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信息化条件下武警院校军事人才的培养

2017-05-23 22:24陆威克
无线互联科技 2017年4期
关键词:培养人才信息化

陆威克

摘要:文章运用文献分析法和调查研究法对武警院校军事人才培养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首先,结合武警院校对于信息化军事人才培养的相关理论,文章阐述了武警院校信息化人才应当具备的政治思想素养、身体心理素质、军事知识结构和实践操作能力、科学文化素质和军事谋略素质、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其次,分析武警院校信息化人才培养在信息化教学培养理念、信息化人才质量管理理念、信息化军事人才培养模式、网络环境及信息化资源利用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培养高素质的信息化军事人才途径,包括树立与信息化军事人才培养相适应的先进理念、加强信息化军事人才质量管理、完善信息化军事人才培养模式等等。

关键词:信息化;武警院校;人才;培养

中共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要求“全军各项建设和工作向实现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目标聚焦,向实施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的要求聚焦,向形成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聚焦”,同时指出,要实现这些目标,人才始终是关键因素。在以信息技术为内核的当代信息化军事战争中,各国也越来越将注意力集中到对信息化军事人才的素质培养上,就连曾鼓吹“武器决定论”的美军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就先后提出了“新兴军事人才是军事战略竞争的制高点”“重点招募和保留高素质人员”等观点,借此来奠定未来战争胜利的基石。可见,优秀的军事人才,尤其是高素质的信息化军事人才成为新时代军事变革成败的关键毋庸置疑。谁抢占了信息化人才的制高点,谁就拥有了军事战略制胜的先机。因此,在这种军事人才竞争激烈的国际环境下,军队必须将信息化军事人才的培养摆在突出的战略位置,注重提高军事人才对信息化作战方式的适应和掌握能力,以优先把握对未来战争的全维优势,从而实现“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这一军队建设的最终战略目标和任务。

1.武警院校信息化人才应当具备的素质

1.1端正的政治思想素养和良好的身体心理素质

在始终如一地坚持维护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统一战略方针下,信息化军事人才必须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时刻坚信上级作出的正确军事指导,并毫不动摇地坚决履行上级的各项决策和任务,尤其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军事局势下,必须具备更高要求的身体心理素养,要具有健康强健的体魄和精力充沛的斗志,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积极乐观的作战信念,且必须具备大无畏的豁达胸襟和视死如归的斗争精神,这样方能沉着冷静地应对各类军事突发事变,严格如期地完成军事任务。

1.2健全而完备的军事知识结构和相关技术实践操作能力

信息化战争多以信息战为主体,信息战的作战基础知识也早己成为英、法、印等国军队的主要军事训练内容。信息化军事人才不仅应熟练掌握各种武器装备的基础知识,也要在熟知传统军事理论的基础上融合与信息化战争相对应的高技术科技知识,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军事装备的作战实践操作效能。在此基础上,信息化军事人才也必须打牢扎实的先进的信息技术功底,了解其在军事方面上的各类应用及其影响,尤其要具有较扎实的计算机和网络信息知识功底;掌握信息化武器装备的管理能力。

1.3更高要求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统筹全局的军事谋略

在信息化的军事战争中,各类信息知识的更新频率不断加快,信息化军事人才要在精通各种战略战术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和完善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力图“形成以丰厚的自然科学和外语、历史、哲学、经济、政治、法律等社会学科知识为‘底,以足够的军事科学知识为‘腰,以相应的高技术知识为‘顶的塔型知识结构。”此外,未来的信息化战场可变因素大,信息化军事人才也应当在瞬息万变的战场环境中,应着眼于从全局出发,有统筹战略意识,善于结合不同形势下的信息战的不同特点,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大胆沉着,组织决策,并果断行动。

1.4与时俱进的創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这是信息化军事人才最具竞争力的核心因素。要坚持与时俱进,锐意创新,以端正而积极的创新动机为前提,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科学整合知识信息,促使各类综合知识融会贯通,从而打牢创新的知识基础和思维基础:此外,要坚持不断学习,终身学习,勇于在军事演习或是训练实践中求突破,求发展创新;同时,信息化军事人才必须能够在具备创新能力的基础上具有催生提升战斗力的综合能力。

2.武警院校信息化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2.1信息化教学培养理念产生偏差

一些院校领导对信息化教学缺乏客观的认识和理解,思想上还无法与信息化军事建设的发展相适应,没有意识到信息化能力在军事实践工作中的作用,片面认为学员毕业之后主要从事与基层带兵、部队管理相关的工作,这一思想直接导致军事教学中忽视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进行管理现象;作为教学实施者的教员对信息化教学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高,因此在教学训练中只满足于以能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进行简单课堂操作而已,没有联系到有效的实践训练,重理论、轻实践。

2.2信息化人才质量管理理念失衡

在信息化条件下,武警院校对军事人才的质量管理和培养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是对“显性课程”与“隐形课程”的关注比例失衡。“显性课程”这一教学管理模式片面地强调人才对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的刻板掌握,强调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整齐划一的平面管理,从而“造成学员缺乏主体精神、平等意识、创新精神和独立意识,使学员难以感受到以高质量的校园文化为特征的隐形课程”。其次是院校教学和信息化管理制度仍不够完善,管理体制没突破陈旧框架,这使得一些警官院校始终如一地恪守正规化管理制度,管得过严,甚至到图书馆和网络室等教学场所都加以管制,不能下载和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与外界的信息交流渠道有限,这些都与信息化人才的培养不相适应。

