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桂民,黄永震,扎西卓玛,布仁朝格图,曹修凯,马玉林,许显庆,张贵林,雷初朝,陈 宏*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陕西杨凌,712100;2. 青海省海西州畜牧兽医工作站,青海德令哈,817099;3. 青海省海西州农牧局,青海德令哈,817099;4. 青海省海西州乌兰县畜牧兽医工作站,青海乌兰,8171994. 青海省海西州乌兰县畜牧兽医工作站,青海 乌兰, 817199# 表示共同第一作者。
青海海西州肉牛种质资源现状及产业发展分析
张桂民1#,黄永震1#,扎西卓玛2#,布仁朝格图2,曹修凯1,马玉林3,许显庆4,张贵林4,雷初朝1,陈 宏1*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陕西杨凌,712100;2. 青海省海西州畜牧兽医工作站,青海德令哈,817099;3. 青海省海西州农牧局,青海德令哈,817099;4. 青海省海西州乌兰县畜牧兽医工作站,青海乌兰,8171994. 青海省海西州乌兰县畜牧兽医工作站,青海 乌兰, 817199# 表示共同第一作者。
本文从青海柴达木黄牛、青海高原牦牛、犏牛、柴达木福牛的基本情况、群体情况、生活环境、种质基本特征描述、体尺测量、饲养管理等方面对青海四个牛品种进行种质资源个性描述。在对青海四种牛种质资源进行评估的基础上提出其各自研究开发及主要利用方向,在保持其种质资源优势的基础上提高饲料报酬,加快生长速度,提高产奶量,增加产肉量等经济性能。
柴达木黄牛;柴达木福牛;青海高原牦牛;犏牛;安格斯肉牛;种质资源;个性描述;发展走势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位于中国青海省的西部,是青海省下辖的一个自治州。北邻甘肃省酒泉市,西接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南与本省玉树、果洛藏族自治州相连,东与本省海北、海南藏族自治州相毗邻,是青、甘、新、藏四省区交往的中心地带。辖德令哈、格尔木两个县级市,天峻、都兰、乌兰三个县以及冷湖、大柴旦、茫崖三个县级行政委员会。其东部三县一区为农牧区,畜牧业发达。
柴达木黄牛从形成历史来看应当属于青海黄牛的一种。它们的祖先是由蒙古族的前身吐谷浑在约公元310年时带入青海的。当时一部分从乌兰、都兰进入,另一部分从东部农业区进入,在不同的自然及人文环境影响下,经过长期的风土驯化,分别形成了柴达木黄牛和青海东部黄牛两个品种[1]。
青海高原牦牛属于牦牛的一种,牦牛起源于中国,是一种古老而原始的牛种,但在其起源问题及牦牛在牛亚科中与其他物种的亲缘关系上还存在争议。牦牛为高寒地区所特有,是世界上生活在最高处的哺乳动物,适应高寒生态条件,耐粗、耐劳,善走陡坡险路、雪山沼泽,能游渡江河激流,有“高原之舟”之称[2]。
犏牛是为了改进牦牛生产性能而与黄牛杂交的一代种。分为犏公牛和犏乳牛,犏牛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肉、乳生产能力、役用能力接近于牦牛[2]。
柴达木福牛(原称柴达木三元杂交牛)主要是以牦牛和柴达木黄牛杂交生产的犏牛为母本,优质肉牛(如安格斯、西门塔尔等)为父本,进行杂交改良而培育出的一种优质商品肉牛[3]。因其母本为杂交牛分别含有牦牛和柴达木黄牛的血液各50%,其再与其它牛杂交而产生的福牛应当分别含有牦牛血液25%、柴达木黄牛和优质肉牛分别有25%和50%的血液。
本地黄牛(♂) × 牦牛(♀)
安格斯肉牛(♂) × 犏牛(♀)
福牛
1.1 主产区及分布
(1)柴达木黄牛经外来品种带入青海地区,经长期的培育及驯化形成了适应高原环境的独特品种,主要分布于柴达木盆地边缘的都兰县、乌兰县和格尔木市辖区。
