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视域下大学生微课训练营设计与实践研究

2017-05-23 07:49韩云肖张攀峰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7年6期
关键词:互联网

韩云肖+张攀峰

摘 要 以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课程为基础,以学习该课程的师范生为主要研究对象,提出以微课训练营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微课制作的专项训练。在“互联网+”视域下,采用基于O2O(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提出“互联网+”视域下微课训练营模式的设计与构建及在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课程中的实践应用。

关键词 微课训练营;互联网+;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课程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06-0050-03

Abstract This research is based on the course of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pplication, and takes the normal students who

study the course as the main research objec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special training of Micro-training Camp to students. In the view of Internet+,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Micro-training Camp mode based on O2O (online and offline)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pplication is put forward.

Key words micro-lessons training camp; internet +; course of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pplication

1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新的技术被不断地应用到各个领域,在教育中的应用更不可小觑。师范生在顶岗实习期间,为实习学校带来新的活力,同时作为在校大学生,能接触较为前沿的信息技术,是信息技术进入中小学的主要途径之一。在教育实习过程中,对师范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要求越来越高。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作为师范生实习前的公共必修课,促进了师范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高。但在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课程教学中,选课人数较多,学时较少,难以从深层次上提高师范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单一的传统教学无法实现个别化、深入化的提高教学,往往只能满足师范生对信息技术的认识,而无法实现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用。

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信息技术教学资源,以其简单化、智能化、实用化备受师生欢迎,具有广泛的教学应用前景。对于师范生,具备微课制作能力是增强实习期间教学效果的能力之一。

在2015年3月5日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近几年来,“互联网+”已经改造影响了多个行业,当前大众耳熟能详的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在线旅游、在线影视、在线房产等行业都是“互联网+”的杰作。在“互联网+”这一新的视域下,让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人人能够创造知识,人人能够共享知识,人人也都能够获取和使用知识[1]。

以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课程为基础,利用BB平台、微信公众平台、QQ群与传统教学相结合,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理念,更首次提出以微课训练营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微课制作的专项训练,实现师生互动、资源共享、個别化教学及课下实时辅导。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互联网+”的界定 通俗地说,“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互联网+”被认为是创新2.0下互联网发展新形态,这其中的关键就是创新[2]。在“互联网+”的思维下,本文以微信公众号、QQ群等作为平台,将互联网与传统课堂深度融合,促进教学。

微课训练营的界定 微课训练营旨在培养学生微课制作能力,营员选自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课程的学生,一期营员人数为30人,包含物理、化学、数学等不同的专业,是一种全新的微课制作训练形式。营内定期举行线上和线下活动,教学内容与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课程课堂教学相辅相成,周期八周(与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课程课堂教学时间相同)。由于营员来自不同专业,本着开放思路,不同专业学生交叉结组,以训练营的形式来提高学生的知识技能水平[3]。

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建构主义以其独特的视角,为微课训练营线上、线下的教学模式提供了理论基础。营员根据设定的任务,通过任务驱动,形成对知识的主动建构。

协作学习理论 协作学习理论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协作学习鼓励学生为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而一起工作,共同完成小组的学习目标。微课训练营中根据不同专业相互学习的原则进行分组,大部分任务以小组协作的形式来完成。小组之间明确的分工以及组内责任感,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3 微课训练营的设计与建构

训练营线上通过QQ群签到、交流以及与微课训练营同名的微信公众号进行在线学习与资源共享。

微信公众平台的内容设计 微课训练营微信公众号主页面设置了三个自定义菜单,内容与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课程相辅相成,既不脱离课程,又高于课程,分别为微课基础知识(入门级别)、微课制作流程(中级水平,包含了完成一个完整微课制作所需的知识与技能)以及精彩推荐(包含训练营内一些活动、知识拓展等)。微课训练营公众号内容图如图1所示。

微课训练营教学模式设计 微课训练营以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课程为基础,以学习该课程的师范生为主要研究对象,所以教学设计围绕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课程的课堂教学进行。微课训练营采用“O2O+教学”模式,是将信息技术及人的能动创造融为一体的创新教学模式。“O2O+教学”模式由“Online”“Offline”和“2”三个环节构成[4]。

1)“Online”并不仅仅局限于微课、精品课程等呈现形式,更包含师生进行专业互动的沟通平台,在微课训练营中利用BB平台、QQ群、微信公众号作为沟通、共享平台。

2)“Offline”也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更包含走出课堂,进行实地沟通、操作等线下活动。

3)“2”则是连接“Online”和“Offline”的人必须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

