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双
摘 要:本文针对高校院部资料室学科文献保障存在的问题,提出可操作性意见和建议,在办学经费紧张的大环境下,整合校院两级人力技术资源,搭建学科专业建设文献保障自助式管理服务平台,不仅满足弱势学科发展需要,而且促进高校整体文献保障水平提升。
关键词:搭建 自助式 二级平台 信息反馈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 (2017) 04-0152-01
学科建设已成为当前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中之重,它不仅需要政策扶持和投入,也需要其他较为成熟的保障体系支撑和影响,是涉及高校教学、科研、人事、财务、设备、图书资料和行政管理等多方面的系统工程。面对信息高速发展和高等教育的全方位改革的机遇与挑战,各高校图书馆纷纷把参与学科建设作为图书馆提升自身服务能力,树立自身品牌特色的最佳切入点,加强了理论研究与探索。据近期网上调硏信息分析,相关研究的侧重点偏重于保障体系(模型)构建和理论层面的对策提出,对于实践层面的保障服务平台建设探讨甚少。
近几年,在办学经费短缺的大环境下,各地方高校的一些院系资料室纷纷遭遇发展瓶颈,其中新办专业,尤其是理科专业特别突出,因资金、人员、管理体制受限,发展迟缓,有的甚至停滞不前,专业文献保障能力一度有所下降。如何走出困境,尽最大可能来保障专业发展文献需求,是个需要探讨并加以解决的重要问题。一些院系资料室工作人员也从自身角度出发,撰写文章,发表观点,提出不少美好建议和构想,不过归纳来看运用到实际受限太多,对山东建筑大学新办专业来讲借鉴意义不大。
山东建筑大学图书馆经过从传统图书馆向现代化图书馆的转化过渡,学科文献信息保障能力显著提高,尤其是对重点学科加强保障,建立了特色书库,可谓“尽其所藏” ,“尽其所用”;相比之下,非重点学科以及新上专业文献的保障力度相对较弱。各院部资料室作为专业文献服务前沿,业务管理归图书馆领导,行政上归院部领导,这种管理体制导致各院部资料室独立于图书馆之外,基本处于独立封闭的状态,图书馆对其不具有约束力,发展迟缓。二级资料室又遇到了发展瓶颈,如:经费短缺、专业人员匮乏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二级资料室对教学科研的文献信息保障能力正在下降。针对这种状况,有必要从管理创新入手,从内部挖潜,整合校院两级人力技术资源,把学科专业人才吸纳到保障服务队伍中来,实现优势互补,共同搭建学科专业建设文献保障自助式管理服务平台,对保障我校重点学科的不断进步和弱势边缘学科的持续发展都具有现实和长远的意义。
一、基本措施
1.整合校院两级人力技术资源,共同搭建院(部)学科专业建设文献保障管理服务平台。
2.将专业班主任管理层(或本科生导师)纳入到文献信息保障管理服务队伍中来,建立管理服务制度,明确权利和义务。
3.队伍的管理与培训,着重加强信息素质培养,信息检索开发利用业务能力培训。
4.以一个理科专业为试点,自建特色专业学习参考资料库,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帮助引导低年级学生了解本学科本专业,培养专业情感与专业思想,推介有价值的学科专业学习参考资料。
5.建立自下而上的文献信息反馈机制,完善现有服务体系。
6.管理人员、教师、学生的信息素质的整体提升。
二、突破的难题
为提高学科专业文献保障水平,依托现有的图书自动化管理系统,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在不违反版权法著作权法的前提下,建成二级学院特色学科文献数据库,并在图书馆主页做相关链接,作为学校特色数据库为各院系部门提供文献共享服务。
三、研究工作进度安排
本研究所需时间为3年,即2012.1-2014.12,具体计划如下
1.2012.1-2012.6
对二级学院资料室整体馆藏进行统计。
2.2012.7-2013.6
根据统计分析结果,撰写出《山东建筑大学二级学院资料室馆藏情况统计分析报告》。
3.2013.7-2014.8
建成二级学院特色数据库。
4.2014.9-2014.12
研究工作总结,完成结题。
四、取得研究成果
撰写出《山东建筑大学二级学院资料室馆藏情况统计分析报告》。建成二级学院特色数据库。
利用学科带头人专家教授等专业人员做好需求信息采集、协助文献采访工作,同时发挥图书馆在信息正序、分类、加工的优势,利用信息导航库,对网络资源有针对性地地进行整合加工,建设有自己馆藏特色的学科专业数据库群体,以建立个人图书馆为载体,实现信息推送服务,建立“从图书馆——二级学院资料室——专业学生”上下輻射、贯通学科专业的互动服务模式,既实现了对原有“自上而下”的服务途径的强化,又建立了“自下而上”的信息反馈保障体系,建成二级学院特色数据库,为全校提供文献共享服务,从而达到充分利用有限资源、更好地为广大师生服务、为学科专业建设服务目的。
二级服务平台的成功搭建,将加强二级学院内部管理和教辅队伍建设,优化信息服务队伍结构,发挥学科专业人员在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完善我校学科专业文献服务体系,教辅服务将更加给力,不仅能有效应对当前发展困境,而且对推动管理创新、构建现代化大学管理体系具有积极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