(2)青海高原牦牛主要产于青海南部、北部两高寒地区,包括果洛藏族自治州和玉树藏族自治州两个州的十二个县,黄南藏族自治州的泽库县和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海西蒙古族藏族哈萨克崐族自治州的天峻县和格尔木市唐古拉山公社,海北藏族自治州的祁连县和海南藏族自治州的兴海县西的公社,大多在海拔3 700 m,甚至4 000 m以上的高寒地区[4]。
(3)犏牛因牦牛杂交而来,所以犏牛的分布与牦牛的关系较为密切,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的高寒地区,适应高寒气候。
(4)柴达木福牛为牦牛、黄牛和优质肉牛三元杂交产生的商品肉牛,主要分布于青海省乌兰县等地区。
1.2 自然生态条件
1.2.1 地形地貌海西州的地形主要是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环抱的柴达木盆地和唐古拉山北麓高原两部分。柴达木盆地平均海拔3 000 m左右。北部、东部较高,中部、西北部较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盆地最低点位于格尔木市附近的达布逊和霍布逊湖区,海拔2 675 m。盆地从边缘至中央大体依次为高山、丘陵、戈壁、平原及湖沼。盆地内有大小河流100多条,湖泊90多个,其中察尔汗盐湖最大。州境南缘的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冬是长江发源地,唐古拉山口是出入西藏的重要关隘。
1.2.2 气候海西位于青海省的西部,大部分地区都在柴达木盆地内,属于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气候独特,四季不分明,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常年干旱、多风、少雨。年平均气温4℃左右,年平均降水量177 mm,绝大部分的降水都集中在5月到9月,而在7、8月份较为凉爽湿润。
1.2.3 饲草料资源海西州作为青海省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之一,具有丰富的天然草场资源。全州共有天然草场14 358.52万亩,占全州土地面积的27.71%,占全省草场面积的26%。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10 647.36万亩,占全州草场面积的74.16%,占全省可利用草场面积的22%。大量的饲草资源为畜牧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2.1 种群情况
柴达木黄牛在海西约存栏9 248 头。其中都兰县存栏 6 260 头,格尔木市存栏 890 头,乌兰县1 163 头,德令哈市700 头,芒崖200 头,大柴旦35头[10]。
世界上有超过90%的牦牛分布在我国青藏高原及其周边的高山草原地区。高原牦牛是牦牛的重要组成之一,主要分布于青海省南部和北部的高寒地区,种群数量约300万头[11]。
根据一些调查数据估计,截止到2010年青海省犏母牛大约有3.5~ 4万头,大体分布情况为:循化地区最多大约有6 000头、其次在湟源有大约2 600头、湟中2 500头、大通地区约2 000头、互助1 500头、乐都1 500头。其他分布在青海省6州的农牧结合部和牧区不适合饲养良种奶牛、黄牛地区,在这些地区中果洛最多大约5 000头、其后分别有黄南2 500头、海北2 500头、海南2 000头、海西1 500头、玉树1 500头,还有少部分分布在州、县及城镇周围[12]。如今经过数年的不断发展数量应该都有所上升。
柴达木福牛因其以犏牛为母本杂交而来,所以其数量及分布与牦牛、犏牛等密切相关,因其发展起来的时间不长,所以目前数量较少。都兰县、乌兰县、德令哈市为福牛主产区,目前供繁殖的母犏牛存栏 15 542 头,到2015年,生产柴达木福牛达5 043 头[13]。
2.2 种质适应性及疾病感染情况
长期以来柴达木黄牛都是在自然放牧的饲养管理条件下生长,对于环境及饲料、饲养方式的变化有很强的适应性,自然选择形成了柴达木黄牛适应性和抗病能力强的生物学特性,基本无大规模的疾病发生[6]。
