其起源至今不甚明了。鉴于此,本文拟借助汉语文献,并佐以考古学研究成果及民俗事象,对苗族对歌习俗作一考证。

一、“晤歌”与“倡和”

“对歌”一词出现甚早,但最初并非正式称呼,而是对对歌习俗的解释。

东门之池,可以沤麻。彼美淑姬,可与晤歌。

东门之池,可以沤纻。彼美淑姬,可与晤语。

东门之池,可以沤菅。彼美淑姬,可与晤言。

这首《东门之池》引自《诗经·陈风》,其中“晤歌”值得特别注意。对于“晤歌”,东汉经学大师郑玄笺:“晤,犹对也。言淑姬贤女,君子宜与对歌,相切化也。”隋唐经学大师孔颖达疏:“言彼美善之贤姬,实可与君对偶而歌也。”[1]现代国学大师高亨注:“晤歌,相对而歌。”[2]由此可知,“对歌”原本是对“晤歌”的解释。

《东门之池》中同时还使用了“晤语”和“晤言”。“晤语”即正式交谈,笔者推测,所谈应该涉及恋爱能否开始的前提条件。例如,是否已有婚约,家庭成员是否有恶疾或蛊等等。谈这些话题自然很拘谨,所以用了表示正式问答的“语”。但过了这一关,就可以进入轻松而亲密的“晤言”阶段,再往后则可以正式提亲,谈婚论嫁了。

当然,从“彼美淑姬”来看,这首诗应该是男子所唱,采用“复沓迭唱”的方式唱出了相同的主题,由此我们也可以明了当时的对歌方式。

《东门之池》创作于周至春秋时代,地点是陈国(现河南省东南部)都城的东门之池。陈国的西北方是郑国,而《诗经·郑风》中也有一首《箨兮》使我们联想到对歌。

箨兮箨兮,风吹其女。叔兮伯兮,倡予和女。

箨兮箨兮,风吹漂女。叔兮伯兮,倡予要女。

朱熹《诗集传》[3]曰:“此淫女之词。”剔除理学贬义之后,笔者同意朱熹的意见。诗中的“倡”通“唱”,“要”通“和”,所以“倡”与“和”,“倡”与“要”合为一词,就是“对歌”的意思。

郑国也是周至春秋时代的国家,所以从以上两首诗中我们可以知晓,对歌是一种非常古老的习俗,在河南中东部,3000年前就已经蔚然成风了。当然,对歌肯定源于更为古老的民间习俗,3000年这个数字还仅仅是文献上的记录而已。

郑国的东北方是卫国,卫国也流行对歌。且看以下这首《芄兰》:

芄兰之支,童子佩觽。虽则佩觽,能不我知。容兮遂兮,垂带悸兮。

芄兰之叶,童子佩韘。虽则佩韘,能不我甲。容兮遂兮,垂带悸兮。

在这首诗中,女孩愉快地与男孩戏谑。“知”意“匹和”,“甲”通“狎”,“狎习”之义,对歌中女孩之大胆,与前面所引《郑风·萚风》相同。自古郑卫两国民歌或民间音乐被统称为“郑卫之音”,犹如今天所说的“靡靡之音”。卫国与郑国、陈国属于同一区域,可见这一区域与对歌习俗有着本质上的联系。

二、东门祭祀与对歌的起源

周至春秋时代,对歌的场地为什么要选在东门呢?当时的城池已经设有四门,但人们为什么不在西门、南门或北门对歌呢?

《诗经》中“东门”出现五次,“北门”出现一次,“西门”和“南门”没有出现。“东门”出现的次数最多,而且有趣的是,出现“东门”的五首诗都集中在《陈风》和《郑风》之中。《陈风》共三首,除了前面所引的《东门之池》外,还有以下两首:

其一是《东门之枌》:

东门之枌,宛丘之栩。子仲之子,婆娑其下。

榖旦于差,南方之原。不绩其麻,市也婆娑。

榖旦于差,越以鬷迈,视尔如荍,贻我握椒。

其二是《东门之杨》:

东门之杨,其叶牂牂。昏以为期,明星煌煌。

东门之杨,其叶肺肺。昏以为期,明星晢晢。

《郑风》中还有两首,即《东门之墠》和《出其东门》:

東门之墠,茹藘在阪。其室则迩,其人甚远。

东门之栗,有践家室。岂不尔思?子不我即!

