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晴,台德进
滁州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滁州,239000
安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的动态测度与空间分异研究
张 晴,台德进
滁州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滁州,239000
运用区位熵指数测算2005-2015年安徽省各地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程度,并测算全局莫兰指数并绘制四分位图,动态评估其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1)分地区来看,安徽省各地市区位熵差异较为明显,而差异却在缩小;分年度来看,大部分城市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程度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2)莫兰指数呈现上升趋势,表明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的空间相关性在日益增强。(3)从空间分异状况来看,呈现出“中心-外围”空间分布特征,且外围城市发展有所加快。在此基础上提出实施差异化战略、加强对落后城市的扶持、搭建跨地市的合作协调机制的建议。
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动态测度;空间分异;安徽
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逐步成为提升地方经济的重要选择。2016年10月,安徽省发布《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皖政办〔2016〕53号),提出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基地建设,并明确“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翻番,力争达到2万亿元”的发展目标[1]。此时研究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状况,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目前,国内学者如冯德连、王欢芳、朱斌等多采用定性方法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问题[2-4]。但也有定量方面的研究,从研究区域看,以研究全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的居多,如吕岩威、刘艳等[5-6]。从研究方式看,大多数文献将区域内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作为整体进行研究,如高保中构建集聚综合指数评价河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程度[7]。钮钦、赵玉林等采用问卷法研究具体园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8-9]。可见,现有研究多忽略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的动态性和空间性。正如“地理学第一定律”所述:“任何事物与别的事物之间都是相关联的,但近处的事物比远处的事物关联程度越强。”[10]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是空间地理问题,考虑空间地理因素应是研究的基础。
本文以2006-2015年安徽各地市的年份数据为观测样本(由于2010年巢湖市撤销并入合肥市,故剔除巢湖市),计算各地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的测度指标,全面剖析这些指标总体和城际分布的动态演化特征,并引入空间维度,运用全局莫兰指数评估各城市的空间分异特征,运用分位数地图法分析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的空间分布,并提出安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的建议。
2.1 区位熵总体情况
采用区位熵指数测算安徽各地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程度。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数据缺失,参考刘艳的方法[6],借用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等13个产业产值进行替代。区位熵指数采取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比上所有产业产值进行计算,分子部分为地区值,分母部分为全国数值。
安徽省各地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程度的计算结果如图1所示。从整体看,2005-2015年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整体区位熵指数均处于1附近,较为平稳,说明与全国水平较为相近。分地区来看,2005-2015年安徽省各地市区位熵差异较为明显,除合肥、芜湖、蚌埠、铜陵明显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外,其余地市区位熵低于或相近于1,表明安徽大部分地市战略性产业集聚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分年度来看,大部分地市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仅合肥市、淮北市和铜陵市区位熵表现为先降后升。究其原因,可能是2006-2013年度这三个城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虽然增长较快,但相应年度的其他产业产值也较快增长,最终导致区位熵指数有所下降。另外,各年份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标准差呈扩大趋势,由2005年的68.072扩大到2015年的678.484;而2005年至2015年集聚区位熵的标准差呈现逐年下降趋势,由2005年的0.495下降到2015年的0.373。综合表明,中心城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工业发展更快,但地区间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程度差异却在缩小。
图1 安徽省各地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的区位熵指数
2.2 各地市集聚区位熵动态比较
2005-2015年,各地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位熵指数排名情况如表1所示。各年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排名表现整体稳定,其中,合肥市、芜湖市、蚌埠市、铜陵市、滁州市较为靠前;阜阳市、宿州市、淮南市排名较为靠后;合肥、芜湖、蚌埠、铜陵、滁州集聚区位熵均值高于1,其余均值均低于1。考虑到区位熵指数的计算受到本地区各产业总产值的影响,总产值较低的地区虽然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较低,但比值处于较高水平,如马鞍山市集聚区位熵处于第8位,但产值远高于亳州市和黄山市,与滁州市相近。综合考虑,2005-2015年安徽省各地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总体排名为合肥市、芜湖市、蚌埠市、铜陵市、滁州市、马鞍山市、淮北市、亳州市、宣城市、黄山市、六安市、安庆市、池州市、阜阳市、宿州市、淮南市。
表1 安徽各地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位熵指数排名
3.1 全局自相关性分析
选用全局空间自相关指数,测算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的空间分异特征,如公式(1)所示[11]。
(1)
其中,xε为第ε地市的观测值,λ为安徽省地市数,ω为空间权重矩阵,本文采用常用的基于邻近关系的矩阵,即当第ε与λ地市相邻时,ωεσ取值为1,否则取值为0。I指数取值在[-1,1]区间,且I指数绝对值越大,表明空间自相关性表现越强。当I接近于1时,表明地区间空间正相关程度越强;I接近于-1时,表明地区间空间负相关程度越强。
