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武琴
2016年,江西省会昌县围绕贫困人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开展“健康扶贫”行动,把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商业补充保险和民政医疗救助四条医疗保障线捆绑在一起。全年符合四条保障线补偿的贫困人口住院医药总费用合计2368万元,各项补偿合计2249.2万元,实际报销比例平均达94.86%,实现了贫困对象住院费用个人实际负担控制在10%以内的目标。为提升困难群众幸福指数,会昌县在解决困难群众“报账难”的问题上采取切实可行的有力措施,在全省范围内率先探索建立了贫困人口四条保障线“一站式同步结算”模式。
一、积极筹集资金,为全县贫困人口的医疗精准扶贫提供资金保障
县财政积极筹措资金1700万元,为城乡贫困人口免除参加疾病医疗商业补充保险费及医保参合费用,积极整合贫困人口基本医疗、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商业补充保险和民政医疗救助等“四条”医疗保障的结算服务。
二、成立“一站式”办事窗口,提高工作效率
为方便群众就医报账,会昌县财政安排专项资金70万元,用于人员经费及添置办公设备,将原由县农医中心、人寿公司、财保公司、民政局等四部门分别负责的新农合、大病保险、商业补充保险、民政医疗救助补偿整合在一起,设立合署办公室,安排人员集中办公,将参保人员县外住院医疗费用報销实行窗口“一站式结算”,解决了群众报销医疗费用“多头跑”的局面,大大节省了时间。同时,各部门也避免了多头开证明的繁琐,减轻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建立同步结算信息系统,打通信息独立“屏障”
为解决数据系统相互独立、不能互通的问题,会昌县提出建设“智慧会昌”的发展思路,先从群众最关心的民生领域入手,试点建设“智慧新农合”。县财政安排专项资金20万元,由原县农医中心委托软件公司开发建设会昌县农村贫困对象疾病医疗补偿结算报账系统,将涉及群众医疗补偿的各部门数据信息实现互联互通,贫困户各项信息一目了然,使原本复杂繁琐的农村贫困户医疗报账程序变得十分便捷。通过此系统,避免了因某项补偿数据缺失或有误,导致群众少补或补错的情况发生,也避免了少数不法分子多头骗补的违法行为出现,保证了各项补偿工作的公正性、准确性和合规性。
四、延伸推进“一站式同步结算”模式,实现群众全覆盖
在总结县医保局“一站式”服务窗口经办经验基础上,将新农合“一站式同步结算”模式在县级定点医院及6个人口较多的乡镇推行试点,后在全县各定点医院全面推广。参保患者在县内定点医院和卫生院办理出院结算时,通过信息系统同步结算各项医疗费用,所需补偿款由诊治医院先行垫付给参合患者,再由各相关部门审核后将先行垫付的补偿款回拨给诊治医院,实现了在县内定点医院住院的参合患者各项补偿,由“报账制”变为“核账制”,“多头跑”变为“不用跑”,避免了有些贫困群众因凑不齐垫付的医疗费用而放弃治疗的情况发生。“一站式同步结算”模式的全覆盖,彻底解决了全县农村贫困对象就医报账“多头跑、耗时长、手续繁、效率低”的问题,群众切实享受到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政策红利。
五、出台有力惠民措施,树立“健康扶贫”服务理念
一是在医保报销政策上予以倾斜。在县乡定点医院基本险报付免起付线,此项政策使5361人受益,共增加补偿费用171.55万元;将大病保险起付线由1.5万元降至0.75万元,此项政策使490人受益,共增加补偿费用280余万元;转诊转院到省市定点医院,基本险报销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大病险报销比例提高10个百分点,此项政策使1485人受益,共增加补偿费用148.9万元。二是服务更加主动贴心。针对部分群众对大病保险、商业补充保险、民政医疗救助等补偿政策不太知晓的情况,县经办机构每月主动在信息管理系统查找群众就医报账情况,对不能运用系统直接结算的,且又符合大病保险、商业补充保险、民政医疗救助条件的外转群众,主动打电话告知,做到应补尽补,补偿政策及时落实到位;设立咨询台,配置专职工作人员,负责解答参保农民新农合政策咨询,引领参合农民到职能股室办事;安排专人负责为参合农民免费复印相关报账材料,免费为参合农民办理补办农医卡手续。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财政局)
责任编辑: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