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缟衣綦巾,聊乐我员。

出其闉阇,有女如荼。虽则如荼,匪我思且。缟衣茹藘,聊可与娱。

以上5首诗告诉我们,无论在陈国还是郑国,东门外都是男女谈情说爱的圣地,而且与宗教祭祀有关。《东门之枌》的“枌”指枌榆树,此树多用于社木。《史记·封禅书》[4]云:“高祖初起,祷丰枌榆社。”可知刘邦在老家造反前曾去“枌榆社”祈祷。“宛丘”是举行宗教性祭祀歌舞的场所,《毛传》云:“四方高,中央下,曰宛丘。”[1] 2012年11月初,笔者去贵州省赫章县可乐遗址考察,在将军山“锅罗包”附近看到一个保存基本完好的宛丘,四方高而中央分八级逐级下洼,据当地人介绍,这里曾是古代瑶族举行“火把节”,载歌载舞以祭祀祖先的场所。关于宛丘,《陈风》中另有一首,题目就叫《宛丘》:

子之汤兮,宛丘之上兮。

洵有情兮,而无望兮。

坎其击鼓,宛丘之下。

无冬无夏,值其鹭羽。

坎其击缶,宛丘之道。

无冬无夏,值其鹭翿。

这首诗被视为“淫声放荡,无所畏忌”[5]的典型,但笔者想问,到底是什么能使这些男孩女孩如此放荡而无所顾忌呢?“宛丘”是祭祖的圣地,在这里“淫声放荡”对祖先似有大不敬之罪。但是,这好像只是华夏族的感觉,从“东夷”“南蛮”等稻作民族的文化传统来看,正是因为在宛丘祭祖的宗教迷狂当中,他们才敢如此“淫声放荡”,而只有如此奔放的男欢女爱,他们的老祖宗看了才会满意,才能相信自己的后代会人丁兴旺。

《郑风·东门之墠》的“墠”也是祭祀之地。《康熙字典》[6]释:“《说文》野土也。一曰除地祭处,筑土为坛,除地为墠。”“墠”与“坛”通,但不筑土,仅平整地面,把杂草清除干净而已。不过,不管是“宛丘”还是“墠”,都是祭祀之地,而祭祀之地恰恰也是男孩女孩借助宗教力量摆脱日常束缚,直接对歌以求欢爱的绝佳场所。笔者认为,这就是对歌的起源,也是对歌歌词放荡不羁的根本原因。

三、尚东意识与九黎集团

陈国的“枌”社、“宛丘”和郑国的“墠”都在都城东门之外,那里还有“池”和“牂牂”“肺肺”的杨柳树,这一现象反映出陈郑文化中的“尚东意识”,而“尚东意识”的本质就是太阳神崇拜。

湖南西北部澧水下游的城头山遗址(4200-6500年前)是一座椭圆形古城,在其东门附近发现了一个椭圆形祭坛。祭坛由纯黄土夯筑,顶部中央供一石祖,呈东南→西北走向,与太阳运行轨道一致,而且附近有稻田,可知该遗址不仅“尚东”,而且祭祀与稻作有关。从文化类型学上讲,旱作文化崇拜龙神,稻作文化崇拜太阳神,而崇拜太阳神则必然崇拜朝日升起的东方。由此我们可以判断,对歌原本是稻作民族的习俗。

城头山遗址内使用了大量木材,经日本学者安田喜宪、米延仁志和守田益宗的检测,发现枫香树木材的比例高达80%以上,而在遗址周围枫香树孢粉的出现率却很低,不到10%[7]。这就说明,城头山遗址周围并不存在大片的枫香树自然林,该遗址使用的大量的枫香树木材肯定是因遗址内神坛和神殿的建设需要从其他地方搬运进来的。那么,当时是哪个民族在宗教活动中如此需要枫香树呢?答案只有一个,即苗族。《苗族古歌》告诉我们,枫香树心飞出“蝴蝶妈妈”,生下12个蛋而不孵,由枫香树梢飞出的鹡宇鸟来孵,于是,从其中的一个蛋中便孵出了苗族始祖“姜央”。因此,苗族把枫香树视为祖神树,直至今日,贵州省黔东南州的许多苗寨依然种植枫香树。作为一个族群,苗族因何缘由形成于何时何地,学界尚无定说。但是,如果从一个民族需要有一个统一的精神信仰来判断,苗族很可能就形成于6 000年前的城头山遗址,由此我们也可以进一步推斷,“尚东意识”源自6 000年前的苗族。