牦牛一直生活在高寒地区,长期的进化形成了牦牛胸廓大,心胸发达,气管粗短,红细胞大,血红蛋白含量高,呼吸、脉搏快,适应高原缺氧环境的特点。同时,牦牛嘴巴宽大、嘴唇灵活,能啃食矮草;蹄质坚实且有软垫,善于在高原上的各种险要地势行走,如陡坡、沼泽、雪山、激流等;并且性情温顺,反应灵敏,容易调教;具有很强的抗病能力、耐饥渴、耐粗饲[7]。
不同品种杂交所生的犏牛后代适应性各不相同,由当地黄牛与牦牛杂交所产生的犏牛(土犏)能很好地适应高原环境,有些外地良种公牛却极不适应高原地区的生态条件,引进之后很快就会患高原病死亡,并且采用级进杂交产生一些牛极不适应高原环境,抗病能力显著低于祖代。
柴达木福牛为三元杂交品种,其生产性状较之牦牛等品种进一步提升,并且具有祖代适应高寒气候、性情温顺、耐粗饲、适宜舍饲养殖、抗病能力强的生物学特点[8],但是其对高原野生环境的适应性还未见报道。
2.3 功能特性及用途
柴达木黄牛在长期的农耕条件下经过不断选育,形成了体型较大,体质结实,腕力大等适于役用的特点,在其产地主要用于役用,柴达木黄牛的肉质也比较好,肌纤维细,肉质细嫩,瘦肉率高,大理石状花纹明显[6]。但因其身长速度慢等原因较少有肉用。
牦牛作为高原特有品种,具有诸多优点,可以说牦牛全身都是宝,力气很大,又可在很多危险地带行走,可作为高原交通工具,为高原居民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牦牛的毛可以做衣服、帐篷等物,皮是上好的皮革材料;甚至就连舌头也可做成优质的梳;部分器官可作为补品食用;牦牛肉、牦牛奶长期以来就是藏族人民的食物,近年来更因其肉质鲜美、风味独特而远销海内外,是人们十分喜爱的食物。所以牦牛是一种典型的肉役兼用品种[9]。
犏牛作为牦牛的杂交一代品种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一方面继承了祖代适应高原气候等特性,另一方面其役力、产奶、产肉性能都大大提高。不同的犏牛具有不同的用途,根据其用途不同可分为肉犏牛、奶犏牛、役犏牛还有兼用犏牛等不同种类。
柴达木福牛经三元杂交而来,产肉性能优良,是一种用于进行大规模商品生产的肉牛品种。
3.1 体型外貌特征
(1)柴达木黄牛:经长期役用的选育,形成了体质结实,结构紧凑,呈长方形的体态。并且头短而粗,公牛和母牛都有角,正常的角一般都是向外向上再向前弯曲;垂皮薄短,尻短窄而略有倾斜,腹部圆而大,四肢较短,蹄大小中等而坚实。
(2)牦牛:和普通的牛长相大致相似,但是它也拥有一些区别于其他牛的独特特征,牦牛体型看起来高大威猛,可以称得上是牛品种中的高富帅。牦牛躯体强健,颈短,头大,额长而平,四肢短粗;雌雄均具角;体侧、胸部、肩部、四肢上部和尾部密生长毛,长度可达约一尺左右,尤其体侧的被毛,甚至垂到地面;牦牛的尾巴也很长。
(3)犏牛:外貌介于牦牛和黄牛之间,躯体高大,整体结构匀称,公牛多有角。被毛短,绒毛较少,毛色多倾向父系。
(4)福牛:柴达木福牛经不同品种杂交而具有不同的外部特征,尤其毛色十分复杂,但总体看来头部宽短粗重,角呈扁担状,平直朝向外部,垂皮较长,体躯低垂,皮薄骨细,全身肌肉丰满,疏松而匀称,属于"细致疏松"型体质。从不同方位看体侧呈现明显的矩形。
柴达木福牛(45日龄犊牛)在草原上跟群放牧(扎西卓玛供图)
3.2 被毛及皮肤颜色
柴达木黄牛被毛颜色有棕色、黑色、褐色等,头部多为黑色,花色个体较少。
牦牛被毛较长,颜色多为黑色,其次还有棕色、白色、灰色、黑色带有花斑等,还有少量其他颜色个体(多为黑褐色)。
犏牛、福牛毛色复杂,不同的父本跟母本所生出的后代毛色各不相同,但总体来说其毛色更多的倾向于父本。
3.3 繁殖性能
柴达木黄牛初情期一般在12~18月。公牛在一岁左右可产生成熟的精子,一般在2周岁可进行初次配种,大多在2.0~2.5岁之间,也有部分或早或晚,与饲养管理等都有密切的关系,可利用5~7年,饲养管理较好的可延长利用时间;母牛一般在2~3 周岁开始配种,发情周期在 15~25 d之间,多数在21 d,发情持续期时间为36~48 h,最长的可达5 d以上,母牛怀孕期在270~280 d,有效使用期限一般为5 a。所产犊牛成活率较高,可达98%以上。犊牛初生重根据公母不同也略有差别,其公犊平均为16.09 kg,母犊为14.42 kg[14]。
