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丰
今年以来,我国国内市场利率逐步上行,隔夜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已于近期升至两年以来最高水平。
这表明中国的“去杠杆”进程正在坚决有序地向前推进。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已经长期习惯于低利率环境的金融市场可能会有一些不适感。例如,债市、股市以及房地产市场等,会逐步感受到利率上行带来的影响;银行、信托、资管等金融机构一度狂飙突进式的规模扩张,预计也会出现比较明显的放缓趋势。
此类短期、可控、可承受的“阵痛”,是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必要的代价。这种必要性不仅仅有来自国际间相互协调宏观经济政策的需要,更有来自国内自身经济、金融形势演变催生出的审慎性要求。市场相关人士在此阶段,必须及时、清醒地与“盼着甘蔗两头甜”的幻念做切割。
不同的时期自然會有不同的突出矛盾与主要任务。此前十数年间,由种种因素共同作用,中国确实长期维持着宽货币与低利率的格局,其中专就后者而言,即使2013年7月起,中国也曾出现过一轮暂时性的市场利率上行趋势,但这种趋势到2014年年底,又再次发生方向性的转变。
那么,这一次的情况会有所不同吗?至少目前看来,答案应该是肯定的。因为随着前期宽松效应持续叠加、相互催化,某些局部性的金融风险潜在苗头开始逼近容忍底线。这些苗头有些已经浮现在水面上,例如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再如非金融部门负债率一路攀升到了令人不安的水平。
除了这些已经显性化的风险苗头,还有一些曾经不太被关注,但近年来发展势头极为惊人的风险苗头,尤其需要做断然处置。其中最突出的就是,2014年后,金融部门同业业务呈现井喷式发展,同业存单、同业理财的兴起导致银行负债来源快速多样化,银行和银行、银行和非银行机构形成了“同业存单—同业理财—委外投资”的同业链条,其中银行对接信托、资管计划、债券等资产的同业、投资业务,对其全部业务收入的贡献度竟然已高达40%以上。
发生在美国的次贷危机很重要的教训之一就是,如果机构投资者过度交叉持有流动性,就会导致金融风险传染性急剧上升。而原本不同于欧美的情况是,中国一直被认为是一个严格执行金融分业经营制度的国家。在过去很长时间里,中国之所以基本保持了金融稳定,至少应部分归功于这种行之有效的“中国墙”制度。
“中国墙”近年间被大举突破的原因自然有很多,但其中最基本的一条,实际还是“加杠杆”与“资产荒”现象相互冲突,从而“迫使”金融机构另辟蹊径绕过监管。由此又充分说明,中国的“去杠杆”任务已经深度关系到金融安全、经济发展大局,刻不容缓。这是当前阶段带有战略性、根本性的大事,除了义无反顾,实在不应该,也不可能再有什么“回头路”。