城头山遗址在大溪文化晚期和屈家岭文化早期达到鼎盛,而在同一时期,以城头山古城为起点,沿古云梦泽周边相继出现了10座古城:城头山古城(澧县)、鸡叫城古城(澧县)、鸡鸣城古城(公安县)、陶家湖古城(公安县)、走马岭古城(石首县)、阴湘城古城(荆州市)、马家垸古城(荆门市)、石家河古城(天门县)、龙嘴古城(天门县)和门板湾古城(应城县)。由此可见,古老的稻作文化区域此时已经出现稻作联邦,并呈现出向东北方向扩张的倾向。

城头山遗址出土了15件大溪文化时期的石鉞和4件大溪文化时期的玉玦,同时也出土了6件屈家岭文化时期的石鉞。鉞和玦都是古越文化的典型器物,而且从湖北省公安县王家岗遗址出土的大溪文化时期的石鉞、湖南省安乡县划城岗遗址出土的屈家岭文化早期的石鉞、石首县走马岭遗址出土的屈家岭文化时期的石鉞来看,城头山遗址周边也确实居住着古越族。由此我们可以断定,城头山古城内原本居住着苗族族属的王公贵族、宗教祭司以及陶器制作者,但随着与周边古越族的交流,古越文化的典型器物传入城头山古城,城头山一带的稻作文化也逐渐传入云梦泽周边的古越族聚居区。其结果,在长江中下游便逐渐形成了一个强大的苗越族群,稻作文化由此进入全面扩张期。

在4200-5300年前的良渚文化时代,苗越族群在长江下游建立了空前繁盛的良渚古国。① ①2007年11月29日,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他们发现了良渚国的都城。这个都城以反山遗址和莫角山遗址为中心,整体呈圆角长方形。城墙东西长1 500~1 700 m,南北长1 800~1 900 m,总面积290余万平方米。城墙年代上限距今5000年左右,下限为良渚晚期。 4600年前,良渚远征军和开拓团将稻作文化传入山东半岛[8],蒙山沂水一带便成了苗越族群的新领地。贵州的苗族学者认为,蒙山的“蒙”即苗族自称“hmong”的音译,笔者认为确有其可能性。“沂水”的“沂”也有可能是“越”的汉字音译,所以蒙山沂水的本义很可能就是“苗山越水”。在这块新领地上,苗越族群逐渐发展壮大,最终建立了“九黎”联邦,其首领就是“蚩尤”。“九黎”的“黎”不是汉语“黎民”的意思,而是苗语“lix”的音译,本义为“稻田”。因此,“九黎”原本是指“9块稻田”或9个稻作村寨,就像云南“西双版纳”的本义为“12块稻田”一样。

1979年,山东聊城地区文物工作者在景阳岗遗址北部清理出一个龙山文化中晚期(4000-4400年)的灰坑和一座春秋时代的墓葬[9]。龙山文化灰坑底部有一副牛骨架,似祭祀牺牲,反映出该地区的稻作文化背景;在春秋墓葬底部有一条狗,头向东,清楚地显示出该地区的居民具有“尚东意识”。

1994年,聊城文物管理委员会在景阳岗遗址又发掘出一座龙山文化中晚期的古城[9]。这座古城东北→西南走向,呈椭圆形,不禁使我们想起湖南西北部的城头山遗址。从稻作文化的传播以及“九黎”稻作联盟的势力范围推断,这座古城很可能就是“九黎”的都城,而陈国、郑国和卫国都离它不远,可见河南东部以及山东西部的远古文化都直接承袭于长江中下游古老的稻作文化。

综上所述,《诗经》中记载的陈国、郑国乃至卫国的东门对歌实际上都起源于苗族,其文化源头可以追溯到湖南西北部城头山遗址的东门祭祀,而其直接承袭的文化母体则是山东龙山文化时代的“九黎”稻作联盟。

四、上巳节与对歌

上巳节也与对歌习俗有关。《周礼·春官》[10]上曰:“女巫掌岁时,祓除衅浴。”“衅浴”即牲血涂身,一说用香草熏身。“衅浴”之后,再在河水中沐浴清洗,这恐怕就是“祓禊之礼”的原貌。但是,春秋之后原始宗教色彩逐渐淡去,青年男女在神前跳舞对歌、沐浴嬉戏的部分被民俗化,于是就产生了上巳节。