经大量调查结果发现牦牛繁殖性能较为低下,高原型牦牛初产开始年龄在3岁以上,一般在4~6岁开产,4~5岁牛初产率最高,其次是5~6岁和3~4岁,有少部分6岁以上初产。发情周期为18~22 d,按照产犊的时间间隔可将其分为三类:一年一胎、两年一胎和三年一胎。其中两年一胎者占有较大的比例,成活率不同地方差别较大,部分高原型牦牛成活率为90%左右[15]。
犏牛作为牦牛的杂种一代,其公牛的不育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只有母牛具有继续繁殖下一代的能力,常采用人工授精的方式与优质的肉牛交配来完成繁殖过程[12]。
福牛为三元杂交牛,牦牛是其本源,为商品牛,一般不用来繁殖后代,其产量主要决定于母犏牛数量,采用人工授精的方式来繁殖,不同的父本产生的福牛差别较大[16]。
3.4 生产性能
3.4.1 柴达木黄牛生产性能
(1)体高与体重柴达木黄牛成年公牛平均体高为115.4 cm,母牛为101.8 cm;体重公牛为344.6 kg,母牛为232 kg;体斜长公牛为 138.94 cm,母牛为118.02 cm[17]。
(2)役用性能经过长期的选育,柴达木黄牛形成了较强的役用性能,在青藏高原这样的高寒环境条件下,一般的黄牛日耕地可达 0. 11,在挽车净载重 500 ~ 700 kg 的情况下,每日可行进大概 20 ~ 30 km,并且持久力较强,每日可工作8~10 h[6]。
(3)肉用性能柴达木黄牛的肉质质量非常好,肌纤维细,肉质细嫩,瘦肉率高,大理石状花纹明显。成年阉牛屠宰率为52%,净肉率为40.3%,骨肉比1:3.6,眼肌面积为 55。胴体中脂肪含量低,为 1.87%[6]。
(4)乳用性能初产牛月产奶64 kg,经产牛月产奶72.5 kg,乳脂率为4.2%[6]。
3.4.2 牦牛生产性能
(1)体重与体高成年公牦牛体重可达331.4+69.1kg公牦牛体高为127.8+7.6 cm ,母牦牛为110.5+8.4 cm;成年公牦牛体斜长为146.1+12.0 cm母牦牛123.4+8.2 cm;成年公牦牛胸围为180.0+12.5 cm 母牦牛为150.6+8.5 cm;另外成年公牦牛管围为21.7+3.6 cm,母牦牛为16.5+2.2 cm[17]。
(2)役用性能供役用的牦牛多为阉牛,并且以驮为主,也有部分供骑、挽用。一般驮货50~100 kg,日行20~35 km,可连续行走15 d以上;最大驮重304.0±75.9 kg,相当于平均体重的78.8%,崐高的可达115.8%。用作骑乘,单乘日行30~40 km。跑后15~31 min,生理状况即可恢复正常。可见牦牛役用性能很好[17]。
(3)产肉性能公牦牛在屠宰前体重达331.4+69.1 kg,胴体重为179.0+39.4 kg ,净肉重为137.1+29.0 kg 屠宰率为54.0%,胴体净肉率41.4%,骨肉比为1:3.27。牦牛肌肉中含水分71.77% 、蛋白质 20.1% 、脂肪 0.64% 、灰分1.83% 、干物质28.23% 。其蛋白质含量高于普通牛肉、羊肉和猪肉,而脂肪含量则显著较低[17]。
(4)泌乳性能初产母牦牛日平均产乳量为0.68~1 kg;经产母牦牛可达1.38~1.70 kg。泌乳期一般为150 d左右,年产乳量274 kg,乳成分中水分占82.21%、蛋白质5.51%、脂肪6.37%~7.2%[17]。
(5)产毛性能牦牛每年进行一次采毛,成年牦牛年产毛量为1.17~2.62 kg;幼龄牛为1.30~1.35 kg,其中粗毛和绒毛各占一半。粗毛直径为64.8~72.9 um,两型毛直径为34.8~39 um,绒毛直径为16.8~20.3 um;粗毛长度为18.3~34 cm,绒毛长度为4.7~5.5 cm[17]。
3.4.3 犏牛生产性能
(1)体重与体高经过一些实验测定发现青海犏牛体重、体高、体长、胸围、管围分别比牦牛高 64.27% 、26.31% 、29.13% 、16.09% 、10.58%[12]。
