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悦
“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凡有诗意情感的感发处,皆可学语文。学生主要从课堂上学习语文,语文课堂应该是一个诗意情感的集合处,是一个情感传递交汇的地方。如果教师自身不动情或不能移学生之情,这种语文课堂终究少了些当行本色。
“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把课教活了。”教育家吕叔湘先生如是说。这个“活”字在一定程度上是指课堂上教师能为学生创设生动形象的情境,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感悟语文的魅力。
“移情”,作为一种审美心理现象,就是通过审美移情而获得美感,本质上是一种“自我价值感”,这与《文心雕龙·神思》中“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不谋而合。从《诗经》到现代诗歌的经典名篇,往往以丰富复杂的感情打动读者,并令人产生共鸣。这些感情通过诗文的载体,让读者充分感受世间的人情冷暖,体会人生的离合悲欢。
其实,从创作论的角度可以讲“移情”,从接受论的角度同样可以讲“移情”,尤其是把“移情说”运用于中学语文课堂,可能会带来大不一样的语文景观。将移情理论融入日常的课堂中,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就可以调动学生的联想、想象和情感,使学生宛如置身于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情景中,以我的情趣注于“文”,以“文”的情感注于我,与作品产生共鸣,那么课堂教学中随着知识的传授、能力的训练,必然有思想的交流和情感的激荡,课堂便演化成一个立体化的灵动空间,真正达到语文教学目标。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移情”,很显然有三个要素:主体、客体、媒介。主体是施教者,即教师;客体是受教者,即学生;媒介是情感。教师和学生潜在的共通物就是情感,这是“移情”得以成立的基石。
口耳有同嗜,心有同然,关键是能否用此心将彼心中同质的情感激发出来,调动出来。要想以情动情,以心撼心,教师要积蓄丰沛的情感。在进行文本解读时,教师要积极进入文字中,与作者同喜同悲同乐同愁,适时掺入自己的生活体验,切己亲证,摇荡性情,感动自己。这是语文教学“移情”的第一步,这一步在备课时就已完成了。例如,教师在自己分析《想北平》的文本时,就应该借助于老舍的笔驯化、酝酿、积累自己的思乡之情,等到情感沛然时,再走进课堂。
教师作为施教的主体已经做好了前期的准备,进入课堂后要使学生注重角色的转换,这时的学生已不单纯是知识的接受者,他们需要跟随教师的情感指引进入作者的世界,转而成为文本内容的见证者。
作者本人在进行创作时就已经“融情于景”,将自己“幻化”成作品中的一部分,情感的表达随着描写对象状态的不同而发生相应的变化,状态不是单一的,情感的表达也是很复杂的,这就要求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引下去欣赏纷繁多姿的文学作品,体悟作者多变的心理。“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读者的鉴赏和接受实际上是对作者创作的一种“追体验”,通过反复阅读深深体会到写作时的情感体验,去还原当时的情境。教师在遇到这样的关键教学内容时,不妨设置一个让学生静思冥想的环节,“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引导学生以读者之心去撞击作者之心。
能移学生之情、领悟作者之“移情”的课堂,对于接受客体学生也有一定的要求,学生要做一定的情绪准备,产生心理期待,等待着教师在课堂上的唤醒、照亮。之后在课堂实践中,学生在“移情”状态下对作品反复涵泳体会,因声求气,由气通意,使读者之心与作者之心“欣合于无间”,不仅能够避免某些脱离文本的附会之说,而且还往往能够比那些“专以沉思力索”者更准确地把握作品的“文心”。有了主客两方的情感准备,师生在课堂上才能形成一个和谐且富有张力的“情感场”,课堂上充满着情感的碰撞、心灵的共鸣、即兴的智慧,教师顺利地将文中之情和自身之情传递(移)到学生身心之中。
将“移情法”融入到文本情境中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汲取了中西方先进的文学理论,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倡导师生共创情境,教学相长,尤其注重学生在情境中的自我体验与自我建构。在情境的创设与感受中,学生的审美知觉被唤醒,由被动变能动地去感受对象,并对审美对象各个部分、各种属性产生一个整体的反应,将情境中感受到的所有材料综合为完整的形象,这样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力。不仅如此,这样一种“以情入境,以情激情”的教學方式,还能够扩大学生课堂的参与度,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能让学生尽情尽兴地创造美,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与创新思维,最终有效地激发与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力。
“移情”式的语文课堂教学将新课标中的新理念、新精神贯穿于语文教学始终,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沉闷的教学氛围,使课堂教学不断焕发出活力与激情,这使得语文课堂教学不再是枯燥的平面化教学,而是紧扣语文能力训练,从注重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培养,辐射到品质、情操的熏陶感染,发挥出整体效应。这样一种极富科学性和艺术性的教学探究,对中学语文教学工作有着积极的推动意义,应当继续进行理论的研究和实践的探索,以期取得更有效的成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中学(22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