溱与洧,方涣涣兮。

士与女,方秉蕑兮。

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

洧之外,洵訏且乐。

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溱与洧,浏其清矣。

士与女,殷其盈兮。

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

洧之外,洵訏且乐。

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在这首《郑风·溱洧》中,原本应该羞涩的女孩却表现得异常大胆,这不禁使笔者联想到笔者考察过的苗寨、侗寨和布依寨。苗族、侗族和布依族自古都有对歌习俗,而且他们的情歌歌词也都很大胆直率。但是,当与村寨的女孩乃至中年妇女聊起有关恋爱的事时,他们却很害羞。起初,笔者还以为是受了汉族封建思想的影响,但考察过多个村寨以后终于明白,对歌原本并非日常行为,所以对歌中大胆直率的表白并不代表他们日常的生活态度。如上所述,对歌起源于宗教祭祀,所以对歌中那种直率的表白乃至大胆的求爱想必只有在宗教氛围中才能脱口而出。从这个意义上讲,《郑风·溱洧》中的“士与女”完全是因为身处上巳节所营造出的宗教氛围之中,所以才能如此“相谑”而毫无羞色。

《论语·先进》中有一段关于上巳节的记载:“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浴乎沂”的“沂”即前面所说的山东沂水上游,那里曾是苗越族群中古越族的聚居地。今天的壮族、侗族和布依族都是古越族的后裔,所以每年上巳到来之际,壮族都要举行“歌墟”,侗族都要举行“花炮节”,布依族都要举行“三月三”。瑶族和畲族介于苗族与古越族之间,所以每年上巳节时瑶族也要举行“干巴节”,畲族也要举行“乌饭节”。由此反推,河边嬉戏对歌肯定是苗越族群的古老习俗。但是,如果从对歌的宗教性及其稻作文化背景来看,对歌习俗应该起源于苗族的“东门祭祀”。

参考文献:

[1] 毛诗正义·陈宛丘训诂传[EB/OL].[2015-11-21].http://www.xiexingcun.com/shisanjing/cmydoc02

4.htm.

[2] 唔歌[EB/OL].[2015-11-22].http://baike.baidu.com/link?url=Rt90crgo2QmQ1sgxnqOsUW1tFo

ZApOzCWn455c1TYExH76bc5y2gK91yXz2Mg7w76xyYt

6tk6x7DgEacKQLcDK.

[3] 箨兮[EB/OL].[2015-11-18].http://wapbaike.baidu.com/view/14750580.htm?bd_page_type=1&st=3&step=2&net=3.

[4] 史记·封禅书[EB/OL].[2015-11-19].http://www.laomu.cn/xueke/2012/201205/xueke_352642.html.

[5] 春秋左传正义.杜预,注[EB/OL].[2015-11-20].http://www.xiexingcun.com/shisanjing/gmydoc039.htm.

[6] 康熙字典·墠[EB/OL].[2015-11-23].http://tool.httpcn.com/Html/KangXi/23/PWPWTBXVXVUYXVAAZ.shtml.

[7] 安田喜宪.长江文明的环境考古学[M]//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澧县城头山——中日合作澧阳平原环境考古与有关综合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13.

[8] 李国栋.稻作背景下的贵州与日本:第六章第三节[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12:57.

[9] 景陽冈龙山文化城遗址[EB/OL].[2015-11-20].http://baike.baidu.com/view/1865234.htm.

[10]周礼·春官·女巫[EB/OL].[2015-11-21].http://www.guoxue.com/jinbu/13jing/zhouli/zl_003.htm.

The Origin of “Duige” in the Hmong Group

LI Guodong

(College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Guizhou University, Guiyang, Guizhou, 550025, 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clarifies that the custom of “Duige” (singing love songs to each other) originated in the Hmong festival for worshiping the sun at the eastern gate of towns. This Hmong festival can be traced back to the Cheng-Tou-Shan(城头山)remains in the northwestern part of Hunan Province 6,500-4,200 years ago, and then it spread to Shangdong Province and the eastern part of Henan Province with a Hmong-Yue group called “Jiuli”. So, we can find some works related to the custom of “Duige” (singing love songs to each other) at the eastern gate of towns in Chenfeng and Zhengfeng of The Book of Odes.

Key words: Singing love songs to each other in the Hmong Group; consciousness of valuing the east; March 3rd Festiv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