(2)泌乳性能普通牛与牦牛杂交产生的犏牛,产奶数量有明显提升,但与不同品种杂交提升程度并不一致高景福采用藏黄公牛与牦牛杂交,其 F1 代母犏牛一胎次 183 d 的挤奶量共达到了 659.39±41.34 kg,比同胎次的母牦牛提高了1.65倍;二胎次183 d的挤奶量共计达到834.45±27.69 kg,比同胎次的母牦牛提高了2.98倍;魏雅萍等在青海的共和县和玛沁县等地采用含 1/2荷斯坦牛或西门塔尔牛血缘的杂种黄牛与牦牛杂交,结果两地 F1 代犏牛 150 d 的产乳量分别为620.96 kg 和 618.80 kg,极显著高于同条件下的牦牛。相对于牦牛犏牛在一定时间内的产乳量虽然得到了提高了,但是乳品质同时却有所下降,尤其是乳蛋白和乳脂肪含量明显降低[12]。高景福的测定表明,杂种藏黄公牛与牦牛杂交的 F1 代母犏牛的乳蛋白和乳脂肪含量分别为(4.71±0.66)%和(5.41±1.18)%,荷斯坦牛与牦牛杂交的 F1 代母犏牛的乳蛋白和乳脂肪含量分别为(3.99±0.52)%和(5.31±0.55)%,均低于牦牛[18]。
(3)产肉性能杂交 F1 代犏牛在屠宰率、胴体体重、产肉率上局具有显著的杂种优势。付永等研究表明,犏牛的胴体重达到 73.25±8.65 kg,胴体重、屠宰率、净肉率等均高于牦牛;丁凤焕等研究发现,1.5岁犏牛的胴体重、屠宰率和净肉率分别为 79.30±16.13 kg、43.79%±3.08%和 31.90%±2.97%,分别高于牦牛的64.67 ±6.43 kg、42.50% ±3.62% 和31.67% ±1.27%;代吉文毛等研究发现,青海犏牛的胴体重和屠宰率为 80.30±15.76 kg 和 43.01%±2.86%,均分别高于牦牛的 48.57±7.39 kg 和 42.47%±0.92%,犏牛的净肉率(32.20%±3.02%)与牦牛的净肉率(32.54%±1.26%)比较接近[19]。
3.4.4 福牛生产性能
(1)体重与生长性能北京华牛生物技术研究院2008年在开始在海西州德令哈洋嘉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养殖场进行的牦牛二代杂交改良试验,并于2009年产出二代杂种肉牛(公牛)7 头。在产生的福牛达24月龄时个体平均活重达到432 kg。之后生产的福牛在24月龄个体平均活重达到507.7 kg,胴体重平均315 kg,生长发育快,明显高于牦牛[20]。
(2)产肉性能北京华牛生物技术研究院的试验表明柴达木三元杂交牛屠宰率达到了62.04%。并且肉质细嫩,大理石花纹明显,肉品质好的肉用牛的优良基因特点。牛肉蛋白质含量21.69%,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营养价值高于除牦牛以外的其它牛种[20]。
4.1 牦牛种质资源优缺点
牦牛作为在特定的高原环境下长期生存的独特的牛品种,有许多其它品种难以比拟的优点,对独特环境的适应性,使其饲养发展能够不与其他品种相冲突,同时为高原居民带来了极大的便利。高原居民的衣、食、住、行、烧、耕都离不开它。高原人民喝牦牛奶,吃牦牛肉,烧牦牛粪。用它的毛做衣服或帐篷,皮是制革的好材料。它既可用于农耕,又可作为一种方便运输工具。现在的很多研究更是发现牦牛的奶、肉品质独特,营养价值极高。牦牛奶口感浓香纯厚,凝固性好,营养价值高,被称为天然绿色浓缩奶;它的乳制品是一种独特的、高营养价值、稀缺的高端绿色食品;牦牛乳品中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如氨基酸、溶菌酶和微量元素等等多种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牦牛肉也被加工成各种食品,近年来牦牛产品远销海内外,深得人们喜爱。但是牦牛也具有其自身的一些局限性,生长缓慢,饲料报酬低,并且高原地区饲养管理水平相对落后,牦牛分布较为分散,难以实现集约化管理,实现大规模的商品化较为困难。
4.2 柴达木黄牛种质资源优缺点