2.3信息化军事人才培养模式不够健全

“我军目前的人才培训体制已基本上形成了‘以院校为中心,院校、部队、科研院所联合的信息战人才培养模式”。在以信息战为主体的信息化战争形势下,武警院校的教学重点也相应地放在了培养信息化技术人才上,忽视了对复合型、创造性和专业化军事人才的培养,造成具备驾驭信息化战争能力的指挥人才的相对匮乏。另外,武警院校没有充分利用地方高等院校知识人才和信息化资源的优势,“各级各类院校间还没有形成逐级递进、有机衔接的联合作战指挥人才的培训体系,院校间、院校与部队间的联合教学机制还没有完全形成”。

2.4人才的信息化综合素质与信息化军事建设的需求不相适应

目前,武警院校进行信息化军事人才的培养,主要以军队院校为渠道,辅以国民教育和继续教育。因此,一些武警院校尤其是武警初级警官院校的现有人才的信息化素养参差不齐,专业信息化人才匮乏,特别是指挥类人才,整体的信息化素养还比较薄弱;其次是信息化条件下的未来战争对信息化人才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院校的封闭式管理,繁复严苛的军事化演练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得不到重视,加之与外界的交流受到限制,自我环境适应能力弱,学员的心理负担愈发加重。此外,“学员人文素质教育面临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是军事与人文、物质与精神、智力与道德、利益与道义等在发展的方向和程度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偏失与不平衡”。

3.建立和健全与信息化军事人才相适应的培养体系

3.1树立先进的信息化军事人才培养理念

确立以信息化为主导的教学理念。信息战的本质就是以信息优势达成“不战而屈人之兵”或“少战而屈人之兵”的作战目标。因此,在以信息战为主体的信息化战争形势下,武警院校应当将信息理念始终如一地贯彻到信息化军事人才培养过程中。同时,贯彻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充分尊重人才的主观能动性,真正地关心和尊重人才,关心爱护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树立与时俱进的创新理念。根据新型信息化战争军事任务的多样化的要求,武警院校应当将教育教学创新摆在各项创新工作的基础性地位,树立教育创新先行的思路,并正确处理好理论创新、知识创新、信息化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目标创新等方面的多重辩证关系。

3.2加强信息化军事人才质量管理

实施多层次化管理手段。在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层次化管理即在尊重人才个性发展的基础上,针对不同个体的不同特点采取行之有效的分层次因材施教管理,同时也要有差异性地逐级进行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估。在院校管理过程中,坚持多重手段综合协调运用,力图建立全方位和多层次多渠道的有效质量管理体系。科学优化课程管理设置。在教学过程中,院校管理者需要较好地协调好当代大学生和信息化军事人才这种双重身份的关系,适当地弥补人文科学教育的不足,引导信息化人才自主选择人文课程,使校园人文文化更加积极、高雅、健康。

营造良好宽松的学习管理环境。提高教育质量,转变“管严、统死、拴住”的管理思想,探索宽严结合、生动活泼的管理办法,为学员创新能力和个性特长的充分发挥营造宽松环境。

3.3完善信息化军事人才培养模式

坚持武警院校主体地位,多种培养方式协调发展。首先,在坚持和肯定院校自身已有的军事和教学经验的前提下,加大对学历教育军事院校的资金和信息化资源投入。提高教学质量。其次,要综合配置院校教育资源,院校军事教育与国民教育相结合,基础教育与继续教育有效衔接,军事院校与地方高等学校联合办学,院校培养与部队培養互重,扩大对各地青年学生招收的比重。再次,不失时机地选派优秀信息化人才到更多发达国家军队学习和训练,推动双边和多边军事和人才的交流与合作。同时,不断完善岗位培训体系,形成岗前实训,岗位培训和应急培训等系列性的培训。对于岗前培训,根据先培训、后上岗的基础性原则,定时定期安排信息化人才到部队锻炼。注重岗位培训,根据不同信息化人才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经常组织军事演练观摩和竞技等活动,鼓励信息化人才申请科研课题立项,开展自主探究性学习和研究活动。

3.4建立激励奖惩培养制度

武警院校在培养信息化军事人才队伍过程中,应当注意激励人才的积极性,并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适时加强日常教学管理中的奖惩力度,确立公平而有效的竞争机制,不断挖掘信息化人才的发展潜力。(1)建立物质和精神并重的激励奖惩机制,奖罚分明,如增加奖助学金,扩大奖学金的范围;(2)要加大知识和信息化素养激励的权重,可以适当考虑建立学历工资、信息化技能补贴,有效鼓励官兵努力学习信息化知识,不断提高信息化素质;(3)是要不断丰富奖惩管理的形式和内容,拓宽奖惩领域。如在日常训练和军事竞争中选出优秀标兵,树立榜样模范,举行相应的颁奖仪式;实行严格的淘汰制度等;对主动地学习军事高科技或相近专业的,给予减免部分或全部学费的优惠政策;公开奖惩人员名单,营造公开公正透明的竞争学习氛围。

4.结语

随着信息化时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培养适应军事建设的高素质信息化军事人才是武警院校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同时院校自身在探索并完善信息化人才培养体系的过程中,也应当深入了解并借鉴其他国家军事院校的人才培养经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取其精华,方能与时俱进,确保在信息化条件下武警院校军事人才培养的质量,真正地在信息化军事改革的浪潮中站稳脚跟,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信息化军队,才能为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奠定强大的人才基础。

猜你喜欢
培养人才信息化
人才云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