在完成一节教学内容时,课前学生先线上通过BB平台预习了解课堂上将要学习的内容,教师可以通过BB平台布置任务,然后线下完成课堂教学,学生、教师再根据课堂教学内容通过QQ群进行线上沟通、总结、拓展。根据QQ群得到的总结信息,教师确定学生精确的需求分析,举行营内线下活动,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拓展知识系统,实现线上共享;最后,学生获取知识之后,完成任务并提交到BB平台。

教学模式流程图如图2所示,教学模式结构图如3所示。

4 微课训练营的应用与实践

训练营成员招募 在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课程教学中,选课人数较多,为了实现有针对性的个别化教学,使训练营效果更佳,在选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课程的学生中选取30名学生作为微课训练营第一期营员。选拔营员本着热爱教育事业、致力于从事教育行业,热爱技术,愿意主动运用技术解决教学中的难题,喜欢创新、自愿报名参加的原则。在学习过程中对营员采取高标准、高要求,最终制作出高质量微课,在教学中灵活运用信息技术来促进教学。

结营多样化考核

1)过程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微课训练营采用过程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形式。过程性评价包括学生登录BB平台的次数、平时任务完成情况、QQ线上交流的签到情况以及活跃度。小组活动过程性评价包括在完成任务期间组内成员分工情况、有效沟通情况以及积极能动性。结营采用小组制作微课,除教师进行打分外,通过微信公众平臺共享微课作品并利用投票管理功能进行线上投票。过程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真正实现以评促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组内自评、组间互评与师评相结合。营员最终的微课作品以汇报的形式进行展示,组内自评主要评价本小组预计完成效果是否实现,哪一部分内容稍有欠缺,在系统学习过程中有哪些收获等;组间互评采用递推的形式(2组评1组,3组评2组,依次类推),目的在于发现自身不足,学习其他组的长处;师评指出微课中有哪些提升空间,指出不足,提供有针对性的修改意见。三种评价相结合,给予学生学习最客观的认定,找出微课制作中的问题,寻找解决办法,实现学评结合。

5 微课训练营的意义与效果

微课训练营的意义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课程教学中,学时较少,难以从深层次上提高师范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应用“互联网+”的思维,通过网络平台实现随时随地进行沟通及资源共享,解决了课堂学习知识掌握不全、不牢固,应用能力差等问题,实现了学生真正具备将技术应用于教学的能力。

与此同时,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课程是理论知识与操作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单纯的课堂讲解无法真正实现教学目标,并且选课人数较多,面对上百的学生,教师很难清晰地了解教学效果。采用训练营的模式从中选择30名学生,可以实现个别化辅导,可以从大批的学生中培养出微课制作水平较高的学生。通过“互联网+”与微课训练营两种形式的结合,实现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课程整体学生学习水平的提高,并培养出微课制作拔高人才。

师范生知识水平的变化 与传统教学形式相比,在“互联网+”的视域下,为学生提供了BB平台、QQ群及微信公众号等知识获取平台,并且知识可以进行反复学习,进而使得学生的现代教育技术知识水平得以提升。

师范生技能水平的变化 微课训练营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通过线下活动不断提高操作实践能力。最主要的是通过学习,学生更好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不再仅停留于理论知识层面,通过动手制作,在制作过程中掌握了通过技术来提高教学水平的能力。

师范生情感层次的变化 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辅助传统课堂教学,将QQ群、微信公众号等学生熟悉且愿意接受的网络平台应用于教学,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微信公众号进行投票,激励学生不断参与学习的能动性。在训练营的学习过程中,大部分采取小组协作学习、合作完成,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精神,为他们以后从事教师工作奠定了基础。

6 总结反思

“互联网+”为教育教学提出全新的思考维度。本研究本着最终实现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课程教学水平以班级为单位整体提高,并且培养出具备微课制作能力的拔高人才,实现学生知识、技能、情感全面发展的目的而展开。虽然在整个设计与实践过程中,由于经验不足,线上、线下结合教学时,系统的教学设计存在缺陷,但从整体上看,基本实现了实践目标。

参考文献

[1]张岩.“互联网+教育”理念及模式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6(2):70-73.

[2]宁家骏.“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实施背景、内涵及主要内容[J].电子政务,2015(6):32-38.

[3]孟文光.篮球“训练营”活动模式的理论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11,30(6):692-693.

[4]刘伟.O2O+实战教学: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广告专业发展路径[J].广告大观:理论版,2016(2):60-61.

猜你喜欢
互联网
互联网+背景下数学试验课程的探究式教学改革
基于“互联网+”的京东自营物流配送效率分析
互联网+医疗保健网的设计
试论网络大环境下音乐作品的法律保护问题
浅谈大数据在出版业的应用
浅析互联网时代维基百科的生产模式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