柴达木黄牛具有能适应高原环境的特点,作为役用品种,柴达木黄牛具有体型较大、性情温驯、耐粗饲、易管理抗病力强、适应性好、遗传性能稳定等优良的特点。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在机械化生产已经逐渐普及,黄牛因其在农业生产中的效率低下,并且需要长期的饲养管理,其重要性也越来越小。
4.3 犏牛种质资源优缺点
犏牛与牦牛比较不仅体型增大,役力更强,而且产奶性能也大大提高。肉、乳生产能力、役用能力接近于牦牛。产奶量显著高于牦牛,饲料补充也较好,在一定条件下,产肉量也要比牦牛高,适用于商品化生产。但奶质跟牦牛相比较差,肉质也差于牦牛,同时但公犏牛的不育问题也成为阻碍犏牛发展的一道天堑。
4.4 柴达木福牛种质资源优缺点
三元杂交的柴达木福牛作为继犏牛之后对牦牛进行的又一次改进,适应商品经济,相对于牦牛产奶、产肉性能大幅度上升,其突出的生产性能为养殖户带来巨大的好处。但福牛培育时间较短,目前数量较少,还有待进一步培育。
牦牛作为一种独特的生物资源,拥有许多其他牛品种难以替代的优点,但是其自身生长缓慢,饲料报酬低的缺点成为了制约其大规模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在以后的发展中,一方面应加强其遗传方面的研究,揭示其遗传规律,标记选择出重要的与经济性状相关的基因,提高其遗传性能。另一方面,在饲养管理方面也要加强改进,改变长期以来靠天饲养的状态,为牦牛提供更好地生长环境,这既需要科研工作者的努力也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为牧区居民提供必要的技术与资金支持,为牦牛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条件。
柴达木黄牛长期以来为役用品种,但现今其作用逐渐降低,所以其选育方向也应当改变,应当向肉用以及奶用方向培育,选育出有特色的、高产的品种。政府应当鼓励当地牧民与科研机构进行合作,推进品种的改良。
犏牛与柴达木福牛作为杂交品种,具有了明显的杂种优势,但其相对于祖先也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在以后的培育当中应当努力改善他们的缺陷,同时进一步提升其生产性能。如今人工授精以及胚胎移植等技术已经成熟,可在杂交品种的培育中进行使用,改变长期以来自然交配繁殖力低下的缺陷,另外,在进行杂交时也应选用生产性能高的高产品种。
综合不同牛品种各自的特点,以及当今社会的现状来看,牦牛跟柴达木黄牛虽然有自身显著的特点,尤其是牦牛,它所具有的很多优点是其他品种的难以替代的,但是它自身的生长缓慢等性状只是通过本品种选育是难以克服的,而杂交改良的效果却十分显著,杂交一代的犏牛生产性能明显提高。而近年来培育出的牦牛二代杂交品种--福牛,从2008年开始育种上获得重大突破以来,发展十分迅速,2012年以来养殖户尝到了养殖福牛的甜头纷纷引进母犏牛来进行福牛养殖,到2015年底,青海省海西州母犏牛数量已有一万五千多头,福牛数量也达到接近五千头,而且经过测定发现其具有很好的产肉性能[21]。可见其发展势头很好。现在许多企业也开始投入到福牛生产中来,为福牛产业的发展提供更为雄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其次,因柴达木福牛在青藏高原上无工业污染的条件下进行育肥,在育肥过程中只以天然的饲草、秸秆和安全的添加剂来进行饲喂育肥,这样生产出来的福牛肉绿色、安全、健康,在市场上可归为中高档层次,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但目前福牛产业相对来说底子较薄,因数量较少以至于很多潜在的市场没有打开,养殖户养殖能力有限,虽有部分企业涉足福牛产业,但是数量较少,对福牛产业的带动作用不是很强。在宣传方面也比较力度也不太够,“名声”并没有传开,不像牦牛等牛种广为人知。
