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志彪
近年来,校园安全事故此起彼伏,令教育部门防不胜防。每一次校园安全事故之后,各级红头文件纷至沓来,教师原本紧张的神经又得增压一级,繁杂的工作由此多出一道。教师的敬业不仅需要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上,还要时刻警惕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
这不,为避免学生放学途中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保证学生安全回家,学校要求:从即日起,每天早晚放学时,所有走读学生必须在校门口集队,由值日教师护送至安全路段才能各自回家。这条规定意味着轮值教师在完成教学工作之余,每天至少要花1个多小时的时间护送学生回家。于是乎,值日老师中午忍着饥饿做饭,打破午休惯例;下午伴着日落回家,整理家务杂事……如果遇到放学集队时个别学生耽搁时间,午饭只好去小店将就一下,晚上回家的时间也不得不再往后延……虽然辛苦抱怨,但一学期下来,大家还是习惯了学校的管理模式。无论在寒风中还是在烈日下,你都能看到教师护送学生穿街过巷的风景。很多老师甚至会在学校规定的路程外多送一段路,避免给自己带来“不负责任”的罪名,留下事故追究的把柄。
看着学校管理由散漫到规范,学生从我行我素到步调统一,我本该欣喜的内心却有一丝莫名的悲凉,对学生放学路途中的安全担忧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不少。老师的护送能不能真正解决学生上学的安全问题?这种通过增加庇护来预防事故的方法是否得当?教师的责任应当是教育还是保卫?……种种追问不得不让我们最终回到防范安全事故的根本上来。
试问:假使真有事故发生,诸如交通车辆失控,单凭教师的一己之力,能保证路上所有学生的安全吗?在教师护送路段上,学生们都安分守己,离开教师监管后,学生的安全谁来保障?如果此时发生安全事故,家长会放过学校吗?恐怕只会责怪本已尽职的教师责任心不强,为什么不多送一段路?
由此看来,教师护送学生的根本责任不在保护,而在监督管理与习惯养成。在护送的过程中,教会学生如何避让,怎样行走,哪些事情应该做,哪些事情不可为。通过一段时间的监督和教育,让学生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最终能自我保护、自我管理、自我成长。这才是教师护送学生的重要意义之所在。笔者以为,最有效的安全措施是自我保护,而非他人庇护。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也是让学生掌握方法,而非积累知识。当前,教育者都有这种认识和体会:越来越重视、强调安全,安全事故反而越来越多!究其原因,我们的庇护越多,孩子独立成长的机会就越少。
孩子是脆弱的,他们需要社会的保护才能健康成长;孩子又是独立的,他们必须經历个体的尝试才能拥有真正的生命。有些时候,责任心的强弱并不是杜绝安全事故的根本,教育方法的对错才是保障学生安全的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