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艳艳
摘 要:党政干部是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核心力量,党政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执政能力决定了伟大事业的成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目的就是提高党政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本文在考察历史的基础上,结合新时期面临的新任务,从三个层面论述党政干部马克思理论教育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党政干部;理论教育;思想政治素质
一、提高党政干部思想政治素质的根本途径
党政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目的在于用马克思主义教育党政干部,使其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培养马克思主义思维方式,是党政干部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干部教育基本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中央1982年颁布的《关于中央党政机关干部教育工作的决定》要求:“中央党政机关的每一个干部,都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理论,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也把“具有履行职责所需要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水平,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坚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经得起各种风浪的考验。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坚决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立志改革开放,献身现代化事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艰苦创业,做出实绩”作为党政领导干部应当具备的基本条件。只有加强党政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才能提高党政干部的思想政治素养,提高他们的理论政策水平。
二、党自身建设的基础工程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革命政党,马克思主义是党的指导思想。“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把党建设好,如何建设一支能够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成为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一项亟待解决、新的伟大工程。
教育干部,首先就是要教育好中国共产党自身干部。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強化党性锻炼,不断提高他们改造主客世界的能力;加强科学文化知识教育,提高他们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不断凝聚他们的思想,提高他们的是非价值判断能力和宗旨意识。
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把党的建设总结为中国共产党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之一,把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作为一项伟大的工程。通过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中国共产党解决了在一个无产阶级占少数、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占大多数、经济文化十分落后且长期被敌人分割、围剿的国度里,建设一支纪律严明、团结统一的党组织难题。进入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所处的历史方位、现实环境以及所肩负的任务,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它已经由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从一个在受到外部封锁的状态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在全面改革开放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在此状况下,中国共产党如何能够继续保持优良传统和作风,同时又能适应新时代需求,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成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运用于当代中国,在党的建设实践和理论上,开创了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命题,指出了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所面临的两大历史问题,回答了新形势下怎样建设党和建设什么样的党的问题,从而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向前推进。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接过党建接力棒,将这一工程更加推向深入。在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党的建设要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以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以健全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一项根本任务,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党政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作为党的建设的一个方面与包括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在内的党的诸多方面建设紧密相连,是党的建设的基础工程。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必然需要
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就站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的高度,一再重申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方向作用、动力作用;他深刻反思我们党在思想理论教育上的失误,要求新的中央领导集体着力解决。江泽民牢记邓小平的嘱托,在推进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反复强调加强全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和理论武装的重要性,指出在改革开放条件下,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必不可少、大有可为的。越是改革开放,越是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胡锦涛进一步指出:“加强思想理论建设,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是我们党永葆先进性的根本保证。党的理论创新每推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新时期党员干部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推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体力量的各级党员干部,如果缺乏一种赋予现代社会发展真实生命力的素质,如果不能从观念和行为方式上符合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必将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带来种种障碍。在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不仅面临着资金、技术、管理水平缺乏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面临着广大党员干部能力、素质亟待提高的问题。从我国的历史与现实状况来看,几千年封建专制的历史使社会形成了深厚的臣民文化传统,而家族依附使人们的独立意识进一步削弱。建国后长期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影响,使得党员干部作为独立主体的诉求不高,干部的主体意识、权利意识、法律意识贫乏,参与国家与社会管理的实践经验相对较少,素质与能力较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广大党员干部的能力素质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仍然较为薄弱,远远不能满足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需要。一百多年来的中国社会发展史表明,当政者能力素质的不健全是制约中国走向现代化的重要不利因素。我党发展的历史经验也从正反两方面告诉我们,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必须要求各级党员干部具备与之相适应的能力和素质,而作为促进党员干部能力发展和素质提高的党的干部教育,也就在这个历史过程中具有了不可替代的保障作用。党的干部教育在人正确的观念世界的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人格的培养以及在促进人的各种素质的协调发展中有着特殊的作用与功能,具有独特的导向功能、整合功能、调节功能和激励功能,它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构建规定了正确的发展方向、构筑了牢固的思想基础、营造了融洽的人际环境、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目标,只有充分发挥党的干部教育的保证功能,为其规定正确的发展方向,构筑牢固的思想基础,营造融洽的人际环境,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才能最终实现。
参考文献:
[1]田克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轨迹[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