为了迅速发展福牛业,仅仅只靠农户散养是难以实现的,现在我国已经进入第十三个“五年计划”,把柴达木福牛产业纳入青海省“十三五”产业发展规划,使其在项目和资金上能够得到大力的支持,将为其带来新的发展动力,在以后应当重点将柴达木福牛培育成能够代表高原特点的特色肉牛品牌。福牛产业作为现代科学技术下的产物应当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的创新,一方面要与科研机构加强合作,另一方面也要培养本行业的专门的技术人员、生产人员。在如今信息以及交通安全很发达的条件下,福牛产业可凭借其自身的优势实现大规模、产业化生产,使福牛肉不仅走上大多中国百姓的餐桌,甚至走向世界。另外,对牦牛的杂交改良应当选用生产性能好的品种,从国外引进的安格斯牛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在以后的育种中应当加强这种“强强联合”以及优势互补的改良方式,为了大力发展福牛产业,与国际的交流合作必不可少,一方面要引进优秀的国外品种,另一方面要加强本地品种选育,并不断改进福牛品质。为了福牛产业迅速发展,建立福牛养殖基地,企业养殖,规模化、集约化的养殖方式将必不可少。另外,除了育肥还可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福牛产业可连接上头饲料产业、种植业、下游的生物加工产业,饲料及种植业生产优质饲料来饲喂肉牛,成熟肉牛一部分经过屠宰加工进入市场,而屠宰后剩余东西可制作成肥料用于饲料种植,并且在育肥过程中产生的粪便等可作为能源,产生沼气等。由此可形成一条饲料产业-福牛养殖业-生物加工业-市场、饲料产业、有机肥加工业的产业链。在这一过程中管理层的合理规划是首要前提,另外也会推进科研机构、公司、养殖户的进一步合作交流,将来的福牛产业当是以规模化生产为主,个体养殖户因其自身难以克服的局限性地位将会逐渐降低甚至被取代。另一方面,如今互联网很发达,福牛产业应当与之紧密结合,通过互联网加强宣传,并且可通过网上渠道来销售牛肉等,使福牛产业迅速发展。
[1] 张才骏,王勇,卢福山. 青海本地黄牛的遗传变异性及基因分化[J].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00,30(06):3-5.
[2] 张寿,布仁朝格图 ,马玉林,仁青加,李福寿. 柴达木黄牛、牦牛、犏牛在发情期血清中三碘甲状腺素、甲状腺素、促甲状腺素的比较[J].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15,45(6):1-3.
[3] 许显庆. 乌兰县柴达木福牛生产调查[J].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14,44(3):26-27.
[4] 互动百科[EB/OL]. http://www.baike.com/wiki/ 2016,9,5
[5] 扎西卓玛,布仁朝格图,马玉林,杨安圈,刘国顺,杨慧清. 柴达木福牛产业发展模式的探讨[A]. 中国畜牧业协会牛业分会.第九届(2014)中国牛业发展大会论文集[C].中国畜牧业协会牛业分会:,2014:6
[6] 王照忠,尚有安,王成林. 柴达木黄牛种质特性的调查分析[J]. 养殖与饲料,2010,(07):9-10.
[7] 李景芳,叶东东,陆东林,徐敏. 牦牛的生物学特性和生产性能[J]. 新疆畜牧业,2015,31(04):39-41.
[8] 扎西卓玛,布仁朝格图,马玉林,杨安圈,刘国顺,杨慧清. 柴达木福牛产业发展模式的探讨[A]. 中国畜牧业协会牛业分会.第九届(2014)中国牛业发展大会论文集[C].中国畜牧业协会牛业分会:,2014:6.
[9] 李景芳,叶东东,陆东林,徐敏. 牦牛的生物学特性和生产性能[J]. 新疆畜牧业,2015,31(04):39-41.
[10] 王照忠,尚有安,王成林. 柴达木黄牛种质特性的调查分析[J]. 养殖与饲料,2010,9(07):9-10.
[11] 孔祥颖,张丽,保善科,王莉,周玉春,孙宝忠,余群力,王福宁,谢鹏,李海鹏. 放养过程中补饲对青海高原牦牛产肉能力及肉品质的影响[J]. 中国畜牧兽医,2015,56(01):104-108.