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位熵的莫兰指数结果见表2。可以看出,指数I>0,且通过10%的显著性检验,由2005年的0.0417上升为2015年的0.1126,呈现上升趋势。表明安徽各地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存在空间正向自相关,且随着城市间要素流动及联系的密切,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的空间相关性在日益增强。
表2 安徽各地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位熵的莫兰指数
3.2 空间分异状况
运用分位数地图法,描绘安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的空间分布特征。图2分别为2005年、2010年、2015年的安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的四分位地图。图中颜色越深,则该地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位熵指数越高。
由图2可知,第一,整体来说,安徽战略性新兴产业存在空间上的显著集聚。由于各地资源优势、经济基础的差距,政策倾斜、地方保护、市场割据等原因,安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呈现明显的差异发展,表现为以合肥为中心,蚌埠、芜湖为次中心,并向外围城市逐步减弱的空间特征。第二,梯队式发展显著。从2015年集聚情况看,第一梯队城市包括合肥、芜湖、蚌埠、铜陵;第二梯队城市多为分布于第一梯队周边的城市,如宣城、黄山、亳州等;第三梯队城市包括六安、安庆、马鞍山、滁州;第四梯队为外围城市,如宿州、阜阳、池州等。从各城市分布的地区看,皖中地区集聚程度最高,皖北、皖南集聚程度较低,尤其是皖北地区集聚程度最低,其中亳州市、黄山市受经济总量的影响,其区位熵较高。第三,随着产业转移以及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如亳州、淮北市、黄山、宣城等外围城市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有所加快,预计未来将有所提升。
图2 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的四分位地图
对安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的动态评估与空间分布,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度差异明显、“中心-外围”空间分布及梯队式发展显著、缺乏促进集聚协同发展的政策支持等。结合安徽省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突出地市比较优势,实施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战略。各地应避免同质化,培育有地方特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最大限度地发挥区域优势,如滁州可将智能家电、硅基新能源作为优势产业,合肥、芜湖等可将新能源汽车作为优势产业。各地市的错位产业选择,分工明确,避免同构内部竞争。
第二,各地市功能一体化,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的分工合作体系。构建以合肥为中心的快速辐射交通体系,如1小时交通圈建设,加快信息网络建设,注重省内城市间的运转效率。充分发挥合肥、芜湖、蚌埠的人才、创新优势并推动其技术外溢;发挥如铜陵、淮南、淮北等外围城市的制造成本优势,对中心城市进行深层次产业承接;发挥窗口城市如滁州、马鞍山的区位优势,高效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积极参与全国的产业分工。各地市以优势产业选择参与全省产业分工,如全省范围内构建以合肥、马鞍山、芜湖的新能源汽车组装基地,以滁州、蚌埠、安庆、六安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实现省内合作。
第三,搭建跨地市的合作协调机制,加强对落后城市的扶持。深化城市合作交流,形成各地市间的定期会谈、各地市合作与对话机制,实现优势共享。加强对落后城市的财政补贴与科教投资,如池州、阜阳等市要改善落后的基础设施及产业环境,为吸引要素集聚、承接中心城市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扩散创造较好条件。
[1]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的通知[EB/OL].[2016-11-2].http://xxgk.ah.gov.cn/UserData/DocHtml/731/2016/10/19/856844875323.html
[2]冯德连.皖江城市带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13(1):3-6
[3]王欢芳,李密.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协同发展[J].宏观经济管理,2016(7):65-67
[4]朱斌,欧伟强.海峡两岸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协同演进研究[J].科研管理,2016(7):35-46
[5]吕岩威,孙慧.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度演变与空间布局构想[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3(4):16-21
[6]刘艳.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度变动的实证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13(2):40-51
[7]高保中.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河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实证研究[J].企业经济,2013(7):110-113
[8]钮钦,谢友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社会效益评价及实证研究[J].华北金融,2014(11):29-33
[9]赵玉林,王筱茜.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经济发展带动作用的路径研究:基于对武汉东湖高新区的调研[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2):34-39
[10]Anselin L.Geographical spillovers and university research:a spatial econometric perspective,growth and change[J].Gatton College of Business and Economics,University of Kentucky,2000(4):501-514
[11]王庆喜,蒋烨,陈卓咏.区域经济研究实用方法:基于ArcGIS、GeoDa和R的运用[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4:1-18
(责任编辑:周博)
2017-01-18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安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的动态评估、空间分异及驱动因素研究”(AHSKQ2016D107);滁州学院工商管理重点学科平台规划项目(2015GH37);安徽社会科学联合社科学普及规划项目“安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路径与空间布局构想”(LF2015011);安徽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SK2015B23)。
张晴(1985-),女,安徽蚌埠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产业集聚与产业政策。
10.3969/j.issn.1673-2006.2017.03.004
F426.73
A
1673-2006(2017)03-0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