[12] 魏雅萍,徐惊涛. 青海省犏牛生产与研究现状[J]. 中国牛业科学,2010,36(01):60-62.
[13] 马玉林,扎西卓玛,布仁朝格图,仁青加,严作云,黑占全,耿刚,杨安圈,刘国顺,杨慧清. 培育柴达木福牛高原特色肉牛产业[A]. 中国畜牧业协会.第十届(2015)中国牛业发展大会论文汇编[C].中国畜牧业协会:,2015:4.
[14] 完么才郎. 青海柴达木黄牛种质特性的调查分析[J].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1,27(08):124-125
[15] 张才骏,王勇,卢福山. 青海本地黄牛的遗传变异性及基因分化[J].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00,30(06):3-5.
[16] 许显庆. 浅析柴达木福牛繁育方法[J]. 青海农牧业,2015,32(03):45-46.
[17] 国家家养动物资源平台[EB/OL]. http://www.cdad-is.org.cn/ ,2016,9,5
[18] 高景福. 西黄杂种公牛与牦牛杂交试验研究[J]. 草业与畜牧,2007,28(12):42-45.
[19] 杨德彬,张燕,金天虎,谢荣清. 犏牛主要经济性状的研究进展[J]. 四川畜牧兽医,2015,43(11):36-38.
[20] 本报记者 袁志勇. 柴达木三元杂交牛,牛起来[N]. 科技日报,2013-03-15008.
[21]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农牧局. “福牛”冲出新天地[N]. 青海日报,2015-06-16014.
[22] 权富生,辛亚平,张涌,朱仕恩. 国内外引进安格斯肉牛的利用现状[J]. 中国牛业科学,2010,36(06):73-77.
[23] http://www.thecattlesite.com/breeds/beef/7/aberdeen-angus/ .2016.9.10
[24] 那达木德.中国赴美国肉牛业考察团考察报告[J].当代畜牧,2000,18(3):52-55.[25] http://wenku.baidu.com/link?url=iwEOsk-PLlT9KHom1B AzEywo8CGQR2D2GRW2aEmyv5ITh11CnlVpVmZ38v2Zufq-_ p4EUzrwnZ7zUwQcFz8zwJwaXPSVYOAAFoXmhx80aXK.2016.9.10
Present Condition Analysis of Qaidam cattle and the future trend about the cow industry
ZHANG Gui-min1#,Zhaxi Zhuoma2#,HUANG Yong-zhen1, BU REN CAHO GE TU2,CAO Xiu-kai1, MA Yu-lin3, XU Xian-qing4, ZHANG Gui-lin4, LEI Chu-zhao1, CHENG Hong1*
(1.CollegeofAnimalScienceandTechnology,NorthwestA&FUniversity,Yangling,Shaanxi712100,China2.QinghaiHaixianimalhusbandryandveterinarystation,Qinghai,Delhi, 817099; 3.QinghaiHaixiAgricultureandAnimalHusbandry,Qinghai,Delhi, 817099; 4.QinghaiHaixiUlanCountyAnimalHusbandryandVeterinaryStation,Qinghai,Ulan, 817199)
This paper described four cow breeds including cattle in Qaidam, Qinghai plateau yak, cattle-yak, and Qaidam Fu-cattle from basic information, condition of groups, Living Environment, describe of basic feature, body measurement, feeding and management etc. On the basis of the assessment about these breeds put forward the main utilization directions of every breeds and how to make them development. Meanwhile, improve the feed remuneration, and improve growth rate, increasing milk production and add the meat products base on maintain its germplasm resources.
Qaidam cattle, Qinghai plateau yak, cattle-yak, Qaidam Fu-cattle, Angus, Germplasm resources, character description, development direction
2016-12-20 接收日期:2017-01-05
本项目由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专项(CARS-38)资助,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5M570857, 2015M570856),陕西省科技统筹创新工程计划项目(2015KTCL02-08,2014KTZB02-02-02-0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资助完成。
张桂民(1995- ),男,甘肃省文县人,本科生,主要从事动物遗传与育种研究。
S823
A
1001-9111(2017)01-0040-07
*通讯作者:陈宏 (1955- ),男,陕西西安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分子遗传与家畜育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